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簡在張書旂《百鴿圖》前留影
2000年3月13日,張世簡向羅斯福圖書館贈送作品
張世簡、張揚父子共同創作學習中國畫,都要經過臨摹、寫生、創作三個過程。畫花鳥畫最主要一點是要深入生活,沒有生活是畫不出好花鳥畫的。中國畫需要畫家滿腹經綸,我現在越學到老越覺中國畫難,這就是藝術無止境。
——張世簡
張世簡(1926-2009),浙江浦江人。1951年7月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今中國美術學院),後分配至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科普處工作。1953年至1979年在北京幻燈公司美編室工作。1979年後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教。1994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曾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兼國畫部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926年1月13日,張世簡出生于浙江浦江縣的禮張村,别看這個以張姓為主的村子不大,隻有120戶人家、500多口人,但卻是個人才輩出的風水寶地,尤其是美術人才,所以又有書畫之鄉的美譽。張世簡的幾位伯父、兄長也都擅長花鳥畫,叔父張振铎、堂兄張書旂均是著名的水墨花鳥畫家。自幼耳濡目染,受家風吹拂濡染,整日盤旋于大人們的畫案前,研墨抻紙,成了張世簡童年的“工作”樂趣。對此,他回憶道:
我六七歲時,就喜歡看堂兄張書旂(原名張世忠)畫的花鳥,那時,早已是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的他,暑假回老家休息時,早上他還沒起床,我就已經把墨給研好了,專等他起來畫。隻見他站在素紙前微皺眉頭,凝視了好一會,拿起大号畫筆蘸蘸水又蘸蘸墨,擺開架勢在紙上落筆縱橫,擦擦有聲,氣度非常,心想,好厲害,這樣畫還不把紙給戳破嗎?霎時間,一張水墨淋漓的荷葉就出現在紙上。後來又換了紅筆,又是先蘸水然後調紅色,最後還蘸了一筆較濃的紅色又是一場橫塗直抹,就成了花朵,濃淡得宜,造型美麗,一朵鮮豔的荷花躍然紙上。那朵荷花杆自上而下一氣呵成真是氣象萬千。然後東補西點的不到半個鐘頭,一張黑紅相映、欣欣生意的荷花就畫完了,往牆上一挂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都集中在畫上,我總感覺到畫上的葉子要比真的葉子更厚實,花要比真花更美麗,且覺有香氣。梗子更為精神,在畫前我癡癡地看着、看着,回想着剛才大哥作畫時的動态,一筆一劃的起訖關系,牢牢地默記在心頭。不但畫荷花是這樣,他畫的花、果、
鳥、魚、蟲,我都是這樣認真地看,細心地學。難怪我的父母和哥哥妹妹們都說:“那麼頑皮的簡呀,現在卻變得那麼文靜,真像換了個人似的,現在也不去爬樹捉魚了,隻要到書旂的畫桌旁一找,準在那兒。”我确實是這樣,我也不知為什麼,但學畫已成了我最大的樂趣。中午大哥照例都要午睡,這空擋也是我背畫默寫的最好時候。盡管畫得不成樣子,我都照大哥的樣子、架勢開始瞎塗,畫不好,畫不像,都沒有使我灰心,偶有收獲,我就喜形于色,非常高興。九歲那年,堂兄給我畫了一幅示範畫《玉簪花》,邊畫邊教,令我終生不忘。張世簡的童年應該是幸福快樂的,據他的回憶:村前那條自北向南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遊魚可數。這條溪雖不算大但也不小,他小的時候,除了冬天以外,差不多都在溪上玩。張世簡曾用一方閑章“雙溪漁人”,以紀念他兒時的生活情趣。為什麼說是“雙溪”呢?因為他們村後的小山下還有一條差不多大小的溪,叫後溪,同樣蜿蜒曲折地自北向南流到他們的村頭就彙合成一條溪水,他們村就夾在兩溪之中,他們那個山溝也就叫“雙溪源”。
