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外媒,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負面新聞”“有色眼鏡”等貶義詞,但外媒涉華報道不僅僅限于“負面新聞”,很多報道其實也都很正面,或者至少是比較中性、客觀的。
本文梳理了近幾年的外媒涉華報道,主要探讨軟新聞、地方新聞和日常報道,旨在剖析外國讀者的興趣所在和思維方式,以拓展豐富我們自己的報道視野和寫作思路,努力與國際話語體系對接。講好中國故事不僅需要“高大上”的深度策劃報道和重大議題設置,也需要“小清新”來一點一滴地展現中國的進步、變化,以及中國人的夢想、奮鬥。
一、地方新聞“全球化”
中國的駐外記者在報道所在國新聞時一般都會考慮相關新聞是否會引起國内讀者興趣。同理,身在中國的“老外”記者,他們眼裡的中國新聞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與世界緊密相聯的。以國際視角報道中國,那些不在中國的海外讀者才可能有閱讀的興趣。
案例1:棉花盛開的新疆:中國新絲綢之路的十字路口(路透社,2016年1月12日)
簡評:這篇特稿發自新疆阿克蘇,講述了當地幾家棉紡織企業的故事,大背景則是中國政府在新疆創造就業以實現長治久安以及鼓勵勞動密集型産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政策舉措,更為深層次的背景則是“一帶一路”倡議帶給新疆外貿發展的機遇。
案例2: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将掀海外建設熱潮(路透社,2015年9月7日)
簡評:這篇發自江蘇徐州的報道講述的是一家中國建築機械生産商——徐工集團的發展故事,以小見大地反映了“一帶一路”倡議給中國企業和沿線國家帶來的機遇。
案例3:杭州發展模式折射中國經濟轉型之路(路透社,2015年5月21日)
簡評:這同樣是一篇以小見大的報道,從一個“城市故事”反映“中國制造2025”規劃和中國經濟的轉型之路。同樣,文章用精彩的直接引語解釋了經濟轉型——
“以前在杭州,女孩子們都想嫁給在杭鋼上班的男孩子,而現在,她們都想找在阿裡巴巴工作的男孩子。”
案例4:中國人購買的電視機尺寸“全球最大”(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10月26日)
簡評:這篇報道寫于金融危機期間,視角比較獨特。稿件切入點很小,但卻反映了中國各地消費者在家電消費返券等政府刺激措施的激勵下加大支出、擴大内需,從而幫助全球抵禦經濟危機的大主題。
啟示:“立足本地,放眼全國;立足國内,放眼世界”應是對外記者的基本素質。在采寫以對外報道為目的的地方新聞時,記者可提前考慮一下此類新聞與中國國際傳播相關議題或者與全球性話題有何關聯,争取把“地域新聞”變成全國新聞、世界新聞。
二、地方名片“國際化”
提起四川,外國人會想起大熊貓;提起陝西會想起兵馬俑;提起河南會想起少林寺……很多地方因為擁有長期為世人所熟知的某人、某物等等,已經具備相當高的“國際知名度”,諸如此類的還有孔子、敦煌、長城、義烏、華西村、三峽以及阿裡巴巴、華為、青島啤酒、哇哈哈等等。對老外來講,這些人、這些物就是中國的“形象代言”,很多時候外界之所以關注中國就是關注與此相關的新聞。
案例1:研究證明大熊貓并非“獨行俠”(合衆社,2015年3月28日)
簡評:幾乎每年外媒都會對大熊貓做相當數量的報道,如“四川一隻野生大熊貓疑因找不到竹子吃而跑進豬圈啃食肉骨頭”(路透社,2010年3月1日)、“四川為海歸大熊貓招募‘中文老師’”(美聯社,2010年2月3日)等等。由此可見大熊貓在世界上的受歡迎程度。
案例2:孔子歸來:山東曲阜流行品嘗“孔府家宴”(法新社,2013年9月11日)
簡評:作為中國軟實力的象征,孔子同樣是外媒樂此不疲的報道話題。本文通過詳細介紹“孔府家宴”的幾道精品菜,着重探讨了其背後的文化傳承意味,但同時也指出有些人認為“孔府家宴”是一種商業行為。
案例3:中國最富裕村莊高規格送别領頭人(法新社,2013年3月22日)
簡評:這篇報道發自華西村,當天這一中國首富村為原黨委書記吳仁寶舉行葬禮。華西村舉世聞名,報道以葬
禮為由頭回顧了在吳仁寶領導下華西村的發展曆程和榮譽,當然也有争議。
案例4:阿裡巴巴謀求在體育領域“掘金”(法新社,2016年2月4日)
簡評:阿裡巴巴發展勢頭迅猛,舉世矚目,它的每一步舉動都會引來外媒的強烈關注。
