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每一代的夕陽

每一代的夕陽

時間:2024-11-06 06:46:43

有一首歌,一響起,我們就仿佛回到了民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眼前的近景一路向前推移,托出遠山的一輪夕陽。送别時的蒼茫憂傷,至今懸垂在漢字的韻律裡。

李叔同先生還作過一首民國學堂樂歌《夕歌》,夕陽西下,少年背着書包結伴回家,歌聲和喜悅一路飄灑。其曲調采自民間樂曲,文辭旋律,平白自然,如口語般親切:“光陰似流水,不一會,課畢放學歸。我們大家想一想,今天功課明白未?老師講的話,可曾有違背?父母望兒歸,我們一路莫徘徊。将來治國平天下,全靠吾輩。大家努力呀,同學們,明天再會。”

追溯民國大師的系列紀錄片《先生》播出時,延伸出一場展覽《先生回來》。在深圳、北京、廣州等地的巡展閉幕式上,當地學生合唱團分别唱了李叔同先生的這兩首歌,那種垂暮又盎然的歲月交織感,那種強大的氣場,非親臨不足以感知。

我曾在兩部影視劇主題曲歌詞中點綴入夕陽。電視劇《錦衣衛》主題歌曲中的落日,取的是意象;紀錄片《重返野人山》主題歌曲中的落日,則是親曆。那是全然不同的夕陽,卻在曆史的天際懸垂着同一種悲涼。

明朝皇帝的一位錦衣衛首領,負責護駕侍衛,巡查緝捕,忠君好義重情,卻終是長河日落,無力回天:

“一柄劍,出手間江湖已遠。

一回眸,轉身處青山遮紅顔。

一壺酒,溫熱了異鄉孤旅,

又有誰能扛得住太陽下山?

世事千百萬,知己一二三,

一葉知秋重,大愛不能言,

幾人赴滄海,幾人歸田園……”

另一部紀錄片《重返野人山》,講的是跟拍一行人赴緬尋找、祭祀遠征軍墓地的經曆。

前半個月我們看到英軍墓園的齊整肅穆,日軍墓園的小橋流水,卻隻找到兩塊半中國遠征軍墓碑。我們準備深入野人山,那也是幾萬遠征軍的葬身地。當年由大學從戎的詩人穆旦,九死一生地爬出野人山後留下過一首《森林之魅》:

“……你們的身體還掙紮着想要回返

而無名的野花已在頭上開滿……

沒有人知道曆史曾在此走過

留下了英靈化入樹幹而滋生。”

颠簸在緬北荒野的越野車上,我心裡一直回蕩着穆旦的詩句。一輪夕陽正在緩慢墜落,突然一個歌名蹦出來,我掏出筆來疾速記下,幾行歌詞已随淚水湧出。《緬甸斜陽不懂我的憂傷》:

“像是見過你兄弟

那一年

全世界的雨潑灑你

全中國的苦壓着你

從此一去千萬裡

陌生的土地

故國與你

隻能相互在夢裡

緬甸斜陽不懂我的憂傷

野人山在哪裡

捧一把埋過你的緬甸的土

帶着你帶着你

回去回去回去

回家去。”

40年前的1977年寒冬,我在陝西三原插隊當知青。趕上恢複高考,全國數百萬人一同走向考場,考畢又散入各自的歸宿。我一人寂寥地從空曠的黃昏田野上走回生産隊,心緒沉沉。突然,覺得身後像有誰在望,我轉過身去,發現一輪渾圓的夕陽。

我從未見過夕陽那般巨大,那般無遮無掩地靜垂于地平線上,我隻覺心頭一熱。許多年後再回望,原來那時正是國家的,也是我生命的轉折點。苦難凍結的土地正在複蘇,其實,隻在一步之間,遠方并不遠。

夕陽灑落在每一代人身上。每一代人都能看到啟示。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