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最後的使命

最後的使命

時間:2024-11-07 02:48:12

丁錦真雖然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2018年2月9日,革命戰士丁錦真離開人世,享年96歲。根據她的遺願,遺體被運往廈門大學醫學院作醫學研究之用,生命以另一種方式開始了新生。

丁錦真1992年1月出生于江蘇省揚州市,她的父親是孫中山時代的首批師範生,對兒女們的教育很重視,父親對丁錦真的影響很大。但丁錦真人生的轉折,是抗戰初期到上海紗廠當工人的經曆。當時廠裡有地下黨,丁錦真深受影響,年輕的她對報效祖國充滿向往。

1944年,丁錦真在母親的催促下回到家鄉,卻發現母親正着急地給她張羅婆家,希望她早日成家,相夫教子。心有遠方的丁錦真不甘心,她向往更多彩的人生,于是毅然離開家鄉,參加了新四軍。

參軍入伍的丁錦真在部隊前方戰地醫院當醫務人員,為受傷的戰士療傷。戰地醫院條件艱苦,丁錦真常常随部隊轉移,過着槍林彈雨的生活。在長期戰地生活的磨練中,丁錦真革命信念日益堅定。解放戰争時期,她随部隊撤到山東,在青島一帶作戰。

1949年7月,丁錦真随南下解放福建的部隊進了城,此後便留在了福建。第二年,她與福州軍區政治部印刷廠廠長馬駿喜結連理。

馬駿是江蘇南通人,十幾歲就開始做印刷工人,練就了一手印刷技術,後來投身革命,輾轉多地開展印刷、印鈔等工作。在異地他鄉,丁錦真和馬駿惺惺相惜,對彼此的進步思想傾慕不已。

婚後,丁錦真生下一女三男。1958年,她和丈夫響應号召,來到福建三明支援建設。馬駿組建過三明食品廠、五金廠、玻璃廠、陶瓷廠、印刷廠、皮鞋廠、紡織場等7家工廠,丁錦真則參加組建了三明市防疫站,一直從事衛生防疫工作。

1984年,馬駿逝世時留下遺囑:“向周總理學習,把骨灰灑向祖國大地”。對于老伴的遺囑,丁錦真很支持。家人根據馬駿的遺願,把他的骨灰分别撒在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一部分撒在閩江口,一部分撒在江蘇東海。

從醫多年的丁錦真則有一個夙願——生命終結後,她要捐獻遺體。丁錦真從戰争年代開始學醫,經曆過沒有實物遺體供解剖學習的困境,深知遺體解剖研究對人類醫學進步的意義,更明白捐獻遺體是救助他人生命的崇高善舉。

1993年,丁錦真立下遺囑,交代遺體捐贈的事,還經過了三明市公證處公證。

2000年,丁錦真78歲。這年7月,她又給兒女們親筆留下遺言:“你們是我的子女,也是朋友,數十年如一日與你們和睦相處。我已七十八歲,死後願将遺體捐獻給三明衛校作教材使用,将有用的器官移植給需要的患者。懇請你們給予支持理解,讓一個老兵站好最後一班崗。”

兒女們被母親感動了,也明白了母親的決心,他們向三明市紅十字會打聽,市紅十字會當即表示可以幫助辦理。當年7月7日,丁錦真填寫了《志願捐獻遺體申請登記表》和《志願捐獻器官申請表》。

2018年2月9日,丁錦真離開人世,子女們為她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當天,福建省紅十字會、三明市紅十字會将丁錦真的遺體轉交給廈門大學醫學院,并向她的家人頒發《榮譽證書》,丁錦真完成了她作為一個戰士最後的使命。

在丁錦真家中,她的桌上放着“渡江勝利紀念章”“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70周年紀念章”“紀念福建解放60周年”等獎章,還有當年英姿飒爽的軍裝照……這些都是丁錦真芳華歲月的見證。老戰士丁錦真雖然走了,但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作者系福建省福州市紅十字會志願者)

責任編輯:謝雲鳳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