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波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副教授
與中國不斷增強的國際影響力相伴而生的,是海外媒體對中國關注度的顯著提高。2016年内,繼《中國新年》《中華的故事》之後,BBC又制作播出了一部關于中國的紀錄片——《中國創造》(DesignedinChina)。這部紀錄片在對中國科技發展啧啧稱贊之餘,慣常地對中國的政治體制進行了質疑指責。由此看來,如何打破西方媒體對中國形象的他者化塑造,引導海外受衆全面而客觀看待中國,依然是中國形象對外傳播面臨的困境。
現狀:西方語境中“他者化”的中國
《中國創造》于2016年6月11日起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頻道的科技旗艦欄目click播出,系列共三集,内容是少見的中國科技題材紀錄片。《中國創造》通過記者在北京、成都、上海、深圳等地的采訪報道,反映中國最新的科技研發成果在公安、交通、旅遊、體育、餐飲等方面發揮的效用,體現出創新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正在轉型為“中國創造”的現實。
《中國創造》并非僅僅集中于科技領域問題,而是在中國社會發展問題的背景下展示中國科技,由科技議題導入社會議題和政治議題,也是BBC對中國報道常見的模式和手法。其中,紀錄片前兩集涉及到污染、城市交通擁堵等社會問題,第三集則批評中國國家防火牆禁锢思想,懷疑信用評估系統監控并脅迫民衆,由科技問題導入,開始批評中國社會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以陰謀論的論腔“黑”了中國一把。片中斷言:“中國并不自由,它的民衆不能做他們想做的、說他們想說的、讀他們想讀的……中國市民被鼓勵在互聯網上相互告發,以搜尋類似政治煽動性的不當信息。私人信息正在被監控,你的上網數據痕迹、你所交談的人群開始自動影響你的就業或信用狀況。”由于論據匮乏又缺少對這一議題的實際調研,紀錄片把中國财政部發布的針對企業的網絡監管政策與針對個人的信用評級混為一談,張冠李戴,具有誤導性和偏見化。
《中國創造》一方面能夠敏銳地感受中國科技的創新發展現狀,以及對于整個中國社會乃至全世界所引起的深刻影響;另一方面,對中國政治體制和政策的刻意指責、誤讀,對文化習俗的誇張(片中吃蟲子的内容容易引起誤解),可以說是仍未擺脫對中國形象他者化塑造。通過給中國貼上專制、怪異的标簽,将其與現代理性價值相對立,成為用于确認西方文化先進性的“他者”。在這種情況下,西方文化将自身視作中心性的自我,似乎就成了優越、文明的代名詞,在它審美下的他者是異域的、神秘的,其“審醜”下的他者是無知的、愚昧的,但是無論哪種,西方文化作為自我的主體都是評判的法官,中國作為他者成為被審視、被衡量的對象。這種對差異的刻意強化與放大,對整體的标簽化、簡化,其後果是文化被區分優劣,彼此隔絕,平等的對話難以展開。
《中國創造》隐含了一種偏見化的價值觀念,即便是中國的科技創新發展了,中國社會由此獲得了進步,但是中國政治體制和政策制定仍舊是落後的。于是,在部分西方媒體他者化中國的議程設置下,西方國家民衆對中國産生了固有的不良印象與偏見。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春季的世界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歐美國家超過80%的受訪者都認為“中國政府不尊重民衆的個人自由”。另一項調查顯示主要歐美國家對中國的态度“喜歡”和“不喜歡”大緻相當,但是“不喜歡”占有稍大比例。
出路:多主體全媒介綜合發力
隻有破除部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刻闆化、偏見化塑造,引導海外受衆客觀而全面地看待中國,才能夠最終實現平等的國際跨文化交流。這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個人多重主體共同努力,對經濟、政治、文化多領域協調統籌,把握互聯網時代媒介融合的趨勢,向世界積極呈現最為真實全面的中國。
1.聯合制作:“互惠性理解”打破他者化困境
《中國創造》并非第一部海外媒體拍攝的引發争議的中國題材紀錄片。以BBC為例,自2006年起BBC幾乎每年都會制作播出兩部以上與中國相關紀錄片,其中《中國動蕩與崛起》(2006)、《中國人要來了》(2011)、《中國的秘密》(2015)等片都因内容失實被指刻意抹黑中國。雖然刻闆化、偏見化塑造中國形象的現象依然存在,但是近幾年BBC關于中國的紀錄片不僅在數量上有明顯的提升,主題也走出原來的以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為主,拓展到風俗、教育、藝術、曆史、科技等各個領域。而2006年初播出的《中華的故事》更是罕見地對中國的人文曆史進行了客觀完整地呈現,并對曆史與現實間的關聯進行梳理,幫助西方受衆深入理解中國人的精神特質。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在國際上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了解中國文化、理解中國精神成為世界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與BBC的商業策略有關。早在2013年,BBC環球公司就與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建“中國紀錄片選題聯合研發中心”,制作針對中國觀衆的内容。中國廣闊的市場将對其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在可預見的未來裡雙方合作會向縱深邁進。
