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寇匪盤踞,民不聊生。1561年,倭寇瘋狂侵犯福建興化,守城參将侯熙暗通敵寇坐視不管,緻使興化府城周圍村鎮血流成河,百姓苦不堪言。
1562年,戚繼光受命率師自浙江馳援福建,不料在進軍途中因向導通敵,部隊被引入岔道,路窄難行,隊伍腹背受敵,盡管打了勝仗卻損失慘重。随後戚繼光滿懷沉痛率領殘部班師回浙。次年年底,一名京軍帶着加急聖旨直闖戚繼光的軍帳。戚繼光聽罷聖命大驚失色。
原來,在戚家軍撤離福建後,倭寇卷土重來,糾集6000多人包圍了興化府城。廣東總兵劉顯奉令率兵從福州增援,派8名士兵先去府城聯絡。8人在中途全部被倭寇殺死。倭寇扒下他們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并帶着僞造的劉顯書信混進城中,裡應外合一舉占領興化府。朝廷大震,急調俞大猷任福建總兵,派譚綸為福建巡撫主持抗倭軍事,命戚繼光火速增援。
戚繼光愁眉緊鎖。除兵力嚴重不足外,燃眉之急就是先要跟兩位大臣取得聯系。然而,倭寇奸詐狡猾,接連設局陷明軍于被動。鑒于前兩次的慘痛教訓,怎樣才能确保書信安全送達,成了戚繼光面前的攔路虎。
轉眼過了除夕。這日,戚繼光騎着戰馬去視察招募新兵的情況,正低頭凝眉之時,一根長繩橫亘鼻梁。戚繼光勒馬定睛,方才看明白是城中百姓為過上元節準備燈謎。他若有所思,頓時眼前一亮,計上心來。
到了募軍處,戚繼光即刻命人拿來筆墨紙硯,揮毫寫下兩首詩。一首是:“柳邊求氣低,波他争日時。莺蒙語出喜,打掌與君知。”另一首是:“春花香,秋山開,嘉賓歡歌須金杯,孤燈光輝燒銀缸。之東郊,過西橋,雞聲催初天,奇梅歪遮溝。”随後又分别給譚綸、俞大猷和劉顯寫了一封通篇隻有數字的信。他叫幾個貼心随從把這兩首詩銘刻腦海,并讓他們喬裝改扮後,火速把信送往各位大人。
三位将帥收到信後喜出望外,用同樣隻有數字的信函互通了消息,并一邊緊鑼密鼓嚴密部署,一邊等待戚家軍的到來。1563年4月,戚繼光率部抵達興化城東亭,作為中路主攻,與左路明山的劉顯部、右路秀山的俞大猷部三路夾擊,一舉殲滅了盤踞在許厝的倭寇,救出被擄群衆3000多人。自此,興化倭患消除。隻有數字的信函跟這兩首詩到底有何關系呢?原來,戚繼光用這兩首詩,首創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用于軍事情報的“反切碼”,他取前一首詩的前15個字的聲母,依次編号為1到15;取後一首詩36個字的韻母,編号1到36;再将當時的八種聲調也按順序編上1到8的号碼。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反切碼”體系,比如:數字5—25—2,切出來就是“敵”。他讓送信人牢記詩歌當面背給三位将領,就是考慮到即使信落到倭寇手裡,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樣一堆數字竟然會是軍事信函。
之後,戚繼光在此基礎上專門編寫了一本《八音字義便覽》,用來訓練專業情報人員及通信兵,為中國乃至世界軍事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