啟示:“地方名片”是很好的對外報道素材,從事對外報道的采編人員應詳細梳理本地或各地的“地方名片”,做到了然于胸。隻要長期跟蹤,常報常新,就會取得良好的外媒采用效果,并借此“形象代言”更好地宣傳中國。
三、“中國獨家”走向世界
上面談到的都是外國人所熟知或者可以與國際新聞挂上鈎的,那麼對一些純粹屬于中國特有的東西,是不是外國人就不關注呢?也不盡然,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許多外國人很有興趣深入了解中華文化。
案例1:中國農曆“羊”年:是“綿羊”還是“山羊”?(法新社,2015年2月16日)
簡評:這一選題事實上由新華社英文首發,但法新社迅速跟進,自行搜集大量材料并采訪民俗專家,詳細介紹中國農曆新年的民俗文化。
案例2:旗袍讓上海女人重返“花樣年華”找回“戀愛時的感覺”(法新社,2010年2月1日)
簡評:當年熱映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的多套旗袍引起熱議,這篇報道很好地突出了新聞性和趣味性,巧妙地介紹了“旗袍”這一中國特有的服飾文化。
案例3:川劇變臉:神奇的藝術(路透社,2009年12月11日)
簡評:這是一篇人物特稿,通過對藝人何洪慶的訪談,向海外介紹了川劇變臉這一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瑰寶。
案例4:“駐京辦”飲食文化——無需離開北京盡享中國美食(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2006年8月16日)
簡評:這篇文章并沒有停留在表象描述,作者也探尋了駐京辦飲食文化的起源及其對北京本地飲食文化造成的沖擊。
啟示:此類新聞多集中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它能夠反映中國人的民族特質和風貌,是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重要領域。此類新聞需要我們充分做好背景解釋,并突出新聞性或者趣味性。
四、“地球村”裡的中國人
東西方文化其實一直都在相互影響,當中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融入世界,中國人也越來越敢于表達自己、展現自己、擁抱世界。對很多變化,我們自己往往“隻緣身在此山中”而沒太注意或者由于一些傳統影響而不好做報道,對外國人來說卻是很好的報道題材。
案例1:戴白手套的管家——中國富豪新标配(美聯社,2015年10月5日)
簡評:這應該是西方文化影響中國人生活方式的一個不多見的案例。
案例2:性玩偶進入中國人生活(法新社,2015年4月14日)
簡評:性在中國仍是大家盡量避免的一個話題,但外媒似乎更願意借此來觀察中國社會的開放程度。這篇文章分析了性玩偶産業背後中國性别比例失衡的社會因素,以及一些人群的心理狀态,還是比較客觀的。此外,同性戀話題也是外媒極為關注的報道領域,事實上新華社的英文報道對同性戀話題從來沒有回避過。
案例3:上海首家鬼屋把萬聖節傳統帶入中國(路透社,2009年10月27日)
簡評:西方文化影響中國的又一案例。案例4:中國現代女性在極具情欲色彩的“鋼管舞”中盡情釋放自己(法新社,2007年6月10日)
簡評:在這篇報道播發的2007年,“鋼管舞”在中國剛開始萌芽,大衆是戴着“有色眼鏡”看待它的。幾年過去了,“鋼管舞”早就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國内諸多媒體報道上了。如今再回頭看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變化。
啟示:此類新聞往往曾經都是禁忌話題,但随着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逐漸接受曾經不肯或難以接受的事物。我們對外報道的任務之一就是要關注這其中的細微變化,并呈現給全世界,這需要我們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善于捕捉變化的迹象。此外,此類新聞一般都具有争議性,因此在報道時一定要注意客觀平衡。
五、中國社會“萬花筒”
此類新聞往往由各種社會熱點和網絡熱點等引發。因為從中也可以管窺中國的社會現狀和中國人的現時心态,及其背後的社會變遷、思想發展,所以外電也很關注。其中很多新聞類似于外電中的“oddnews”(奇聞轶事)。
