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黃宗羲傳略 玄烨

黃宗羲傳略 玄烨

時間:2024-11-07 12:57:33

我們已經點出來,梨洲對清朝的态度有條分界線:順治時期不認可,從康熙開始慢慢地發生改觀。我們還曾指出,這條界限直到他已打算承認清朝統治合法性以後,仍然堅持,亦即涉及順治時期仍奉明朝正朔、康熙以後才使用清朝年号。眼下我們另外再細摳一下:即便康熙朝的頭十來年,他也不稱清朝年号,經過了大約二十年,才終于不再堅持。這意味着,他态度的改變,有個時間過程,或者說明顯有一個思想認識變化的過程。

這過程,既到康熙時期才發生,想必就跟當時的現實有關。而基于那時中國社會曆史實際,又不妨更具體地說,應該跟此時南面為君的愛新覺羅·玄烨有關。

玄烨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用歧視眼光看,他是一位滿洲皇帝,來自文化落後或低等之地;一般抱漢族優越感的人會這麼看。若從功利角度,自巴爾喀什湖而迄庫頁島,新疆、蒙古直至鄂霍次克海一線在國際法意義上确定為中國領土,事情是他辦成的;一些有所謂“雄才大略君主”情結的人不免把他認為這樣的對象來膜拜。這兩種說法或态度,是最常見的,彼此還針尖麥芒地勢不兩立。然而,這個人其實還有一面,是平時談得不多、注意不夠的,卻或許是他在中國曆來統治者中比較突出、有特色的一面。其略如梁啟超所論:

康熙帝是比較有自由思想的人。他早年雖間興文字獄,大抵都是他未親政以前的事,而且大半是由奸民告訴官吏徼功,未必出自朝廷授意。他本身卻是闊達大度的人,不獨政治上常采寬仁之義,對于學問,亦有宏納衆流的氣象。試讀他所著《庭訓格言》,便可以窺見一斑了。所以康熙朝學者,沒有什麼顧忌,對于各種問題,可以自由研究。

如果他真是這樣一位君主,那确實很讓人刮目相看。我們知道,中國帝制所出産的皇帝基本分出兩類。一類是惡棍,或如呂留良的後學曾靜所稱“光棍”,他曾說:“皇帝合該是吾學中儒者做,不該把世路上英雄做。周末局變,在位多不知學,盡是世路中英雄,甚者老奸巨猾,即諺所謂‘光棍’也。”這種類型的君主當然是最多的。另一類,即所謂“有作為”“雄才大略”者,雖然偏少,但也可以找到一些。各王朝大緻規律是,開國一代至二代君主,易出現前者,往後則多半為惡棍所充斥。他們之間無疑是有高下的,所謂“下”,不必說,為非作歹、無所不至;所謂“高”,其實也并“高”不到哪兒去,無非是能夠開疆辟土或令國勢一時強盛。玄烨算是後者當中一員,但是他若僅限于此,也真的沒有什麼超出曆史水準之上的特色,不值得我們刮目相看。

概而言之,曆史上皇帝如若無能,自然走無賴路線,隻管蠻不講理;設若有些能耐,也極少是美事,通常都強勢壓人,唯我獨尊而令天下拑口。蓋皇帝一物本是專制之果,他們無論有能無能,“老子天下第一”的含義早預先内嵌其中,而與自由最相排斥。所以曆來皇帝不難于無賴,也不難于霸道,唯獨難于“比較有自由思想”。試看自嬴政為“始皇”以來,能有幾個皇帝當得起此語?

況且,玄烨還是一個“外來的”皇帝。滿清以外族入主中國,第一算是入侵者和占領者,第二文化上比較落後、為漢人瞧不起。沖着這兩條,滿清皇帝很容易采取高壓政策,用嚴酷手段壓服境内。清朝在其站穩腳跟的大約一百年中,确實是這麼做的。從順治到乾隆間,都可謂血雨腥風,因薙發令殺人如楊廷樞,搞各種文字獄,或借經濟問題殺戮士紳,康熙朝也是這過程中的一段,出了不少大案子。平時我們談清初文字獄都是“康雍乾”并稱,這種印象與梁啟超“康熙朝學者,沒有什麼顧忌”的表彰很不一緻,那又是怎麼回事?

