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許伯建與飲河社師友的信劄往來

許伯建與飲河社師友的信劄往來

時間:2024-11-07 09:51:30

1946年抗戰勝利後,飲河社總社遷往上海滇池路九十号,社員52人,潘伯鷹主持,許伯建當選理事,重慶是為“飲河社”發起之地,故而成為渝分社。許伯建自始如一地協助潘伯鷹開展社務活動,就是“飲河社”解散和潘伯鷹病逝後,還與潘的家屬和其他社友長期保持通訊,共商完成潘公的未盡事業,無疑許伯建是“飲河社”的主要骨幹,也是最後一個辭世的重要成員。

許伯建(1913—1997),重慶巴縣人。名廷植,字伯建,晚年重病愈後曾更字百健,别署蟫堪、阿植、芳蟫詞人、補茅主人。先生父親受教于楊滄白,幼承庭訓而喜愛文化藝術,弱冠即以詩書在地方甚獲時譽。1938年先生24歲投帖四川大學周岸登(字癸叔)門下,周老詞曲、考據、金石諸學在國内享有盛名,先生從遊受教一年餘,獲益頗豐,并結識一批蓉城才俊。1940年“飲河社”在重慶成立,因投稿成功發表,先生有幸結識潘伯鷹成為生死之交,後經潘公引見認識章士钊、沈尹黙、喬大壯等名流人物,從中受教良多。先生不僅是現代二王書風的主要代表之一,而且對詩詞文史、說文訓诂、金石考據、版本目錄等方面均有造詣,許先生早年在金石篆刻方面也用功頗深,曾為潘伯鷹、吳宓等治印。我曾詢先生為何号“蟫堪”?他解釋蟫即“衣魚”,一種昆蟲,常在衣服和書裡,亦稱“蠹魚”,意思是作個書蟲罷了!“堪”為低矮的房子,合起來是陋室裡的書蟲。因此,我明白了先生齋号“補茅”“退求”的意思。他為人謙讓樸實,志氣平和、甘于淡泊,畢生唯寄情于傳統文藝,亦是随前輩高人同好佛老之故爾。

在學衡派諸子中,吳宓喜歡通俗小說,因讀潘伯鷹《人海微瀾》後而二人相識,成為一生的知己。抗戰中,吳宓任教于昆明的西南聯大。1944年10月,吳宓赴成都應聘燕京大學及四川大學,道經重慶,就住張家花園三号潘宅中,十餘天訪舊拜友,忙得不亦樂乎,由潘公介紹,認識許伯健。抗戰勝利後,潘伯鷹東還上海,特别是1949年後吳宓留重慶,他們分處渝、滬兩地,唯一的交流方式即寄詩,潘、吳往來信件皆托許先生中轉。從現存的《吳宓日記》(續編)來看,記載二人交往(含書信往來)就有二百二十多處,這在與時人交往的記載中是較多的(在日記中吳宓簡稱許為“建”)。在許伯建遺著《補茅文集》中,二人友誼可尋雪泥鴻爪。

1952年10月,西南師範學院遷往離主城四十公裡外的北碚。見面的機會減少,而書信越來越多,每次許伯建來函,吳宓都愛不釋手,賞玩之餘,精心存放,不忍毀棄。“佩其每緘詞意俱精且雅,書寫尤工美,加蓋印章亦不苟,久之仍不懈,其書函似皆可裝裱而存留賞玩者。”1954年,吳宓與鄒蘭芳結婚,許伯建即刻“鄒蘭芳”名章相賀。1956年,許伯健将二十多年心血的結晶,手稿《補茅餘韻》奉于吳宓案前,請之為序,吳欣然應命,洋洋灑灑近千言,述與許伯建相識、相知經過,并高度評價其為“詩詞、書法、篆刻之藝術三絕之雅士也”。

