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天人合一”,幾乎人人都聽過,不管是文科的、理科的、工科的、搞藝術的、當幹部的、做農民的都知道這個詞,當你打開電視的時候看到關于大自然的節目或者文化的節目時都會出現這個詞,那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在座的各位應該知道,“天人合一”的“人”指的就是我們人類,關鍵在于“天”如何解釋。
大家的普遍觀點認為,“天人合一”的一般解釋是指人和大自然的合一,大自然就是指世界萬物。“天人合一”是我們中國人的思想,中國自古就有人與大自然合一的思想,而西方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是講“天人二分”的。這種看法實際上暗含了一種觀點,就是西方的思想是天人對立、主客二分的,因此中、西的思想觀念在此表現為二元對立、不可調和的。那麼從這種立場來觀察當今世界爆發的各種危機,比如說能源短缺、環境惡化、戰亂頻繁、恐怖活動加劇、經濟衰退、宗教文化沖突升級等等,尤其核洩漏這樣的事情,可以到最後都歸結為西方思想和觀念主導世界的惡果。
毫無疑問,西方文化确實需要承擔很多的責任。但是我們反問一下,我們倡導的“天人合一”就可以把世界拯救過來嗎?可以說,在今天的語境下,“天人合一”的思想之中實際上暗含着一種救世思想,就是要求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這種思想實際上也成為了提倡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的綠色和平主義觀念的代名詞。
那麼究竟“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不是就如剛才所說的是與西方思想對立的呢?在這裡我要舉一些具體例子,看看究竟都有誰持有這樣的說法。當然,電視節目中的人為了收視率說說無所謂,因為他們并不是專家,但是有些人說出這些話就是很有所謂的了,因為我們在這裡談的是學術問題。亞裡士多德曾經說過一句特别著名的話,這對于搞學術的人是必須要遵從的,即“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沒有這種精神就不要搞學術。
首先,我要提到的是一位我非常尊重的老先生,也是前輩學者,但是他對“天人合一”的看法,我覺得有些不妥。前面我們提到的那種把“天”等同于“自然”的觀點,引申一下,就是把“天”等同于世界萬物。從這個角度來看,“天人合一”與主客體相統一是不同的,其不同之處就在于“天人合一”并不是兩個對立實體之間的認識論關系,而是從存在論角度上将雙方合一的關系。
用“天人合一”這個短語來概括中國古代思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個思想究竟是不是指人與大自然的合一呢?關于這點,我們需要考察一下。比如說,如果把“天人合一”解釋成為人與大自然的合一,就像現在的環保主義者所說的一樣,那麼我們要首先考察一下史實,看看古代的中國人究竟是否愛護環境。大家可能知道北京有一個老山漢墓,在2004年8月20号那天中央電視台現場直播了這一漢墓的挖掘。這實際上是一個諸侯王的墓,不是帝王的墓。這個墓的墓葬和其它墓的墓葬有個區别,這個墓中有一種學名叫作“黃腸題湊”的結構。這個“黃腸題湊”就是在棺椁的外面再建造一層木質結構。外面的那些木頭側面長、寬各20厘米,整體長度90厘米,北京老山漢墓的黃腸題湊用了一萬五千多根這樣的木頭。人們感歎這個墓是用一片森林建成的,那麼這是愛護環境嗎?這樣的墓并不止一個,比如大葆台的漢墓,它的黃腸題湊用了一萬五千八百多根柏樹的木頭。還有江蘇高郵西漢晚期廣陵王的墓、長沙象鼻嘴的一号墓、安徽的六安王墓,這些墓都用了黃腸題湊。也就是每一個諸侯王的墓都用了很多木頭,那麼這些諸侯王是胡亂建造的嗎?當然不是。這是一種規矩,這種規矩恰恰來自儒家的思想,如果不那麼做反而是違反禮制的。也就是說,如果不那麼做的話,“天”會懲罰他們,砍了那些木頭做墓葬反而是符合“天”的意志的。如此說來,如果要是愛護自然,那麼是違反天意的。
剛才說的是陵墓。大家還聽過阿房宮,這是秦始皇活着的時候造的一座宮殿。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蜀山兀,阿房出”,所謂“兀”也就是說為了建造阿房宮把樹都砍光了。據說黃土高原在古代的時候森林茂密,我們的中華文化曾經在那裡繁榮,而後來卻成了黃土高坡,經過治理,現在好一點了。還有秦始皇的地宮,到現在還沒勘測出裡面究竟有多大,那裡面還不知道浪費了多少自然資源。秦始皇活着的時候要享受,死了以後還是要享受,而且這些東西都是符合禮制的。你們到承德的避暑山莊就可以看到康熙建造的一座金絲楠木的宮殿,這種木材非常珍貴,一棵要長很多年,都是從雲南那邊深山老林裡砍來的。由此可知,中國曆代帝王的城都、宮殿、陵寝以及王公大臣的府邸、陵墓等等對于自然資源的掠奪比起今天的西方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這麼說呢?西方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到哪一個帝王為建造自己的陵墓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大家或許會提到埃及的金字塔以及巴比倫的建築,但它們并不是西方文化。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對環境的破壞、對資源的掠奪恰好是符合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思想觀念的,被認為是與天意相符合的。假如你愛護環境,反對那些做法,就會被視為破壞禮制,是大逆不道的行為。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中國古代思想史為什麼會出現另外一家思想,就是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儒家的觀點是隆禮尊賢,而墨家反對儒家的觀點,首先要“薄葬”而不“厚葬”,要“非樂”。墨家為什麼要提出這些觀點呢?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儒家這樣太浪費了。可是我們知道,占據中國正統觀念的還是儒家思想,禮制這一套是擋不住的。應該慶幸的是,中國古代一直停留在農業階段,因此對環境的破壞是有限的。