首先要講的,梁啟超已點到:“他早年雖間興文字獄,大抵都是他未親政以前的事”,對此,談康雍乾文字獄者常常忽視。康熙間文字獄取其廣義,即針對士紳和知識分子所興之獄集中在初年,如“奏銷”“哭廟”兩案都發生于玄烨甫繼位不久,而“莊廷鑨明史案”定谳于康熙二年,“黃培詩案”則是康熙五年的事。彼時,玄烨要麼尚在髫齡,要麼并未親政,都是代其柄國的輔政大臣之所為,不能讓他來負責。

不過,梁氏“早年”、“親政以前”等字眼也有所誤導,似乎玄烨親自掌權之後沒搞過文字獄。不是那樣。他不但搞過,且有一樁還非常著名,這就是“南山集案”。

《南山集》是翰林院編修、桐城人戴名世的一本文選,裡面所收《與餘生書》提到南明幾位皇帝及其年号,且露出一些感慨。康熙五十年(1711)都察院左都禦史趙申喬據以疏參,戴名世下獄,并牽出汪灏、方苞在内許多人,最後戴名世被處死。此案影響甚大,曆來與“莊廷鑨明史案”“呂留良案”并稱清初文字獄三大案。

這案子由玄烨親裁,先前一些案子他還可以發生在親政以前為由擺脫幹系,“南山集案”卻鐵闆釘釘是他的作為,梁氏所謂他“是闊達大度的人”,“政治上常采寬仁之義”,豈非不攻自破?

這又要說到兩點。第一,他是滿洲皇帝,毋指望他是個例外,對于非議、質疑滿清權力合法性的言行不采取行動,他也一定會制止和加以懲戒,這對他來說是必然的,不可能無所表示。第二,要看同樣性質的案件,他是怎麼處理;也就是說,我們在清楚地意識到他必有所行為的同時,要更多地注意他的做法有何不同,是輕是重,是比較寬仁還是嗜血貪暴、唯恐出手不重。

我們把前後的類似事件先看一遍。

“奏銷案”:“紳士黜籍者萬餘人,被逮者亦三千人。昨見吳門諸君子被逮過毗陵,皆锒铛手梏拳,徒步赤日黃塵中,念之令人驚悸,此曹不疲死亦道渴死耳。旋聞奉有免解來京指揮,灑然如镬湯熾火中一尺甘露雨也。”

“哭廟案”所有十八人“不分首從,立決處斬”,内中就有金聖歎。行刑之日的情形:“是日也,十案共有一百二十人,淩遲廿八人,斬八十九人,絞四人,分五處行刑。抗糧及無為教案,斬于三山街,四面皆披甲圍之,撫朱國治監斬。辰刻于獄中取出,罪人反接,背插招旗,口中塞栗木,挾而趨走如飛。親人觀者稍近,則披甲槍柄、刀背亂打。俄而炮聲一震,百二十人之頭皆落,披甲奔馳,群官駭散,法場土上惟有血腥觸鼻,身首異處而已。”時人暗于詩中論之:“巧将漕粟售金銀,枉法坑儒十八人。”

“莊廷鑨明史案”,已逝的案主莊廷鑨被開棺戮屍,尚存人世的作序者、刻印者、校閱者、售書者、藏書者,年十五以上共七十二人處死,其中十八人淩遲,餘者杖斃、斬首、絞殺,另有數百人充邊。

“呂留良案”,雍正十年(1732)十二月十二日判決,呂留良及長子葆中即呂公忠,後改名葆中戮屍枭示,次子毅中斬立決,孫輩後人俱“發遣甯古塔,給與披甲人為奴”,财産充公;十二月十七日判決,呂門弟子嚴鴻逵“應淩遲處死,已伏冥誅,應戮屍枭示;其祖父子孫兄弟及伯叔兄弟之子,男十六以上皆斬立決,男十五以下及嚴鴻逵之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俱解部給功臣之家為奴,财産入官”,另有呂、嚴之友朋門人等二十餘人及家眷,或斬或流或充奴。

