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從熒屏上的“中國故事”看電視對外傳播

從熒屏上的“中國故事”看電視對外傳播

時間:2024-11-06 10:48:47

惠培培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公司編輯

2015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教育》火爆中英。BBC記者跟蹤拍攝了一個月時間内來自中國的五位老師用“中式教育法”教英國博航特中學學生的情況,課程包括中文、數學、英語、體育、科學等,英國學生在課堂内外與中國老師的“沖突與磨合”貫穿始終。有意思的是,這次教育實驗結束時,他們的平均成績比采取英式教學法的班級更勝一籌。臨别前,不少學生也表示能理解中國老師的苦心。

2016年春節,中國五洲傳播中心與英國雄獅電視公司聯合制作的電視系列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在BBC二台播出,分為《回家》《團圓》《歡慶》三集,通過記者出鏡串聯的方式,将中國鄉村城市、南北地域的春節故事一一展現,呈現了熱鬧祥和的中國年。

以上兩部紀錄片在海外播出後取得了較大反響,其取材角度及編輯理念對于中國電視對外傳播有一定借鑒意義。本文試對一些視頻節目的選題和拍攝角度進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

用“人文”元素強化“标簽化”題材

對于外國人熟知且喜愛的中國“标簽化”題材,挖掘其背後的人文故事,有助于增加對外傳播的有效性,提高傳播質量。

近年來,随着中國文化“走出去”進程加快,外國人對很多中國元素越來越熟悉。晶瑩剔透的冰雕、沸騰飄香的火鍋、熱熱鬧鬧的廟會,這些外國人耳熟能詳的中國元素在《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一片中得到充分的傳播。

但如是題材的反複傳播也有“标簽化”之嫌,在對外傳播中,“标簽”題材究竟是否值得大費周章地進行拍攝報道?是否會起到良好的傳播效果呢?

筆者認為,通過介紹西方觀衆熟悉并接受的中國元素,更能增加相互的好感,更便于推介那些不熟悉的事物。但千篇一律的大紅燈籠、反反複複的茉莉花難免讓人“消化不良”。那怎麼讓西方觀衆眼前一亮,不感到乏味呢?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利用中西方地域、國情、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的不同,呈現出中國獨有的故事:護林員與猴年主角金絲猴的數十載情緣,四川名酒釀造工藝的百年傳承,京郊古鎮打樹花的傳統與革新。

這些故事背後傳播的正是當代中國活生生的人文故事。《辭海》對“人文”的定義是: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每個國家的文化是最有代表性與獨特性的标簽。曾經在國外大熱的《舌尖上的中國》展示的中國飲食文化,正是将“食”與“人”用故事勾連起來,見事又見人,增加了美食的感染力,起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熟悉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得對外傳播,熟悉的東西背後又有哪些陌生的東西;哪些才是真正陌生的東西,陌生的東西背後有沒有熟悉的東西,都需要我們辯證看待。共同點讓我們有對話的基礎,但人文化的故事才能吸引住對方。

利用沖突後的“思辨”介紹“相異”題材

在對外傳播中,應合理選取外國人存在偏見誤解或者中外雙方觀念有沖突的中國題材,給雙方提供交流機會,利用傳播後的輿論熱潮,促進溝通理解。

在影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教育》中,中國老師和外國學生禮貌初識卻發現觀念嚴重沖突、矛盾升級,轉而偶有反思、互相體諒,到最後臨别揮淚,這一過程符合跨文化交流的磨合規律。

當然,有人會一見面就情投意合,但就中西方自鴉片戰争後近兩百年的交往來看,這并不現實,我們在對外傳播中是否就要諱莫如深呢?

