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形象作為中國一個地區的區域形象①,其在對外傳播當中的呈現,往往是由新疆的曆史傳統、文化價值觀念、政治社會形态,以及經濟發展成就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按照李普曼(Lippmann)所說,在國際社會當中的萬千受衆不能親身經曆在新疆發生的萬象世界的情況下,不同的媒介采用不同的新聞話語為受衆提供關于新疆的圖像、象征性的符号及精心挑選的“事實”再付諸于媒介自身的觀點。
由此看來,受衆經由不同媒介提供的認識和了解新疆的不同窗口,在各自的頭腦中形成了關于新疆的認知形象,其中,媒介進行涉疆報道所采取的話語策略就成為外界受衆獲得關于新疆的認知的關鍵。然而涉疆報道的對外傳播狀況不容樂觀,經過了拉薩“3·14”事件的對外傳播失利之後,我國政府及時改變了對境外媒體采取的傳播策略,在烏魯木齊“7·5”事件過程中主動向境外媒體記者公開信息,即便如此,也沒有在事實上改變境外媒體在涉疆報道中采取“政府鎮壓新疆”及“同化少數民族”的新聞框架。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的涉疆報道從未停止受到西方媒體“壓制信息傳播,缺乏新聞自由”的指責,從國際傳播的視角來看,中國媒體對新疆形象的對外傳播總是處在境外媒體占據主導地位的“他塑”階段。
涉疆報道概況
早在“7·5”事件之前,《鳳凰周刊》就新疆問題、西藏問題和維吾爾族及維吾爾社會轉型問題保持了長期且高度的關注。其中,涉及新疆的報道得到越來越多境外媒體的關注和認同,内地維吾爾族流浪兒童和喀什報道曾被《紐約時報》多次提及。2013年,《鳳凰周刊》以《新疆極端勢力内控報告》為代表的涉疆報道均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被大量轉載,影響力巨大。其中,最具有标志性意義的是2014年第12期,《鳳凰周刊》記者張弛采訪庫爾班江,并以一篇第一人稱叙事體例的長篇特稿《一個維吾爾族人的家庭史》發表在4月30日的《鳳凰周刊》上。發刊後不久,恰逢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考察新疆、視察新疆部隊,《一個維吾爾人的家庭史》封面故事得到了最高領導層的特别關注,習近平在全疆幹部大會上引用了報道中的故事,告誡全疆幹部“新疆問題很複雜,不是單一措施可以解決的”。法國《國際信使》周刊刊登題為《在中國做維吾爾人》一文轉載了這篇文章,并稱維吾爾人庫爾班江用自己家庭的故事來說明維吾爾族這一少數民族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美國《外交政策》以《一個維吾爾人的跨文化之旅》為題目轉載了這篇文章,這可以看作是新疆形象對外傳播擺脫由西方媒體為主的“他塑”的開始。因此,本文旨在考察《鳳凰周刊》在涉疆報道的對外傳播中所采取的話語策略。
封面故事既是周刊吸引關注的魅力所在,也是周刊的靈魂,體現了媒體建構新聞事實的方式和核心的新聞理念。本文所選用的媒介文本來自2013年至2015年之間以新疆為主要内容的10期,文章或是對新疆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的全方位解讀,或是涉及新疆的政治社會事件、現象的封面故事,共計28篇。
