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念者兄弟:嘎德與諾次

念者兄弟:嘎德與諾次

時間:2024-11-07 07:04:48

呂梯航是進軍西藏部隊十八軍的湖南籍戰士。1950年,在昌都戰役中,他親手俘虜了藏軍的指揮官。在1959年平叛戰鬥中,他們部隊還攻占過一位貴族的宅院。他絕對不會想到,若幹年後,他居然向一位貴族小姐發動了攻勢。最後,不知道該說是他俘虜了對方,還是被對方俘虜了,總之,他與從中央團校學習回來的進步青年——朗氏家族的索朗央宗小姐結成了夫婦。後來才知道,當年攻占過的貴族宅院,就是這位小姐的家。1971年,他們的男孩在拉薩出生,取名為嘎德。

r嘎德雖然有一半的漢族血統,可一直在熱賽社區成長,小時候連一句漢語也不會。他後來在那裡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在大學工作,居住的環境基本上就在這離他出生地不到一公裡的街區。嘎德的父親在西藏工作了一輩子,最後告老還鄉。嘎德三十歲時才第一次來到父親的故鄉——青山綠水的湖南,當然,除了祭祖,還朝拜過毛爺爺誕生的韶山沖。

r嘎德十五歲正讀初中時,趕上西藏大學的前身——西藏師範學院招收少年美術生。自幼喜愛繪畫,用連環畫、小人書當教材的嘎德,得以幸運進入。在這裡,他學習了兩年中學課程,接着讀了三年專科,又到中央民族學院補讀了一年本科,之後,就留在西藏師範學院,一直到後來更名為西藏大學美術系。如果按西藏的政策,二十五年以上的工齡,四十六歲的他今年就打算退休了。

r嘎德真是好運氣!趕上了西藏美術的活躍繁榮年代,拉薩雖小,可有一些名家,他趕上了像韓書力、于小冬等一批好老師,即使他屁颠屁颠地跟在那些大哥哥們身後幫着搬畫框,那進的也是裴莊欣創辦的西藏第一家畫廊。他先是學習傳統國畫,後來涉獵水墨畫,再後來,就是一邊教授青年學生,一邊自己創作。

r也許,更多的人對西藏繪畫的印象,就是傳統的唐卡,很少有人知道,20世紀80年代,當代藝術就影響到了西藏。1984年,當時風行全球的美國當代藝術家勞森柏就在西藏革命展覽館舉辦過展覽,雖然多數人根本看不懂勞森柏的當代藝術,但這位洋人卻在高原年輕人當中播下了最早的當代藝術的種子。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藏的學術氛圍相當的寬松自如,年輕人非常熱愛學習探讨,在校園内外,在甜茶館,在煙霧缭繞、酒氣濃烈當中,他們談論着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繼承與創新、堅持與反叛。

r當時繪畫功底已經非常不錯的嘎德,對繪畫藝術的興趣已經轉向當代了。他熟悉了傳統藝術,也對傳統藝術提出了自己的質疑:為什麼藝術家一定要“創作”出一種“高大上”的東西,而且在相當程度上是沿襲下來的舊方法舊模式,去讓人“欣賞”?為什麼不能是用新的方法,去表現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領悟、自己的理念,讓觀衆一起來思考?我也與嘎德探讨過,是不是傳統藝術更重于“客體”,而當代藝術更重于“主體”?他說,是這樣的。

r2003年,拉薩的一批新興的藝術家籌辦了一家名為“根敦群培”的當代藝術畫廊,嘎德是當中的熱心者。他們組織過很多次的探讨、很多次的展示,成為當代西藏年輕藝術家的聚合體。

r2008年,中國當代藝術著名評論家栗憲庭來到拉薩,對西藏年輕藝術家的探讨很是欣賞,甚至可能有些驚訝。嘎德等一批年輕人大受鼓舞,開始在栗老師的指導下,籌辦一場重要的展覽,這就是2010年在北京宋莊舉辦的“烈日西藏”。這場展覽在北京很是轟動,展期一再延續。這場展覽中,嘎德的觀念攝影作品《冰佛》受到廣泛的關注,栗憲庭對此亦有很高的評價。嘎德本人認為,《冰佛》這件作品,以水成冰、融冰為水的過程,表現了佛教中輪回、無常的觀念。這件作品後來在台灣展出引起了轟動。那場展覽時,我本人也在裴莊欣的引導下觀看了兩次。可以說,“烈日西藏”那場展覽一直影響到今天。

r拉薩的青年藝術家們都挺會經營,繪畫的同時也做點生意。嘎德也不例外。可嘎德的生意裡最不忍提起的一筆是,他在仙足島有兩套房子。忽然傳來一條消息,這片區域面臨改造,政府隻會對自住的一套房子給予補貼。嘎德便将另一套房子出售給了另一位畫家——他便是本文的另一位主人翁諾次——後來,改造的消息又像一陣風似的刮過去了,這裡的房子價格猛漲起來,嘎德說,哦呀,我的腸子都悔青了啊!

