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小确幸”與“小糾結”

“小确幸”與“小糾結”

時間:2024-11-06 10:48:17

朱效民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副主任

筆者在大陸早就聽說台灣的電視新聞和評論欄目非常有名,反映了台灣的社會樣貌和政治生态,據說陸客來台觀光一個不可或缺的項目就是看電視。我自去年聖誕夜來台首日,一到宿舍就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新聞裡剛好一群人在大街上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力倫競選造勢,群情激昂地齊聲高喊着“凍蒜”!“凍蒜”!我竟完全不知其意,一時搞不清楚“凍蒜”是在為己方加油呐喊還是在憤怒聲讨對手——是讓對手“凍住而算(蒜)了”嗎?直到兩天後,有個頻道特别加注括号表明是“當選”之意才恍然大悟。一時間覺得離台灣甚遠。

轉眼在台北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個多月的電視,漸漸覺得自己也體會出了一點兒門道,對台灣電視的新聞報道和評論欄目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感受:日常新聞報道雖然細雜瑣碎,基本都還溫馨實在;時事評論欄目盡管不乏箴言,常常難免刻薄片面,既彌漫着小确幸,也充斥着小糾結。

電視新聞的“小确幸”

“小确幸”是現在台灣的一個熱詞,特指為一些小感動、小安慰、小便宜、小恩惠等而高興、享受等。這個熱詞也比較适合描述近年來台灣電視新聞的一個特征。

台灣島内的新聞資源十分有限,新聞行業競争異常激烈,據統計,如果按人口比例算的話,台灣的新聞采訪車數量曾經是世界上最多的(但随着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近些年來台灣的新聞采訪車也已大幅減少了)。一方面事無巨細皆可新聞,從夫妻吵架、少年鬥毆,到小偷小摸、醉漢鬧事,以及台北市長柯文哲唱歌跑調,天天在電視上輪番上演“台灣人生百态”真人秀,而且不同頻道的報道互相重複、同質化現象嚴重,翻來覆去的多數内容與大陸電視新聞報道比較起來簡直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時真讓人覺得婆婆媽媽、一地雞毛;另一方面,電視新聞十分生活化、娛樂化、溫情化,各種小吃、小趣聞、小感動每天充塞熒屏,有咖啡店推出時令果盤,報道中一定會有品嘗者滿足陶醉的表情大特寫;有老人家被偷了點錢,報道者定會在現場譴責之後教大家幾招防偷秘籍;年末超級寒流來襲,新聞報道更是千叮咛、萬囑咐告訴大家及時添衣、以防感冒,并又為台灣好不容易下點雪而歡欣鼓舞、熱烈期盼。台灣政壇人物在新聞裡大都有昵稱,馬英九曾是“小馬哥”、蔡英文是“小英”,陳菊是“花媽”,洪秀柱叫“柱柱姐”,柯文哲叫“柯P”,連激烈的政治競争也富含一絲人情味兒。每日生活在這充盈着溫馨氣氛的真人版情景劇、輕喜劇當中,台北人的臉上難怪總是挂着點幸福祥和的神情。

不過,台灣記者的敬業精神的确令人敬佩,各路媒體似乎随時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常常一些交通事故警察還沒有到,記者就到了。記得有個新聞是一豪車撞倒了一輛拉貨的三輪車,肇事司機和騎三輪的老伯都受輕傷,不是什麼大事故。隻見一群各電視台的記者舉着采訪話筒圍着豪車司機不停責問“你撞翻了老伯伯不覺得愧疚嗎?沒有什麼要道歉的嗎?有沒有喝酒啊?”連珠炮般的問題及咄咄逼人“深挖”新聞的陣勢一直追到豪車司機雙手緊捂着臉上救護車為止。這樣的報道就不僅僅是即時性新聞了,還有明顯的維護社會道德、勸善抑惡的功能,雖然仍是“小”新聞,但卻不以善小而不為,使得台灣社會真正成為陽光下“講理”的社會。台灣的媒體顯然功不可沒,确實真正承擔起了社會道義“守護者”的新聞職業責任,甚至于讓台灣“官不聊生”。大陸也有類似豪車撞路人的情況發生,但不時演化為“權貴”車主蠻橫欺侮平頭百姓的惡性事件,如果大陸的記者能夠像台灣的同行一樣每每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讓霸淩者及時在電視上同步曝光,相信一定會對促進社會風氣的逐步好轉及良性循環大有助益。

