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不僅如此,丁酉年還是個“雙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2017年2月3日)為丁酉年立春,年末的臘月十九(2018年2月4日)又是戊戌年立春。
上一個“雙春閏月年”是2014年甲午馬年,下一次則是2020年庚子鼠年。那麼,“雙春閏月”是怎麼産生的?丁酉年的“雞年雞月雞日雞時”又是哪天呢?下面筆者與大家來解析下:
“雙春閏月”,怎麼産生的?陽曆,也就是我們所用的公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一周為一回歸年,分為12個月,一年365天(閏年則有366天)。陰曆是按照月亮盈虧變化制定的,12個陰曆月加起來隻有354天,如此一來,這11天的差距過三年便是一個月(33天)。我國農曆是一種“陰陽曆”,為了填補這個33天的“陰差陽錯”,所以增設了一個“閏月”來補平(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二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這有效地避免了正月裡穿襯衫、六月天下大雪的怪事。”因此,每19年中,就有7個年份多出1個農曆月。
因為立春在歲尾或歲首,所以經常出現立春節氣跑到上一年歲尾或跨到下一年歲首的情況,如2016年丙申猴年從2016年2月8日(正月初一)起至2017年1月27日(臘月三十)止,2016年2月4日為立春,而下一個立春為2017年2月3日,已經進入了丁酉雞年,所以該猴年為“無春年”。而2017年丁酉雞年的正月初七、臘月十九都是立春,所以出現了“雙春”的現象。
“雞年雞月雞日雞時”,怎麼計算的?
根據農曆(陰陽合曆)算法,雞年12年一個輪回,雞月也是12個月一個輪回。那麼2017年“雞年雞月雞日雞時”又是什麼時候呢?“酉”即“雞”,因此2017年丁酉年為“雞年”,農曆七月十七至八月十八(白露節氣日起至秋分節氣尾日止)為己酉月即“雞月”,農曆七月十七日為“丁酉日”、七月廿九日為“己酉日”、八月十二日為“辛酉日”,則這三日均為“酉日”;每天的“酉時”為17∶00-18∶59時。
圖2據此推算:公曆2017年9月7日(農曆七月十七日)17∶00-18∶59己酉時、2017年9月19日(農曆七月廿九日)17∶00-18∶59癸酉時、2017年10月1日(農曆八月十二日)17∶0018∶59丁酉時均為“雞年雞月雞日雞時”。因此2017丁酉年有三個“雞年雞月雞日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