《鳳凰周刊》涉疆報道的議題主要集中于以政治、社會、文化以及暴力恐怖襲擊為主的突發性熱點事件,主要包括以民族、宗教為視角的對特定人物的深度報道和以國際、曆史、專業角度圍繞恐怖暴力襲擊事件開展的新聞評論兩大類。其中特定人物的報道以所采訪人物口述為主,采訪對象包括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宗教人士、暴恐分子、武警、維吾爾青年、南疆縣委書記等。無論是人物報道還是新聞評論,媒介文本均通篇采用客觀冷靜的感情基調,無明顯的報道傾向。這兩類報道的新聞标題特點鮮明,人物報道封面标題通常為直白而口語化的陳述型語言,而新聞評論的标題則多為概括事件,或者直接在标題上就提供立場和觀點。
二元話語策略
本文側重對檢索的媒體文本進行文本分析,并且揭示筆者的發現。《鳳凰周刊》在報道涉疆新聞時所采用的話語主要是有别于傳統的宏大視野和正面為主的傳統官方話語策略,通過對28篇涉疆報道采用的不同話語角度進行分析發現:第一類為民間化話語,媒體對處于社會大環境下的新疆“小人物”的報道采用了微觀特寫式的口語化話語表達,忠實于還原小人物的個人事迹;另一類為專業化話語,從宏觀方面,媒體從曆史、國際、專業視角,借用不同于官方的專業人士之口來剖析新疆暴恐襲擊事件的來龍去脈。
民間化話語。總體來說,不同于官方媒體長久以來對新疆形象的建構多以宏大叙事為主,《鳳凰周刊》通過“小人物”的故事來展示新疆人的命運,報道新疆“平常人”的“精彩故事”,通過“小人物”講述“大環境”,透過“小故事”流露“大情節”。這些人物的故事看起來微小,卻常常有宏大叙事所難以具有的強大感染力。這種話語策略非常強調以個人化的視角為切入點來管窺最原生态的新疆。《鳳凰周刊》對人物報道大多采用了大量引用采訪人物話語的方法完成均以采訪内容為主的涉疆報道。其中,“小人物”主要包括新疆本地維吾爾人庫爾班江、專業宗教人士阿蔔杜熱依木、在押暴恐分子、反恐前線武警、維吾爾精英人士等。通過對不同民族、行業、階層人群的采訪,多角度多方面地還原真實的新疆形象。
《一個維吾爾族人的家庭史》來自新疆傳統和田維吾爾家庭的庫爾班江30多年來在和田、内地的經曆和感受的口述,不僅是維吾爾族人這些經曆的内心寫照,還反映了宗教、保守主義不斷擠壓世俗社會的新疆緊迫的社會現實。《一位阿吉先生的宗教觀》一文來自對伊斯蘭宗教專業人士——前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中東和伊斯蘭問題副研究員阿蔔杜熱依木的采訪整理。通過阿吉先生追憶兒時喀什開放多元的宗教環境,表達對今天新疆宗教極端思想的擔憂。《解密暴恐分子生成路徑》通過對暴恐分子迪尼塞木等的采訪,揭示了境外勢力的滲透、極端宗教灌輸等是暴恐分子形成的主要原因。《一個南疆縣委書記的實話實說》通篇采用記者與喀什地區行署副專員、疏附縣縣委書記的采訪對話,反映“7·5”事件後越來越強的民族意識造成民族間隔閡難以完全彌補的新疆特殊的民族狀況。《我在南疆反恐的日子》是記者深入南疆鄉鎮,探訪中國反恐前沿陣地,包括負責現場處置的巡警大隊長、執行搜捕任務的特警隊員、年過六旬将迷路的暴恐嫌犯引到村警務室的維吾爾老漢、從烏魯木齊機關下派至喀什鄉村的維吾爾幹部,以及負責排查流動人口的漢族社區工作人員,報道多角度還原嚴打專項行動下的南疆現狀。
以上這些新疆當地的“小人物”的口述史中,媒體呈現不僅在撕裂感日益鮮明的新疆問題中鮮活而百态的生命,還讓這些話題之下的“小人物”的有别于官方話語的觀點得以表達,進而形成了更加令人信服的“民間化話語”。這些有别于官方話語所呈現的話語包括比如“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每天喊民族團結我們也會覺得一切都很假”“依靠政治運動式的強制幹預根本不會有結果,必須采用文化的方式”“不要把所有維吾爾人都當成恐怖分子,還是要把他們拉入中國主流社會中來”“伊斯蘭複興走向極端,政府又沒有很好的引導,使宗教與世俗失去平衡”“伊斯蘭教倡導愛國是一個矛盾”……這些觀點往往都是在以往傳統的官方話語中不曾出現的表達。這是對處于宗教保守主義興起于政府強力之間的夾縫中的新疆維吾爾社會中的世俗主義群體的關切,代表廣大的新疆中堅群體的利益向全世界發聲。通過大量的現場訪談和現場觀察來了解新疆的民族關系和分析沖突起因,而不是簡單地從若幹曆史片段出發來推測沖突起因,包含多元信息的現場也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曆史的偏見。媒體用個人口述的方法來展現不同人物眼中的新疆,同時也使外界跟随着這些個人化的視角,對新疆現有的社會問題有所知曉和理解。