中英教育理念的差異被視頻剪輯手段極大地放大。能不能每天堅持這麼長時間的課堂學習?能不能遵守課堂紀律?能不能接受“灌輸式”授課方式?本片正是通過沖突碰撞後雙方的妥協和堅持凸顯了中西方教育理念、甚至對下一代人生規劃的不同。

BBC展現的中西方教育領域的沖突激起了觀衆的争論和反思。一些國外網民留言批評英國學生缺乏紀律性,不少人表示中英教育各有利弊,應取長補短。中西教育一時成為中英文化交流活動中的一個熱門讨論話題。在4月舉行的2016中英校長高峰論壇上,博航特中學校長表示中國學生和家長都很用功,而探讨中英教育就是尋找各自優缺點,在各自教育系統裡進行改進。

如何讓存在文化沖突的雙方更好地輸出與接受彼此的文化,這是值得對外傳播從業者思考的問題。BBC紀錄片并未刻意宣傳中國,但在教育話題上,促進了中西雙方的認識與理解。BBC的這次嘗試表明,在中外存在較大差異的領域,盡可能全面平衡地展現雙方的異同,或者原生态地陳述事實,有助于中外觀衆理性地接受雙方的差異,從而更好地理解對方,甚至反思自我。但必須注意的是,文化類話題的沖突性雖然不及政治類話題“敏感尖銳”,但在報道“相異”題材時也要站穩立場,謹慎把握。

用“辯證”方法介紹“争議”題材

一些中國題材容易引起西方誤解,或者本身确實暴露了特定的社會問題。對此,可以通過“辯證”的方法,找到于我有利的角度進行報道。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第一集《回家》展現了中國春運的宏大場面,稱之為一場“春天的遷徙”。

“春運”對普通中國人來說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詞彙,怎麼把自己“運回家”是讓不少人“撓頭”的事情。每逢春運,問題性報道就見諸于國内媒體。如果把這個概念簡單地搬運到文化迥異的海外去,未必讓人感同身受,反倒容易導緻困惑。

因風雪造成數十萬旅客滞留的廣州車站讓人感到春運的艱難。影片拍攝了旅客疏散進站的畫面,直觀而震撼。同時,該片記者還采訪了亞洲最大的鐵路局調度控制中心,畫面中寬敞的大廳和井然有序的工作場面,讓觀衆看到中國政府機構現代化的一面。記者還把其比作阿波羅13号控制室,類比感性而形象,讓春運多了幾分“未來感”。

回家同時也是溫暖的,該片運用辯證的角度看待問題,更多着墨于春運的暖心、關懷。紀錄片采訪了一個中西合璧家庭,拍攝了回國前孩子繪制傳統全家福的熱鬧場景。女主人在機場迎接身為帕金森患者的父親的長鏡頭特寫更讓人感到回家的溫暖。這個中西結合家庭在片中更具象征意義,容易讓西方觀衆感到“接近性”和親切感。同時她對國内家人的牽挂、混血子女對中國文化的喜愛,都是很有利于對外傳播的角度。

雖然都是客觀事實的展現,“濃厚的家庭觀念”“科技力量”等于我有利的元素穿插其中,本身“難堪”或者容易遭到誤解、引發偏見的“危險”概念也能有效地實現對外傳播。

用“輕松”元素傳播“抽象”概念

随着中國的發展,外國人未知但我方需要主動傳播的中國題材不斷增加。借助一些輕松的元素介紹“抽象”“生硬”的概念,可達到“以柔化剛”的效果。

經濟類題材主體相對抽象、專業性強,曆來都是新聞報道中的難點,尤其是在電視這類線性傳播中,内容稍縱即逝,傳播難度加大。這也是電視經濟新聞通常會運用圖表等可視化元素進行傳播的原因。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新聞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今年4月,複興路上工作室推出的視頻短片《中國經濟真功夫》受到網友好評。該片不僅采用了漫畫形式,還利用中國功夫來诠釋經濟發展之道。例如:将功夫理念中的“退為進、靜制動”和中國經濟放慢增速、調結構助推轉型升級聯系起來;将“徐疾有序、久久為功”與中國循序漸進地推出改革聯系起來;将“惠己達人、精進共享”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亞投行”蘊含的合作共赢理念聯系起來。

用“輕松”元素來介紹外國人一時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也是規避電視線性傳播的弱點、增強其可視化特點的方法。

今年“十三五”正式開局,中國将決戰全面小康。中國媒體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肩負着對外講述中國故事的重任。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新聞單位進行實地調研時指出,希望新聞工作者客觀、真實、生動地報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促進外國觀衆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國。他曾說,中國這頭沉睡的獅子已經醒了,它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但在很多西方人眼裡,他們或者并不承認我們和平、可親、文明,或者隻盯着我們是“獅子”。如何将兩者結合起來,讓西方人接受中國和平快速發展的事實,是對外傳播的題中之義,也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求證的。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