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BBC)近年來播出不少以西方觀衆為目标市場、以當代中國發展變化為主題的紀錄片。這些紀錄片多以西方人的慣性思維評價中國,通過各種話語策略再現和塑造中國的國民特質和國家形象。
本文圍繞BBC新推出的紀錄片《中國創造》,分析紀錄片的叙事策略及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并解讀其中的政治傳播策略,揭示中國當前所面臨的國際輿論态勢,從而為提升中國話語的國際影響力提供啟示性的思考。
一、《中國創造》概述
BBC的《點擊》(Click)欄目日前推出了3集紀錄片《中國創造》(DesignedinChina),每集時長22—25分鐘。這部紀錄片不再如以往過多地涉及政治議題,而是借科技創新議題來呈現當代中國的新變化。
紀錄片中,出鏡主持人以遊記和體驗式采訪的形式,帶領觀衆走訪了中國北京、成都、張家界、深圳、廣州、東莞等地,觀察科技産品和社交網絡給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帶來的一些新變化,實地體驗創業園區、互聯網公司等發明的創新智能技術,可謂外國人在中國的“獵奇之旅”。
在前兩集中,紀錄片的切入角度十分生活化,例如紀錄片一開始就從午飯說起,談到中國人現在經常用手機應用點外賣,微信、美顔相機等各種APP、社交網絡十分盛行,稱“中國在下一盤有關創新産業的大棋”。BBC的出鏡主持人還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孵化中心,和創業者暢談中國政府的創業優惠政策;在成都,體驗和機器人一起打羽毛球;在張家界,體驗用大鐵錘砸世界第一長的玻璃大橋。
第二集聚焦“如何制造一個東西”的三個方面——創意、部件、建造,展現了電子商城的日常運作,探訪當地的企業家、技術人員等,讓他們講述科技産業發展的變化與現狀。主持人還實地體驗了中國的電商企業自動化分揀、無人機和大數據配送技術,海量的電子産品生産和快節奏的産業模式讓BBC主持人震驚不已。節目還用倒計時的方式追蹤快遞員派送郵件的過程,感歎下單4分鐘即到貨的中國速度。
當然,《中國創造》仍然是一部西方視角的紀錄片,它的影像呈現和叙事話語,依然沒有擺脫一貫“黑”中國的思維。與前兩集盛贊中國科技發展的叙事截然不同,到了第三集,開頭用了11分鐘的時間,開始就言論自由、互聯網政策、環境保護等議題表達對中國的不滿,從西方的視角,帶有偏見與選擇性地進行展現,以此達到形式上的“平衡”呈現。
二、叙事策略與形象塑造
《中國創造》圍繞科技創新這一話題,結合新媒體受衆新的媒介接觸習慣,在影像叙事策略方面呈現出了一些明晰的特點,并通過各種形式塑造出了充滿矛盾的“科技中國”的形象。
1.體驗式采訪
與BBC拍攝的《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AreOurKidsToughEnough?ChineseSchool)等以往單純的呈現式的紀錄片不同,《中國創造》的叙事語态是出鏡主持人在片中以第一人稱體驗者的身份出現,帶領觀衆去共同參與和感受。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是一部單純的紀錄片,在觀感體驗上有體驗式采訪節目的意味。
在紀錄片中,主持人代替觀衆去參與感受,充分發揮了中間人的作用,行走在中國的創業孵化基地,實地感受新技術給中國人的生活帶來的便捷,訴諸大量個體的真切體驗,在通過紀錄片進行大衆傳播的同時,嵌套了中介傳播的成分,以中間人為傳播中介,通過體驗、影像、講述等各種形式對中國形象和話語進行二次編碼,進而傳播給海外受衆,在傳遞中國話語與建構中國國家形象之上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将紀錄片的真實感與參與式新聞片的現場感相結合。
與此類似,BBC2008年出品的《美麗中國》(WildChina)、2012年出品的《發現中國:美食之旅》(ExploringChina:ACulinaryAdventure)和《駕車遊中國》(ChinaonFourWheels)等,也都是通過記者的體驗式叙事,通過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對中國國家形象進行描摹。
相比直接用影像展現中國和中國人出鏡講述,中介傳播能夠帶來情感的接近性,在人的心理層面,受衆會本能地更相信“自己人”。
2.碎片化叙事
或許是為了适應新媒體的傳播需要,《中國創造》的叙事結構并沒有過多地考慮前後關聯與整體效果,而是采用片段化的方式呈現中國的科技成果。