反觀“南山集案”,則僅戴名世一人被處死。

刑部上報的拟刑方案原是:一、“戴名世依律淩遲處死,家産入官,安徽巡撫解來戴名世之弟戴平世依律斬決。其祖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十六歲以上不論笃疾、廢疾,俱查拿送部,依律立斬。戴名世之母女、妻妾、姊妹之子妻妾,十五歲以下子孫、伯叔父、兄弟之子亦俱依律給付功臣為奴。”二、因本案牽出的《滇黔紀聞》作者方孝标,“依大逆律淩遲,今已身死,咨行該巡撫,剉碎其屍,财産入官。方孝标之子方登峰、安徽巡撫解來方孝标之子方雲旅、孫方世樵照律皆斬立決。方孝标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十六歲以上不論笃疾、廢疾,俱查出送部,依律斬決。方孝标之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十五歲以下子孫、伯叔父、兄弟之子,查出給付功臣之家為奴。”三、為戴名世書籍作序或收存書版的汪灏、方苞“絞立決”。四、其他涉案相關人員或族人,“逐一嚴查,有職銜者革退,除已嫁出之女外,一并發遣黑龍江、甯古塔将軍處,酌情撥與烏喇、甯古塔、伯都讷等處安插。”

以上方案于康熙五十年十二月具題上報,直到五十二年二月初七日方才奉旨。研究者認為:“一個情況不太複雜的案子用了一年多才得以判決,反映了康熙皇帝的謹慎态度”。及旨出,刑部方案中原來數十乃至上百位問死者,變成僅餘戴名世一人,量刑也全部從輕。玄烨的具體裁決是:戴名世“從寬免淩遲”,改問斬;原拟處斬者“俱從寬免死”,改為“充發黑龍江”;其餘“這案幹連應斬絞及為奴安插流徙人犯俱從寬免罪,著入旗。”其中方苞,先是免死,繼而僅過一個月又蒙“特命召至南書房效力,後又改直蒙養齋,編校書籍,康熙六十一年充任武英殿修書總裁”。

總之,“南山集案”雖名列清初三大文字獄之一,但若與“莊廷鑨明史案”、“呂留良案”等作一番實際對比,會發現它把殺戮控制到了最低。從中,我們得到兩個信息。一是和其他滿清皇帝一樣,對眷念前朝、挑戰本朝權威的言行,玄烨明白表示他将給予懲處;然而,當需要拿出具體處置時,玄烨态度比較克制,沉吟掂量,并不以恣行誅戮來洩忿或恫吓天下。将此分别辨之,前者如我們所已指出的,在他而言實屬必然,不可能坐視不論。但是,第二點卻顯出了重大不同。

君主操柄,簡言而之,“恩”“威”二字而已。刻薄者腦中隻有“威”,唯恐臣民不知其威、不懾其威,“奏銷案”“哭廟案”“莊廷鑨明史案”“呂留良案”等,背後主導思想明顯如此。較理智一點,則“恩”“威”并重,既要你誠惶戰栗,又要你感戴其恩,以伏獲人心。玄烨處理“南山集案”,粗略來論謂之有“威”有“恩”,細予觀察則較“恩威并重”更進一步,偏于“恩”的考慮多一些。或許,他的心路曆程前後也有較大變化,以“威”始,而當最後拿出決定時主要落在“恩”字上。我們推想,遲遲未就刑部題本做出批複的一年多時間,玄烨心情大約經過了某種沉澱和過濾,“威”的訴求逐漸淡化,從而最後降下的旨意對嗜血的沖動有主動和相當程度的克制。雖然最好的結果是他能夠一個不殺,連戴名世亦予保全,但那顯然不是十八世紀初葉的文明水準。事實上,與其他相似案件一概血流成河相對比,玄烨把不少于數十人被問死罪的刑部原判改為僅斬一人,已屬驚人的寬仁。

這種寬仁,源自比較理性的認識。康熙五十七年七月,玄烨與大臣論其執政理念:

此後當益加詳慎批發,且昔聽政時,每令讀本,朕與輔政大臣共聽之,或因一時言論,往往忽略。朕谕伊等:此内有關系民命者尤不可不慎,伊等皆經行間效力,不以殺人為意,朕必慎焉,但懲惡所以勸善,亦有不可寬宥之處;聖人法内有仁,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朕于此尤加詳審,從無少忽也。