村的東西兩面都是高高的山,山上都長滿了以小松柏為主的樹林,青翠欲滴。在他們村南和村中,還有祖輩留下來的兩座非常精美的石雕牌坊:一名孝子牌坊,一名寡母牌坊。高數丈,全以石雕成。村口有兩棵百年青松,造型奇特,兩樹平列聳立,高可十丈,上至頂上兩松相抱,形成了一個極其高大的城門。兩邊虬枝倒挂,氣魄宏偉,青青壽色,裝點着美麗的村景。不愁衣食的張世簡就是在這等如詩如畫的氛圍中無憂無慮地成長,沒有畫案,他就把家裡的門闆拆下來權且為之;沒有顔料,他就采集大自然中的野生植物自行調配……村裡私塾小學課堂上,本來是寫字課,他卻偷偷地畫起自己心中的畫來,為此,挨了好幾次老師的批評。
1938年,已經轉到縣城小學讀書的張世簡,面對日寇鐵蹄的入侵,一種朦朦胧胧的民族危機感在他幼小的心靈中遊動,并産生了一幅圖畫的構思,他決意把它畫出來。他畫了一個很大的喜鵲窩,但窩裡居住的并不是主人喜鵲,而是被一隻兇神惡煞的秃頭老鷹占據着,主人喜鵲則在一邊驚詫地飛鳴着。這幅富有強烈反抗日本侵略意識的《喜鵲窩》立即被當時的浙江《金華日報》看中發表了。這是張世簡的畫作首次被公開發表,不但激發了他的愛國熱情,也更堅定了他學習花鳥畫的信心,學校老師也對他大加贊賞。所有這些鼓勵,都使他更加熱愛花鳥畫,決心沿着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正當他躊躇滿志求學學藝的時候,一件令他刻骨銘心的事件發生了。1941年舊曆4月15日,入侵日軍占領浦江,禮張村祖屋被日本鬼子燒得瓦礫無存,家道由此衰落,惟靠借貸過日子。國難家仇集于一身的張世簡再也無法繼續學業,16歲的他在親友的介紹下,來到離村3公裡的一所小學教授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聊以糊口謀生。每當課餘,他就認真地臨摹《芥子園畫譜》和大哥的一本石印畫冊,一遍又一遍地臨摹,同時還堅持對景寫生,讀唐詩臨字帖,如此整整4年。
1945年抗戰勝利後,張世簡又被聘到縣中心小學任教。在這段日子裡,隻要沒課,他就擺出堂兄張書旂寄來的畫冊臨摹。每遇暑假張書旂回老家,他就跑20幾裡路回去看堂兄畫畫,聽他講畫。張世簡曾深情地回憶道:“這時期,堂兄對我的啟發很大。這時再一次地觀看大哥的示範畫,确實是易于接受,領略得更深、更多了。我體會他用筆的疾徐輕重,用墨的枯濕之變,構圖的虛實相應、黑白相間,這些技巧的學習,使得我在作畫上的技藝大大提高,博得了社會上的贊譽和好評,求畫者更多于從前。”
1948年初,張書旂動員張世簡走出去求藝,開闊畫路。求之不得的張世簡便在堂兄的介紹下來到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由于對當時蘇州美專教學水平和學習氛圍的不甚滿意,張世簡決意離開并于下半年轉到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國畫班學習。
1949年,政局初定,張世簡同另一堂兄由老家取道省城杭州,原本哥倆商量好一起報名參軍。可來到杭州後,張世簡被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現中國美術學院)的招生廣告吸引住了,去年底堂兄張書旂二次赴美國前對他深情的祝福又回蕩在耳邊:“我走後希望你到杭州去學潘天壽、吳茀之先生的筆墨技法,探求更深的造詣。”這使對中國畫情有獨鐘、實難割舍的張世簡最終放棄了與堂兄一起參軍的想法,以優異成績考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潘天壽、吳茀之二先生。自此之後,在二位老師的教導和熏陶下,張世簡的基本功更加紮實,作品有了新意,既吸納了潘、吳的用筆雄勁,筆墨多變;又保留了張書旂的家風,造型嚴謹,清新秀麗。
1951年7月畢業時,正值花鳥畫這一畫種不被看重的時候,張世簡被分到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所屬的幻燈廠從事美術工作,1953年又被調進北京的幻燈廠。在幻燈廠他一幹就是28年,畫了大量的幻燈片。盡管當時的政治環境不利于花鳥畫的發展,但張世簡絲毫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藝術追求。星期天,他騎車去中山公園畫花卉,去動物園畫禽鳥。晚上待孩子入睡後,再認真整理白天的速寫稿。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從未間斷。
