[關鍵詞]出版社社會責任出版人才互動關系
[中圖分類号]G23[文獻标識碼]A
“媒體競争關鍵是人才競争,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這一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媒體人才對新聞出版行業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迫切性。
出版社是黨和國家意識形态領域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當前正面臨着社會思潮複雜多樣、文化價值碰撞激烈的挑戰。出版社隻有真正做到傳播主流聲音、建設先進文化,才能很好地履行作為文化單位的社會責任。
一、出版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内涵與表現
當前,對于既有意識形态屬性又有産業屬性,既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又要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出版行業來說,履行社會責任不失為在經濟新常态下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活力的正确選擇。
(一)什麼是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這一概念,目前國際組織、各國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等給出的解釋雖不盡相同,但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企業或組織自覺承擔開展業務活動時對經濟、社會和環境造成影響的責任。權威的ISO26000社會責任指南中對“社會責任”的定義是:“組織通過透明和道德行為,為其決策和活動給社會和環境帶來的影響承擔的責任。這些行為應:緻力于可持續發展,包括健康和社會福祉;考慮到利益相關方的期望;遵守适用法律,并符合國際行為規範;融入整個組織并在其關系中得到踐行。”[1]
社會責任理論框架下對企業的要求是不能僅僅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的,而是要關注發展過程中對經濟、環境、社會造成的影響以及是否能做到可持續發展。著名出版人聶震甯曾說:“要做一個賺錢的書商比較容易,而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出版家,就必須在俗與不俗之間權衡,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把握,有時還要經受靈魂的拷問。”[2]
出版社生産特殊文化産品,為讀者提供的“精神食糧”雖不能“入口”,卻能“入眼、入腦、入心”。有社會責任的出版社就要經受住各種考驗和誘惑,為人類提供承載文明成果的精品,使其流芳百世。但是,如果出版社唯利是圖,隻從短期利益出發,生産道德堕落、品味低俗的垃圾産品越多,對出版形象、聲譽的損毀就越大,對人類的毒害也就越大。承擔文化責任,需要每一家出版社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更需要每一位出版人有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
(二)出版社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方面
出版社履行社會責任不隻是簡單地做捐贈、做慈善、開展公益活動,而是要在做好這些“善事”的基礎上,将社會責任的理念和标準貫穿于自身發展戰略的實施之中,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和認識國家的戰略、行業的方向、企業的目标。出版社有社會責任至少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有正确的出版導向意識——對黨和國家負責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即“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出版社是實施文化強國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先進文化的主力軍,發揮其在意識形态和社會影響力方面的作用,就一定要堅持正确的導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出版社隻有堅守導向、挖掘特色,通過多種出版物傳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在豐富人們精神需求的同時推進社會發展,才是有社會責任的表現。否則,在出版導向上發生錯誤或者出現偏差,就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誤國害民。“導向正确,黨和人民之福;導向錯誤,黨和人民之禍。”這是出版業發展的實踐得出的寶貴經驗。優秀出版社必須要有文化定力,要勇于擔當,要發揮引領讀者的作用,為國家把好出版方向,讓出版“文化航船”沿着正确的航線航行。
2.有傳承創新優秀文化的意識——對廣大讀者負責
出版社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讀者,就必須不斷提升生産優秀産品的能力,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發揮多方面的優勢挖掘創新古往今來文化的精髓,努力生産出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要讓讀者享受到人類文明傳承下來的文化精品;要用優秀的出版作品教育人、影響人、塑造人。隻有與時俱進不斷提升傳承和創新優秀文化的能力,出版社才能更多地承擔起為社會、為廣大讀者負責的重任。
3.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對環境負責
企業與環境的關系其實也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企業追求财富的過程中會産生資源消耗,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壞。如何把這種損失降到最低,一方面需要法律的監管保障,另一方面需要企業自我的道德約束。對出版社而言,既要生産充滿正能量的精神産品,不去破壞輿論軟環境;又要節約使用環保紙張,采取節能印制技術,不去破壞自然硬環境;還要加強管理降低能耗,不去浪費社會資源。總之,出版社在傳承文化、創造文化、創新文化、發展文化的過程中,眼睛不能隻看到錢,而是要與利益相關者形成共生共赢的關系,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同時要傳播綠色發展理念和知識,為社會綠色發展鼓與呼,這些都是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
4.有培養可塑之才的意識——對員工負責