評論節目的“小糾結”

台灣的電視評論節目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評論欄目的名嘴們人人伶牙俐齒、口吐蓮花,嘴皮子功夫十分了得;個個火眼金睛、洞若觀火,可謂是真理在手、撥雲見日。不同名嘴也是個性迥然:有的一驚一乍,有的故作玄虛,有的見微知著,有的天馬行空,嬉笑怒罵皆評論,似乎都有“望一葉而知秋”的預測廟堂之高深與江湖之險惡的本領。名嘴評論基本上都遵循“不片面無以深刻,不極端難見本質”的緻對手于死地而後快的辯論原則。真是看熱鬧的不怕事大,常常一副“将軍不喜太平年,評論唯恐天下安”的勁頭。

然而,凡事用力過了頭就自然走向了反面,自诩為旁觀者清,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很容易讓人看出“馬腳”。台灣電視各頻道的評論員藍綠傾向一目了然,一張嘴其觀點傾向就能讓人猜個八九不離十,常常是立場優先,為反對而反對:凡是對方贊成的都要反對,凡是對方反對的一律贊成,泾渭分明、毫不妥協,甚至抓住對手的一句措辭、一個表情而緊咬不放、上綱上線。對立雙方的交鋒常常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僵持,而無法化解,有的簡直就是無理辯三分,以己昏昏、使人昭昭,這反而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是為了各自黨派的選民喜好而有用力過猛、極度表現之嫌。蔡英文“凍蒜”後發布的第一個命令“謙卑、謙卑、再謙卑”當晚就被調侃為“千杯、千杯、再千杯”(即假設蔡英文連續執政八年,可以好好享受權力的恩澤,每日暢飲一杯美酒,一杯一杯複一杯,八年總計三千杯);馬英九赴太平島宣誓,主權人還沒有回來已被撻伐為“不守看守政府之道”。因而宣揚第三條道路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競選廣告明顯帶有“鶴蚌相争,漁翁得利”的意味兒也就毫不奇怪了:“停止藍綠惡鬥,就買一個橘色的保險吧”。

我對兩岸關系的讨論尤其感興趣,所以給予了較多關注。一些評論員的獨門見解、微言大義時常令我半天回不過神來。深感佩服之餘,也讓我不由得心裡癢癢,索性現學現賣,參與評論。限于篇幅,試舉兩例。

“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的名嘴甲:在談到兩岸民衆互動交流的話題時,名嘴甲氣憤地提及曾回山東青島探親卻因自己的服飾穿着和外鄉口音而不被當地人“認同”,進而得出嚴正結論“他們不認同我們,我們為什麼要認同他們!”此處,該名嘴似乎混淆了兩種不同層次的“不認同”:第一是當地人對外地人在個人層面上的不認同;第二是族群(如兩岸)層面上的互相不認同。幾個月前在大陸沸沸揚揚的“青島天價蝦”事件(外地遊客在大排檔點一盤38元的大蝦,結賬時被告知每隻蝦38元)恰好是一個現成的例子,外地遊客人生地不熟、或因習俗、方言問題交流不暢而被當地人怠慢,甚至“被宰”——此種第一類的“不認同”時有耳聞,但争議雙方均不會随便上升到族群對立的第二個“不認同”層面。費孝通曾指中國不同于西方的陌生人社會,而是一個“熟人社會”——大多數中國人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仍然猶如把一顆石子投入水中而出現的不斷由中心向外擴散的一圈圈波紋,是依據他人與自己的親疏遠近程度而有不同的親密和認同關系等級,迥異于現代文明社會通常對待陌生人的平等、平和、平常的态度。在大陸,自由、民主、平等盡管已經列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然而此類現代文明觀念尚未深入人心,依舊任重道遠。許多人認知的自由是無法無天,許多人理解的民主是為民做主,許多人認識的平等是自私冷漠,與今日台灣人和人之間普遍存在的禮貌、寬容、友善存在着巨大差異。有台北朋友告訴我,在台灣,大陸人一張嘴說話就會被辨認出來。一次在國父紀念館附近我向一位正坐在椅子上吃飯的女士打聽去捷運站的方向,該女士立刻放下餐盒并站起來熱情詳細地為我指路,其真誠的态度、優雅的姿态讓我這個外鄉人在一月的寒冬裡覺得如沐春風、感動不已,至今雖然“人面不知何處”,心底依舊溫暖。

