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在央視《朗讀者》節目中,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朗誦了文章《至大無外》,獲得好評如潮。作為故宮博物院第6任院長,平日裡,單院長總是穿一雙藍布鞋,衣着樸素。在四合院裡長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的他,對故宮有着特殊深厚的情感。
新官上任及時“雨”
單霁翔1954年出生在北京,他的成長過程和少年記憶,是和古城牆、胡同、四合院等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1971年,單霁翔參加工作,曾擔任過國家文物局局長。2003年,他考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攻讀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兩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并獲得高級建築師、注冊規劃師資格證。
2012年1月,單霁翔受命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新官上任,他風趣地說:“大家都知道故宮的古建築是木結構,最怕火,還好我一把火都沒有,因為我名字裡有‘雨’。”
此時故宮的确需要一場溫潤及時的“雨”,去複蘇亘古以來的魅力,煥發新的活力。
上任伊始,單霁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遍故宮。每天進宮後,秘書便跟着單霁翔,從神武門西邊院長辦公室出發,沿着紫禁城紅牆一間房一間房地查看。
五個月後,單霁翔完成了一篇《關于如何開展“平安故宮工程”》報告,指出故宮存在火災、盜竊、踩踏、震災、庫房、基礎設施、藏品腐蝕等七大隐患,詳細統計出故宮建築數量共計9371間。
摸清情況後,進入實戰整治。首先,單霁翔嚴格執行“禁煙”,規定所有員工不能在宮内抽煙,随後管理範圍擴大到遊客。進入故宮前,遊客必須先交上打火機,遊覽結束時從後門取走。
接下來,單霁翔開始整治環境,要求故宮不能有一片垃圾,每片垃圾落地,兩分鐘内必須清理掉。保潔人員一開始覺得這個規定很苛刻,後來驚訝地發現,正因為如此,故宮越來越幹淨,遊客也就不好意思丢垃圾了,越來越自覺。這無形中減輕了保潔人員的工作量。
如今,站在城牆上俯瞰故宮,屋頂沒有一棵雜草。單霁翔說,雜草侵蝕會讓木質結構腐朽,導緻古建築不能“延年益壽”,因此清除雜草是故宮環境整治的重要内容。
遊客到故宮遊覽,看到地面沒有垃圾,牆面都很整潔,不禁對故宮有了更加尊重的态度。
每天,很多車輛停放在故宮,并且數量不斷增加,這使得故宮的空間壓力不斷增加。另外,車輛在故宮穿行,除了帶來交通隐患外,對建築和環境也造成了威脅,而且車輛與古建築景觀反差較大。
在國外,如著名的英國白金漢宮、法國凡爾賽宮,都不允許車輛穿行其中。慎重考慮後,單霁翔在故宮推行另一項制度——禁車。
2013年4月,法國總統奧朗德前來參觀故宮,也要遵守規定在午門前下車。對于每天要穿行偌大故宮的工作人員,單霁翔則采取了人性化的措施,允許他們騎電瓶車。自此,騎車穿行故宮,成了宮内一道别樣的風景。
除了保留每天需與文物打交道的文保科技部,單霁翔對其他750名辦公人員進行遷出故宮辦公的調整,紅牆以内隻作為陳列展覽、接待服務和遊客參觀的空間。
随後,單霁翔又下令拆除了故宮内的“違章建築”,清理掉3600平方米彩鋼房和11200平方米臨時建築,讓故宮還原了純粹的紅牆黃瓦特色。
從說教到對話
單霁翔接手故宮這幾年,故宮文創事業發展迅猛。他對文創産品進行了重新定位——有意義、令人愉悅或有教育價值。
單霁翔說:“如果年輕人不了解傳統文化,那麼傳統文化的守護就會後繼乏人。想要讓年輕人主動了解傳統文化,就要關心他們喜歡什麼,關注的趣味在哪裡。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從說教式灌輸轉變為感染式對話。”
獲得全國文創産品大賽第一名的故宮朝珠耳機,便是将耳機的功能性與朝珠這一文化載體相結合的結晶。它所蘊含的文化創意,引起了年輕人對故宮文化創意産品的關注。使用過程中,年輕人潛移默化地被故宮文化熏陶影響,滋生了探究故宮文化的興趣。
