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淩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在曆史與現實間講述别樣的“中華故事”

在曆史與現實間講述别樣的“中華故事”

時間:2024-11-06 11:16:24


    邱淩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韓婕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中華的故事、中國的曆史,綿延五千年,縱橫千萬裡,如果想完整呈現這個古老神秘而又包容開放的文明進程,豈是幾集紀錄片就能承載的了呢?而2016年1月21日至2月25日在英國廣播公司二台(BBC2)播出的六集紀錄片《中華的故事》以尊重多元文化為基調,站在現實的場域裡追溯了中華五千年的曆史和文明進程,講述了别樣的“中華故事”。

這部由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美國公共電視台(PBS)共同投資的紀錄片《中華的故事》(TheStoryofChina)用短短六個小時的時長向世界揭開了中國悠久曆史的面紗,影片共分為六集:《祖先》(Ancestors)、《絲綢之路和中國船艦》(SilkRoadsandChinaShips)、《黃金時代》(TheGoldenAge)、《明朝》(TheMing)、《末代王朝》(TheLastEmpire)和《革命時代》(TheAgeofRevolution),這部紀錄片由英國著名曆史學家邁克爾·伍德擔任主持人、采訪者和體驗者。影片突破了之前西方社會慣有的視角,以客觀的态度展示了中國文化的曆代傳承以及中國曆史發展的清晰脈絡,成功實現了對中華民族成長史的跨文化解讀和呈現。

一、别樣之處的轉變與跨越

1.文化心态:從偏見到尊重

在當今現實社會中種族沖突、恐怖襲擊連綿不斷,在學界文化帝國主義、文化相對主義、文化沖突論等各種理論層出不窮,這無一不在凸顯着“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美國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書中指出,各種文化同樣都是有效的,不同的文化并無優劣高低之分。這部紀錄片摒棄了之前西方媒體慣有的偏倚心态:或是敵意、或是指責、或是獵奇、或是憐憫,而是以對他國文化和曆史的尊重作為立場和出發點,以客觀的事實為依據,以鮮活的采訪、生動的史實鋪陳了中國曆史。從中國神話中的女娲開始到對夏朝的考證,從對孔子的膜拜到對秦始皇的評價,從漢朝的絲綢之路到唐朝的四方朝拜,從宋代的黃金時代到其土崩瓦解,從滿族入關到列強入侵,從封建王朝的結束到新中國的建立……六集節目中呈現的是曆史豐厚、文化悠久、追求和諧和力求統一的中國。雖然朝代的更替是由戰争來推動,曆史的演進不乏暴力和災難,但影片中展現出中國人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民族之魂和文化之脈,這無疑是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所在。對于異族的文化,是挑剔還是尊重,是價值先行還是客觀陳述,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這部作品給予了最好的解答。

2.叙事視角:從“國家”到“家國”

如果說以往展示中國曆史的紀錄片多是宏大叙事、隻見“國家”不見“人”的話,那麼這部紀錄片很好地诠釋了如何将“宏大主題”以個體命運和家族發展來呈現。這同時還契合了中國人的“家國”觀——國,即為放大了的家,從一個家族的傳承和發展可以窺視這個國家的曆史。在《祖先》這一集中,制作團隊趕赴無錫,見證傳承近千年的秦觀家族的一場重聚,族人們在清明節祭奠祖先,期待通過努力重新延續家規家風。秦氏家族的曆史可追溯到江南氏族祖先、宋朝文人秦觀,一代代傳承至今,片中的秦家聰已是第三十三世孫,他不僅著有《秦氏千年史》,還千裡尋根,在“文化大革命”後重新修築了祖先墳墓。安徽鮑氏也是多次提及他的家族,族譜最早成書于明朝,清朝時鮑志道經商壯大家族、惠及鄉民,“文化大革命”時期鮑氏先祖畫像在族人守護下得以幸存。一個個族人的身份認同,一個個家族的曆史,也從側面反映着這個古老的國家在繁榮和戰亂的興衰軌迹中不斷向前。千年來的文化傳承,正如影片所說:“秦家就如同這個國家一樣,正在尋求一個全新的身份,以一種特别的中國方式前行,而這一切都根植于中國的過去。”

