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涉外邊境沖突的網絡輿情風險與輿論引導對策探析

涉外邊境沖突的網絡輿情風險與輿論引導對策探析

時間:2024-11-06 10:39:15

肖飛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助教

蔡陳梅寶海軍航空工程學院人文社科系助教

近年來,伴随着美國戰略重心東移,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存在惡化趨勢,涉外邊境沖突時有發生,加之互聯網跨越國界的信息傳播效應,常常使我方陷入國際輿論場“中國軍事威脅論”擴散、國内輿論場“中國軍隊軟弱論”爆發的兩難處境,如何統籌國内國際兩個大局、妥善應對網絡輿論成為當前的緊迫課題。環顧四周,從釣魚島争端到黃岩島事件,從中印帳篷對峙到中日火控雷達照射,從緬甸軍機越境投彈到美軍機抵近南海偵查無一不受到輿論熱炒,暴露出涉外邊境沖突具有的普遍性網絡輿情風險,值得我們從中吸取輿論引導的經驗與教訓。

一、涉外邊境沖突的網絡輿情風險

在傳統媒體時代,涉外邊境沖突的信息發布和輿論解釋權牢牢把控在本國政府手中。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打破了國内國際傳播的界限,國際輿論場和國内輿論場的碰撞日益頻繁,信息傳播主體的國際化、匿名化和多元化使得涉外邊境沖突中的網絡輿情風險日益凸顯。

(一)境外勢力刻意爆料沖突細節,網絡水軍借機進行渲染炒作,對我外交與軍事決策形成輿論壓力。

為了赢得本國民衆支持和制造介入借口,域外對手和周邊鄰國常常主動發布甚至放大沖突事件,由此渲染緊張氣氛借由互聯網傳導至我國内民衆,進而導緻加劇對抗的輿論氛圍。從2014年至今近兩年時間裡,美國連續出動了P-8偵察機、B-52轟炸機、“拉森”号和“威爾伯”号導彈驅逐艦闖入南海,并屢屢挑起事端,意在從輿論上營造介入南海的借口。比如,在美P-8A反潛巡邏機抵近偵查我南海專屬經濟區事件中,美國防部卻“惡人先告狀”指責中國戰機“攔截”美機,“異常貼近”“非常危險”,吸引《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關注報道。進而,美國防部還有意策劃了CNN記者登上P-8A巡邏機飛臨我南海島礁,并拍攝了我軍機對其進行驅離的視頻實錄,引發了國際輿論和我國民衆熱議。又如,在2013年中印帳篷對峙事件中,印度軍方和媒體聯手炒作,把僅涉及我軍一個排的普通邊境争端升溫為“中國入侵”,導緻我國國内互聯網上頻頻出現“不能忍氣吞聲”“必須反制印方”的輿情。此外,《紐約時報》還報道稱,在緬甸軍機越境投彈事件中,緬甸軍方運用臉書賬号開展宣傳,指責中國暗中支持被視為叛亂者的果敢同盟軍。

近年來,随着博客、論壇、微博等自媒體平台對我國内社會的輿論影響力日益加大,其匿名和“去中心化”的特征導緻了涉外邊境沖突中網絡水軍的作用力度越來越大。比如在緬甸軍機越境投彈事件中,僅新浪微博以“果敢”為關鍵詞的微博賬号即超過1600個,其中形似果敢同盟軍網絡水軍的賬号有數百個。果敢同盟軍方面長期深耕匿名性較強的論壇、博客等媒體,目前已經形成數十個在網絡空間具備較大影響力、在涉緬問題上具有較大話語權的輿論領袖型網絡賬号。比如,注冊名為“紅軍哥哥”的新浪博客賬号訪問近1500萬次,共發表涉緬博文近2萬篇;天涯熱帖《今天中午果敢同盟軍已反攻果敢緬軍重要據點,驅緬出境已成定局》,點擊量達59萬次、回複量達1萬餘次。他們或渲染緬甸政府軍“殘暴欺淩”果敢民衆,号召世界華人“拯救同胞”;或傳播流言聲稱緬甸軍機再次越境進入中國投彈,指責中國政府和軍隊無視自身主權受到侵犯。諸如此類時真時假的宣傳手法細節生動、言辭尖銳,極大刺激了我國網民的民族主義情緒,成為影響我國戰略決策的輿論變量。

