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有味憶兒時 一三、童子功
時間:2024-11-07 10:45:24
那些曆經兩三千年傳誦不辍的珍貴古籍,奧義無窮無盡;可是,對于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來說,卻是“豬八戒啃人參果——食而不知其味”。即使經過先生講解,也還是不懂的居多;求知若渴的我,就一句一句地請教。比如讀到《論語》,我問:夫子說的“四十而不惑”,應該怎麼理解?老先生說,人到了四十歲,就會洞明世事,也能夠認清自己了,何事做得,何事做不得,何事辦得到,何事辦不到,都能心中有數;再過一些年就是“五十而知天命”,便又進入一個新的境域。但是,有時當我問得過于頻繁了,他就會說,不妨先背下來,現在不懂的,随着世事漸明,閱曆轉深,會逐漸理解的。西方哲人有“最崇高的樂趣,是理解帶來的歡樂”的說法,可是那時,我卻經常處于“囫囵吞棗”的朦胧狀态,無法享受到這種歡樂。讀書生活十分緊張,不僅白天上課,晚上還要自習,溫習當天的課業,以增強理解,鞏固記憶。那時,家裡都點豆油燈,“魔怔”叔特意買來一盞汽燈挂在課室,十分明亮。沒有時鐘,便燃香作記。一般複習三炷香的功課,大約等于兩個小時。早飯後上課,第一件事,便是背誦頭一天布置的課業,然後由先生講授新書。私塾的讀書程序,與現今的學習方法不盡相同,它不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再作記憶,而是先由先生逐字逐句地串講一遍,掃除了讀音障礙之後,學生就一遍遍地反複誦讀,直到能夠背下來的程度,也就是:先背誦,再理解。“魔怔”叔說得很形象:“這種做法,和入室竊賊偷東西類似,先把偷到的财物一股腦兒抱回家去,待到消停下來,再打開包袱,一樣樣地細看。”這麼做的道理在于,十二三歲之前,人的記憶能力是最發達的,爾後,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強,記憶能力便逐漸減退。因而,必須趁着記憶的黃金階段,把需要終生牢記的内容記下來。前人把這種強記的功力,稱作“童子功”。“魔怔”叔後來曾對我說過,傳道、解惑和知識技能的傳授,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學數學,要一步步地來,不能跨越,初等的沒學習,中等、高等的就接受不了;學珠算,也要先學加減,後學乘除,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上。而一些人情道理,經史詩文,許多情況下,是依靠感悟、憑借琢磨,可以随着年齡、閱曆的增長,逐步地加深理解。宋代文學家蘇轍有兩句詩:“早歲讀書無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大緻意思是:早年讀書沒有深刻理解的地方,到了晚年,随着閱曆的增加,對于客觀事物的深入省察,卻能發揮奇特的功效。有的學者把這說成是“記憶的沉潛”。關于這種強制性、機械性的記憶,舊時有個說法,叫作“熟讀成誦”。一句一句、一遍一遍地把詩文吞進口腔裡,然後再拖着一種固定的腔調,大聲地背誦出來。今天看來,這種方法實在是太拙笨了;不過,拙笨的功夫常常能夠帶來神奇的效果。在舊時的舉業中,可以說,人人走的都是這條路子。兒時的記憶力再強,背誦這一關也是不好過的。一年到頭,朝朝如是。到時候,先生端坐在炕上,我要背對着他站在地下。按照事先布置的課業,聽到一聲“起誦”,便左右搖晃着身子,朗聲地背誦起來。遇有錯訛,先生就用手拍一下桌面,簡要地提示兩個字,意思是從這裡開始重背。背過一遍之後,還要打亂書中的次序,随意挑出幾段來背。若是沒有做到爛熟于心,這種場面是難以應付的。我很喜歡背誦《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整齊協韻,詩意盎然,重章疊句,朗朗上口,頗富節奏感和音樂感。誦讀本身就是一種欣賞,一種享受。可是,這類詩章也最容易“串籠子”,要做到“倒背如流”,準确無誤,就須下笨功夫反複誦讀,拼力硬記。好在木版的《詩經》字大,每次背誦七頁八頁,倒也覺得負擔不重,可以照玩不誤;後來,逐漸增加到十頁、十五頁;特别是因為我淘氣,先生為了用課業壓住我,竟然用訂書的細錐子來紮,一次帶起多少頁來就背誦多少。這可苦了我也,心中暗暗抱怨不置。盡濕”。我的手心也挨過打,但老師不是用手掌,而是用闆子,榆木制作,不甚厚,一尺多長。聽人說,木闆經尿液浸過,再用熱炕猛烙,便會變得酥碎。我和嘎子哥就趁先生外出,如法炮制,可是,木闆依舊十分結實。先生是一位造詣很深的書法家。他很重視書法教學,從第二年開始,隔上三五天,就安排一次。記得他曾經講過,學書不僅有實用價值,而且,也有益于對藝術的欣賞。這兩方面不能截然分開,比如,接到一封字體秀美、淵雅的書信,在了解信中内容的同時,也往往為它的優美的書藝所陶醉。學寫楷書,本來應該嚴格按照摹書與臨書的次序進行。就是,先要把“仿影”鋪在薄紙下面,一筆一筆地描紅,熟練了之後,再進入臨帖階段。由于我們都具備了一定的書寫基礎,先生就從臨帖教起。事先,他給我們寫好了兩張楷書的範字,記得是這樣幾句古文:“幼懷貞敏,早悟三空之心,長契神情,先苞四忍之性。”“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囑咐我們,不要忙着動筆,先要用心琢磨,反複審視——他把這稱作“讀帖”,待到谙熟于心,再比照着範字,在旁邊認真臨寫。他說,臨帖與摹帖不同,摹帖是簡單的模仿,臨帖是在借鑒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創作,必須做到眼摹、心悟、手追。練習書法的訣竅在于心悟,讀帖是實現心悟的必由之路。我們在臨帖上下過很大功夫。先是“對臨”,就是對着字帖臨寫。對臨以形為主,先生強調掌握運筆技巧,注意用筆的起止、轉折、頓挫,以及章法、結構。然後實行“背臨”,就是脫離字帖,根據自己的記憶和理解去臨寫。背臨以意為主,屆時盡力追憶讀帖時留下的印象,加上自己的理解與領悟。爾後,他又從書局為我們選購了一些古人的碑帖範本,供我們臨摹、欣賞。他說,先一後衆,博觀約取,學書、寫詩、作文,都應該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