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作為婦女民間外交主體的全國婦聯,圍繞國家總體外交,不斷加強與世界各國女性的交流交往,取得系列成果。其所屬刊物——《中國婦女》雜志1939年6月在延安創辦,毛澤東主席親自題寫刊名,并賦詩祝賀。《中國婦女》英文月刊和中國婦女英文網作為中國婦女事業和婦女民間外交事業的窗口,一直緻力于将中國和中國婦女的發展進步傳播出去。
從全球的角度看,21世紀最初十年女性媒體經曆了迅猛的發展,尤其在期刊雜志領域,女性期刊占據絕對優勢。以歐系的《時尚》和日系的《瑞麗》為代表,實現了全球出版發行,全面引領各國時尚風潮。它所傳播的普世價值、消費觀念和人生理念,帶給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婦女》英文月刊也是在這些國際女性媒體的影響下,結合着中國的實際和中國婦女的實際,抽絲剝繭,去粕取精,開展着我們的外宣工作。
傳遞中國女性的現代形象
《中國婦女》英文月刊和中國婦女英文網的宗旨是“凸顯女性特質,講述中國故事”,以期實現“讓世界了解中國婦女,讓中國婦女走向世界”的目标。
凸顯女性特質,目的是吸引身為女性的受衆的興趣和關注,無論她是美國人、英國人,還是韓國人、日本人。
我國的民主人權、新聞管理、民族宗教、司法體制等問題長期受到外界關注,其中不乏誤解和偏見。怎麼能引導國際社會客觀、公正地認識和看待這些問題,一直是從業者持續思索和探讨的問題。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的專訪報道,反映中國各領域獲得的發展和進步;通過報道中國女性公益品牌項目,比如“母親水窖”“春蕾計劃”“安康計劃”“兩癌免費篩查”等,向世界展示中國政府關注女性生存與發展,緻力于女性權利權益的保護;通過傳遞中國女性的現代形象,報道當代中國女性的生活。
2014年,《中國婦女》英文版一篇關于新疆婦女創業就業成就展的報道在網站刊發後,引發關注。一位英國讀者評論說:“烏魯木齊,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神奇的名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沒想到它已經發展得這麼好,那麼多的女性竟然開創了那樣的事業,精彩的展會實在令人驚訝。這是多麼輝煌的成就啊,真值得驕傲!”一位挪威讀者留言說:“我不喜歡聽政治家說什麼,因為那不夠真實,可是,如果看到一群女子為了丈夫孩子在做什麼,我相信那是真實的。新疆的女人很智慧,也很勇敢,我相信中國政府在幫助她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中國婦女》英文版2016年《拉薩新事》通過一組攝影作品,講述兩個藏族姑娘學習和創業的故事,引起很多外國讀者的興趣和積極反饋。一名來自澳大利亞剛剛開始在北京語言大學讀書的留學生說,她一直對西藏很感興趣,但是她聽說的很多信息都是西藏很封閉,很動蕩,與大陸很隔絕等諸如此類的描述,所以看到這個報道,她感到很驚訝。她說,她真的不知道西藏其實和世界上其他很多城市一樣,已經發展得很現代了。尤其是看到照片裡的女子,那樣一種自信樂觀的表情,還有照片背景裡的安詳氛圍,她就覺得她看到了不一樣的西藏。
2012年9月,一篇《關注“兩癌”篩查關愛女性健康》的報道在《中國婦女》英文版推出後,引發很多外國讀者關注。農村婦女“兩癌”篩查項目是中國衛生部、财政部、全國婦聯共同推動實施的免費檢查項目,被社會各界譽為“造福廣大農村家庭和千百萬婦女的民心工程”。一位英國讀者評價說:“中國政府的資金很好地救助了患病的女性,給了她們第二次生命。”來自孟加拉、印度等國的讀者來信和網絡留言則充滿了羨慕和欽佩的感情,她們說,“這是一項創舉”“這樣的國家值得欽佩”。一位美國醫生則對項目的成果表示贊賞,她在留言中說:中國政府3年撥款5.62億元,對1169萬名婦女實施宮頸癌免費檢查,對146萬婦女進行了乳腺癌檢查,共檢出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等陽性病例16,313例,早診率達91.7%;共确診乳腺癌631例,早診率達69.72%。這是很了不起的,這意味着一萬多個婦女免于死亡,一萬多個家庭被挽救。
組織獨具特色的活動
一直以來,全國婦聯開展的各項婦女民間外交活動,從中俄、中美、中西、中歐婦女交流蓬勃開展,到婦女領域交流正式納入中法人文交流機制、“南非中國年”舉辦等等,《中國婦女》刊網都做了各具特色的報道,為中國婦女和全國婦聯赢得越來越多關注。網站經常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國的邀請中國婦聯有關機構參會的信函。