随着國人不斷走出國門與世界交流溝通,兩岸民衆之間的這種差異應當會有所改變,但無疑還需要相當的時間。同樣地,台灣社會今天的現代素質和文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僅僅一、二十年前,在台灣民主選舉的初期,不同政見的人群不也會在大街上拔拳相向嗎?那些年台灣立法委員們在立法院裡的互毆場景也常常被大陸電視新聞所津津樂道。我初到台灣時,分不清各種硬币的币值,由于台灣的硬币都是“銅闆”,不但種類多(從1元到50元不等)而且分量重(是真的銅闆,不同于大陸的硬币多是鋁質的),幾次購物之後口袋裡就叮叮當當一堆沉甸甸的“銅闆”,因而我急于花出去。在一些小店結賬時,我就掏出一大把硬币請店員自己找,偶爾可以明顯感覺到個别店員的态度馬上會變得冷淡起來,顯然店員對我這個“陸客”是帶有輕視的,甚至連台灣特色的購物結束語“謝謝”也不說了。這說明台灣的個别店員也是看人下菜碟的。2016年春節期間,台南市在一宗教場所舉辦傳統的“鞭打春牛”活動,結果台上嘉賓“鞭打”12下“春牛”一結束,台下一大群人就蜂擁而上,大肆争搶、撕扯“春牛”(應該是紙糊的模型,據說拿一片回家有保福消災的作用)。在你推我搡之間很快有些人開始大打出手,台上的主持人不斷高聲呼籲大家看在神靈的份上要冷靜,不要動手。但從電視新聞裡人群扭打的混亂場面看,即使現場高高在上、俯看衆生的神靈也拿這幫不肖子孫沒轍。報道還說,這種因争搶新年“春牛”而群體鬥毆的事情每年都會發生,一直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

在台灣的一些電視頻道裡,“好客山東”的旅遊廣告也出現了,但願台灣遊客在大陸的旅遊心情不要受到可能出現的第一個層次的“不認同”的影響,更不要輕易上升為第二個層次的“不認同”。

“仍然生活在冷戰時代”的名嘴乙:在談到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時,名嘴乙大贊蔣經國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一口拒絕中共的和解試探,痛批今日國民黨政府親近大陸的“失格”行為,是為“自甘堕落”。在該名嘴眼裡,國民黨、新黨、親民黨高層赴大陸交流是沒骨氣的表現,馬英九參加“馬習會”有賣台嫌疑,連戰參加北京紀念抗日戰争勝利70周年閱兵簡直就是叛徒……此等名嘴的言論在電視上頗有市場,附和者不少,隻是給人以“不知有漢,遑論魏晉”的陳腐、隔世之感。蔣經國時代仍是冷戰後期,意識形态挂帥,“道”不同不相為謀尚可理解,但今天全球化時代都已經開啟20多年了,不主動開放交流就等于自絕于整個現代文明世界。根據名嘴乙的邏輯,難道台灣和大陸還要繼續不共戴天、老死不相往來,甚至國共非得兵戎相見、你死我活才算“有格”嗎?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格”?這是否屬于一種台灣版的冷戰思維?難怪不少大陸遊客深有感觸:“文革”妖孽早飄散,不知轉入台灣來。

