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世界将我包圍》
林夕/文
本來,參觀大型博物館要花上一整天時間,慢遊而不是漫遊才稱得上盡興。
博物館建築物本身已是展品之一,如果隻視之為示範展品的單位,偶爾瞧瞧裝潢如何,沒有感受整個博物館環境的閑心,倒不如看博物館的圖片好了。西班牙古根漢博物館是出了名的展品不足,但是還是有本事令人待在館内到處遊蕩,因為那博物館的設計是出了名的有型。如果不好好邊走邊想象在那裡上班會是什麼樣的環境,為什麼要山長水遠飛到那裡走一趟。
館大欺人,看展品更需要閑心,如果浏覽得像個高效的搜獵團,最終反而一無所獲。走馬觀花般地看一幅名畫,所得的收獲也隻不過是回去後告訴别人“我看過誰誰誰的真迹”,實際上,留在腦袋中的名畫印象始終還是來自明信片與畫冊。
但是閑心易得,閑日與假期難求。特别是在紐約,博物館那麼多,慢遊是遊不完的。
我最近到東京國立美術館一遊,由于時間所限,隻能騰出三個小時出來看看。看看不如不看,這是我一貫的遊館策略。由于形勢所迫,我以閱軍般的速度潇灑逛一回後,自覺沒帶走一片雲彩。在最後關頭,我索性留在紀念品商店搶購回憶。同行者曾勸說這裡不值得久留,我說值,那些不知名的展品反正隻能随看随忘,不如買下本館藏品專書以及所有以往沒看過的特展專刊。這些書印量有限,也不易在坊間買到,與其囫囵吞下瞬間真迹而無所得,不如收藏色彩更鮮明、燈打得更準确的展品圖片,那也算不枉此行。我當時這想法來自于一個故事:弘一大師李叔同病危時,決定停止治療必然灰飛的肉身返回寺中修道。這是不是扯得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