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村裡有戶窮苦人家,主人名叫李大柱。這年春天,眼看家裡快斷糧了,他思來想去,決定背井離鄉,舉家前往上海,投奔親戚。
離開故鄉前,李大柱跑了趟縣城,與他最好的朋友趙國夫道别。趙國夫是縣裡的一名普通教員,已好幾個月沒領到工資了,恰巧李大柱有南下之意,正與他不謀而合,于是兩家人便一起上路了。
一路還算順利,三天後他們來到了一條小河邊。船夫正準備開船,李大柱趕緊上前一步,對船夫說:“請等一下,我們也要走。”船夫看了看李大柱和他同行的人,擺手道:“你們人太多,恐怕擠不下,還是等下一班吧。”
李大柱問下一班船是什麼時候,船夫說是明天中午。李大柱急道:“這也太晚了,你看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我們要到哪兒過夜呢?請你行行好,讓我們上船吧。”
船夫有些為難道:“要上也可以,頂多三個人。你們看着辦吧。”
李大柱是一家三口,趙國夫和他媳婦是兩個人,兩家人商量了一會兒,決定分頭行動。李大柱家先坐這趟船南下,趙國夫和他妻子則坐明天中午的船,兩家人在同一個碼頭會合,然後再一起前往上海。
臨别,李大柱問趙國夫:“你和弟妹打算晚上在哪兒過夜?”趙國夫指了指不遠處的一間破廟,表示他和妻子可以在那兒将就一夜。李大柱也就不再多說,與趙國夫緊緊握了握手,便同家人上船而去。
而趙國夫與妻子就在那間破廟裡挨了一夜,等到第二天中午,果然看見河邊又有船來,便興沖沖地上船了。次日一早,兩人便在指定的碼頭上岸了。人來人往中,他們焦急地尋找着李大柱一家的身影,然而找了半天,始終不見蹤影。
到了中午,趙國夫一面吃着幹糧,一面對妻子抱怨道:“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朋友這東西,不到患難之時,實在是看不出真假來。以前我一直把李大柱當兄弟,真是看走眼了。”
妻子不解道:“你說他為什麼要抛下我們呢?”
趙國夫苦笑幾聲道:“這還不清楚嗎?他們在上海有親戚,本來就打算去投奔親戚的,他們一定是怕我們拖累他們,所以就在這裡把我們甩了。”
妻子是個很通情達理的女人,她好言相勸丈夫再耐心等等。就這樣,趙國夫夫婦又在寒風中苦苦守候了一個下午,李大柱仍然沒有出現。一怒之下,趙國夫帶着妻子離開了碼頭。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此時的趙國夫憑借着一身才華,已經成為一家報社的社長,并改名為趙國富,以取“國富民強”之意。
這天早上,趙國富照例審核樣報,有一則尋人啟事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上面要找的人是“趙國夫”,再看落款處的名字,正是李大柱三個字。很明顯,這啟事上要找的趙國夫,就是他自己。
趙國富放下報紙,将責編叫了進來,問他前來刊登這則尋人啟事的人是何模樣。責編回答說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趙國富沉思片刻,斷定那小夥子應當是李大柱的兒子。
責編接着補充道:“說來也巧,這小夥子的志願是當一名記者,他說他在報上看到了我們發布的招聘啟事,打算到時前來參加考試呢。”
趙國富直截了當地說:“招聘記者的事就由你來負責,記住,這個小夥子不能錄用,不管他表現如何!”責編一臉驚愕地看了看趙國富,适時退下了。
晚上,趙國富向妻子說起了此事。妻子疑惑道:“時隔多年,李大柱突然登報尋你,不知是為了什麼事?”
趙國富冷笑道:“還能為什麼事?肯定是為當年的毀約一直愧疚,想登報找我,好知道我們是死是活吧。”
妻子點點頭說:“你說得有道理,但不管怎麼說,李大柱的兒子總是無辜的,如果他考試成績優秀,我看不妨就錄用他吧。”
趙國富一聽,頓時大動肝火:“不行,絕對不行!我不想再和李家扯上任何關系!”妻子見趙國富暴跳如雷,隻好默默走開了。
不久之後,報社的記者招聘工作落下了帷幕,李大柱的兒子當然沒有出現在趙國富的視線中。
本以為這場風波就這樣過去了,然而有一天,報上的一則人物專訪,又重新擾亂了趙國富的思緒。原來,這則專訪所采訪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該市第一棉紡廠的廠長:李大柱。
專訪按照李大柱的人生經曆,共分三個章節,分别是:逃荒、奮鬥、改革。
在逃荒這個章節中,記者問李大柱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李大柱回答說:“我是與趙姓朋友及其妻子一同南下的,有一天,因為客船座位有限,我們決定分開行動,我們一家先走,他們坐第二天的船跟上,然後在指定的碼頭會合。然而最後我卻沒有履行承諾,帶着老婆孩子走掉了。”
記者問:“您為什麼要這樣做?”
李大柱說:“我們一起出發時,曾把兩家所有的幹糧和錢财都放在一個包裹裡,而那包裹一直由我掌管着。我那趙姓朋友是個知識分子,體弱多病,他老婆又有孕在身,而我們所帶的幹糧和錢财又實在太少,根本不夠我們兩家人吃用。想來想去,我決定把剩下的幹糧和錢财都留給他們,所以上船前,我把那個包裹交給了趙姓朋友,并對他說,我們家的那一份我已經拿走了。沒想到他這個書呆子竟然相信了,其實我那天是空手上路的,也就是說,我在上船前,就已經打定主意毀約了。”
記者又問:“那後來您是如何來到上海的?”
李大柱的回答隻有兩個字:“讨飯。”
看到這兒,趙國富的眼睛濕潤了,此時此刻,他多想緊緊抱住這個老朋友啊。他瘋狂地翻箱倒櫃,想找到那張刊登“尋人啟事”的報紙來……
(發稿編輯:朱虹)
(題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