r諾次要比嘎德年長八歲。他的父母也是出生于拉薩的兩戶貴族。西藏和平解放後,他們家族都算是上層進步人士,都把子女送到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學習,畢業後雙雙分配到拉薩市歌舞團工作,父親是小提琴手,母親是舞蹈演員。

r諾次甚至要比嘎德更為幸運。他初中十六歲時,剛剛組建的西藏電視台要招收一名電視美工,自幼熱愛繪畫的諾次便被選上了。第一任台長,與諾次家族似乎有些淵源,把他當成親兒子一般。但草創中的西藏電視台條件非常簡陋,電視屏幕上的字幕要先寫在紙上,再拍成照片,諾次最初的工作,就是寫字幕。後來,諾次被保送上了西藏大學的美術系,再後來又到中央民族學院美術系、天津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很少有人像諾次這樣,一個人上過四所大學!他與嘎德不同,學習的是油畫專業,基本功相當紮實,他的作品曾經在英美等國舉辦過個展或參加過展覽。

r但是,諾次的經商曆程要比他的藝術曆程更為豐富。繼裴莊欣創辦西藏第一家畫廊後,諾次便在他的對面、布達拉宮下開辦了“雪域畫廊”。據說生意是出奇的好啊!那些歐美日本的遊客幾乎是見着西藏的畫就買。有一次,一個日本團隊瘋搶着把畫廊的畫給買光了。後來,這家畫廊因為合夥人意見不一就沒做了,諾次更進一步,到布宮雪城的院内租了一塊地,搭了一頂二百多平方米的帳篷,生意仍然火爆,不但畫賣得好,甚至連帳篷的門簾、裡面的酥油燈都賣出去了!諾次的第三個畫廊甚至開到了布達拉宮下的原來的藏軍司令部。此後,諾次還辦過西藏電視台裝潢廣告公司,還接手過北郊的一家造紙廠,還真造了三天紙。終于,諾次覺得自己離藝術越來越遠了,這造紙跟藝術有什麼關系啊?

r諾次不想再做生意了,也不想再在電視台混了,他決定辭職。母親龍珍覺得兒子要辭職這事兒太大了,帶着兒子到哲蚌寺去找喇嘛算卦,哪知道喇嘛竟說,可以辭,于是,他就辭職。電視台考慮到他畢竟在電視台工作了二十多年,便給他辦了個病退,諾次便成為職業藝術家了。

r諾次雖然比嘎德年長一些,但在當代藝術方面,他甚至比嘎德走得更遠。他認為,當代藝術更多的應該是表現藝術家獨特的感覺,至于用什麼表現方式、用什麼材質媒介,都是藝術家自己的選擇,可以是畫筆顔料,也可以是鋼鐵沙石,也可以是草木流水,甚至是自己的身體。諾次也是“烈日西藏”展覽的中堅人物。他的裝置藝術作品《三十個字母》是用鑄鐵的方式,用沙土半掩着沉重的三十個鑄鐵藏文字母,帶着斑駁的鏽迹,給人強烈的沖擊感。諾次說,我自己從小就學習藏文,可到現在,用藏文念個簡單的報紙都磕磕巴巴的。所以,他一定要用這種強烈沖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内心的感覺!

r讓嘎德腸子都悔青了的那筆房産生意,無疑是諾次占盡優勢,但這筆生意卻成就了另一番事業——

r今天的人們有一個基本的共識,西藏不可能走以往工業化的路子,拉薩也不可能成為一座工業化城市,隻能向文化曆史古城的方向發展。僅僅從視覺藝術方面,傳統的、現代的、當代的,各種流派、各種風格、各種作坊、各種工作室,應運而生,各色藝術家都在這裡尋找表現自己的機會。那麼,當代藝術的位置在哪裡呢?作為創新前沿的當代藝術,顯然不是大衆化的,但應當在某些方面顯示其引領作用,而它自身也需要有一個空間。

r諾次和嘎德商量,為了讓當代藝術在拉薩有一個空間,他們把這套房子進行重新設計改造,變成了一層為展室,二層為交流室的當代藝術空間,冠名為“念者西藏當代藝術空間”。面積雖然不大,但功能性和藝術性都很強,從2016年投入使用後,已經舉辦過多次活動,每一次活動都吸引了拉薩大批文藝青年,使諾次和嘎德忙得不可開交。

r持者。

r昨天,我又去了“念者空間”,一場新的展覽正在布展中,那些作品更為前沿,像我這樣的門外漢,除了看看熱鬧,還需要細細地琢磨……

r[桑旦拉卓讀後感]

r相比現如今我所看到的西藏青年,真羨慕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藏青年們對學習的态度,他們有着對理想無雜念的追逐,對自己有着更加清晰的自我定位,對藝術、學術的表現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無論它是否枯燥、是否艱難,都能用很長的時間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去思索、推敲。最後為人們呈現出神入化的作品。就像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丹增先生對藝術家所講的一樣:“真正的藝術家,首先要把藝術當成自己的生命,讓藝術流淌于血液當中,以藝術塑造靈魂,而不是塑造金錢;藝術家應不懈探索、創新,杜絕模仿、抄襲;真正的藝術家,不能把藝術當成飯自己吃,而是要想到,把藝術留給後人享用。”他指出,目前藝術工作者普遍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心态浮躁、急躁、暴躁,藝術工作者一定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耐得住寂寞。

r我想隻有把藝術當成生命的藝術家,才能有《冰佛》《三十個字母》這樣的作品了。

r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