(二)商業網站違規炒作涉軍新聞,意見領袖盲目發表示強言論,影響我輿論調控節奏與效果。

涉軍新聞政治性、敏感性極強,特别是在涉外邊境沖突中,理應受到嚴格管控。但是,部分商業網站為了追求眼球效應,卻對謠言信息推波助瀾,甚至主動介入炒作。比如,2015年7月,一則關于中菲在仁愛礁附近發生軍事沖突的流言在微信微博中廣為流傳,部分軍事網站論壇進而轉發制作了“中菲開戰”的報道标題,造成網絡輿論混亂。又如,在緬甸軍機越境投彈事件中,處于管理真空地帶的商業網站違規策劃博人眼球的獨家報道與專家評論,促使網絡輿情迅速升溫。新浪網通過網絡采訪事發地民衆,網上搜集事發視頻,發布新聞《軍隊進駐遭緬甸炸彈落入鄉鎮,居民稱終于等到你》;搜狐網以對話“軍事專家”名義采訪民間軍事撰稿人,自主解讀緬甸軍機事件。在網絡信息源的真實性不确定、民間軍事撰稿人觀點的準确性有限的環境下,商業網站的這類做法極易引發負面影響,打亂輿論調控節奏。

在涉外邊境沖突中,由于大多數網民對軍事戰略、武器裝備、部隊編制等情況了解不多,前線記者和軍事專家作為意見領袖本應憑借透徹的分析,對網絡民意發揮引導功能。但是,他們有不少卻成為非理性情緒的策源地,甚至刻意聳人聽聞地制造貶損軍隊形象的觀點吸引網民關注。比如,在近期“中美軍機接近”事件中,某著名軍事專家在微信公号中設置了“美國軍機硬要往中國家裡闖我們打還是不打”的議題,引發不少網民轉發質疑中國軍隊“軟弱無能”。又如,在緬甸軍機越境投彈事件中,某國際新聞類暢銷報紙派駐果敢戰事前線記者微博中的原創信息近50%明顯傾向果敢同盟軍,轉載信息絕大部分來源于果敢同盟軍網絡力量,其中包含不少“獵殺緬軍”等極端言論。

(三)國外媒體刻意放大網民偏激情緒,周邊國家密切關注事态進展,損害我國際形象與地區戰略利益。

西方主流媒體借助互聯網技術跨越國界的信息傳播效應,在涉外沖突事件中不遺餘力地捕捉部分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的偏激情緒,既制造出中國意欲“擴張軍力”“恃強淩弱”的霸權形象,又給中國貼上态度軟弱、軍力無能的标簽。在美軍機抵近南海偵查事件中,著名國際時政刊物《外交政策》雜志報道稱,草根民族主義聚集在中國互聯網上,不少微博用戶呼籲“美國觸犯了中國底線”“不能僅僅進行監視警告”;日本《外交官》雜志渲染稱,中國網民給美駐華大使館發信息要求美國“滾出南海”。在緬甸軍機越境投彈事件中,美國《華盛頓時報》引用環球網的網絡調查稱,88%的中國網民認為緬甸政府應當對當前的事件負責,并認為中國網絡上的反緬情緒十分強烈,不少網民聲稱要将果敢變為“中國的克裡米亞”;美國《華盛頓郵報》聲稱中國網民指責政府在緬甸軍機事件中态度軟弱,“中國軍隊(不會打仗)隻擅長喝茅台”。

在國際輿論中,除事件相關方以外,東南亞國家媒體對我涉外沖突事件普遍非常關注,将之視為反映中國對外政策的試金石。針對中國與日本、印度、美國等發生的沖突事件,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媒體常常從中刻意誇大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呼籲東盟國家聯合起來制定“南海秩序”。部分對華态度較為客觀的媒體也受此影響,比如新加坡《聯合早報》在社論中将南海争端、中緬邊境沖突等事件聯系起來,認為“中國政府是否有能力抗拒向民粹主義妥協,不讓民族主義情緒牽動外交決策,這是周邊小國對中國崛起最缺乏把握的因素”。

二、涉外邊境沖突的網絡輿論引導

涉外邊境沖突涉及面廣、影響力大,需要積極開展輿論引導工作,才能有效遏制國内外負面輿情的增長态勢。通過分析近年來類似事件的網絡輿情風險與應對經驗發現,輿論引導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準确定位軍隊輿論角色,基于輿情發展周期調控涉軍信息發布的内容、時機與形式。

