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古龍璋和她的老伴蔡發祥

古龍璋和她的老伴蔡發祥

時間:2024-11-07 06:56:45

2016年6月,女兒格桑梅朵帶着八十八歲的父親蔡發祥和八十二歲的母親古龍璋,回到了久别的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木坡鄉。

r滿頭銀發的古龍璋,離開這裡已經六十多年了。但她一直記着這裡的山寨,這裡的山寨當然也記得她。是的,她曾經是這裡的貴族人家的小姐,是方圓百裡聞名的美女。即使今天,她仍然是頗有風度的老人。據說,直到今天,這裡有的女孩還希望取名古龍璋,希望像古龍璋那麼漂亮,而藏族人取名相同的很多。至于這裡的藏族人為什麼會有姓氏,據說那是乾隆爺當年征服大小金川時賜予的官位,具體也不可考了。

r古龍璋老太太他們此番前來朝祖,是覺得年歲已高,再來就不容易了。他們住在昔日的用人楊妹兒家,她今年也八十六歲了。她們之間的關系一直非常好。古龍璋老太太這次回來,小金縣也很給面子,上一次回來,縣委書記、縣政協還出面接待了他們一行。

r古龍璋對自己的母親很敬重,認為這是一位很有見識的女人,在古龍璋很小的時候,就讓她念書。那時候沒有學校,幾個大戶人家就從外面請來先生,在家族的後花園裡辦起私塾,女孩子也要念書的,而且學的是漢文。當地的規矩是,男孩子要讀書,但學的是藏文,因為男孩子長大要當家,或者是去當喇嘛,那都是要懂藏文的。母親有見識,不但讓女兒念書,等到她十四歲時,即1950年四川省解放後,母親看到共産黨的大勢,就讓女兒走出大山,認為守在這山溝裡沒出息。

r1954年,古龍璋來到四川省阿壩州民族幹部學校學習。隻學了半年,學校很欣賞這位年少的藏族女幹部,便将她留校。當時的民族幹部很少,黨和政府希望有更多的少數民族青年能夠參加到革命工作中來,年輕的藏族女幹部很有說服力和号召力,古龍璋在這裡工作了五年。此後,這些民族幹部被分配到各條戰線,成為工作中的骨幹。1959年,古龍璋響應黨的号召,去往地質隊工作。這一選擇,決定了她此後的人生命運。因為,後來她遇上一個名叫蔡發祥的男人。

r蔡發祥是四川省郫縣友愛鄉人,家境不錯,20世紀40年代後期考入四川大學數學系,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可謂鳳毛麟角。當時的郫縣還給考上大學的學子每年十擔稻米,學校還有一份獎學金。但當時正逢國民黨政權搖搖欲墜之時,蔡發祥受到中共地下黨的感染,成為共産黨的外圍人士,經常參加地下黨組織的“反内戰、反饑餓、反迫害”活動,到省政府去靜坐、遊行。

r後來,蔡發祥大學畢業,回到郫縣,也算是個老革命了,政治覺悟很高,組織當地的老百姓開會,迎接解放軍進城。四川解放後,還屢次出現土匪叛亂,土匪出十擔米要蔡發祥的腦袋。可等到土地改革,按照當時的政策,家有二十畝地以上、有雇工三年以上者,即劃為地主。蔡家隻有十七畝地,雇工隻有一年,但執行政策偏激,也被劃為地主了。蔡發祥到何家鄉小學當了個校長,又到銀行工作了一陣。正逢四川省委開設培訓班,蔡發祥到那裡接受培訓,改造思想,覺悟更為提高。本來是要分配到101鋼鐵公司去做計劃工作,但是,蔡發祥覺得,既然黨号召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工作,做計劃工作不夠艱苦,就主動報名去了剛剛組建不久的地質隊。在這裡,地主家庭出身的蔡發祥遇到了貴族家庭出身的古龍璋,1963年,他們結為了夫妻。

r1966年,四川省這支地質考察隊整建制開赴西藏,大隊部駐紮在西藏波密縣,當時的波密縣屬于昌都地區,地質隊的考察範圍也是昌都地區。而正是此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蔡發祥曾經很想成為一名地質專家,他又是那個年代少有的老牌大學生,買了很多相關的專業書籍。

