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公務機市場,中國的公務機行業正在悄然轉型——連續多年的“爆發式”增長結束,市場逐漸走向理性和成熟。
“中國公務航空市場已經發生改變,用航空業的術語表述,就是在全速前進、快速爬升多年之後,過渡到了遠程巡航新模式。”亞洲公務航空協會主席查爾斯·穆拉斯基說,除了外部環境變化,行業也在自我調控,走向更平穩健康的發展。
每年4月在上海舉辦的亞洲公務航空展,被全球航空業視為觀測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動向的“風向标”。穆拉斯基的比喻,代表了業界人士的普遍看法:中國公務機行業從爆發式增長進入增速放緩階段,正逐漸回歸其交通工具的本質,市場前景保持長期向好。
非理性擴張後,市場正需冷靜
2015年中國公務機隊規模約為300架,同比增長率百分之五,增速呈現明顯放緩之勢。
“市場在褪去急功近利的非理性擴張後或許正需要冷靜,逐漸走向理性和成熟。”亞洲公務航空協會副主席、德事隆航空大中華地區與蒙古國際銷售副總裁吳景奎說:“必須注意的是,‘增速放緩’仍是增長,中國公務機市場前景‘長期看好’。”
在2016亞洲公務航空展上,全球主流公務機制造商悉數到場,展商數量和參展規模都有增無減,還呈現出行業多樣化趨勢。新産品、購機訂單以及合作協議頻頻發布,全球公務機行業的領軍企業與中國市場的深度融合傳遞出重要信号。
“種種迹象表明,行業正在發生變革和進步。”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德·博倫說。
公務機逐漸回歸本質
公務機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被引入中國,并因其高效靈活和私密性的優勢而逐漸被中國的精英階層所接受。在“爆發式增長”後的冷靜和轉型期,公務機逐漸回歸其交通工具的本質,用戶選擇走向理性。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迅速向海内外拓展合作,投資和業務覆蓋面非常之大,頻繁而及時的交流顯得尤為迫切。”中國公務航空集團董事局主席廖學鋒說。
“越是競争殘酷、賺錢更難的時候,做事越要有效。機會轉瞬即逝,公務機就是這樣能夠幫助把握機會的‘時間機器’。”廖學鋒說,公務機的本質就是一種高效的交通工具。
業界人士指出,經濟環境的變化對公務機行業影響最為直接,中國反腐力度空前加大等因素更加速了公務機行業的轉型。相比之前,中國的公務機購買及使用正變得理性——從曾經的傾向于“更大、更寬、更遠航程”,逐漸轉向基于實際需求來選擇購機或包機服務;在機型選擇上,兼顧大中型和中小型。
中國買家變得專業和“聰明”了
在全球市場上,購買力超強的“中國消費者”是個獨特的存在。在公務機領域,很多中國客戶曾經都有着對“更大、更高、更遠”的執念,格外鐘情大型高端産品。而今,轉變悄然發生——中國成長起來的公務機運營企業也将視野拓展至海外,而來自中國的買家也變得越來越專業和“聰明”了。
從購買公務機的新興力量到公務機服務的提供者,中國公務機運營領軍企業金鹿公務航空在二十年間成長為全亞洲最大的公務機運營商和全産業鍊服務供應商,機隊規模超過90架。
“世界看好中國機會,中國的企業家也在帶着資本和技術飛向世界。”金鹿公務航空副總裁方新宇說。
中國公務機客戶也有一個很大困擾——公務機在中國的使用不僅受到空域條件的限制,機場資源和服務支持等地面保障配套也嚴重不足,其靈活、高效的優勢難以充分發揮。
好消息是,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增強樞紐機場和幹支線機場功能。業界預計,中國将新建約50個機場,其中大部分建在中西部地區;更适用于靈活起降的通用機場也将達到500個以上。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