他既講“不以殺人為意”,又講“懲惡所以勸善”故亦不得不有,進而講法度目的在于扶“好人”抑“惡人”,使社會向善,内涵是“仁”,亦即要對社會起積極正面作用。他自稱“于此尤加詳審,從無少忽”,平時也常有“朕治天下,惟寬仁是務”之類自況,這些究竟是漂亮話,抑或可以采信,我們并不看他說了什麼,而看他的言談隻是空洞辭藻,還是含有清晰的思路和理念,而上面所引一番話,正反兩面、情理藹然,明顯是有思考、有邏輯、有來曆,不基于一定認識講不出來。

我們對于帝制并其産品皇帝,自根柢上加以排斥,是因這種事物集天下之大私,亦即梨洲所痛斥的“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但我們不必認為每位皇帝都将秉此制度之惡而壞得如同一個人,以緻沒有誰可稍稍例外、以個人禀賦不同而有所脫略常态之外,那也不免過于形而上學了。雖然史上泰半皇帝習慣于作惡或是憊懶之人,但偶爾确有處在這類情形之外的例子,比如被朱棣推翻了的建文帝,又比如這位康熙皇帝。朱允炆是因自小的教育,祖父朱元璋把他父親朱标用正統的儒家倫理教育成過于仁柔之人,而他顯然以父親為榜樣,從對父親的模仿中也變成那樣的人。而玄烨在皇帝中的異乎尋常,或許是因天性特别好學。

梁啟超高度贊揚了玄烨的這種天性,特意于《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将“康熙帝自身對于學問之态度”提出一論。說他“熱心向慕文化,有多方面的興味”,“極信學科學,對于天文曆算有很深的研究,能批評梅定九的算書”,“他得他們(指西方傳教士)的幫助,制定康熙永年曆,并著有《數理精蘊》、《曆象考成》等書,又造成極有名的觀象台。他費三十年實測工夫,專用西洋人繪成一部《皇輿全覽圖》”,“他對于中國曆史也有相當的常識,《資治通鑒》終身不離手”,“他對中國文學也有相當的鑒賞能力”,“這些都是我們文化史上值得特筆大書的事實”。任公雖曾政治上保皇,但以上叙述都以史實為依據,我們便借他的簡要概括來觀玄烨好學的一生。

不要小看“好學”這兩個字。我們知道諸多憊懶的皇帝,共同特征每每是厭學,在明代,武宗和熹宗這兩個混世魔頭就很典型,恨不得一生一世都用于玩耍嬉遊。人們讀書、學習,是為提高自己、成材,對社會有用。而皇帝自認為沒這個必要,他們生下來廣有四海,要什麼有什麼,想怎樣便怎樣,哪裡會有一點讀書、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通常皇帝都和武宗、熹宗一樣,絕無好學之念,怎麼快活怎麼來,對讀書那種苦差事隻會深惡痛絕。反過來說,他們所以一般都漸漸變成品質很壞的人,至少部分原因也在于不讀書,由于不讀少學,而不明事理、不知善惡、心中沒有起碼的做人的規矩和尺度。曾靜稱皇帝們是“光棍”、主張“皇帝合該是吾學中儒者做”,背後意思其實是做皇帝的人一定要讀書,使他們變成懂道理并能夠講道理的人。也恰恰因為帝制這邪惡制度意味着皇帝其實天生可以不讀書,玄烨的好學才顯得有些不可思議。他本不必苦自己,花費精力、時間在學習上頭,而明明可以花天酒地、縱情享樂;就算那樣,誰又能奈其何?然而他卻對讀學之事保持了一輩子的熱情。這也許與責任感有關,亦即他頗欲作為有為的君主留之于史。但僅此還不足以解釋,他的好學明顯超出了經國治政的需要,很多方面處在純知識的層面,顯示他求知欲特别強烈,或者對成為有高等涵養之人擁有特殊渴望。他何能如此?坦率說我們也并不知道可靠的答案,勉強道來,隻能歸諸“天性”。這自然有點“唯心論”,可是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有時确實溯不出一個清晰的根由,而不得不推于“天性”;尤其是出身、家庭、教育、社會經曆相同或無大差别情況下,比如一母同胞之間那種判然不同,除了歸之禀賦,真的想不出更好的解釋。同是皇帝,又同樣是沖齡繼位,康熙與天啟的天懸地殊,以我所了解的史況,暫時隻有從個人品質的方面來看取。

