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黃宗羲傳略 多難

黃宗羲傳略 多難

時間:2024-11-07 01:16:44

去往下階段前,補叙一下之前太沖個人遭際的一些變故。那非用“多災多難”形容不可。

他自己不必說,一直都厄急連連。甲辰年(1664),為朋友陸周明作墓志銘,憶及這段光陰,說:“十年前,亦嘗從事于此,心枯力竭,不勝利害之糾纏,逃之深山以避相尋之急。”這裡的“此”,指“乃有儒者抱咫尺之義,其所行不得不出遊俠之途”,即抗清。這位陸周明,是他的同志,也是萬泰六子萬斯大嶽父,與太沖可謂通家之好太沖孫女嫁與萬斯大長兄斯年之子承勳。陸周明似乎也組建過自己的秘密抗清團隊,“其時周明與其客以十數見過,皆四方知名之士”,并掩護過太沖:

餘間至其城西田舍,複壁柳車,雜賓死友,咄嗟食辦。

複壁就是夾牆,古人造屋常預置夾牆,作為自家人才知道的隐秘之所,備不時之需。可以藏物;最著名的故事莫過于伏生藏書。他是濟南人,秦始皇時任博士。“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及嬴政下令焚書,他手下這個知識分子官員,卻因痛惜文明,陽奉陰違,将一批先秦典籍私藏于家中複壁。“其後大兵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此頗能言《尚書》。”所以複壁曾經為保存中華文明立過大功。亦可以藏人;唐司馬貞索隐《史記·張耳陳餘列傳》“置廁”一詞:“置人于複壁中,謂之置廁,廁者隐側之處,因以為言也。”而柳車,就是喪車,裝死人的車子,王維《為楊郎中祭李員外文》:“悲《薤歌》之首路,哀柳車之就轍。”太沖“複壁柳車,雜賓死友”說的是,當時被陸周明掩護時,他曾和别人一道藏身于陸府夾壁中,甚至混迹喪車與死屍為友。可見是無所不至,而這僅為與陸周明交往中的一段經曆。

不光自己厄急連連,親友也頻遭不幸。

僅二弟宗炎表字晦木即兩度陷于囹圄。庚寅年(1650),清順治七年,“二叔父以連染被執,将罹大辟”,大辟即死刑,晦木已經被判了死刑。太沖“赤足行冰雪中,十指皆血”,四處奔走救弟。最後一幕相當驚險:

及行刑之日,旁傍晚始出,潛載死囚随之。既至法場,忽滅火,暗中有突出負先生指晦木去者,不知何許人也。及火至,以囚代之。冥行十裡,始息肩。忽入一室,則萬戶部履安白雲莊也,負之者即戶部子斯程萬泰次子也。鄞之諸遺民畢至,為先生解縛,置酒慰驚魂。

使的是掉包之計。從全祖望叙述得知,這是浙東地下抗清組織一次大的營救行動,發動了很多人。當萬斯程将晦木背負至甯波家中白雲莊時,當地重要遺民早已等候在那裡。而之前設計、出資及斡旋者,有萬泰、高旦中、馮道濟等。據黃百家,掉包計所以得逞,是地下組織買通滿清官員的結果,“得胡珠百顆,獻之大帥,得釋”。“忽滅火”“及火至,以囚代之”,都是事先講好的障眼法。

六年後,反清團體“慈水寨主”沈爾緒案發,晦木二次被捕:

未幾,侍郎馮京第故部複合先生,複與其事,慈湖寨主沈爾緒又寄帑焉。伯太沖叔黃宗會澤望二子交阻之不得。丙申,再遭名捕。伯子歎曰:“死矣!”故人朱湛侯、諸雅六救之而免。

又有多位親人先後病故。

最早是四弟宗轅,亦即太沖設法為之補了弟子員的司輿,死于1648年,時才二十七歲。1663年,三弟宗會澤望去世。1669年,最小的弟弟宗彜孝先亦卒。也就是說,到太沖六十歲為止,五兄弟已去其三,隻剩下太沖和晦木了。

太沖子孫當中,亦接連有亡故者。1655年,幼子阿壽夭折。翌年四月,次子正誼之媳孫氏卒;五月,夭折一孫。1666年,女孫阿迎死于天花。丙申年(1656)五月所作《子婦客死一孫又以痘殇》雲:

朅來四月疊三喪,咄咄書空怪欲狂。八口旅人将去半,十年亂世尚無央。不知負行緣何事,如此憂心得不傷!白日獨行城郭内,莽然墟墓覺凄涼。

接二連三失去親人,顯然是“亂世”飄零所緻。

這當中,最令太沖傷懷的,數幼子阿壽和女孫阿迎之夭。

阿壽生于(1651)年清順治八年,是年,太沖年四十二。或因得之中年,太沖“最鐘愛”。然而,此子甫五歲病亡。病因未确,太沖述起初為“病吐”,幾天後突然“厥逆”,似為傷寒病症。太沖說他極聰明,“三歲時,見圖書,餘語之曰:‘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是後雜試之,即無差者。”每天纏着哥哥,給他講《夷堅志》,“一過之後,即能知其首尾”。故爾事後有人說“兒之所以夭者,用早慧者”,因為太聰明,活不長。在他短短五年生命中,太沖“食與兒同盤,寝與兒連床,出與兒攜手”,須臾不離。而又宅心仁善,原來喜歡捉小蟲子玩,太沖讓他别捉,說:好比兒在外遊玩,被人劫走,我想兒不想?“兒聞言雖不能割,有頃舍之,未有戕其生者。”阿壽死後,太沖思之極苦,屢有夢見,除圹志外,作詩多首,計有《至化安山送壽兒葬》《夢壽兒》《夢壽兒持兩杯盤置燭台上》《閏五月十六日夢壽兒》《初度夢壽兒》《上壽兒墓》《思壽兒》《寒食哭壽兒墓》《圓通寺夢壽兒》等,痛苦思緒持續五年以上。詩句如:“看書皆壽字,入夢契中陰。”《夢壽兒》:“久不夢兒今夜夢,醒來憶是汝生辰。”《夢壽兒持兩杯盤置燭台上》:“兒亡已是半年期,排豁悽怆未有時。”《閏五月十六日夢壽兒》:“阿壽亡來三百日,更無一日不凄然。”《上壽兒墓》:“去年記得嬌兒在,一日相呼有百回。”《思壽兒》:“小墳兩度逢寒食,始得紙錢挂樹傍。”《寒食哭壽兒墓》:“五年生魂十歲骸,夢中依舊在親懷。”《圓通寺夢壽兒》……睹之令人淚不能禁。

女孫阿迎,為次子正誼所生,母虞氏。前曾講正誼之妻孫氏丙申年(1656)病故,虞氏應是續弦。續弦之後,阿迎遂于庚子年(1660)十二月誕生。出生後,阿迎一直住母親上虞娘家,壬寅年(1662)兩歲多來到太沖身邊。太沖時有詩:

莺舌初調學話新,牽衣索抱喚頻頻。七年阿壽無蹤迹,見汝眉頭又一伸。

阿壽夭折之痛,因阿迎到來,終得纾解和轉移。亦可見對阿迎之愛,多少寓存或延續着對阿壽的思念。太沖甚至認為:“阿迎為壽兒之重來無疑也。”覺得阿迎就是壽兒的轉世。他回憶阿迎出生那年,其方遊廬山,在圓通寺夢見阿壽,“歸家而阿迎生矣”;更奇的是,阿迎一生下來,太沖“自此遂不複夢見壽兒”。

太沖說:“餘甚愛之。”爺孫感情甚笃。當時太沖在語溪教書,“二三年來,餘糊口吳中,朝夕念兒,兒亦朝夕念餘”,每次太沖歸來,阿迎都攀坐膝上,“挽須勞苦,曲折家中碎事以告”,以緻家中有什麼事不想讓太沖知道的,首先就得對阿迎保密,“恐其漏于吾也”。阿迎說她想爺爺,讓爺爺待在家裡,别出門;太沖說爺爺不出去掙錢,阿迎沒糖果吃了,“兒曰:‘爺在,兒亦不願果餌也。’”太沖說:“其在左右,灑然不知愁之去體也。”隻要阿迎在,一切憂愁都煙消雲散。

然而阿迎偏偏又命薄。丙午年(1666)紹興一帶天花流行。當年十二月初七,也即阿迎七歲生日那天,晚上突然發病,“至二十日而殇”。死後三天埋葬,太沖寫道:“寒風歲盡,冰雪滿山,與葬壽兒時日風景秋毫無異也。”阿壽也死在十二月乙未年除夕,兩個孩子之間太多相似,确有不可解處。難怪太沖長歎:“嗚呼!以餘之愚,何煩造化之巧弄如此哉!”他寫詩道:

老來觸事盡無聊,兒女溫存破寂寥。阿壽五年迎七載,如何也算福難消?

十二年中已再世,重翻舊恨作新愁。兩行清淚無多重,流到前痕竟不流。

阿壽享年五歲,阿迎七歲,加起來十二年。十二年,太沖不單是接連失去兒孫,分明還有随着自己老去而益感珍惜慰藉的童心稚氣。有人勸他勿過悲傷:“區區女孫,無庸過戚。”畢竟隻是一個孫女,又非男孩。太沖答曰:“餘賦性柔慈,朋友一言噓沫,夢寐曆然,兒之親吾如是,雖欲忘情,其可得乎?”

這年太沖五十七歲。後來他對阿迎的思念,曆二十年未減。丁卯年(1687)他為紀阿迎墓上“生石楠一株高丈餘”而寫詩句:“掌珠一夕堕黃泉,荏苒于今二十年。”

兄弟子孫外,失去的還有幾位好友。劉應期瑞當,1648年卒;萬泰履安,1657年卒;沈士柱昆銅,1659年卒;錢謙益牧齋,1664年卒,都于這段時間謝世。

其他磨難尚有:丙申年,太沖弟兄四人此時宗轅已殁一齊遭“山兵”綁架,扣在石井這個地方,後僥幸脫身。壬寅年,其化安山居處龍虎山堂二月火災,五月,黃竹浦老宅又失火。二月祝融,太沖還曾慶幸:“故書出焰中,葉葉葉如荷田。惜此複幸此,不廢食與眠。”書雖然灼烤變形,好在還能用。及五月再遇一火,他也不禁詫于自己何運蹇如是:

局促返舊居,雞犬共一軒。縮頭床下雨,眯眼竈中燔。南風多怪事,正當子夜前。排牆得生命,再拜告九圓。臣年已五十,否極不終還。發言多冒人,舉足辄違失……

舊居即黃竹浦,着實破舊得可以,下雨得躲到床下,做飯要眯着眼睛吹火。火起正當半夜,不知如何而發。太沖不由怨怪老天,說自己已半百,卻否極而不泰來,說句話就得罪、舉手投足都有閃失……

也許他該用孟夫子的話激勵自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是老天在磨煉人,“然後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