張世簡非常重視寫生,重視深入生活,認為隻有到生活中認真觀察,才能準确體味花鳥生命的真谛和美的内涵,隻有被眼前的植物或動物打動了,才能抓住精髓畫出鮮活靈動的作品。他說:“堂兄張書旂在我小時候就教導我:‘我們畫畫的人,要随時随地注意田間野外的一花一鳥,不但要學習古人的技法,更重要的要向自然學習。’自然界的一花一鳥、一林一石是我的無上粉本,是我創作的源泉。多年來雖然時斷時續,但我基本上沒有放棄過寫生,這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的速寫本已有厚厚的十幾本,滿滿的一大抽屜,這是我最寶貴的資料,有了它我受益匪淺,同時也可以立即引發起當時的情景和感情。”
張世簡荷塘月色紙本設色款識:露涼江不夜,煙淨水光秋。甲戌夏月,張世簡畫于北京。钤印:張(朱)世簡(白)九十年代(朱)1956年,北京市舉辦青年畫展,張世簡畫了幾幅花鳥畫參展,其中一幅《松鷹圖》獲得二等獎,并得獎金100元。發獎時,老畫家于非闇握着張世簡的手深情地說:“以後的花鳥畫靠你們了。”事後,張世簡得知,那次評獎,隻有人物畫才有資格評一等獎,花鳥畫隻能屈居于後。不久,陳半丁老人派人找到張世簡,正愁無緣相見的張世簡喜出望外,立即挑選了幾幅作品來到新簾子胡同拜望仰慕已久的藝術前輩,親聆陳半丁老人對花鳥的論述。陳老囑咐張世簡不能把傳統丢掉,對張世簡的畫備加贊賞,臨别時,還特意将張世簡的畫留下題字。他在一幅《松雀圖》上題道:“種樹種松柏,交友交君子。松柏有古心,君子可始終。”由此可見老前輩對張世簡的器重與厚望。自此,張世簡經常出入陳宅請教筆墨并被列為上賓看待。
1957年北京中國畫院成立時,陳老又想到了畫花鳥的張世簡,将其名字列在王雪濤先生之後。可是,幻燈廠不放人。“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列入幻燈廠屈指可數的幾位高級知識分子之一的張世簡也在劫難逃,被打成廠裡最大的“特務”“反革命”揪出審查批鬥,非人的折磨令性情剛烈的張世簡實在難以忍受,兩次自殺不成,被投進看守所關押6個月後無罪釋放。
人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1978年,文化部受命組織成立以老畫家為主的創作組,一是搶救冷漠多年的傳統中國畫,二是把分散在各處的老畫家們集中起來提供一個好的創作環境。吸收進來的畫家有李可染、李苦禅、石魯、李瓊玖、劉繼卣、許麟廬、秦嶺雲、黃胄等,張世簡、周思聰、石齊三位年輕畫家也被第一批吸收進來在一小組裡,這對于大難不死的張世簡的創作又是極大地促進。就在這年的畫展上,各畫種一起登場亮相,接受社會的檢驗。張世簡的一幅參展小畫《小雞月季》被華君武看到,大加贊賞後找到了張世簡說:“你的畫要到國外去展覽。”此後,在中央美術學院附中樓上的一次“向國務院彙報畫展”中,時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的陳叔亮先生也在張世簡的作品前駐足良久後找到張世簡說:“來工藝美院教課吧,這裡會更适合你的發展。”對于這次機會,張世簡決意不再放過,作為幻燈廠的元老,他确實有着難以割舍的情結,但已經53歲的他,從目力上又确感不适宜畫那又細又小的幻燈片,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種多年遊離于美術圈之外的感覺,他渴望置身于更具藝術氛圍的環境,更有利于花鳥畫創作與發展的環境。但幾個月過去了,仍無消息。一次,同學袁運甫見到他問,學院已同意調你來,怎麼幾個月都沒聽到你的消息呀?張世簡一聽,猜想可能又是幻燈廠不放,便忙趕回廠裡去找領導理論,甚至放棄工齡和辭職也在所不惜。經過一年多的據理力争,廠領導班子終以四票贊成、一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張世簡的調動。
張世簡迎春紙本設色款識:張世簡畫。钤印:張世簡(白)吉祥如意(白)