玄烨為政之所以能有“寬仁”意識,我覺得實際是他肯讀肯學,複因肯讀肯學而遇事能講道理、不濫逞威權、靠蠻橫來解決問題。

我們以清初新舊曆法之争說明這一點。

中國曆法自郭守敬之後,缺乏研究,三百年沒有修改,誤差很大,萬曆間幾次測日月食不準。随着傳教士東來,歐洲在這方面的優勢漸被認識,徐光啟積極為之倡,崇祯皇帝遂命徐光啟與湯若望等修訂新曆法,撰成《崇祯曆書》,但因明亡未克頒行。

順治元年十一月,清以湯若望掌欽天監,繼續改革曆法。順治二年,湯若望在《崇祯曆書》基礎上修成的《時憲曆》,由清廷頒行。然而之後新曆飽受守舊勢力攻擊,終至于康熙五年楊光先上疏“斥湯若望新法十謬”,“下議政王等會同确議”。鳌拜等認為“事犯重大”,提出“湯若望及刻漏科杜如預、五官挈壺正楊宏量、曆科李祖白、春官正朱可成、秋官正宋發、冬官正朱光顯、中官正劉有泰皆淩遲處死;故監官子劉必遠、賈文郁、可成子哲、祖白子實、湯若望義子潘盡孝皆斬。”得旨:“湯若望效力多年,又複衰老,杜如預、楊宏量勘定陵地有勞,皆免死,并令複議。”而鳌拜等複議後,隻同意湯若望改流放,“餘如前議”。最後旨下,“湯若望等應包括杜如預、楊宏量在内并免流徙”,而李祖白、朱可成、宋發、朱光顯、劉有泰五人問斬。“自是廢新法不用。”

某種意義上,此事亦可謂清初文字獄之一,且事涉外國人。

玄烨親政僅一年,即着手為此翻案。閱《聖祖實錄》,得其線索如下:康熙七年八月三十日,禮部等衙門議複曆算“差錯太甚”,玄烨命現任欽天監監副吳明烜(他和楊光先,是反對湯若望新曆最得力的兩個人)認真推算,然後“進覽”。十一月廿一日,禮部又“遵旨議複候氣之事”。“候氣”乃古時測驗節氣的方法,時已失傳,時任欽天監監正楊光先奏稱:“用法失傳,今博訪能候氣之人,尚在未得。臣身染風疾,不能管理。”禮部認為:“楊光先職司監正,候氣之事,不當推诿,應仍令延訪博學有心計之人,以求候氣之法”,玄烨“從之”。康熙八年正月廿六日,議政王會議讨論南懷仁就吳明烜“推算曆日差錯”所上奏章。玄烨下旨,命大學士圖海等會同欽天監,共二十位大臣在觀象台當場驗證。結果南懷仁說的每一條“皆符”,而吳明烜每一條皆“不合”,于是大臣們據此回奏,應“将康熙九年一應曆日,交與南懷仁推算”,亦即曆法工作重交西洋傳教士辦理。但玄烨并不滿意,而是下旨重審湯若望案,将問題從頭搞清:

楊光先前告湯若望時,議政王大臣會議,以楊光先何處為是、據議準行,湯若望何處為非、辄議停止,及當日議停今日議複之故,不向馬祐、楊光先、吳明烜、南懷仁問明詳奏,乃草率議複,不合。着再行确議。

二月初七,議政王會議重新提交了比較專業的報告,說原因出在曆法體系不同,吳明烜所用為中國古法“百刻曆日”,傳教士們所用乃“九十六刻之法”,“百刻曆日,雖曆代行之已久”,但南懷仁的方法,經驗證卻更“合天象”,當時所以禁棄後者,是“妄以九十六刻推算,乃西洋之法,必不可用”,用我們現在話講,完全出于“排外”。會議建議,對楊光先等“應革職,交刑部從重議罪”。玄烨批示:“楊光先着革職,從寬免交刑部。餘依議。”至此,康熙五年被廢的湯若望新曆複行啟用,也即《清史稿》所述之“二月庚午,命行南懷仁推算曆法”其後至今,中國農曆都是沿用湯若望、南懷仁等的西式方法推算的。