在涉外邊境沖突中,涉軍信息發布必須堅決服從服務于國家外交和軍事鬥争大局。作為國家整體戰略的一部分,軍隊應當突出的輿論角色在于有能力有決心捍衛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在信息發布過程中,必須針對互聯網信息傳播效應趨利避害,分階段設計内容、時機與形式。

在輿情潛伏期,應當積極關注事态發展,适時通過互聯網發布軍方預警性信息,向周邊沖突國家釋放威懾信号,防止事件進一步惡化。正如基辛格曾指出的,威懾力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力量、使用力量的決心和讓對手知道。在這一時期,我方可以借網民之口通過微博論壇等非正式渠道釋放軍事行動信息,既能夠有效傳遞鬥争決心,又能留下充足的外交回旋餘地。在輿情高潮期,應當釋放軍事行動信息,配合高層表态,為外交鬥争提供堅強後盾。比如,在緬甸軍機越境投彈事件爆發後,我軍強力發聲,要求緬方嚴格管控部隊,這一及時表态獲得西方主流通訊社及超過60家外媒報道,微博論壇中同時相繼出現解放軍戰機導彈在中緬邊境部署的照片,形成呼應之勢,受到網民廣泛認可。在輿情緩解期,應當嚴密監控主流網絡媒體,及時遏制謠言傳播,避免輿情再度升溫。軍隊主流媒體特别要注意把控沖突方向部隊的新聞報道,防止引發關聯性解讀。針對可能導緻事态擴大的謠言,應當及時采用技術手段管控,并依法追究當事人相關責任。

(二)不斷完善軍地協調機制,針對重點商業網站開展涉軍信息的賬号管理與議題設置。

商業網站的涉軍信息傳播,當前處于管理錯位、缺位乃至失位的狀态。軍隊相關部門對地方商業網站的涉軍信息傳播管控辦法不夠有力,而國家相關執法部門對涉軍信息傳播的重視程度和敏感程度仍存在一定差距。在邊境涉外沖突中,這一矛盾可能造成較為嚴重的負面輿論影響,亟需建立更加暢通便捷的軍地協調機制。軍地協調機制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當前首先應當從重點商業網站入手,才能盡快在涉外邊境沖突輿論引導中發揮實效。分析發現,在涉外邊境沖突中,超級大本營、中華網、鐵血網等知名軍事論壇的網民往往已經具備較為豐富的軍事信息積累和比較穩定的态度立場,受網絡水軍影響較小。新浪、搜狐等主流門戶網站,天涯論壇、凱迪社區等主流網絡論壇,以及微博、博客等社交媒體,社會影響力更為廣泛,更易受非理性情緒影響,應當成為軍地合作管控的重點商業網站。在涉外邊境沖突事件中,要對以相關關鍵詞注冊的微博、博客、論壇賬号加強審核,密切關注其活動情況,必要時通過技術手段調控其影響力。針對主流門戶網站設置相關專題與要聞,軍地有關部門應當明确宣傳要求,嚴格依法管理,将其納入我方輿論引導體系。

(三)充分發揮軍隊智庫傳播功能,長效培育塑造成熟理性的大國輿論生态。

蓬勃發展的社交媒體改變了傳統涉外涉軍輿論的傳播态勢,140字以内的微博内容限制了理性分析的空間,網民情緒化傾向日益凸顯。一旦爆發涉外邊境沖突事件,冷靜的戰略研判大多被“人人喊打”的輿論壓力淹沒,甚至有不少專家學者刻意發布極端言論迎合此類輿論熱潮。無論是官方或民間的輿論引導措施,在這一輿論生态下都容易被反向解讀,陷入“塔西佗陷阱”。改變這一局面光靠一時一地的危機應對遠遠不夠,必須以發揮中國特色新型軍隊智庫傳播功能為抓手,從長遠出發系統持續培育塑造成熟理性的大國輿論生态。一方面,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等軍隊高端智庫應當注重圍繞國家利益打造一批具備戰略定力的輿論領袖,通過解讀我國周邊外交與軍事戰略的正義性與合理性,改變部分民衆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與大國沙文主義思想,呼籲民衆在民族複興進程中保持平和心态,進而為危機時刻的輿論引導做好議題儲備。另一方面,應當大力建設以輿情分析為研究重心的軍隊智庫,通過軍隊媒體及其他主流網站公布涉軍事件的網絡輿情研究報告,為民衆解讀負面輿情蔓延的成因與危害,促使網民對涉軍極端言論形成免疫力。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現代傳播體系中涉軍信息及其傳播機制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号:13BXW023)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