張世簡公雞菊花133×70cm紙本設色款識:畫雞要畫雞兒叫,喚起人間為善心。戊寅年,張世簡畫。钤印:浦江人氏(白)張世簡(白)花鳥情深(白)1979年初,張世簡終于如願以償地走上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講台。執教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後,張世簡大有如魚得水、猛虎歸山、飛鳥出籠的感覺。自此,研究、創作高峰疊起。1981年,他的《寫意花鳥畫技法》出版,這是他第一本專門講授花鳥畫技法的書,受到了學畫者的歡迎,現已再版多次,發行逾24萬冊。此後又有《寫意花鳥構圖淺說》《荷花畫譜》《國畫輔導》等相繼問世。理論上的提高,又帶動了創作上的豐收。1997年中秋節的《縱橫大野、顧盼非常》,以枯筆渴墨、簡筆勾出的巨石上畫兩鷹相對,一蹲一站,深邃機警的目光轉側睥睨,雄視四方。身上的羽毛蒼老紛披,嘴爪硬如屈鐵。重墨重彩,有幹有濕,老辣厚重。《槿豔繁花滿枝頭》兩隻兼工帶寫的黃鹂在盛開的木槿花下顯得十分精神,表現了國泰民安的美好生活和對未來前景的期盼,花有香、鳥有聲,充滿了詩情畫意。
1990年春,張世簡應日本友人之邀赴日本訪問并辦展。此時正值4月1日日本櫻花節,盛開的櫻花深深打動了這位來自中國的花鳥畫家,在友人的陪同下,張世簡興緻勃勃地仔細觀賞,并萌生了将日本櫻花收于筆下的創作欲望。他把這一想法告訴了日本友人白石岩,白石岩聽了面露難色地委婉解釋,櫻花作為日本的國花,早已被日本畫家給畫到了極緻,若畫不出獨具特色超越日本畫家的櫻花,是很難被日本觀衆接受的。張世簡聽了後笑了笑,回到東京下榻的飯店,張世簡用日本硬紙一連畫了6張兼工帶寫的櫻花,作品采用中國花卉傳統構圖截枝畫法,撷取畫家眼中櫻花最奪目的部分。白石岩看後連連稱絕,立即拿到畫廊去展,當天就賣出4張。第二天,當有人出高價欲将另外2張買走時,張世簡隻答應賣1張,另1張自己收存。
1998年,浦江縣人民政府決定建立張世簡國畫院,張先生捐出自己的精心之作60幅、收藏珍品40幅,供有志者學習臨摹。他還自2001年起捐贈10萬元人民币給自己老家的禮張小學書畫班做獎學金,以使畫家之鄉的血脈代代相傳。
國畫大家吳作人生前曾寫道:“藝術首先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這雖是吳先生寫給中央音樂學院的,但音樂與藝術隻不過是藝術的表現形式有異,其道理我以為是相通的。張世簡所畫花鳥深得國人喜愛,說明是有民族性的,大凡具有較強民族性的藝術都是要越出國界的。2000年,張世簡受邀參加世界博覽會,同時參觀羅斯福總統圖書館。在圖書館他見到了當年堂兄張書旂畫給羅斯福總統的巨幅《百鴿圖》。在此之前,他隻在畫冊中見到過。參觀完後,張世簡也将自己的兩幅作品贈送給羅斯福總統圖書館,陪伴堂兄作品左右。
張世簡的作品情态生動、墨彩柔和、構圖大方、意趣橫生。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生動和氣勢,給人一種精神上的鼓舞,給人一種健康、高雅的藝術美的享受。最後,借用何保華先生的話對張世簡的花鳥畫做一小結:
我欣賞世簡先生的作品,似乎可以說出好多道理,但主要還是羨慕他繪畫的特色。其一大特色是題材新穎、貼近生活。筆下所描繪的對象,多是人們所經常接觸、喜聞樂見的東西,令人倍感親切。另一個特色是遷想妙得、氣韻生動。潘天壽曾經說過:“靈感為繪畫之靈魂,技巧為繪畫之父母。”欣賞世簡先生的作品,您會被引入詩情畫意之中,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種與作者靈感的共鳴。第三大特色是筆墨簡練、設色典雅。他能從張書旂、潘天壽、吳茀之三位大師的不同風格中,分别吸取營養,不但豐富自己,并自出機杼,從中解脫出來,故其用筆施墨,老辣稚拙,相依為用,氣勢旺暢,揮灑自如。第四個特色是清新自然、雅俗共賞。他能納自然于尺幅之中,能給看似平常的東西以新的藝術生命,使之情韻連綿,人見人愛。■
張世簡雙鴿紫藤69×137cm紙本設色款識:浦江張世簡畫于北京。钤印:浦江人氏(白)張世簡(白)花鳥有情(朱)責任編輯:陳春曉張世簡錦翎紫绶紙本設色款識:錦翎紫绶。癸未夏仲,張世簡于北戴河。钤印:張世簡(白)
張世簡菊152×82cm紙本設色款識: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錄毛主席《采桑子·重陽》詞半阕。丙戌春月,八十一歲張世簡畫于北京仙華居。钤印:浦江人氏(白)張世簡(白)長壽(朱)吉祥如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