同年康熙八年八月,玄烨為湯若望徹底恢複名譽,特派禮部官員前往湯墓緻祭,文曰:

皇帝谕祭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二級又加一級,掌欽天監印務事,故湯若望之靈曰: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蹤。恤死報勤,國家之盛典。爾湯若望,來自西域,曉習天文,特畀象曆之司,爰錫通微教師之号。遽爾長逝,朕用悼焉。特加恩恤,遣官緻祭。嗚呼,聿垂不朽之榮,庶享匪躬之報。爾有所知,尚克歆享。

坊間有說,玄烨親政不久即着手翻湯案,是因這位傳教士曾助他得為儲君,故而報恩。魏特那本有名的《湯若望傳》寫道:“這樣,皇帝最後受到湯若望底勸促,舍去一位年齡較長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還不到七歲的皇子為帝位之承繼者。當時為促成這一個決斷所提出的理由,是因這位年齡較幼的太子,在髫齡時已經出過天花,不會再受到這種病症的傷害……”此處“皇帝”便是順治,而那庶出的皇子則即玄烨。湯若望深受順治皇帝信任,當時天花肆虐,湯若望從科學角度建議以出過天花的玄烨祧承皇位,得順治首肯。此事清宮檔案雖諱莫如深,但魏特其書态度嚴謹,應非向壁虛構。然即令如此,玄烨之翻湯案,卻不見得出于私心。我們看他澄清事實的全過程,相當注重客觀,用科學實驗的方法,檢查争論雙方的正謬,根本是一種尊重知識的态度。并且,雖然當初楊光先等人在權臣支持下,對新曆法一方采取了迫害方式,玄烨卻并未立意報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僅将楊光先撤職而已,“從寬免交刑部”,連罪也不曾治他,不能不說再次顯示了“寬仁”。

所以,這位“滿洲”皇帝,不僅全非慣常想象的“腥膻”模樣,且比之許許多多“華夏”之君,他表現得更加文明、理性。我對于清之代明就中國曆史所起的作用,不能給予好評,但不會貶低玄烨個人,抹煞他在曆代皇帝中的傑出。限于内容,以上僅從少量事例和側面粗觇其人,讀者若欲了解更深,盡可自行擴展閱覽面以驗究竟。末了再引一段他在六十歲出頭時候的自況:

朕自幼讀書,聽政已久,治國之道,莫要于寬舒,命天下承平無事,凡屬老幼無不歡欣鼓舞,以為得生斯世皆有福之人也。

都是表揚自己的話,至于肉麻不肉麻,我們聽其言而觀其行。揆諸事實,“自幼讀書”四個字總是不錯的,沒有誇張。“治國之道,莫要于寬舒,命天下承平無事”一語,他也算做到了,尤其考慮到他禦宇達六十一年。刨去親政前的七年,也有五十四年,這麼漫長的歲月,對任何政治家都是極嚴峻的考驗,能基本保持不昏庸不膨脹,談何容易。他能做到,并非偶然,早在親政之第六年也即年方十九歲時,他就說出這樣一段話:“從來與民休息,道在不擾。與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朕觀前代君臣,每多好大喜功,勞民傷财,紊亂舊章,虛耗元氣,上下讧嚣,民生日戚,深可為鑒。”谙于帝王史的人,都不難體會這段話字字珠玑。從來登了“聖上”之位的人,克制住“好大喜功,勞民傷财”的沖動,願意“與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真得有大胸懷、大仁愛,對此我們當代人的感受恐怕就特别深刻,而當玄烨還是一個十九歲小夥子的時候,便悟出這番道理,不由你不對他肅然起敬。

當然,“凡屬老幼無不歡欣鼓舞,以為得生斯世皆有福之人也”,這句聽起來有些吹牛。究竟如何?作為他統治時期的國民,梨洲興許可以告訴我們。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