案例1:中國網紅“papi醬”獲百萬英鎊融資(英國《泰晤士報》,2016年3月28日)
簡評:事實上,“papi醬”并非第一位受到外媒關注的網絡明星,美國《赫芬頓郵報》近期還報道了另外一位網紅“拉丁舞小胖”(2016年4月1日)。再之前,“芙蓉姐姐”“後舍男孩”“犀利哥”等等都曾被歐美媒體關注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這些報道中很少看到調侃的味道,外媒多借此分析當下中國社會潮流和民衆心态。
案例2:越像毛主席越好——中國抗日影視熱帶來“特型演員”熱(法新社,2015年2月3日)
簡評:這篇報道的視角也比較獨特,記者采訪了幾位“特型演員”和專家學者,向海外讀者介紹了中國抗日影視熱的政治和社會大背景,以及“特型演員”出現的曆史和現狀,可讀性很強。
案例3:清明節:中國人開始為寵物掃墓(路透社,2016年3月31日)
簡評:寵物公墓今年清明節悄然興起,外媒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現象,通過報道展示了一個變化的中國:直到上世紀80年代養狗還不合法,而今養寵物已成為時尚;過去人們不覺得吃狗肉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而今人們的動物保護意識已逐漸增強。
案例4:中國首家孝道文化博物館傳承尊老傳統美德(法新社,2015年3月30日)
簡評:這篇發自四川邛崃市固驿鎮的報道聚焦中國首家“當代孝道文化博物館”,對尊老敬老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及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作了介紹,也客觀分析了傳統孝道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啟示:社會熱點報道相對來說容易操作,但能否将其做深做透而不流于表面則需要記者下一番功夫。此類新聞的背後往往都反映着中國的社會變遷與人們的思想變化,報道時應予以體現。
六、老外在中國
在中國各地工作生活的老外,知名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合作,各種國際組織在中國的活動,各種外援項目在中國的實施,還有在中國各地遭遇事故受傷的、遇難的、犯法的、判刑的老外,都是很容易引起國際關注的話題。
案例1:法國雷諾在華首家工廠竣工投産(法新社,2016年2月1日)
簡評:這篇報道本身隻是一篇普通的經濟報道,但是考慮到雷諾是在中國經濟增幅放緩、汽車銷量下滑的大背景下進入中國的,那麼這篇文章的對外意義就凸顯出來了,因為它展示了外資對中國的信心。
案例2:天安門廣場出現米老鼠(法新社,2015年6月30日)
簡評:這篇報道講的是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生命之繪——迪士尼經典動畫藝術展》,自然,外媒要對比一下美國動畫産業與中國的國産動畫,及其背後所反映的不同價值觀。
案例3:中國:一個對非洲年輕人來說充滿機遇的國度(路透社,2009年11月6日)
簡評:一句話,這篇文章就是一篇正面宣傳中非友誼的正能量報道,如果不看電頭,讀者甚至會以為是中國的英文媒體所采寫的報道。
案例4:中國小商品市場義烏:阿拉伯人、非洲人的吸鐵石(法新社,2009年2月17日)
簡評:同案例3如出一轍的正面報道。故事性強、可讀性強。
啟示:在華老外是我們對外傳播中國、講述中國故事的絕佳人選。很多道理我們中國人自己費勁解釋半天,海外讀者還不一定認可,但是如果能夠通過在華老外自己的親身經曆來講述,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此類報道應該大力加強。
以上外媒涉華報道案例的梳理、歸納難免有偏頗之處,但筆者還是希望能從對外報道的實踐角度,為一線新聞采編人員提供可資借鑒的思路。
新華社從事對外報道的前輩們常講一句話:“對外報道無禁區,如何表達有技巧。”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報道視角和寫作技巧很重要,豐富多彩的外媒報道就像一面“鏡子”,時常照一照,可以折射我們自己報道的盲點,拓展我們的視野,彌補我們的不足。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