r蔡發祥後來回憶起來說,他從事地質工作,比較輝煌的事情有兩樁:一是他從四川松潘的岩石結構和物相分析,發現、設計了虎牙鐵礦,并且全程的總結都是由他親手完成的。二是在考察昌都玉龍銅礦時,有斑點岩和斜嵌岩兩種觀點,蔡發祥堅持認為,玉龍銅礦就是斑點岩,實踐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确的。

r然而,這些地質上的成就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為西藏地方更希望地質考察部門去發現對當地有現實需求的煤礦和能夠産生資金價值的金礦。“文化大革命”的暴風雨刮到了高原,也刮進了地質界,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内地比地方還要猛烈。例如,他們地質隊裡有一個人在家中的木闆牆上釘鐵釘,正好釘到隔壁人家貼在木闆牆上的毛主席頭像上,被當成反革命分子批鬥了三年。在地質部門,痛批隻專不紅,當然并不希望蔡發祥成為什麼地質專家了。蔡發祥一氣之下,把他滿架子的專業書,一折就賣了,拿回了八九十元錢,那時候的八九十元錢也是很大數目,可以想見賣了多少書啊!

r進入地質考察隊的古龍璋一直是工作積極分子,跟男人一樣幹重活,不惜命,二百斤的麻袋扛起就走。她一心想的是加入中國共産黨,可每次讨論,都會涉及她的家庭出身問題,甚至還有人打小報告,說她解放前在家是打雙槍的,是“雙槍老太婆”。古龍璋申請入黨三十多年,最後在1981年入了黨。

r古龍璋不但是工作上的積極分子,在相夫持家上也是一把好手。用蔡發祥的話說,“我從1963年開始,就沒得工資了,全部交給老婆了。”有多少錢,他不知道,花多少錢、花什麼錢,他一概不問,他甚至連數錢都不太會數。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裡,古龍璋艱難地操持着這個家,想着這三個孩子不能餓着、不能凍着、不能苦着,吃什麼、穿什麼,全部都要她來操心。同事們沒有誰不羨慕蔡發祥怎麼這麼好的福氣,有這麼漂亮的老婆,還這麼能幹,這麼能吃苦,這麼能持家!

r我與蔡發祥和古龍璋的三個子女都是好朋友。在我看來,蔡大爺真正的福氣更在于他的晚年。他們退休之後,聽從了兒女們的一片孝心,從四川搬到廣州,在番禺區最負盛名的祈福園養老社區給他們買了房子。那裡的氣候非常宜人,環境也非常舒适。

r2013年,他們的女兒卓瑪正在拉薩,給我們西藏牦牛博物館當志願者,八十五歲的蔡大爺摔了一跤,問題比較嚴重,多種并發症出現,如果不是古龍璋和子女們的悉心照料,哪能像今天這麼好啊。現在蔡大爺頭腦清晰,思維敏捷,也很願意與人交流,他說起話,仍然底氣十足,還是那一口四川話,有時候興緻來了,還會唱上一段呢。不過,年歲大了,他還真是感謝這老伴兒,古龍璋照顧他那麼細心,一會兒提醒他該喝水了,一會兒提醒他該鍛煉了。我參加過他們家人的聚會,特别有意思的是,在聚會上,他的三個孩子都能喝點酒,上來點兒酒勁兒,孩子們都說,我們都是藏族人啊,蔡大爺,你這個漢人有啥子意見沒得?蔡大爺連連說,是哦是哦,我沒得意見,沒得意見……

r[桑旦拉卓讀後感]

r古龍璋奶奶是我見過的最有氣質的奶奶,蔡發祥老人這輩子是真有福氣。蔡發祥老人身子很硬朗,而且喜歡在吃飯的時候時不時唱兩句,老太太便會在一旁靜靜地聆聽着,就像歌中所唱的那樣“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兩位老人養育出了三個非常優秀的孩子,他們不僅在個人工作、生活上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很孝順,百善孝為先,三個孩子絕對沒有辜負老人當年對他們的照顧、關愛。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有說有笑,非常溫馨,這樣的幸福是老人們在年輕時候用勤勞的雙手、慈善的心靈、堅韌不拔的精神所得來的,是老人應得的。

r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