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美女狀元清華、北大畢業成遊戲主播”的新聞爆出後,石悅就預感會有一場“血雨腥風”。“白費了清華、北大的名額!”“中國少了一個好工程師,卻多了主播。”“吃完這幾年青春飯,過幾年看她還能笑嗎?”對她的質疑和謾罵果然鋪天蓋地。
石悅的确頂着讓人羨慕的閃亮光環。她是2006年内蒙古自治區理科高考狀元,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在北京大學讀研期間還拿到國家獎學金,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石悅很愛玩遊戲,尤其喜歡玩獨立遊戲,但身邊很少有人玩。“男生一般喜歡玩大型聯機遊戲,而我打的是單機獨立遊戲,有解謎,有講故事,還有冒險,三四個小時就可以玩完。因為圈子小,沒人可以交流,當時覺得自己要憋壞了,所以特别想表達。”于是,2010年的某天,石悅錄播并上傳了第一個遊戲視頻。就這樣,石悅邊玩遊戲邊錄視頻,保持了一周兩三個視頻的高産量,觀衆也越來越多。
石悅坦言,遊戲一直是她的興趣,但從沒想過将此當成職業。直到畢業開始找工作時,她才萌生“如果能一直做遊戲視頻該多好”的想法。
當她表達想“轉行”的意願時,父母給予她一貫的支持和信任。真正讓她堅定信念進入遊戲行業,還是導師的一番話:“你學建築和城市規劃8年,做遊戲也5年了,這兩項對你來說同樣重要。當心中有小火苗時不要撲滅它。”聽完導師的話石悅發現,追尋自己想做的事也并非大逆不道。
石悅在遊戲公司工作兩年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做專職主播。對于身邊的非議,石悅很坦然:“我不覺得自己是不務正業,去年遊戲行業産值1400多億元,已經超過電影行業。它循環快,帶動很多行業,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遊戲是我的事業,我會認真去經營它。”
2
石悅每次直播前都會做大量功課。例如:這個遊戲是什麼内容,作者是誰,他在做遊戲時的心路曆程,以及國外玩家玩後的反饋等。她篩選出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第一時間引進、介紹給觀衆,和他們分享來自不同文化玩家間的體驗差異,甚至會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解讀遊戲。
“《文明》這個遊戲中有很多偉人角色可選,人們大多知道蘇格拉底、亞裡士多德,但對阿爾瓦·阿爾托就不熟悉了。阿爾瓦是芬蘭的建築大師,他的設計很有人情味。比如養老院裡的老人很多時間是躺着的,看得最多的是天花闆,所以他設計的養老院天花闆非常細膩且富有色彩;人們聽到滴水聲會煩躁,他就會調整洗手池的角度,讓水滴下來後可以平緩流走……當我介紹這些時,觀衆會覺得很神奇,原來遊戲的作者也研究了這麼多。他們就會覺得,看我打遊戲還挺有意思的。”
石悅并不專注于某一類遊戲,每天都換新的。“要從成千上萬款遊戲中挑一款合适的介紹給大家,基本上我的準備時間和直播時間呈1:1,播5小時,至少準備5小時。過去的700多天,直播了2000多個小時,我不斷換遊戲,帶觀衆去體驗不同的世界。每次直播完都累得癱倒,但很有成就感。”石悅說。
3
不久前,石悅直播了一款跑酷遊戲。遊戲中但凡有一絲松懈,玩家操縱的小方塊就會撞壁,得重新開始。石悅失敗了200多次,以至看她直播的父親都忍不住打來電話,讓她換個遊戲玩,不要太為難自己。放下電話,她繼續玩,用了10多個小時終于成功。在遊戲通關的那一刻,屏幕上布滿觀衆對石悅毅力的贊歎。有網友說:“我知道為什麼我考不上清華了。”石悅也激動得哭着說:“我就知道我一定可以做到。”
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也正是石悅成為學霸的原因。石悅笑着說自己是自控力強,有目标就一定會努力實現的人。她回憶,初中時别人都說清華大學是中國最好的學校,她就想去。“當時也沒有補習班,我就去書店買輔導材料,不會的題就問老師,做完就買新的。”寫完作業,石悅就靠打遊戲來休息。“不過我也不沉迷,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學習。”
石悅覺得她還需要更多成長的空間。她計劃學習日語,還想去傳媒大學聽課,學習如何發聲,讓聲音更立體,以便通過聲音來呈現凝重、開心、恐怖、放松等不同的遊戲内容,讓觀衆更有代入感。
石悅講起采訪“法鲨”時的一個插曲。當同“法鲨”說起“自己喜歡的職業”時,石悅興奮地對他說,自己本來學的是建築專業,但現在成了職業遊戲玩家。“法鲨”立刻對她說:“啊!我們倆一樣,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當時覺得自己又得到了一種肯定。”石悅開心地笑了起來。
(蘇蘇摘自《環球人物》2017年第5期,本刊有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