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蓄勢

蓄勢

時間:2024-11-07 08:13:41

2004年聯想盡管蜚聲世界PC市場,但收購IBM全球PC業務,許多西方媒體并不看好,一方面認為聯想是“蛇吞象”,一方面認為“花錢買了包袱”。有媒體發問:“聯想為什麼要選擇購買IBM——這個美國标志的但正在‘制造虧損’的業務?”還有報道甚至尖刻地指出:“穿上王子抛棄的外衣,青蛙就能變成王子嗎?”

r美國IT咨詢公司首席分析師羅伯·恩德利甚至有點幸災樂禍,稱:“這宗交易是給惠普和戴爾兩家公司的聖誕禮物,我從來沒見過這兩家公司如此興奮。IBM即使在美國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公司,文化整合本身非常困難。惠普和康柏合并時調動了上千人的隊伍參與整合事宜,聯想顯然并不具備同一水平的資源……”競争對手戴爾公司董事長邁克·戴爾直言不諱地說:“這将是一次失敗的收購。我不看好這次收購,戴爾公司對IBM的PC部門絲毫沒有興趣……我并不認為聯想收購IBM的PC部門和以前那些失敗的并購有什麼不同。”

r事實上,在中國,人們聽到這個消息也有許多懷疑。盡管聯想在中國名聲已經很大,但畢竟是關起門來說話,怎麼能同全球巨無霸IBM相比,怎麼聯想就能吞了IBM?吞得下去嗎?甚至有人懷疑這是假新聞。

r那時中國人習慣了外資外企進來,經常自豪地稱世界五百強多少已進駐中國,有多少大企業合資了中國企業,怎麼聯想就突然逆天了?不久柳傳志有一次到北大MBA講課,講到收購IBM之事,下面也是一片懷疑之聲,沒人相信聯想會收購成功,相信的隻有三個人,其中有兩個還是聯想的學員。甚至收購的當晚中央電視台采訪柳傳志,主持人沈冰也一再問要是失敗了怎麼辦?問得柳傳志很無奈。那時的某種心态不無道理,人們首先不習慣。

r說起當初,事實上當柳傳志麾下大将楊元慶乍一提出來收購IBM全球PC業務,柳傳志也很驚訝,心理上也不習慣。那時楊元慶是聯想的CEO,柳傳志是董事長,已不管具體經營。不過這等“逆天”的大事還是要柳傳志拍闆,他認為可以研究,但先不要做決定。楊元慶找來了麥肯錫、高盛兩家公司進行了初步分析,認為可行。柳傳志還是不放心,時代雖然發展到這步了,但如何邁出這一步還是要非常講究。這不是平常的一步,是曆史的一步。曆史有時就是這樣,當它到來的時候許多人都不知道,隻有極少數人在研究路徑,與曆史下棋。

r柳傳志召開了董事會,會上除柳傳志、楊元慶作為提議人外,所有與會董事一緻否決了收購案。否決并非沒道理,主要是,一、買了IBM牌子後,外國人會不會認,人家還當是IBM嗎?二、買IBM買的不是工廠,那邊沒有工廠,都是銷售團隊,研發團隊,實際買的是人,當時IBM在全世界有40萬名員工,光律師有200多個,PC這塊業務你中國人買了,人家都走了,不伺候你中國人怎麼辦?三、買完後中國人當領導,老外在中國市場決戰的時候有些打法不錯,但是你中國人領導,人家聽嗎?這三個問題是最大的問題。否決對楊元慶他們打擊很大,他非常憤怒,向柳傳志發問不抓住這個機會聯想怎麼發展?怎麼國際化?不國際化怎麼和對手競争?這話也對。

r楊元慶他們那麼堅持,因為楊元慶知道科學院領導和老同事代表,這些董事其實主要還是聽柳傳志的意見。最後柳傳志拍闆:買與不買暫時不定,但是麥肯錫、高盛的進一步咨詢可以進行,幾百萬美元咨詢費可以付。這個決定至關重要,它顯示了柳傳志的某種性格:既照顧了大家不安的情緒,也為未來的行動埋下伏筆。

r(在今天聯想控股柳傳志的全景辦公室,有一小尊青銅像,名為《蓄勢》。是一頭青銅牛,但這牛的姿勢特别,通常這樣的雕塑大都是拓荒牛,低頭向前,“不用揚鞭自奮蹄”,但這尊牛是縮姿,低頭,蓄勢,牛勁很大,但不是向前,而是向後,像拉滿弓的箭。這深刻反映了柳傳志的性格,堪稱柳傳志的自我鏡像。某種意義上一隻後躬的牛與一頭奔牛哲學上不能同日而言,蓄勢——含有巨大的力量,引而不發,高度警醒,是中國文化最深湛的部分,柳傳志深谙此道。)

r經過價格不菲的可行性分析,前兩個問題有了解釋,問題不大,第三個問題是五年後公司能否由一個中國人來進行管理。楊元慶做董事長這沒問題,但董事長的作用沒有CEO大,通常中國把董事長看成書記,CEO看成市長,實際在真正的治理結構中是CEO負責。但隻能讓楊元慶做董事長,先請老外當CEO,主要是怕一上來經驗不足楊元慶折在裡頭,比如假定這個業務頭兩年做不好,外國人又不太聽話,業績不好,一般都是把CEO給炒了。在柳傳志看來讓老外做CEO,就是讓楊元慶先看清楚CEO是怎麼運作的,以退為進,即蓄勢,就像柳傳志後來辦公室那頭向後的牛。

rIBM的老闆想把他們原來的CEO留下,出任并購後的聯想CEO,這也是當時IBM的條件之一,但後來柳傳志經過調查,發現這個人不是一個能幹的人,接觸中也覺得此人比較平庸,于是就想換掉,在IBM高管裡另挑一位。還是美國人當,沒有質的改變,但沒想到IBM的談判老闆大發雷霆,堅決反對。電話打到了柳傳志家,柳傳志開着免提,由IBM大中華區的總經理周偉坤現場翻譯,同時柳傳志的電話還開着另一條線,與自己美國那頭的談判代表保持着聯系,實際是個電話會議。電話通了很長時間,美國人把換人的問題說得很嚴重,火氣很大,明确對柳傳志說:你要不用原CEO,并購這事就甭談了。周偉坤翻譯的時候,把許多難聽的話省略了。柳傳志後來才明白過來,IBM做這個事的時候,辦公室政治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是這個CEO是個棋子,進行了某種交換。但當時柳傳志堅持換人,電話談了幾次,最後IBM的老闆專門又叫周偉坤底下給柳傳志帶了一句話:這次你們先用,半年以後你們怎麼處理跟我無關。柳傳志明白了,同意了。這就是談判,特别是跟美國人的談判,往往就是這樣。果然,半年後換掉了那個CEO,沒任何節外生枝。

r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