2016年1月16日台灣的民主選舉順利、平和地落幕,與曾經選舉的“兩顆子彈”相比,的的确确又有了實質性的進步,值得大大慶賀。但一些名嘴天天在電視評論欄目上一葉障目、為反對而反對,無形中不斷強化、激化不同觀點、群體之間的片面對立情緒,雖然也具有了“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你也有說話權利”的民主基本色彩,但離積極溝通、相互理解、協商共識的成熟、有序的民主境界顯然尚有一段距離,也甚至多少令人質疑台灣當下還有沒有真正客觀公正的社會良心。更讓人唏噓不已的是諸如民國大師蔡元培、胡适、林語堂、梁實秋、吳大猷、傅斯年等在台灣難道已是明日黃花、香火難續(我曾向兩位台灣大學的學生打聽林語堂的故居所在,他們竟不知林氏何人也,而且林語堂故居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該故居接待的80%以上的訪客都來自大陸)?!2月3日,“周子瑜”事件的始作俑者黃安盡管已經提前在台申請了保镖,仍然因為害怕被打而不敢如約返回台灣探親,并釋放兩張返台機票的“煙霧彈”,電視裡顯示在高雄機場有人準備了若幹筐雞蛋為黃安“接機”。這似乎也不能算是民主法治社會的正常現象吧,可能對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形象也有負面影響的。

有評論指出電視媒體上的名嘴是當前台灣社會的三大“亂源”之一,看樣子不是空穴來風。台灣的名嘴大多具有海外學曆、高級職位,屬于社會精英階層,其社會責任、胸懷眼光理應更理性、更長遠,但一些名嘴狹隘、片面、激進的言論無疑對此難辭其咎。新年期間,随着民進黨國會過半、全面執政,面對藍綠雙方“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一波又一波的争議、發酵事件——綠營常常稱之為“轉型正義”,藍營則痛斥為“轉型仇恨”“清算鬥争”,已有媒體把2016年稱之為“文革元年”,這是不是台灣民主未來道路上需要繼續跨越、克服的東西?

“小确幸”與“小糾結”能“照亮世界”嗎?

我很喜歡台灣電視上的一句廣告語:“台灣隻有3.6萬平方公裡,但卻可以照亮世界。”隻是也有一點疑惑:台灣似乎對外部世界的興趣不大,如何把握世界的脈動和需求?又拿什麼照亮世界?台灣的電視日常新聞中每天充滿了體貼入微的人情味兒和搞笑耍寶的趣味性,各種誘人小吃、奇聞異談、小幸福、小感動天天充斥着熒屏,但歡喜溫馨裡明顯少了些居安思危、雄圖大略的憂患意識。嚴肅的國際新聞、深刻的全球觀察相對缺乏,不免給人以坐井觀天、自我陶醉之感。尤其是各路名嘴精英大展身手、充分顯示台灣政治生态的電視評論欄目更是鮮有不直接涉及台灣的國際議題讨論和動态形勢分析,吵架互嗆皆不出台灣,似乎越來越沉浸于一切以台灣為中心的自我感覺良好之中,甚至給人以日漸封閉、既夜郎自大卻又信心喪失的印象。

台灣常常以“小”自居,但小中亦有乾坤,四兩可撥千斤。俗話說,不謀全局難謀一域,台灣的長治久安難道不需要世界的整體眼光和全球的寬廣胸懷嗎?全球化時代,“學習就是超越,理解即是征服”,如果缺乏對外部世界的積極認知、真誠溝通和理性了解,如果老是沉醉于自己的“小确幸”、“小糾結”當中,那麼,台灣憑什麼照亮世界呢?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