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遙新華社對外部國内室編輯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曾經風光無限,為國家形成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和國民經濟體系立下汗馬功勞。如今,它卻因愈演愈烈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跌入低谷。眼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引發全球廣泛關注,而老工業基地頻頻墊底的GDP數字格外刺眼,不少海外媒體發文解讀東北區域經濟,将其比作“鏽帶”(原指美國中西部在二十世紀後期經曆長期衰敗後又重新崛起的老工業區),對其前景憂心忡忡。
在外媒的“鏽帶”稿件中,《經濟學人》2015年刊發的長篇文章《東北:重返嚴寒》分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東北在不同發展階段中的得失,研判其面臨的最大挑戰和解決方案。文章沒有同類稿件濃濃的“唱衰”味兒,而是以事實說話,盡管立場有傾向性,卻也能看到東北經濟的暗明兩面,堪稱精品。新華社同樣關注東北如何破解困局,新年伊始播發英文稿件《冰雪經濟“溫暖”中國極寒之地》(以下簡稱《冰雪經濟》),獲得海外主流媒體采用。稿件通過介紹黑龍江依托“冷資源”發展新興産業,着力向世界呈現東北經濟艱難轉型中的亮點,字裡行間回應了《經濟學人》文章提出的“東北經濟失速是暫時還是長期現象”的問題。
這兩篇報道都是紮實采訪和調研的成果,而有技巧的寫作使文章更具專業性、可讀性和節奏感,對提升傳播效果至關重要。在此,筆者嘗試比照分析兩文的寫作特點,探讨對外報道的幾條“金科玉律”。
細節:“入戲”的關鍵
對外報道實踐中,關注細節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許多特稿和深度新聞分析都以微觀切入,用小故事、小場景開篇。不過,一些“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的作法将細節描寫“口水化”,仿佛隻要首段有受訪者引語或稀松平常的景色描寫,稿件便有了生氣,這樣無效的“僞細節”隻會令讀者興味索然。細節的選擇應當典型、切題、有趣,才能吸引讀者興趣,引領讀者入題,啟發讀者思索。
《東北:重返嚴寒》開篇的場景描寫即十分精彩:“在中國東北寒冷的冬天裡,羊毛制的車座墊總能為司機帶來奢侈的溫暖感。然而,盡管上月氣溫大幅下降,這種搶手貨卻滞銷了。在遼甯省會沈陽市的一個批發市場裡,李曉莉(音譯)審視着她堆滿各式座墊的店鋪:厚的,薄的;紅的,白的;有圖案的,素色的。‘人們掙錢越來越難,花起錢來也不再随心所欲。’她說。”
作者寥寥幾筆卻突出呈現了畫面感和沖突感,選擇“車座墊”這個細節也頗具匠心,後文直接将這種商品的滞銷指向不景氣的乘用車市場,并自然而然帶出對作為區域經濟支柱的重工業頹勢的宏觀分析。從一個沈陽車座墊批發商的苦惱看東北經濟頑疾,真正做到了“以小見大”。
《冰雪經濟》開篇一句話概括東北足以引起凍傷的嚴寒天氣卻為經濟注入暖流,随後介紹正在試運營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展現“流光溢彩的冰雪城堡和旋轉冰梯”,“面積相當于112個标準足球場”的辦園史上最大規模,以及世界第一高冰塔等,佐證政府發展新經濟的努力。冰雪大世界作為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重頭戲在海外頗具知名度,稿件相關内容被《華盛頓郵報》、法新社轉引,不失為成功的細節描寫。
數據:用好更專業
許多對外報道工作者認為,經濟稿件中大量使用數字容易使讀者感覺枯燥無味,尤其是與國人相比“數學不太好”的海外讀者,因此會控制稿件中出現的數字頻率,或盡量用具象描述代替數字。不過,筆者認為,我們不必“談數色變”,因為數據能使報道增添深度、專業性和說服力,避免膚淺的主觀論斷。隻要使用得當,即使是海量數字也不會影響閱讀,甚至能帶來酣暢淋漓的體驗。
