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分享經濟究竟改變了什麼

分享經濟究竟改變了什麼

時間:2024-11-06 06:45:12

分享經濟的誕生,源于社會資源的過剩。

從工業革命時代開始,所謂的“發展”就遵循着一個公式,即生産效率提高、投資不斷加大,從而帶來産量的增加。

舉個例子,過去一家工廠1小時可以生産價值100塊錢的東西,後來技術進步,生産效率提高了,1小時可以生産出價值200塊錢的東西。資本家又投資蓋了第二家工廠,于是每小時一共可以生産出價值400塊錢的東西。這樣一來,人們就有了更多的産品,社會就發展了。這樣的“發展”基于一個基本假設,那就是,社會物資是短缺的。

時至今日,人類社會已經在相對比較和平的環境中發展了許多年,工廠裡生産出越來越多的東西。直到某一天,世界上的一部分人發現,我們生産出的某些東西已經遠遠大于我們的需要,隻不過這些東西因貧富不均而分配到了不同的人手中。所以,我們也許不需要生産更多的東西,隻需要把已經存在的東西重新分配,就可以讓每個人的情況都變得更好(在經濟學裡,這叫“帕累托改進”),這樣,社會也随之發展了。

此時,物品的“擁有權”和“使用權”可以分離,擁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個人。這樣物資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從而成為一種商業模式:擁有多餘物資的人們,可以把物資的使用權讓渡給不擁有物資的人,作為回報,後者給予前者一定的報酬,而提供這個服務的平台,也可以從報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傭金。

分享經濟由此産生。

雖然分享經濟在近些年才火起來,但它并不是一個剛出現的概念。我們所熟悉的房屋租賃,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分享經濟。房屋的擁有者将房屋出租給沒有房子的人,從而獲得租金。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普及以前,交易線索被掌握在線下的房地産中介手中,以一種“模拟”的形式存在。它沒有被數字化,不公開透明,無法被檢索,無法按照地理位置獲取,無法随時随地方便地調取,無法形成網絡效應。因此,它無法承載更加高頻的使用方式(比如短租),也無法拓展到更加低價的領域(因為交易成本太高)。

近年來随着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以上限制終于被突破了。一個又一個線下現存的物資被放到移動互聯網上,分享經濟的創業者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細分領域的平台,供物資的所有者發布和分享,幫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資。不同的分享經濟領域,被數字化的程度有高有低,有的将一條線索數字化(比如房屋租賃線索),有的則将一個體驗數字化(比如将揮手招車的動作數字化)。

與此同時,分享經濟在中國的各個領域全面開花。在不經意間,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衣食住行的各個領域,都出現了分享經濟的身影。分享經濟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消費方式,在許多領域,也都出現了不同的模式,高頻的、低頻的,大衆的、小衆的。

那麼,分享經濟究竟改變了什麼呢?

首先,它改變了供給端。

分享經濟讓産品的供給方從機構變成了個人,原先不可能成為供給方的個人,現在能夠成為供給方。比如,原來人們出去旅行,隻能住酒店集團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經濟讓個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當于酒店的服務。原來人們隻能坐出租車公司提供的車子,現在則還能坐個人開的私家車。

拓展了供給端的範圍之後,分享經濟極大地提升了産品的豐富度和個性化水平。人們旅行的時候可以住各種風格的房子,滿足不同人數和不同旅行風格的需要,可以和各種不同背景的房主聊天,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人們出行的時候可以坐各種不同的車型,看到各種不同的車内裝飾,遇見各種個性的司機。如果說,在工業時代,人們習慣于使用大工業化生産的标準品,那麼當物資極大地過剩之後,人們個性化的訴求就變得更高,分享經濟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點。

其次,它讓個人崛起。

分享經濟降低了個人“微創業”的門檻。原先,打工和創業之間有着嚴格的界限,拿工資和做一大攤子生意,兩者之間的心理門檻很高,實際轉變很難。分享經濟提供了大量的流量和便捷的基礎設施,讓人們可以更簡單地實現“微創業”——利用業餘時間,做個小房主,做個專車司機,做個“在行”專家,都是簡單方便的“微創業”。

用戶對個性化的需求,讓作為供給端的個人,能夠有空間發展自己的個性。比如,加入共享網站的房主,可以在房間裡展示自己的個性,并且獲得反饋;比如,加入網絡商店平台的手工藝者,可以把自己的個性作品售賣給匹配的人。

伴随着“微創業”的門檻降低和個性化被鼓勵,人們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人們開始從打工者思維向主人翁思維轉化。人們的内在動力被激發,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和行動,個人的重要性相對于機構得到了提升,個人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這對社會來講是很重要的事情,每個人能力的激發将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更大推動力。

最後,它讓社會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分享經濟讓我們不用建更多的酒店也可以接待同樣多的遊客,不用購買更多的車輛也可以承載一樣多的城市出行,不用買更多的衣服也可以每天換衣服穿……它讓資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給需要的人。這對于我們所生存的自然環境,是極大的保護。

Uber網站曾經做過一項數據統計,每多一輛被充分利用的Uber車輛,就可以從路上去掉8輛車子。這就意味着更少的擁堵、更少的霧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菲菲摘自中國友誼出版公司《重新定義分享》一書,王青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