許伯建早年學書取法“趙字”,後接受沈尹默、潘伯鷹建議,更習褚遂良,于《倪寬贊》《房梁公碑》用功尤勤,從而形成雅健雄逸、秀美婀娜的藝術風格。1957年其《李白詩行書》軸被選中參加新中國成立後首次赴日本東京的“中國書法展覽”,展後作品被日本東京帝國博物館珍藏。此後,為探求晉人筆法,摹臨王羲之傳本墨迹甚勤。1962年因水腫疾提前退休,遂有暇潛心研究《蘭亭序》,數年之内臨《蘭亭序》兩千餘通,其作品形神逼肖馮承素摹本。潘伯鷹見之作詩贊曰:“書入晉唐兼學趙,筆如琴築擅鳴詩。”其藝術思想受潘伯鷹影響至深。壯年以後,于書法更加崇尚晉唐,以羲之為典則,乃所謂山陰一脈,雖也容納篆隸及六朝碑版,但終未掩其帖學面目。強調中鋒用筆,而拒其拘囿,線條剛勁潇灑,行筆随意暢達,雖楷書亦有行書神韻,筆端常孕感情。若書于玉版、熟箋之上,則神完氣足更見性情,其詩人學者之風範畢現,字裡行間之書卷氣充盈。其小楷融合王字《黃庭經》和趙字《洛神賦》,并參文徵明小楷,為世人所稱善。許先生小楷首先是真正的“小”,由于他比沈尹默、潘伯鷹的年齡小一二十歲,手眼所勝,比沈、潘的小楷字體更小,小到最後真是蠅頭小楷;不僅是“小”,而且筆鋒精細工整,片葉累牍成篇,法度嚴謹娴熟外,亦有行書神韻,于繩墨中又不失其逸趣,雖寸楮片箋,得之者珍如珪璧之寶。

在吳宓的眼中,許伯建是最值得信賴的朋友。20世紀60年代中期,潘伯鷹病重,吳宓曾約上許伯建赴上海訪友,後不成行,終成憾事。1966年5月,潘伯鷹病情惡化,欲見老友,許伯建連夜買舟東下,得見最後一面,并迅速将潘去世消息傳遞川中師友。後又暫住潘宅四十餘日,應老友遺命,整理其詩集文稿,在士林中傳為佳話,并被文史掌故專家鄭逸梅記入集中。為編輯《玄隐廬詩》,許伯建多方收尋,不辭辛勞,吳宓對此大力支持,多次“開箧”尋找,将潘與自己唱和的詩稿慨然相贈,希望能編入詩集中,以此來紀念友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吳宓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備受打擊迫害。吳宓和許伯建失去了聯系,但兩個人都還牽挂着對方。從現存的吳宓日記來看,1967年4月24日,許伯建有函托人送吳宓,吳宓于4月28日至5月1日,抽無人監視的時間,作長函回複,這是“文革”以來,兩人的首次書信往來。5月15日,吳宓又收到許函,述及諸友情況。晚年的吳宓,孤苦一人,身邊沒有一個親人,而昔日同事,要麼避之甚遠,要麼呼号批鬥,讓自己備受炎涼恐怖。9月26晚,許伯建冒着極大的政治風險突然來訪,這讓吳宓驚喜萬分,要知道當時吳還在監督勞動中,周圍還有無數雙警惕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監視,掩門長談,得知别後二年來的情景及師友境況,禁不住老淚涕零,吳宓倍感凄傷,能得到友人的真誠問候和關心,他有好多好多的心裡話要向摯友傾訴。