《經濟學人》定位于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端讀者,用起數字似乎頗為“任性”,不過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數字的選取通常都從需求出發,能夠幫助讀者更好理解文章主旨。洋洋灑灑近2000單詞的《東北:重返嚴寒》幾乎段段有數據,但作者沒有堆砌可有可無的數值,而是将大量數字用于比較,以更直觀地揭示趨勢,例如2003年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前後,東北三省平均經濟增速與全國平均數字的比較、國有企業占經濟總量比重,以及制造業、投資占經濟總量比重等,有力支持了作者對振興計劃得失的評判。此外,文章對于東北産能過剩、社會服務投資不足和人口危機的論述皆有數據支持,展現了深厚的新聞專業素質。
《冰雪經濟》同樣注重使用數字對比,例如黑龍江交出慘淡經濟增速成績單的同時,旅遊業卻獲得35%的逆襲式增長,以及其寒帶試車産業參與廠商數量創曆史新高等,并特别将三省去年前三季度的數據和上半年數據相比,得出經濟已有向好趨勢的結論。不過美中不足的是,稿件缺乏服務業、新興産業占GDP份額等宏觀數據,這些數據對客觀評價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新常态下調結構促發展的成果十分關鍵。
背景:拒絕流水賬
背景添加和數據使用一樣,講究分寸和技巧。長篇對外報道中,背景資料有時被“濫用”,有“信息不夠,背景來湊”之嫌。需要注意的是,背景雖然有助于讀者了解事件來龍去脈,用起來卻不能天馬行空,或變成大事記式的史實梳理。背景應該緊扣稿件主旨,處處有價值而非累贅,選取方式也不應是簡單的“複制粘貼”,很多時候需要作者在大量文本的基礎上依據稿件需要再加工。
《東北:重返嚴寒》對背景的處理很見功力。既然是“重返”,必然要描繪曾經的“嚴寒”:“上世紀30年代,擁有豐富煤油資源的東北地區在日本軍隊控制下走向工業化之路,在毛澤東時代成為重工業中心。但從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起,東北的光環開始褪色,政府為主導的傳統變為發展的包袱,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成了企業家的樂土。90年代末,時任總理的朱基實施國有企業改革,3000萬下崗職工中約有四分之一在東北,導緻失業率飙升,抗議不斷。”
僅此一段便将東北幾十年間的跌宕起伏交代清楚,其中提到的政府主導地位和國有企業改革是貫穿全文的關鍵詞,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東北今日之困。
随後,文章又用一句話概括了2003年波瀾壯闊的振興東北計劃:“令國營工廠更加現代高效,促進與周邊國家貿易,培養新産業。”這種高度凝練的背景歸納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需要引用動辄幾十條的政府措施背景時,要求我們吃透政策精神,總結政策實質。
《冰雪經濟》稿在背景添加方面相對簡單,主要介紹了支持冰雪産業發展的氣候資源。其實,若能添加一點發展新經濟典型地區的舊時背景,則可以增添稿件的曆史縱深感,并更好地服務主題。
視角:國際相關度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關注中國經濟大勢的對外報道素來不乏國際視角。但在區域經濟解讀中,報道時常止于國家經濟全局而忽視國際相關性,從而缺失了視角中的一個重要維度。
《東北:重返嚴寒》不僅關注東北困局中的内生原因,還關注地緣影響,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東北受困于不利的地理因素。中國的東部和南部跨坐國際主要貿易通道,東北的兩位外國鄰居是朝鮮和俄羅斯荒無人煙的遠東地區,它離近乎同樣荒涼的蒙古國也不遠。東三省的主要貿易夥伴是日本,但近年來緊張的中日關系成為阻礙。2014年前三季度,在遼甯的日本投資同比下降33.5%,金額約占日本投資三分之一的韓國投資跌幅更大。”
除了以簡明的語言介紹東北地區在亞洲版圖上的坐标和經貿關系,文章中出現的地圖也清晰顯示東北三省和上述國家間的地理位置關系。這對我們的啟示是,對外報道需要突破慣性,開拓思路,時刻注意向“外”看。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