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覺得成長是個緩慢、需要不斷積累的過程,“一夕長大”這種事情,大概隻存在于文學作品中,用來烘托主人公經曆的事件對其所造成影響的嚴重性。
後來才發現,有些成長,并不是随着年歲的增長,人就自然而然變得越來越懂事,而是在某一個瞬間,因為經曆的某件事情,而瞬間頓悟的。
心理學上将這種成長稱之為“創傷後成長”,即個體在與具有創傷性的負面生活事件和情境進行抗争的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正性變化。
這一概念是由心理學家RichardTedeschi和LawrenceCalhoun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提出的。Tedeschi認為,能夠引發創傷的事件往往涵蓋了兩個特征:一,事件的發生是不尋常的、突然的、令人意外的;二,有時候也包括身體上的傷害,或者個體感到生命受到了危險,甚至使人産生失控的感覺。
盡管名為“創傷後成長”,但促使成長的,并不是創傷本身,而是在與創傷性事件抗争的過程中,個體所發展出的,比原先更高的适應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識。
當然,對于多數人來說,促使成長的過程,不見得都會如此艱辛,甚至達到“創傷”的水平。有時候可能是經曆的一些變故,或者是生活中的挫折,甚至是聽到的某句話。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大概是很多年前,準備出國讀書,自己去跑各個部門,把所有證件、材料全部弄好,獨自踏上另一個國度時。
那麼,你呢?有沒有哪一個瞬間,讓你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再是個小孩子了?
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張小鬧:大概是初中畢業的那年暑假吧,爸爸出差,我原本計劃好了和朋友一起出去旅行。結果媽媽生病了,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她,處理各種事情,還要照顧妹妹。那段時間真的是很累很崩潰,晚上會偷偷哭,然而第二天依然要假裝元氣滿滿地去照顧媽媽。那個時候就覺得,自己是真的長大了。
石舒大大:對不起,我歪個樓先,第一反應竟然是伍子胥一夜愁白了頭。自己倒是沒有,但是記得看《城南舊事》時,林海音寫的參加小學畢業典禮的事情,當時她父親卧病在床沒有出席,後來就去世了,書裡有一句話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明朗少女:和爸爸聊天,說起了家裡的一些事情,然後爸爸認真地問我的意見時。
愚以為:小學四年級前,都是住在鄉下爺爺家,後來轉學,和父母回城裡生活,隻有每年寒暑假時才能見到爺爺奶奶。剛和父母住一起時,新環境、新學校、新同學各種不習慣,和父母的關系也不好,就特别叛逆吧那時候,像刺猬一樣,還學會了逃課,和人打架。然後有一次和奶奶通電話,她就在電話裡哭得很傷心,說你這樣,爺爺奶奶怎麼放心?沒有責罵,就是哭得很傷心。那時候就覺得自己真過分啊,怎麼可以那麼任性?
素貓:在地鐵上讓座,被小孩子喊阿姨的時候(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小朋友,别以為你現在隻有兩三歲就可以這樣欺負人)。
Rebecca:六一兒童節跟我不再有任何關系的時候。
窩窩:發現爸媽開始有白頭發了,小時候看來超厲害的他們,也在慢慢變老的時候。
阿橙橙:剛上高中時,在另一個陌生的城市學習,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上自習,自己照顧自己,不再那麼依賴家裡和别人時。
貓三是狗醬:三年前生了場大病,手術前後在醫院躺了很久。那之後整個人心态都不一樣了,大概是因為自己的經曆,也因為在醫院看到了太多生老病死和悲歡離合吧。15歲那年,覺得自己一夕蒼老。
陳樂樂:外婆去世的時候,開始正視死亡,開始意識到,你深愛的、在意的那些人,終有一天都會離你而去。
亦又:嗯,餐桌上的大雞腿不再屬于我的時候。
心理學告訴我們的事兒
一直覺得,“創傷後成長”就像是尼采所說的“Thatwhichdoesnotkillusmakesusstronger.”
“創傷”之所以能夠促使人成長,是因為個體在經曆并且度過了巨大的壓力、逆境或者傷害,甚至是棘手的事情後,最終會展現出一種蛻變的力量。這種力量通常表現為三個方面:對負面情緒的處理;對複雜現實的認知和理解力;自我依靠。
個體在面對“創傷”的過程中,會與自己的極端負面情緒做正面交鋒。雖然這些情緒讓人不快,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不在負面情緒前手足無措。他們承受痛苦的同時,也熟悉痛苦,更能做到将所有負面情緒歸于平淡。
也因為經曆過,所以更能理解生活中一些不合理或是超出認知的現實,也更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或是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更清楚世界的複雜性,并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
同時,在度過“創傷”的過程中,個體更能夠意識到,自己比想象中要強大,更明白“自我依靠”的重要性,也更相信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因為過程中可能接收到的來自外力的幫助,或者失去過重要的人,他們會更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聯。
總體來說,成長對于部分人來說是個順遂的過程,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然而對于另一部分人而言,卻是一夕之間的事情。兩者并沒有高低好壞之分,最重要的,還是面對成長時的心态。
畢竟,那些無法擊垮你的,終将使你變得更強大。
編輯/張春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