“海水江崖”系列産品設計元素,源自寓意“社稷永固、江山一統”的織繡龍袍以及青花瓷器藏品;“動意盎然”系列領帶設計靈感,源自繪畫作品《弘曆射獵圖像軸》中飛奔的白色駿馬……這些文化創意産品具有濃濃的故宮文化特色,吸引了很多人關注的目光。
除了文創産品,在單霁翔的指導下,故宮還推出了很多精品APP軟件,如《每日故宮》《韓熙載夜宴圖》《胤禛美人圖》等。通過這些軟件推送的圖文消息,更多人有機會走近故宮,了解曆史。
針對兒童的需求,故宮還推出了一款“萌系列”風格的APP。另外,故宮數字化應用研究所制作了VR虛拟現實産品《做一天小皇帝》——小皇帝淩晨五點就得起床,先學習一個小時,然後去給皇太後請安,回來還得換一身衣服,到金銮殿上早朝。做完這些事,小皇帝才能吃早飯,而且一天隻能吃兩頓飯,每頓隻吃七成飽。早飯以後别想休息,繼續學習。吃過晚飯後,很早就要睡覺了,因為第二天還要早起。
單霁翔說,孩子們看過這個視頻後,一方面知道皇帝那時候吃什麼食物,接觸什麼人,增加對古代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他們看到皇帝那麼用功讀書,進而督促自己好好學習。
後來,故宮文創産品越來越豐富,相繼推出禦前侍衛手機座、頂戴花翎官帽防曬傘、“宮廷娃娃”系列産品、手機殼、紙膠帶、故宮日曆等。這些文創産品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健康的、有趣的,能傳播故宮正确的理念,再現真實的曆史。
至2016年底,故宮博物院開發的文創産品共計9170種,為故宮帶來約10億元收入。作為非營利機構,單霁翔将收入投入到新産品的研發中,以及為孩子們舉辦免費的文化講座等傳統文化教育上。
匠心莫過于傳承和敬畏
除了在文物保護、文化傳播上下功夫,單霁翔還在展覽陳設、遊客服務等方面下功夫,讓故宮各方面日臻完善。
故宮是世界上參觀人數較多的博物館之一。每日客流量龐大,不僅會對古建築環境造成影響,而且存在發生踩踏事故的潛在危險。為保證遊客安全和良好的參觀體驗,單霁翔實行日遊客8萬人的限流。
正式實行限流前,單霁翔做足了宣傳工作。一方面,他鼓勵大家淡季來參觀故宮,把票價優惠活動、免費開放日等都放在淡季。另一方面,旺季實行網上售票。遊客到故宮刷一下身份證,即可進入參觀。這樣一來,減少了在窗口排隊的人流量。
如今,在有着32個售票口的故宮,遊客在幾分鐘内就能買上票,最長等待不會超過一刻鐘。通過數據分析,2016年,故宮年遊客量約有1600萬人,但淡季不淡了,淡旺季遊客人數相對均衡。
以前遊客在故宮中走累了,就會席地而坐,或随意坐在禦花園的欄杆上。針對這一情況,單霁翔在端門廣場添置了200把椅子,圍繞56棵樹做了56圈樹凳。
有一次去捷克出差,單霁翔發現一處城堡的地下室被開發成餐廳,非常受人歡迎。受此啟發,他把故宮半地下窯洞式建築的皇家冰窖改建成服務區,讓遊客在那裡休息、吃飯。
2016年12月29日,曆經兩年多建設的故宮文物醫院正式運作。這座擁有先進文物診療設備的醫院,還設立了常規展覽場館,讓遊客可以近距離地觀看文物修複的過程。
如今,故宮的開放面積從最初的30%增加到76%。單霁翔說,如果一個博物館面積宏大,可是70%不開放;如果它收藏豐富,可是99%的藏品不對外公開。那麼,這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博物館。
單霁翔能報出故宮文物的具體數量,數字從百萬精準到個位數——1807558件。今後,故宮将會打開更多通道,開放新的展廳。
2020年,故宮将迎來建成600周年重要紀念日。單霁翔說,在這之前,故宮的工作重點是完成“古建築整體保護修繕工程”和“平安故宮工程”,屆時為遊客呈現一個更加完美精緻的紫禁城。
談到這幾年在故宮工作的感受,單霁翔說:“每次在故宮中行走時,我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就會油然而生。保護故宮,是我這輩子義不容辭的責任。”
單霁翔說:“匠人之大者,莫過于以心守護;匠心之大者,莫過于敬畏傳承。”作為故宮的“看門人”,單霁翔用每一寸腳步丈量故宮,用心守護故宮,保護并弘揚了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謝雲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