中國婦女雜志社也利用自身平台,組織一些獨具特色的活動。比如,2011年4月,聯合江西井岡山市主辦了第二屆中國井岡山國際杜鵑花節。組織駐華使節和夫人參加井岡山杜鵑花節,開展“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駐華使節走進井岡山”主題活動,讓各國使節拍攝井岡山優美風光,參與紅色旅遊“六個一”活動,種植紀念樹,制作《駐華使節眼中的“紅色搖籃”——中國井岡山》國際攝影集,通過駐華使節向世界介紹井岡山的人文曆史、風土人情,也傳遞着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結束後,來自瑞典等國的駐華大使和夫人特别發來緻謝信函,感謝中國婦女雜志社組織這樣的活動,讓他們更貼近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國情,也讓更多外國人了解了“紅色井岡山”的光榮曆史和蓬勃的今天。他們說,一場體驗活動,勝過萬字報告。
一直以來,《中國婦女》雜志以“家”連天下。因為女性在家庭中具有的獨特作用,有關家庭的報道始終是我們外宣的重點。
2014年以來,全國婦聯在全國範圍内開展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引導廣大女性發揮獨特優勢,積極建設文明家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紮根。中國婦女雜志社刊網全力宣傳報道相關内容,刊出大量最美家庭典型,講述這些家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傳播中國優秀家庭文化,收到衆多外國讀者積極反饋。
多數外國讀者對于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的開展表示贊同,他們被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和真情實感所打動,為最美家庭中體現出的家風家訓所折服。讀者們紛紛表示,最美家庭的故事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家庭和中國文化,甚至有讀者表示他的祖國也應該舉辦類似的最美家庭評選。下面摘取兩條讀者反饋的原文:
2014年12期符純珍的故事,讓人想到中國重視孝心的思想。她在丈夫去世之後堅持照顧公婆的事迹非常感人,尤其是她為了照顧公婆而甘願放棄再婚,這凸顯了中國家庭紐帶關系的重要性。另外,關于政府在養老和服務方面的政策介紹也很有啟示。
——PamelaLord(英國讀者)
我覺得通過尋找最美家庭的活動來表彰那些努力改善自己和周圍人生活的普通家庭是很好的事情,它讓我們看到中國無論社會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中國文化中那種家庭為先的傳統沒有變,中國人對家庭的珍惜與愛沒有改變。
——JaneWillborn(美國讀者)
以“情”動人,以小見大
“真情無國界”,《中國婦女》刊網的報道,講述了很多中國傑出女性的勵志追夢故事、中國夫妻患難與共的愛情故事。
2013年,一篇介紹北京市“愛無限,行緻遠”職業女性交流活動的報道,引發各國女性讀者共鳴。我們在報道中展現了幾位大型企業女高管的真心傾訴,她們說:我也想做個體貼的妻子,關懷備至的媽媽,可有時候,工作太忙,精神太緊張,實在無暇為他們做什麼……家庭和職業到底如何取舍?這則報道沒有關注重大事件,卻讓各國女性讀者感同身受,紛紛留言加入讨論和傾訴。說到底是真情打動人心,真情引發讀者共鳴。
2014年,一篇關于主持人郎永淳支持他的妻子與癌症鬥争的文章,讓很多外國讀者印象最深刻。加拿大退休記者BobMiller說,這個故事真的很感人,大多數男人都會在妻子面臨類似困境的時候守在她們身邊給予支持,但是郎永淳對妻子的感情和幫助是更深層次的,他們是彼此的靈魂伴侶。“我很喜歡并希望繼續能看到更多相關的文章。”來自新加坡、印度、印尼等國家的讀者都留言說,這才是真愛,令人感動,并會為他們祈禱。
法國讀者Mathilde這樣說:“我在中國的成都和上海生活了幾年,定期收到這本英文雜志,最感興趣的文章是關于普通中國民衆生活的,講述父母和孩子怎麼相處,孩子怎麼叛逆,祖父母為什麼喜歡放風筝、遛鳥等等,沒什麼大事,卻很活潑,很有人情味,很吸引人,讓我不知不覺就對中國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前,我和大多數法國人一樣,對中國的認識有誤差,對中國的印象僅限于中餐好吃、中國字難認、中國人多等等,甚至還有一些不太好的印象,比如中國人不講衛生、打孩子等。但是,現在覺得并不是那麼回事。”
“細節決定成敗”,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細節也是關鍵,常常能以小見大,收獲事半功倍的宣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