在共同出資、聯合制作方面更為成熟的案例是美國Discovery探索頻道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支持下制作的《神奇的中國》系列節目。節目将中國的“奇人、奇景、奇物和奇迹”通過Discovery國際電視網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傳播中國的人文精神與文化魅力。
可見,面對中國形象他者化的問題,國際聯合制作是化解這一困境最為簡單易行又卓有成效的方法。因為“對他者文化的地方知識進行語境化理解”可以不限于單向的理解,合作關系能夠構建一種雙向互動的“互惠性”理解。這種互惠性理解往往植根于經濟利益,能夠超越僅僅把他者文化當作興趣愛好的局限,成為一種長久又穩定地了解對方的動力。故而開展國際聯合制作能夠在互惠關系中增進理解,乃至扭轉信息傳播上的不對等狀态。此外,由于相近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媒介産品的傳播,基于西方媒體與西方受衆密切的文化接近性,聯合制作的模式能夠“借船出海”,幫助中國故事更好地被西方受衆所接納。
2.國際化人才培養:海外民衆耳邊的中國聲音
海外民衆能夠接觸到的中國題材的文化産品不僅來自西方媒體,有時也直接來自中國本土的影視創作者。例如知名紀錄片導演陳為軍的《請投我一票》(2007)、《世界最大的中國餐館》(2008)就是依托BBC制作播出的。書雲執導的紀錄片《西藏一年》也在英國、美國、加拿大、中東和拉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流電視台播出。2015年2月BBC播出了周浩以大同市長為拍攝對象的紀錄片《中國市長》。
這些走向國際的中國導演,遊走在兩種文化之間,深谙西方媒體的叙事技巧,既能跳脫出思維定式的制約,呈現合乎西方口味的具有思辨性、批判性的内容;也能從本土文化中汲取養分,将中國精神意蘊融于其間,并在對文化差異的比較中把握本土文化的定位,找到本土文化的特色與閃光點。他們以中間聯絡人的身份參與文化傳播,将更為深刻更為準确的中國世界帶到海外,消弭文化間的誤會與偏見。
因此,國家應大力培養影視創作、跨文化傳播方面的專業人才,注重影視方面的國際教育與培訓,創造國際交流機會,鼓勵從業人員廣泛參與國際影視活動,為更多中國影視創作者走進國際視域創造條件。
3.國際媒介品牌:拓展話語空間
無論是聯合制作、還是國際化人才輸出,都始終與西方媒體存在着依附關系,這是西方仍然掌握着國際意識形态話語權的現實所決定的。長久來看,中國若想擺脫國際傳播逆勢,就必須盡快在國際世界培育自己的媒介品牌,拓展國際話語空間。
當前全媒體整合的環境為打破舊有秩序提供了更多機會。原來圍繞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開展的對外傳播活動,如今随着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産業革命,新的陣地得以開辟。網絡視頻或許将在對外傳播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而基于人際傳播的社交網絡,其傳播潛力不可小觑。同時紀錄片仍是重要的宣傳傳播媒介,政府應對紀錄片産業加大投資扶持力度,鼓勵更多優質紀錄片走上國際舞台,為世界打開了解中國的窗口,在中外文化間搭建起理解與溝通的橋梁,引導海外受衆全面客觀地看待中國。
所謂“借船出海”不如“造船出海”,隻有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強大的國際媒介品牌,中國才不再受制于人,能夠真正掌控話語權,主動向世界傳播真實的中國形象。
(本文系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基于紀錄片的我國主流意識形态話語體系構建與傳播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号為15BXW026)
「參考文獻」
1.單波:《跨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可能性》,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版,第7-19頁。
2.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版,第31-38頁。
3.張旭東:《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