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資深編輯,專欄作者。教育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長期從事心理輔導與答疑。
洋姐好!我是一名初中的學生,感覺越長大,煩惱越多。最近很多煩惱都紛至沓來,自己一個人憋在心裡實在是不好受,隻好找洋姐你傾訴,希望洋姐能開導開導我。
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天,閑暇時間登了下Q,然後看見Y同學發來一條消息。平時我們并不怎麼聯系,在現實中也很少打招呼。Y同學詢問我,暑假的“三下鄉”活動開展得怎麼樣,學到了什麼。因為他并沒有來參加,所以我很耐心地解釋給他:“我們學了很多東西,有精神方面的,如團隊精神;有學習方面的,我們學了日語、韓語、物理……”
後來,他突然問我有沒有借到下個學期的書,我回複“借到了”,然後他就說:“借給我,謝謝。”想到我自己也有需要,況且這書也不是我的,于是就委婉地拒絕他:“可是,我也需要用,你去找别人借吧?”但他仍然不死心:“我不知道找誰借,他們也不一定借給我啊,不然我還用找你借嗎?”我提出建議:“或者,你可以去書店借啊。”再然後,他似乎不耐煩了,氣憤地說:“你說用用用,其實根本就不用,教材都改了,你還用什麼!”我禮貌性地解釋:“我知道你需要學習,但我也同樣需要,你能再想想辦法嗎?”最後他回複:“不願借就算了,說得好像我求你似的,謝謝,收回。”然後,他的頭像就變為灰色了。
和他聊完之後,我内心很不是滋味,忍不住吐槽:唉,老大,你能講理不,我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本分,我欠你什麼了,幹嗎要受你的氣?你自己不善交際,人緣不好,至于把氣撒在我身上嗎?教材改是改了,但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啊。我不用,我借來幹嗎,難道你需要學習,我就不需要學習嗎……(在此省略無數條吐槽)
對于這樣的人,我也是無語了,平時又不與人多交往,隻在需要時才想起别人,請問這樣真的好嗎?
最後,祝洋姐工作順利。
洋姐說:
當别人向我們提出請求的時候,需要我們做的如果不是舉手之勞,我們内心裡的第一個反應都是拒絕,因為如若我們提供幫忙,必定會給自己招緻本不存在的麻煩或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比如借錢不還),而這些本來是不應該由我們來承擔的。所以對我們而言,最理智的做法就是拒絕。然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你會發現不管請你提供幫助的這個人平日裡與你關系如何,隻要這個忙是你有能力幫但卻沒幫的,你就會在心裡覺得十分不自在。道理你都懂,“幫是人情,不幫是本分”,可就是過不去心裡這道坎。如果沒有這份拒絕他人後的過意不去,對方幾句無關痛癢的抱怨,也不至于激起你這麼強烈的情緒反應,你與他并不熟悉,他是多麼不講道理的人與你有什麼關系呢——你對他諸多的吐槽裡暗藏的是對自己沒借給他書的解釋,反映的卻是你不借書給他的不安。
青春期的許多煩惱都與這個年齡段有關,大多數一模一樣的事情換到童年時或者成年後就不是問題,但是你這件事不一樣,它與年齡無關,洋姐也經常面臨類似的心理窘境。洋姐家裡有一些書,每當有親戚朋友到訪的時候,就不免有人要提出借兩本回去看。内心裡,我是不願意借出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有去無還,但一個簡單的“不”字說出口卻如此艱難。這是一種很多人都有的人際焦慮和恐懼,我們害怕自己不滿足對方的要求,對方就會不喜歡我們,不再理我們了,就像小的時候,爸爸媽媽跟我們說“你要怎樣怎樣,否則我就不喜歡你了,不要你了”一樣讓我們恐懼。
不同的是,現在我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除了服從便無能為力的小孩,對方也不是可以控制我們喜怒哀樂的父母。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有能力看清如果對方僅僅是因為我們對他說了一次“不”就斷絕了和我們的關系,客觀上也是幫助我們清理了朋友圈不是?自然,道理不難理解,隻是要運用得得心應手還需要一次次地練習,希望你下次拒絕别人的時候,内心裡會有更少的糾結。隻是,你想要沒有糾結,洋姐可以用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