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郵票上的京津冀協同發展

郵票上的京津冀協同發展

時間:2024-11-07 08:08:26

2017年3月9日,中國郵政将發行《京津冀協同發展》特種郵票一套3枚。這是中國郵政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所作的新貢獻。回顧新中國郵票,不僅有表現單獨京津冀各自的題材,而且有反映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内容和畫面。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從曆史看京津冀協同發展1963年發行的《詹天佑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第二枚“京張鐵路”是京冀協同發展的見證。京張鐵路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它自北京豐台,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裡,1905年9月開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這是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營運的鐵路。張家口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沖,南北商業來往之要道,曆來是兵家所必争。京張鐵路的修建有着重要的經濟價值和軍事價值。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自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2014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京杭大運河南起餘杭(杭州),北到涿郡(北京),途經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河北省及天津市和北京市,并且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等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裡。2009年發行的《京杭大運河》特種郵票第一圖是北京的燃燈塔和通運橋,第二圖是天津的天後宮和鎮海樓(圖2、3)。

京津冀地區還是國内郵政開辦較早的地區。1996年發行的《中國郵政開辦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第一圖是建于清代的天津郵政津局舊址,第二圖是建于中華民國時期的北京郵務管理局舊址。而位于河北懷來的雞鳴山驿則見證了明、清兩代郵驿對我國政治、軍事、文化和經濟所起的樞紐作用(圖4-6)。

從文化看京津冀協同發展

萬裡長城是中國的文化遺産,長城将京津冀緊密的連在一起。在河北省興隆縣六道河鎮小關門村矗立着一塊長城界碑,它将北京市平谷區、天津市薊縣和河北省興隆縣劃界開來。1997—1999年間發行的《萬裡長城(明)》普通郵票全套21枚,其中有北京段的古北口、慕田峪、黃花城、八達嶺和居庸關,天津段的黃崖關,河北段的山海關、金山嶺和紫荊關。從這9枚郵票可以看出,京津冀境内的明代長城修建的最堅固,保護的最完整。2016年發行的《長城》特種郵票一套9枚,其中前4枚主要表現了河北的角山、老龍頭、山海關、潘家口、金山嶺、張家口等長城,天津的黃崖關長城,北京的司馬台、古北口、慕田峪、八達嶺等多處長城景觀(圖7-10)。

手工藝品是京津冀地區的特色文化。1963年發行的《民間玩具》特種郵票首次包涵了京津冀三地的畫面要素。在9枚郵票的15件各類玩具中,京津冀聯手奉獻了7件。其中有北京的泥塑羊、布駱駝、布白兔、泥塑公雞和布老虎,天津的泥塑獅子,河北的泥紙制品不倒翁(圖11-13)。

從經濟看京津冀協同發展從郵票中可以看到很多反映京津冀經濟發展的畫面。例如,1988年發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第一組)》郵票中既有位于河北的“秦皇島煤碼頭”,也有坐落于北京的“中央電視台”;1999年發行的《科技成果》郵票中既有誕生于北京的“哥德巴赫猜想的最佳效果”,又有設置于河北興隆的“2.16米天文望遠鏡”。

引灤入津工程是河北人民對天津人民的無私奉獻。該工程是将河北省境内的灤河水跨流域引入天津市的城市供水系統。1982年5月11日動工,1983年9月11日建成。引灤入津工程一舉結束了天津人民喝鹹水、苦水的曆史。1984年發行的《引灤入津工程》特種郵票第一圖是位于天津市海河邊的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第二、三圖是位于河北省遷西縣的大黑汀水庫分水樞紐和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圖15、16)。

鐵路是經濟的命脈。大秦鐵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島市,縱貫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全長653千米。該鐵路1992年底全線通車,主要承擔晉北、内蒙西部和陝北的煤炭外運任務。1996年發行的《鐵路建設》特種郵票第一圖為“大秦鐵路”。2011年發行的《京滬高速鐵路通車紀念》紀念郵票全套1枚。京滬高速鐵路線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全長1318公裡,沿途經過廊坊站、天津南站、滄州西站等。京滬高鐵連接京津冀和長江三角洲兩大城市群。

圖6

圖7

圖8

圖9

圖10

圖11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圖18

圖19

圖20

圖21

圖22

圖23京津冀在郵票中的多種“協同”京津冀三地事物協同出現在郵票上就更多了。1998年發行的《解放戰争三大戰役紀念》郵票第四圖表現的是“平津戰役”。平津戰役發生在北平、天津和張家口地區。平津戰役的戰略決策和部署是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作出的(圖19、20)。

1999年發行的《第二十二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紀念郵票一套2枚,第二枚郵票圖案由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與河北金山嶺長城組成。

2004年發行的《鄧穎超同志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郵票第一圖表現的是青年時期的鄧穎超在天津南開大學,第二圖是老年時期的鄧穎超在北京。

2011年發行的《新華通訊社建社八十周年》紀念郵票第三圖“解放戰鼓”主圖是解放戰争時期新華社在河北西柏坡舊址,第四圖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新華社在北京的新址。

随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不斷實施,會有更多的“協同發展”題材、畫面和元素融入到郵票之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