3.故事主體:從精英到平民

之前西方媒體所拍攝的有關中國的紀錄片常常在拍攝前預設立場,然後由專家出面支持這些觀點的評論或引出所需内容,讓制作方的立場與專家的研究“壟斷”話語。盡管《中華的故事》仍是一部西方視角的紀錄片,但影片盡量讓普通人發聲,讓中國人講述自己的故事,故事的主體由精英轉為平民。攝影機在街頭巷尾和曆史遺迹間穿梭,将鏡頭對準傳統匠人、鄉野村夫、學生少年、市民百姓等普通人,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對厚重曆史的鮮活記憶。正如邁克爾·伍德在接受采訪時所說,在策劃紀錄片選題時,“試着不要把西方的視角強加到片子裡,而是盡量呈現中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曆史”。①所以影片中有講述女娲故事的老婦,有領着主持人去尋找夏朝遺址的鄉民,有朗朗讀書吟詩誦詞的少年,有宋代皇帝趙匡胤出生地“雙龍巷”的市民,還有洪秀全廣西家鄉的村民……紀錄片的美很大程度上可回歸到人性之美,“紀錄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啟示”。②

講述中國曆史,最終還應該回歸到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廣袤土地的人民身上,這是唯物史觀的體現。中國的曆史是由幾千年來無數的個體共同書寫的,每一位普通的民衆,都是中華曆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4.文化符号:從單一到多元

中華文化之美蘊含着極大的魅力,詩詞歌賦、美食珍馐、亭台樓宇對外國民衆有着極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文化背景差異和語言翻譯等問題,中華文化總是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阻礙,外國紀錄片也總是很難準确呈現出其中的特色與美感。《中華的故事》中貫穿着頗具中國意象的文化符号,中國元素體現在影片的各個角落。縱使在運用中存在些許瑕疵,具有中國情懷之美的内容與形式已有較為完美的結合。如影片嘗試用精确貼切的翻譯與契合情境的解說來闡釋傳統文學的韻味。“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帶觀衆回到了盛唐時期的繁華揚州;偃師城關三中的學生朗誦着“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為唐代的盛世已去做了一個貼切的注解。影片中還将杜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将張岱稱為“明代的普魯斯特”,意在簡化理解與記憶,為與普通西方觀衆的溝通搭起橋梁。節目中還大量采用中國特色的配樂,如二胡、古筝、笛子等傳統樂器演奏的樂曲,用其感染力和藝術性強化影片的中國色彩;評書、皮影戲、茶葉、瓷器、書法、絲綢、建築這些承載文化與曆史的符号,植根于厚重的曆史積澱,在傳播中彰顯着中華文化的悠久魅力。

5.他者解讀:從表象到深層

這部作品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是對中國曆史及文化的解讀不僅限于對重大曆史事實的叙述,而是從曆史發展的表象走到深層,對于中國道路的選擇、文化的特質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展現。從秦皇漢武到末代皇帝,本片對中國的集權制管理、官僚化體制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文化體系都有所闡述。尤其是在展現中國文化海納百川的包容性上體現得淋漓盡緻,從本土的道家入手,繼而是儒家,接着是印度而來的佛教,繼之為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多種思想流派、多元的宗教信仰都能在一方國土上相安相容。其次采用大量的現代生活中的場景實現對曆史史實的穿越,以此展現中國曆史和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傳承性。《中華的故事》依托于厚重的史書記載,從鮮活的人民生活入手,梳理四千多年來中華民族的發展脈絡。所以我們在影片的第三集《黃金時代》中看到的宋朝人潮熙攘、富強昌盛,與翩翩起舞的廣場大媽、不斷崛起的高樓大廈、琳琅滿目的各類商品的現代生活遙相呼應;宋代蹴鞠運動與國安隊球迷的搖旗呐喊、科舉制與開封市河南大學的課堂,多組畫面交錯呈現,曆史和現代的交錯融合、古典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碰撞展現了中國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以上的總結并不意味着該部作品十全十美,如第四、五集中的部分剪輯較為拖沓,片頭制作的審美略有欠缺等等。但是瑕不掩瑜,這部作品對我們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進行文化傳播都有着良好的示範作用。

二、我國紀錄片實現跨文化傳播的路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要提高國家軟實力,塑造良好的國際形象,擴大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紀錄片創作需要有國際化的視野與标準。《中華的故事》在全球範圍的成功,對我國紀錄片走出國門的探索裨益良多。