社會責任國際标準中明确提出企業必須要肩負起對其利益相關方——員工的責任。出版社高度仰賴“電腦+人腦”,員工大腦裡儲藏的智慧以及奉獻事業的精神都是出版社的核心資産和競争優勢。出版社為員工盡責,就要想方設法保護員工的權利和利益訴求,同時要充分發揮員工的聰明智慧,不斷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出版社為有培養價值的員工持續提供有針對性、高質量的培訓,就如同對“設備”進行了一次次的技術升級。提升員工技能、挖掘員工潛力、激發員工責任感和使命感等,都是出版社對員工負責的體現,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最高境界。員工素質高,出版社才有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才會有核心競争力和發展的後勁。
二、履行社會責任有助于出版社和員工共同成長
2016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2015新聞出版産業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新聞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1萬億元,增長了8.5%。[3]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就會發現,在這其中,越是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出版社,收獲的有形和無形回報就越多;而且,在踐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出版社也借勢培養和造就了一支有責任、有擔當的優秀員工隊伍。
出版行業促進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出版社履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也是完成對員工隊伍培養教化的過程。創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環境,其實也是在潛移默化地造就人才,從而提升自身軟實力。
1.出版社講導向,員工懂政治
毛澤東曾提出“政治家辦報”。習近平總書記也要求新聞輿論工作者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标定位,牢記社會責任。這雖說是針對新聞媒體的,但對出版社同樣适用。在管理理念和生産實踐中,嚴肅對待導向問題已成為衆多出版社的共識。
導向責任是出版社面臨的最大的社會責任,履行好這份責任的同時,也會造就一支有政治素養的人才隊伍。如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會下設有專門的編輯委員會,專職負責導向管理和内容把關,并在各内容生産單位配置總編輯,嚴格執行各個環節的政策法規,從管理機制和體制上嚴格把握導向。出版社有嚴格的制度規定,對員工導向意識的養成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2.出版社創精品,員工懂敬業
出版社為社會提供精品,是履行社會責任的直接體現。所謂精品,就是出版人以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精益求精的職業态度一點點打磨出來的精神産品。這種産品内涵深刻又能滿足讀者需求,同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俱佳。打造精品是出版社的立社之本,更是出版社履行社會責任的最佳方式。
出版社如果不僅僅把創精品當作一句口号,而是持之以恒地要求員工拿出工匠精神,專心緻志地對待每一個産品的質量,不但能為人類提供傳之久遠的精品,更能讓員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獲得榮譽感、成就感和使命感。事實上,創造的精品越多,越能證明這家出版社的人才實力。
3.出版社要綠色,員工懂環保
出版社的綠色理念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看是否為員工提供了安全、環保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要看生産産品的過程是否節能、低耗、環保。
出版社的生産過程雖不涉及高能耗、高污染,但生産活動對環境一樣會産生影響。如果出版社在日常管理中思考如何節省一度電、少用一張紙,同時強調按需印刷、綠色印刷、減少庫存、不生産垃圾産品等,就會在點點滴滴中強化員工的環保意識,甚至會改變其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像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小學教材全部采用綠色印刷,他們還與教材印制單位簽訂質量合同書,規範當事雙方的綠色責任。類似舉措都會增強員工的環保意識。
4.出版社舍得投入,員工懂成長
把人員培養成人才,還要把人才留下來,這取決于出版社是否舍得投入。舍得為員工提供多元化、有針對性的培訓,人員變成人才的速度就快;舍得在塑造企業形象、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投入精力和财力,員工的社會責任感和榮譽感就強,出版社的社會形象就好,就會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
出版社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對人才的求職意願也會産生顯著的影響,進而影響人才的職業抉擇。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作為單體出版社在出版行業率先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他們自覺自願地披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不但增強了員工的社會責任意識,也促使企業實現了多領域、多維度的和諧與快速發展。
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旨演講中多次提到“共赢”。共赢,不僅是衡量雙邊及多邊國際政治經濟關系的準繩,也是衡量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組織與自然環境和社會關系的準繩。G20杭州峰會傳來“大家好世界才能更好”的聲音。繁榮文化、傳承文明,需要千千萬萬有責任擔當的出版社、出版人和編輯名家。出版社發展依靠人,出版社發展為了人,出版社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出版人和所有編輯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出版的明天才能更美好。
注釋:
[1]李麗,王孝霞,吳晶,等.社會責任與ISO26000國際标準解讀.北京:中國标準出版社,2013:15.
[2]聶震甯.出版人斷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0.
[3]劉蓓蓓.新聞出版産業營收破2.1萬億元.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6-08-09.
(作者單位:北京印刷學院數字出版與傳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