《周禮》裡面說不要獵殺處在哺乳期和懷孕期的動物,不要獵殺在孵蛋時的鳥,這是不是愛護動物呢?我們知道現在南海、東海、渤海、黃海都有休漁期,那麼休漁是為了愛護魚嗎?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讓魚長得更大更多,我們可以收獲更多,這和愛護自然是根本兩回事。因此在曆史的史實裡面就可以知道,所謂中國古代思想中人與自然的和諧是沒有依據的。
那麼對于人與自然和諧這種思想,從“天人合一”的詞語解釋上看是否有根據呢?答案是沒有的。從訓诂學角度看,“天”不等于大自然。大家知道張岱年先生,他是中國哲學界的泰鬥,寫了《中國哲學大綱》。他說:“中國哲學之天人關系論中所謂‘天人合一’有二意思,第一是天人相通,第二是天人相類。”“天人相通”的觀念發源于孟子,大成于宋代的道學,“天人相類”則是漢代董仲舒的思想。
“天人相通”認為“天”根本的德性即含于人的心性之中。那麼這樣一個“天”到了宋代的時候就變成了“天理”,“天理”就是“人心”。因此宋代的朱熹說“性即理”,意思是“性”就是“天理”。這個“性”很難翻譯成西方語言,大概相當于nature,就是指人的本性。孟子說“恻隐之心”是“人之端”,意思就是人的本性是天賦,是人的本來就具有的東西,而不是通過後天的教養得來的,它不是知識。孟子認為人的本性之中就具有仁義,說一個小孩掉進了井裡,當你從旁邊經過時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孟子認為,無論什麼人的内心都會為之一動,即使你和孩子的家人是仇人,你的心也會動一下。因此孟子認為這就可以證明人的本性是善的。孟子認為天與人性是一回事,是相通的,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盡”就是充分發揮的意思,充分發揮“心”的作用你就能知道“性”,知道“性”了以後就能知道“天”,因為天理就在人性之中。因此就像我們剛才說的,到了宋代時朱熹說“性即理”,“性”大概對應着nature這個詞。
北京老山漢墓天理就是人心這一思想直到現在還存在于老百姓的觀念之中。我們經常說天誅地滅,意思就是說如果你做的事情是違反人倫道德的,那麼天就要誅你,地也要滅你。與“天理”相對的是“人欲”,所謂“存天理,滅人欲”。意思是在我們的心裡面有一部分屬于“天理”,還有一部分是屬于動物性的“人欲”,是欲望,我們要保存前者,消滅後者。
對于董仲舒的“天人相類”思想,張岱年先生對其是否定的。他認為“天人相類”實際上是一種牽強附會的思想。“天人相類”思想認為天和人在形體、性質上是相似的,董仲舒說“天人相副”,“副”就相當于英語中的copy(複制),意思就是人是對天的copy,天跟人也是一樣的,兩者屬于異質同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張岱年對“天人合一”的解釋很清楚,并沒有說“天”是大自然。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至少“天人相類”的“天”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講的上蒼,甚至是星空、蒼穹。這是張岱年先生的觀點。
還有一種觀點來自于樓宇烈老師。他是我的老師,他所講的“天人合一”是什麼呢?第一,他明确說“天”不是大自然,他認為“天”也可以稱為自然,但這個“自然”指的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他說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人和自然之天(即星空)合一的中心是“順自然”,但這個“自然”指的不是自然界,自然界的概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用“天地萬物”這個詞來表示的。在傳統文化中,“自然”指的是本然以及萬物的本性,因此“順自然”不是順自然界,而是順從一切事物的本然狀态,順從它們的本性。
與“天然”相反的就是“人為”,因此這種“天”就很有道家的意味了,“順自然”就屬于道家的思想了。《莊子·秋水》裡面講“牛馬四足,是謂天”,意思就是那些野馬、野牛就是自然而然的。但是“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就是說當你把馬養起來,用籠頭套住,把牛抓住,把它的鼻子穿上環來駕馭它,這就叫“人為”。《老子》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效法,以之為法則。“道法自然”的意思是說道就是自然,這個“自然”指的是自然而然。
“順自然”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精髓之一。對于“順自然”的思想,《老子》《莊子》都算是比較晚的了。樓先生在書中說這個思想來源于中國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崇拜,或者說天地崇拜,就是以天地為生物之本的思想,同時還與中國原始文化中的祖先崇拜有關。所以“天”是與自然之“天”,天命之“天”結合在一起的。後來人們又認為自然之“天”、天命之“天”跟人都是密切相連的,因此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實際上他把“天人合一”的思想來源上溯到比孟子更早的上古社會。
我們通過對張岱年先生、樓宇烈先生的歸納可以知道,“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說具有三個來源。第一是源于孟子的“天人相通”學說,第二是源于董仲舒的“天人相類”的學說,第三則是源于對天地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北京老山漢墓黃腸題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