專業化話語。建構新疆議題的話語,《鳳凰周刊》并不僅僅滿足于為其中的“小人物”提供發聲平台而流于瑣碎平庸;另一部分大量的媒介文本采用了曆史的、國際的大視角來進行涉疆報道。這其中有從全球政治經濟及地緣政治角度來分析“7·5”事件後新疆發展所遭遇的現實狀況的(《張春賢三年邊疆布局》);有從全球尤其是阿拉伯世界來曆史地分析新疆的社會思潮尤其是宗教勢力運動的(《宗教極端主義在新疆擡頭》《給暴力未根除的新疆七條建議》);有從曆史學和社會學角度剖析新疆宗教思潮複興的内外部因素,從專業角度梳理新疆宗教極端思想的脈絡,表明改變宗教保守主義思潮盛行的土壤伴随的是一個社會漫長的轉型過程的(《十字路口的新疆》);也有從全球反恐局勢出發來分析恐怖主義全球化的(《互聯網“聖戰”視頻調查》《國際背景下的中國反恐棋局》);還有從我國珍貴曆史資料的梳理中再現中國穆斯林知識分子對建國初期與阿拉伯國家及伊斯蘭世界建交做出的特殊貢獻的(《伊斯蘭世界的特殊力量》)……以上文本都是《鳳凰周刊》采取曆史的、國際化的、全球的、專業的“大視角”話語來構建涉疆報道。此類報道中反複使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并力圖從專業化的角度來分析建構媒體對新疆敏感的宗教和民族問題是曆史長期積累的、來自國内外各種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這種觀點。
讨論與結論
經過大量相關文獻的閱讀,筆者發現,國内官方對新疆、西藏議題的報道總受西方媒體诟病,這使我國官方媒體對外講述中國故事時處于被動。無法回避的問題是《鳳凰周刊》對新疆形象的對外傳播建構在我國具有特殊性,《鳳凰周刊》利用香港地區相對寬松的媒介環境和特許發行的身份優勢,對大陸新聞周刊甚少涉及或避免的涉疆報道進行關注,同時開始有意識地利用刊物優勢,在涉疆報道上制造熱點,努力提供獨家意見和立場。所以其涉疆報道的大膽犀利的風格并不具有值得推廣的現實可能性。然而即使如此,其建構涉疆報道的話語策略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鳳凰周刊》在建構新疆議題的話語時,通過以還原新疆普通民衆境況的民間化話語和專業化全局化的理性視角解讀新疆議題的專業化話語兩條路徑來實現,以此開辟了一條為外媒所認同的建構新疆議題的獨立于官方話語體系的道路,為我國對外傳播新疆議題的現實困境突出重圍。報道擺脫古闆、空泛的“政治宣傳”說教模式,用直白通俗不帶強烈意識形态色彩的語言,使用國際慣用語言和通用詞彙報道新疆故事。無論是人物深度報道還是新聞評論,《鳳凰周刊》所塑造的新疆人物與新疆區域形象都嵌入在新疆獨具特色的人文資源當中,融入到新疆特有的語境當中,是對新疆的風俗習慣、民族風情、區域情調等豐富而生動的人文優勢的統籌整合。從事實上做到了将對新疆、對新疆人、對新疆文化的深切的人文關懷貫穿在整個涉疆報道活動的始終。将原生态、富于濃郁的文化氣息的新疆帶到世人的認知當中。
「注釋」
①馬志強:《論區域形象與區域發展》,《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7月第7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