紀錄片中,主持人剛剛還在北京的一家創業公司了解新産品,馬上又到成都體驗機器人;前一個場景在北京體驗無人駕駛汽車,後一個場景就來到張家界體驗用大鐵錘砸玻璃大橋。前後兩個毫無關聯的場景轉換非常頻繁和自如,沒有過多的起承轉合,用碎片化的講述共同服務一個主題——科技創新。
中國人的叙事習慣是喜歡埋伏筆、設置懸念,将想要傳達的内容環環相扣嵌入複雜的叙事結構中。碎片化叙事雖說打破了紀錄片叙事慣常的接續性,但在新媒體勃興的時代,對于那些不太了解中國的西方受衆而言,最直接的接受方式就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在最短的時間内來傳達新鮮感。
《中國創造》不帶有過多複雜的邏輯,定位于“獵奇之旅”,着重新科技帶給觀衆的新奇感,以避免複雜的叙事結構給受衆帶來不易接受感。
相比而言,BBC2014年出品的《中國如何蒙騙了世界》(HowChinaFooledtheWorld)的叙事結構則複雜得多,這是由于涉及專業的經濟議題,揭示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複雜關聯,以及中國經濟本身——産能過剩、債務危機、房地産泡沫等——之間的作用與影響。可見,紀錄片采用什麼樣的叙事結構與叙事方式要與其所表現的議題相匹配。
3.“雙重”形象建構
《中國創造》中的出鏡講述者中除了有中國本土的創新者、創業者,還有在華進行科技創新的西方人,中西融合視角的“中國創新故事”塑造了一個不同以往的“科技中國”的形象。在具體的形象塑造方面,紀錄片對于中國形象既沒有一味貶低,也沒有特别地拔高,而是進行了充滿矛盾感的“雙重”形象建構。
具體而言,在《中國創造》中,BBC所建構出的中國“雙重”的矛盾形象有以下特征:
首先,中國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不過是西方文化和科技的湧入讓中國式創新蒸蒸日上”。紀錄片通過大量數字、實例展現了中國科技的發展進步,但話鋒一轉,把這一切歸因于西方文化和科技對中國的影響,看似用“平衡”擺脫了全盤贊賞的嫌疑,卻帶來了新的不客觀。
其次,中國發明了衆多先進的新科技産品,但使用意圖“不軌”。片中展示了中國一所大學的團隊開發出一款裝在警車車頂的高分辨率攝像頭,可以進行人像識别,将運用于甄别犯罪嫌疑人。驚歎新科技後,紀錄片旁白卻說,“監視的主題在這裡很強烈”,認為這個識别系統是“挺吓人的東西”。對新科技在維護社會治安方面所發揮出的正面作用避而不談,卻刻意傳達出中國創新産品的功能是為了“監控”。
最後,中國“充滿着對成功的渴求和各種奇思妙想”,但中國不自由。如果說《中國創造》前兩集是由于科技進步而盛贊中國,那麼第三集的前10分鐘卻在極力指責中國,從整個叙事結構來看,這10分鐘所涉及的議題是“跑題”的政治體制,蘊含了鮮明的預設立場,落入“國際主流媒體對中國社會呈現出‘單向度’解讀”①的窠臼。
以上對于中國形象特征的塑造,既有通過純粹的解說文本描述向觀衆展示,也有通過大量視聽語言、各種非語言符号和出鏡主持人個人體驗來呈現,體現出西方媒體在涉外國際傳播上一貫的技巧和手法。
三、“分裂”的話語
每一種話語體系都承載着特定思想價值觀念,話語的傳播與影響力的達成歸根到底是思想觀念、價值認同的實現。《中國創造》這部由西方主流媒體攝制的紀錄片,從宏觀的主題到微觀的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中國話語的認同與承認,但同時畢竟不能擺脫西方媒體對中國一向的刻闆印象,也采取了“以抑補揚”的話語策略。
1.對中國話語的認同
紀錄片中,時不時會出現幾句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表達。從本部片名來看,“中國創造”正是當前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倡導的理念。紀錄片開頭,“中國制造正在轉型成為中國創造”(MadeinChinahasbecomeDesignedinChina)的表述與中國高層“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改變”②的話語論述是相一緻的。在第一集中,探訪中國創業孵化基地,俨然是為中國政府倡導的“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尋找鮮活生動的注腳。
由此可見,無論是刻意為之還是無意而為,這部紀錄片在不少話語表達方面借用了中國的本土話語,并将此作為整部片子的主題。與以往以權利、民主等政治議題為主題的紀錄片相比,如《今日中國》(China),科技創新的話語主題本身淡化了政治性,沒有較多地觸碰不同國家對政治體制的争議,不至于形成尖銳的話語沖突,顯得溫和了許多。一切視聽語言的設計均圍繞着創新這個主題展開,可以看做是對“中國創造”這一中國本土政治話語的接受和認同。