1.尊重多元,客觀呈現

無論是講述本國故事還是以“他者”身份講述别國故事都需要有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基調和立場。對于本國無需充斥着民族主義的腔調和宣傳本位的輸出,對于他國無需居高臨下地貶低或毫無理性地崇拜,自信講好故事的基礎是客觀,是包容,是尊重,是正視和不隐晦。赫斯科維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對主義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種社會訓練。它強調多種生活方式的價值,這種強調以尋求理解與和諧共處為目的,而不去評判甚至摧毀那些不與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東西。”③所以尊重、客觀是任何一部作品的前提。如央視曾拍攝的《大國崛起》雖是一部帶有政論色彩的曆史文化紀錄片,但它之所以在海外引起空前的關注并獲得比較正面的評價,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創作者超越了意識形态史觀和道德史觀的束縛,進入了相對符合“文化多元并存”的務實史觀。同樣,BBC的《中華的故事》在講述英國對華的鴉片戰争及後期的入侵事實直言不諱,按照曆史真實呈現。

2.國際視野,多維融合

長久以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關注長期停留于有限的主題,抱持固有的刻闆印象,中國社會變遷、普通人的生活、傳統曆史文化等議題長期被忽略。因此,中國的紀錄片應具有國際視野,不沉醉于中國視角講故事,應考慮西方審美習慣和價值取向,選取便于溝通理解的表達方式。我們不妨借鑒《中華的故事》中的表達方式,将西方視角與中國曆史相融合。影片不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也帶入了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詞彙(如“中國的莎士比亞”等),将獨具中華視角的故事與國外的知識體系相結合,讓對中國不甚了解的受衆理解更為輕松。這種采用中西方融合的表達方式,既具有知識性又有娛樂性,不艱澀枯燥,增強了紀錄片本身的吸引力,真正讓紀錄片促進了不同地域與文化間的溝通。另一方面,紀錄片的選題應具多樣性,展現中國經濟、社會、文化、曆史等元素,塑造中國多元化、全面化的形象,從而多維度全方位塑造國家形象。

3.獨特視角,發掘新意

中國紀錄片很多都是氣勢恢弘的大曆史叙述,由大及小,風格考究。但紀錄片若充斥這種千篇一律的叙事結構,停留在非黑即白、内容空洞的固有中國模式上,缺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高超的叙事水平,也難得到觀衆的青睐。每一個事物和現象的背後,都有這個社會文化的身影。紀錄片要多嘗試以小視角切入,層層深入剖析,繼而發掘一個立體的鮮活的社會影像。《中華的故事》以普通人的視角切入,将恢宏曆史放入當代生活場景,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與價值灌輸,而是用有溫度的鮮活曆史打動人心。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多線索、多視點叙事并行,讓影片的故事變得好看,是中國紀錄片走出國門的一劑良方。在新意發掘上,2016年1月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即為代表性作品,該片聚焦在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修複和修複者的生活故事,視角小而精妙,另辟蹊徑地展現了我國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深厚。

4.回歸個體,以情動人

在紀錄片中對人性美的追尋和人情溫暖的思考總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衆,容易被打動的是人類共通的情感,人性中真善美的溫情。紀錄片要回歸個人化的表達,這與西方價值觀取向也是相同的。相較于中國社會注重集體,強調團結和規範,西方社會更注重個體發展與意見表達。中國紀錄片中的宏大叙事,常給人蕩氣回腸之感,但若沉溺于單調的宏觀表達方式,忽視平凡人的故事,則易讓觀衆感到空泛和距離。法國紀錄片編導凱瑟琳•雷默認為:“一些重要的跨文化交流的節目,應該是關于普通人生活的節目。這樣的片子能夠反映一個文化的獨特性,不同文化之間的對比及他們之間的共性。”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走出國門後,以其對生活與人情的關照獲得強烈反響。美食不僅僅是美食,而是承載着家庭溫暖與個人故事的記憶。美食與風俗的背後,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也是普通中國人個體人生經曆與生活情感的寄托。當紀錄片以個人化的視角切入,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以人類的共同情感為主要基調,則能夠跨越文化上的差異,在不同民族之間産生共鳴。

正如邁克爾·伍德在《中華的故事》結尾所說:“曆經了四千年的中國文明,曆經了所有的勝利與悲劇,曆經了不計其數的發明與創造,世界需要一個繁榮和平的中國,這個需求前所未有。”優秀的中國紀錄片走出國門,對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塑造中國形象發揮着巨大作用,有助于向世界展現一個繁榮和平的中國。

「注釋」

①《新華每日電訊》,《關注中國,BBC紀錄片“不需要理由”》,新華網2016年2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mrdx/2016-02/19/c_135113814.htm。

②雷揚:《中國紀錄片“走出去”的美學思考》,《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6期。

③文化相對主義理論雖然遭受到一些學者的質疑和批判,但其觀點中仍不乏合理性的見解,本文選用了赫斯科維奇的觀點。

責編:吳奇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