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是《中國紅十字會法》賦予紅十字會的一項職責,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奮鬥在應急救護培訓崗位上的志願者,他們面對普通群衆,一遍遍按壓模拟人,一次次人工呼吸吹氣。他們熱情洋溢,傳播着急救知識。他們猶如三月的春風,溫暖而宜人。
一
“王老師,今天早上公交車上碰到一傷員,臨時用随身帶的繃帶包紮了一下,您看看對不對?”QQ群裡上傳一張包手的照片。王志民認真看過圖片後回複:“嗯,包得還不錯,注意力度要适中。”
王志民是西安市紅十字會的一名應急救護師資。他曾經是西安消防大隊一名武警,在部隊是衛生員,有一定的醫學基礎,退役後來到西安市紅十字會。
到單位後再次接觸到急救,對曾是衛生員的志民,也算是老本行了,但紅十字會的急救更立足于現場,更具有操作性,志民努力讓自己盡快掌握了現場應急救護培訓相關知識。為了盡快熟練包紮,他是逮住誰就在誰身上練習。那些日子,我們戲稱:“志民着魔了。”
學會各項急救技能後,志民不滿足于隻是自己會操作,他希望能教會身邊人,讓更多的朋友學會急救。在其他師資上課時,志民總是主動跟課,認真聽主動學,先後到省會總會參加了師資培訓班,在授課技巧上有了很大提升。
為了盡快能夠獨立授課,志民讓年僅七歲的兒子當聽衆,一遍遍重複心肺複蘇,在兒子身上練習包紮,以至于後來他說上一句,兒子就能對出下一句。
很快,志民憑借他的努力獨自上課了。為了讓課堂生動有趣,課餘,他總會在網上查找些急救視頻、現場案例等分享給大家。一批批學員喜歡上了這個年輕幽默的王老師。
2017年4月18日,西安最美女孩吳一帆對街頭暈倒老人進行急救的事迹刷遍了網絡,志民内心非常觸動,急救對于民衆來說還是迫切需要的,推廣急救培訓任重而道遠。能多培訓一名群衆,就能讓生命多一份保障。
恰逢此時,西安市紅十字會開展“急救知識萬人學”活動,作為主力師資的志民,積極奔波于各企業、機關、學校、社區等,進行一場又一場的培訓,看着所教學員兩天時間學會心肺複蘇,能夠像模像樣地包紮,志民的心裡也是充滿了喜悅。半年時間,志民培訓的急救員就超過了1000人次。
《西安晚報》記者以市民身份報名參加了“急救大講堂”,現場錄制了志民授課的視頻上傳網上,短短幾小時,點擊量超過了3萬人次,我們笑稱:“志民成網紅了。”
為了與學員在課後繼續交流溝通,志民建立了名為“救急會”QQ群,在生活中遇有問題時,學員随時在群裡咨詢。一批批學員加入了QQ群,在裡面分享自己遇到的急救案例及問題,志民成了衆多學員尊敬喜愛的“急救小超人。
“如果哪一天我突然倒下了,我希望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護,因此現在我要盡自己所能教會更多人,教會别人其實就是在救自己。”這是志民老師上課時經常說的一句話。
二
王淼是灞橋區職業教育中心的一名老師。認識王淼,是在市紅十字會示範校工作群裡,王淼會不時将本校紅十字會開展的活動情況上傳,讓剛接手這項工作的我對他有了特殊的印象。
再次熟悉王淼,是在我帶領志願者到晶潔鳥陽光家園活動時,他主動上前帶大家進行了《感恩的心》手語表演。在跟孩子們互動時,又主動提出教大家包紮,并且變魔術般拿出三角巾和繃帶,上前給孩子們耐心講解示範起來。我心裡不由暗暗給這個小夥子一個贊。
在陝西三秦都市報舉辦首屆“十大公益大使”評選活動時,我與王淼的接觸才多了起來。了解到他還是熊貓血,捐助全血救助了幾條生命,登記捐獻器官和遺體,并且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經過評選,王淼作為紅十字志願者的代表,被評為陝西“十大公益大使”。
2017年10月,經過王淼與區紅十字會積極争取,灞橋區職業教育中心“首屆畢業生應急救護員培訓班”開班,共舉辦5期,培訓電子電器、汽修、學前教育等專業的畢業生共計200餘人,并計劃每年下半年對職三畢業生實習前開展急救培訓。