吳宓晚年最大的心願,一是保存日記,這是自己一生的心血結晶,日記亡,無異于人亡;二是整理自己的詩稿,希望能保存流傳。1935年中華書局曾出版《吳宓詩集》,至此以後,所作詩就未再收集入冊。無論在抗戰時期颠沛流離中作的《南渡集》,還是見證五十年代翻天覆地大變革以及“文革”之中自己的血淚之作,這些在當時的處境下,随時都有被毀滅的危險。随着時間的推移,吳宓越來越焦灼不安,深感來日不多,一生的事業交付給誰呢?經過一番思考和斟酌,最後,吳宓相中了許伯建。許的書法水平高,字體靈動而優美,讓吳宓折服;再有許整理過摯友潘伯鷹的《玄隐廬詩》,吳宓看後非常滿意;更讓吳宓看重的不僅是許的學識,更重要的是許伯建的人品。于是從1973年5月開始,吳宓便委托許伯建繕寫、整編詩集,前前後後曆時二年多的時間,雖然開始時,還有疑慮(要知道此時吳宓不僅是反動學術權威,而且頭上還頂着現行反革命的帽子),但最終頂住了政治壓力,許伯建利用晚上的時間,秘密抄寫吳宓詩稿,就連同住一起的小弟,也沒有發覺。直到1975年8月,吳宓生日前完成,将手抄詩稿交到吳宓手中,吳宓終于了卻了一樁心願。1976年吳宓卧病不起,1977年1月,由其妹接回陝西老家,一年後吳宓病逝,生前親見四人幫之傾覆,亦可少慰其耄齡橫遭酷毒。

1978年春暮,民革詩社停集多年後,又重聚于紅岩村,先生因憶1943年春,“飲河社”友在重慶紅岩村當時的農民銀行舉行“春禊詩會”,到會的有靳志、張宗祥、沈尹默、潘伯鷹、喬大壯、江庸、劉禺生、曹纕蘅、曾履川、沈羹梅、吳稚鶴、徐曼略、曾小魯、李次貢、顧翊群、陳方、陳仲陶、錢問樵、謝湛如、陳其采、王幼遴、冒孝容諸先生,以劉禺老年七十為“祭酒”,而伯建先生與如臯冒孝容先生均三十歲,是座中最年輕的。席間以杜工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分韻,伯建先生得“好”字,因填《宴清都》詞一阕:“暫謝京塵擾,收梅雨,倚雲蘿岫閑到。華榱并席,危欄一角,障空煙渺,青青望極汀洲,寄情向紅岩坐嘯,問意中如此天涯,江山幾供文藻。今朝美聚東南,華颠耆宿,白袷人少,雄關枕黛,清江饒綠,萬螺争笑。軍麾白羽頻傳,看揮塵,蘭言更飽,定後期,觞詠承平,披襟自好。”在三十三年後,即1978年舊地重遊,感慨頗多,因填《臨江仙》一阕:“綠送嘉陵春易晚,山堂滿座耆英。詠觞曾不羨蘭亭,倚風花并舞,穿樹鳥吹笙。三十三年誰尚健?發華來對峰青。紅岩高處聽江聲。眼中前後浪,心上古今情。”追憶當年盛況,感念那時的前輩和老友大多已經作古了。

此後,重慶市圖書館及各大學圖書館聘邀許先生鑒别所藏古籍版本,還與友人發起成立重慶市書法家協會、重慶市詩詞學會。重慶柯堯放病逝前也托許伯建整理遺作,成功出版。“飲河社”成員胡蘋秋從太原來信:“君能以愛伯鷹之心愛蘋秋,三十年故誼不衰,久而彌敬,實切心感未來身後定吾文者,唯伯建矣……”許伯建日記:“癸醜秋蘋兄太原手書略述志事行曆,以撰傳文學見托,以其人奇行事奇,自顧孱筆未敢承應。三年以還,寫寄所作,不下二百篇,贈吾詩詞亦廿餘章,愧無以酬,姑識于此。”雖然由于各種原因沒有答應整理抄錄胡蘋秋遺作,但是反映出“飲河社”成員的關系,不論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還是在解放後的政治運動和十年浩劫中,他們無不體現了傳統文化的道德風範和文人風骨,惺惺相惜,同命運、振文運的情懷,是我們後輩學習的楷模。■

責任編輯:韓少玄

許伯建緻吳宓信劄紙本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