2.“以抑補揚”的話語策略
在承認一些中國話語的同時,《中國創造》也并非對中國的一切全盤接受,依然沒有擺脫西方優越感的慣性思維,表現在話語策略方面,當提到中國的積極作用、發展進步時,便會話鋒一轉進入負面話語引導。
例如在《中國創造》第三集中,旁白講述“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充滿着對成功的渴求和各種奇思妙想”。接下來便話鋒一轉,“但說到中國,有個話題不得不提,中國不自由,人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時配上武警巡邏的畫面刺激人的觀感,開始指責中國的政治制度。在中西意識形态和價值觀的沖突難以在短期内彌合的情況下,既要盡量客觀地展現中國的發展變化,又舍不得放下刻闆的成見,紀錄片中充滿了矛盾的話語便也不難理解。
長期以來,在國際傳播領域,我國的政治話語處于弱勢,既沒有形成世界普遍承認的獨立政治話語體系,也沒有很好地獲得外國受衆的普遍認可。當前中國對外傳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升本國政治話語的國際影響力,打造符合本國實際的政治話語體系,讓中國的政治話語體系為世界所理解、接納、包容,使得中國話語的聲音從多角度并借助多主體參與國際話語争鳴,形成持久的影響力。
四、啟示與思考
“西方文化産品的意識形态策略是通過一系列科學、系統、精緻的叙事手段來實現的,從故事内容的選擇和設計到具體叙述方法的精心安排,均體現了創作者和播出機構十分明确的文化意圖。”③因此面對西方媒體建構出的這種“雙重”形象,中國需要逐漸形成理性成熟的大國心态,既要欣喜于西方媒體挖掘并塑造出的中國在西方人心目中新形象,也要對西方無端指責中國這一現狀逐漸脫敏,并力圖借鑒西方紀錄片所使用的效果較好的傳播策略去影響世界。
中國近年來的發展觸動了世界的敏感神經,經濟領域的發展映射到政治層面,西方社會通過紀錄片等媒介形式對中國政治話語脫離實際的解讀也越來越多,這也證明中國國情的複雜程度和發展面臨的挑戰已經遠遠超出了西方對中國政治話語的诠釋能力,那麼就面對着話語“被诠釋”卻又屢屢诠釋不到位的現狀和問題。
《中國創造》在诠釋中國話語層面做了一個較好的示範,通過大量的體驗式案例,對當前中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中國民衆的創業熱潮做了較為精準的诠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中國創新議題的話語基本契合了西方至少是西方主流媒體的認知,這給中國如何做好對外傳播以很好的啟示。
在國際傳播中,往往呈現出不同話語形式縱橫交織的狀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構建并傳播中國的話語體系,就要使基于不同具體問題的話語表述能在世界範圍内被廣泛接受和認同,同時要研究尋找到構建有“說服力”和“影響力”的話語體系的路徑,并且借助國際共同關注的議題,通過官方外交、民間交往等形式,探究中國話語,尤其是政治話語在主動設置議題過程中,實現受衆接受由“敵對”變“包容”的新方法、新路徑。
從以往西方拍攝的涉華紀錄片來看,往往非政治性議題的話語策略較為溫和,也較能達成中西方共識。因此,想要讓西方主流話語更多地認同和接受中國話語,一方面,中國話語體系要在不觸及國家根本性問題的前提下進行創新,不是自說自話,自娛自樂,而要讓人了解中國、談論中國、認同中國,需要在話語修辭表達層面進行深入的探讨,擺脫原有的自說自話的宣傳表達方式,而在整體符号體系的設計、編碼、表征實踐上綜合考慮,生産出一套具有一定勸說功能和認同潛力的符号系統。另一方面,要能夠使話語“産品化”“可感化”,用體驗式傳播的方式避免誤解,增信釋疑,提高“向世界說明中國”的能力,通過各種路徑使中國話語價值與西方社會認知在對話交鋒及參與全球(區域)合作治理的進程中,拆掉阻礙溝通的“銅牆鐵壁”,形成相互尊重、理性對話的共識,這也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的應有之意。
「注釋」
①許雨燕:《電視媒體對國家形象的“棱鏡折射”分析》,《暨南學報》2015年第10期。
②習近平:《深化改革發揮優勢創新思路統籌兼顧确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日報》2014年5月11日,第1版。
③常江、王曉培:《龍的翅膀與爪牙:西方主流電視紀錄片對“中國崛起”的形象建構》,《現代傳播》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