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真功夫

真功夫

時間:2024-11-06 04:27:51

日本人岡倉天心,我對他略知一二,是因讀過他的《茶之書》。《茶之書》是用随筆體寫的,談茶說禅,最終歸結于談藝術和人生。這讓人聯想到中國的林語堂,但比林語堂的書趣味稍遜,卻又意味略深。

然而,他讓我印象最深的,卻不是《茶之書》。

先說說宋徽宗。這位沉迷藝術的皇帝,一手亡了北宋,一手留下不朽的佳作。其中一幅,是他臨摹張萱的《搗練圖》,雖是臨摹之作,卻又自成珍品。這幅畫,曾出現于晚清的北京琉璃廠,還讓光緒的老師翁同龢撞見了。翁同龢頗有學問,也是收藏家。但他見了,也就見了。他還在日記上記了一筆,但記了,也就是有此一事而已。

到了民國初年,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派了一個買手,來北京尋古董。他在琉璃廠見到這幅畫,便買了。這個買手,就是岡倉天心。

岡倉天心買《搗練圖》,花了1350元。今天它的價格是多少?不是天價,是無價。

這件事,寫在上海博物館編的《翰墨荟萃》一書中,我讀了,難過,也感歎不已。我以為,岡倉天心是有真功夫的人。功夫讓人想到武術。寫《茶之書》是軟功夫,做買手則是硬功夫。他和《搗練圖》偶遇時,宛如生死關頭,買或不買,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買手的選擇,隻能是:出手,或者不出手。

中國古畫鑒定界,還有一位大家叫王季遷,他是吳湖帆的弟子,從師父那兒學到了用筆墨辨别真僞的手藝,極少失手。他自己的弟子中,有一個叫張洪,後來成了蘇富比中國書畫部的創立者。還有一個女弟子叫徐小虎,雖是女子,卻頗有虎氣,她後來在牛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的重心,是研究元代大畫家吳鎮留存的畫作。确切地說,她是在研究了50幅據傳是吳鎮的畫作後,得出結論:僅有三幅半是吳鎮的手筆。

這個結論很讓人掃興。但她有理有據,論證過程頗為嚴謹。這部論文,她後來增補為一本厚書《被遺忘的真迹:吳鎮書畫重鑒》。中文版已經出版,長達600多頁,插圖200餘幅。我買了,有空讀一點,像讀一份漫長的打假報告。

徐小虎另有一本書我也買了,是她和師父王季遷之間的問答,《畫語錄:聽王季遷談中國書畫的筆墨》。問得誠懇,也頗尖銳,答得從容,并富有證據和邏輯。這一問一答,既是求知,也有攻防、過招,讀起來長知識,也很有趣。

名師向高徒傳授真功夫的故事,總是動人的。

伊斯特伍德執導的《百萬美元寶貝》裡,拳擊教練(一個倔強的老家夥)向女弟子提出這樣的約定:“你要我教你,就隻能聽我的,我叫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挨了打,也别在我跟前哭。”

這個女弟子從命了。因為師父隻點撥了一句,她的姿勢、方向感就變了,一拳出去,力量倍增。

阿城的《棋王》中,也有個拜師的情節,大緻是這樣:迷戀下棋的年輕人,聽說有個高人,略似今天所說的宗師,棋藝精湛而又莫測高深,但輕易不收徒。他就上門請教,和宗師連下了三盤,都赢了。

宗師說:“我答應做你的師父。”

年輕人笑道:“可你連我都下不過,憑啥做我師父啊?”

我讀過三所小學,其中的一所位于成都長發街。附近有一條仁厚街,語文老師就住在那兒,我去她家借過《水浒傳》。

長發街、仁厚街,說是街,其實都是細細長長的巷子。那時候,小巷子裡一派冷清,老頭子們坐在古樹下吃茶。多年後才曉得,我出入仁厚街的時候,陳子莊正在那兒度晚年。

陳子莊是大畫家,那時候卻隻能嚼有蟲眼的生胡豆下燒酒。他缺錢買紙,所以畫都很小。有些畫,就畫在紙煙盒、處方箋的背面。然而他畫得好,清、奇、古、瘦,是家常山水,卻畫出了一股孤傲。孤傲,卻不孤芳自賞。他筆下,有股文人畫中少見的英氣。他是練過武術的,那是他的硬功夫。

現在有傳說,說陳子莊曾用手舉起過武侯祠中的大銅爐,比力能扛鼎還厲害。少城公園,即今天的人民公園,民國時期常年擺擂台,叫作“打金章”。

1937年,陳子莊24歲,在少城公園,他跳上擂台,把29軍的一個軍部武術教官打得趴下,直噴鼻血。另有一說,教官被打得半死,成了殘廢。總之,陳子莊打赢了,拿了金獎,這是确切無疑的。

即便在陳子莊的畫不被人看好時,也沒人質疑過他拳腳的功夫。

陳子莊自打金章後,被王瓒緒聘為保镖。這成為他人生的一大拐點,于是他有機會向遊于蜀地的黃賓虹、齊白石學習,并終成大家。

我在小說《歲杪》中,寫到一個寂寞的老畫家莊爺爺,原型即是我心目中的陳子莊。莊爺爺收了個很憨的小娃做徒弟。他指導憨娃畫畫:“看得要深,下手要狠。”他還告訴憨娃:“這一百年的畫家,我隻佩服兩個人。一個是木匠,握慣了斧頭的手握毛筆,大開大合,有蠻勁。他叫齊白石。還有一個是刀兒匠,耍過真刀真槍的,比齊白石還要蠻。這個人,曉不曉得是哪個?”

憨娃說:“莊爺爺。”

“咋曉得是莊爺爺?”

“爺爺比齊白石更蠻:他的畫,不怪,你怪。”

“嗯,畫畫,要怪,才是不怪。不怪,這才是怪了……齊白石骨子裡還是個怪老頭兒。他跟我,都是用斧頭、刀,剔幹淨了中國畫中的一股讨厭味。”

“啥子味?”

“酸味。”

而現實中的陳子莊,比這還自信。他說:“我死之後,我的畫定會光輝燦爛,那是不成問題的。”

他畫作的價值,正如他拳頭上的硬功夫,已經被時間所證明。

(滄浪摘自《新華日報》2018年5月11日,劉宏圖)

關于本刊定價調整的聲明

自2016年以來,由于紙價大幅上漲,加之印刷工價、人力成本、稿酬等相應上升,緻使刊物綜合生産成本大幅增加。為保證雜志的持續健康發展,我社決定自2018年第15期開始,《讀者》雜志定價由6元調整至9元,刊物形态不變。

調價後,零售市場自2018年第15期起,按最新價格結算(9元/冊);2018年訂閱用戶依然按6元/冊價格結算,不補收差價。2019年起全年訂閱客戶可享受8元/冊的優惠價格。

我們将依然精益求精地辦好每一期刊物,一如既往地用高品質的産品回饋讀者,不辜負廣大讀者多年的厚愛和支持。

讀者雜志社

2018年7月5日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