2017年12月,作為紅十字志願者師資,王淼被派往北京參加中國紅十字會舉辦的應急救護師資提高班。在學習完全部課程後,準備返回西安前日晚,和另兩名紅十字師資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偶遇一名外國遊客突發心跳呼吸停止,王淼沒有猶豫,立即用随身攜帶的呼吸膜對病人進行了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另兩名紅十字師資進行了按壓,并陪同120将病人送至北京協和醫院。遺憾的是,病人因病情過重去世,但家人對三名紅十字志願者表示深深的感謝。
當晚,王淼通過微信将事情的進展告訴了我,我不禁對這名年輕的小夥子充滿敬意。第二天,他從北京打來電話,跟我聊了第一次在真人身上施救的感受,為沒能成功救活男子感到惋惜,雖已盡力,但當一個生命在面前逝去時,内心的無助與失落,包圍着自己,感慨生命的脆弱與自己的渺小。同時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學習急救的重要性,全民普及應急救護知識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作為一名老師,王淼有一個心願,他希望能将應急救護課程納入到日常教學當中,讓民衆從學校就開始接觸急救知識,增強對現場急救的認知度,從而推動應急救護知識在全社會的普及,真正做到“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三
初識鄧琳,是在幾年前西安市紅十字博愛家園項目的培訓會上,作為長安路街辦朱北社區項目點工作人員,鄧琳和街辦、社區主任一同前來參加項目培訓班。在進行應急救護培訓時,隻有鄧琳一人,一直用手機在拍照,不時問些問題,在操作時,第一個主動上來在模拟人身上練習。當時,我就對這個小姑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見鄧琳,是在碑林區紅十字博愛家園項目推動會上,小姑娘帶着一群志願者忙前忙後,拉噴繪、擺展闆,見到我,隻是擦擦汗,抿嘴一笑,又忙去了。
再後來,随着博愛家園項目在朱北社區的深入,與鄧琳的接觸也多了起來。每次見到我,就甜甜地叫“胡姐姐”,然後告訴我,社區紅十字會又進行了什麼培訓,她又有什麼好主意等等。
在學會了紅十字應急救護知識以後,2013年的一天,社區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突發心跳呼吸驟停,大家慌做一團,家裡人在一邊大哭,鄧琳一看,上前就準備給老人做心肺複蘇,旁邊人一把攔住她:“你不要胡鬧,人都沒氣了,你再胡壓,他家裡人不找你才怪呢。”鄧琳當時也急了:“我要試一試,也許能把大爺救活呢。”她不顧周圍人的阻攔,口對口對老人進行人工呼吸,并進行按壓。在鄧琳一遍遍操作下,大爺“哇”一下吐出一口濃痰,有了呼吸。這時的鄧琳,已累得坐在地上起不來了,自己也為救活老人而激動得大哭起來。
在鄧琳的帶動下,朱北社區掀起了“人人學急救”的熱潮,周邊社區的群衆也來參與。凡是社區有活動,心肺複蘇展示是不可少的,我問鄧琳:“心肺複蘇不用了,會不會忘記呀?”鄧琳笑了:“怎麼可能忘記呢,學會了就在我心裡了。”
鄧琳說:“紅十字會讓我學會了關心人、幫助人,紅十字會教會了我救護技能,我要盡己所能,讓急救在社區普及,讓紅十字在社區開花。”
生命,在每個人面前都是脆弱的,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夠多學一點急救知識,能把自己所學再教給身邊人,能帶動身邊人去參與去普及應急救護知識,那麼,對于生命,我們也算是真正做到了尊重與敬畏。
馮唐有首衆所周知的詩:“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裡不如你。”我想說,春風十裡不如你,更不如會急救的你。
(作者系陝西省西安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耿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