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旭新華社對外部記者任麗穎新華社對外部記者強力靜新華社對外部記者
今年是唐山地震40周年。1976年發生的7.8級地震造成近24萬人死亡,如此規模巨大的傷亡人數使得“唐山地震”成為“世界十大災難”之一。同時,唐山地震後的40年,也是中國開始發展、開放并跻身世界之林的40年。作為中國的城市縮影,唐山無論從自然科學研究、還是從國家崛起的角度來說都具有研究和分析的新聞價值。因此,中外媒體對“唐山地震”都給予了一定的關注。
檢索外媒關于唐山的報道,一個小的高潮其實在多年前《唐山大地震》電影上映時最為突出。今年,以40周年紀念活動為由頭,海外媒體對震後唐山的報道明顯增多,比如埃菲社就連續播發唐山地震報道,既有現場,又有紀念日當天的領導人活動和民衆反應。在唐山地震遺址公園悼念逝者時,習近平總書記說他是來“看一看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這裡英雄的人民”。我們的議題設置就是要讓更多的外國人也來“看一看這座英雄的城市,看一看這裡英雄的人民”,其中的挑戰和難度還是蠻大的。
周年紀念報道避免炒冷飯
每逢“大地震”10周年紀念日,唐山當地都會有重大的紀念活動。事實上,幾十年來人們對災難中逝者的緬懷從未停止過,這不僅僅是因為親人至愛的不幸蒙難,也因為地震中發生了許多感人至深、閃爍人性光輝的故事。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幾乎所有的唐山人都有自己關于地震的故事,但是40年過去了,再去着重講述個體的故事已經不具備新鮮感。這種情況下,應該注意總結群體的特寫,将他們共同的感悟進行歸納,上升到某種哲學上的高度,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最新國際國内國情,挖掘新的主題、捕捉新的故事、尋找新的角度。
在組織策劃這組報道時,我們不僅在7月28日當天播發了現場特寫——《7月28日,唐山全城緬懷》,而且采寫了一篇全景式有深度的大特稿《唐山大地震:從記憶到永恒》,這篇長達5800多字的稿件把唐山作為中國的縮影,通過它的重建和發展寫出中國的變化,特别是中國經濟當下正在經曆的轉型攻堅,以及中國人的社會文化變遷。
在采寫中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首先是提前做準備很重要。一篇主題宏大的深度稿件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寫成的。稿件從策劃到采寫一共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作者兩赴唐山,進行了大量的采訪和梳理工作。第一次去唐山是在世園會開幕前夕。當時我們是為了有一個感性的了解。我們去了地震遺址公園,那裡有唐車曾經的廠房,已經倒塌得隻剩下一個架子。還有紀念牆,上面有遇難者的名字,以及空白的位置留給不知名的遇難者。然後我們去采訪了攝影師常青。那位82歲的老人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拍攝唐山變化的過程。他看到過當年的一片廢墟血流成河,也看到了人們的抱團取暖自救自強,他拍攝了唐山的第一批救援者,也拍下了第一座高樓,他見證了這個城市成為大都市,也見證了那裡舉辦中國第一個位于城市中心區的世園會。他的講述讓我們對唐山大地震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如果說寫稿子是做一匹馬的模型的話,其中最長的一條骨骼已經有了。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閱讀了大量文章,比如錢剛的《唐山大地震》等,從文章中了解地震的各種細節,希望能夠用采訪來印證。
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稿件的框架,由于講述曆史故事的稿子已經不少了,我們似乎沒必要再去消費幸存者的悲傷,我們試圖講述唐山的特别之處,并最終決定結合現在的經濟轉型陣痛,來講述唐山兩次重生,以反映中國的發展。有了這個模型輪廓,接下來就是展開大量的采訪。這期間,我們特别希望能夠找到一位既經曆過地震又經曆過轉型的采訪對象,并幸運地遇到了張東義,他在地震中失去父母,但後來又被父親所在工廠唐車接收,刻苦學習,成了高級技師。21世紀初,他看着工廠一度陷入困境,然後他們學習先進經驗,發展動車、高鐵,重新崛起。他的故事非常感人。他還曾經給天堂的父母寫去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這些年的經曆,告訴他們自己過得很好。
我們還采訪了煉出第一爐“抗震志氣鋼”的工人馮林棣,他在地震中失去了隻有3歲的兒子,以及失去父親卻幾天後就複工的礦工劉江。他們作為親曆者從礦井等不同的位置回憶了地震的場景,也作為重工業企業的代表經曆了轉型的痛苦。我們覺得采寫一篇稿件就像複原一匹駿馬,采訪到這個時候,小馬模型的架子搭起來了,骨骼組裝完成了。再接下來就是集思廣益對稿件反複修改。第一稿交上去以後,編輯部開了一個小會,專門讨論稿子的修改。
有資深編輯指出,稿子中沒有反應唐山發展的未來,還有的指出,地震部分的描述時代特色不足。我們又根據采訪的素材增加了關于“文革”标語、“文革”電影等一些細節,比如礦工在地震時的反應竟然是“是不是和蘇聯打起來了”,然後又補充采訪了唐山規劃館,增加了對未來規劃的詳細描述,使稿子站到了一個更高的位置。最後發出來的是修改的第六個版本。因為是對外報道,稿件需要用英文成稿,為了保證時效,我們采取了分工合作的方式,一共三位英文編輯參與了編寫,每個人負責一個主題,比如地震時、重建,以及轉型。最後由一個人組合到一起,再寫最後一部分,以保證稿子前後風格一緻。通過這樣的做法我們僅僅用了三個小時就完成了那樣一篇鴻篇巨制,還獲得了外國改稿專家的高度肯定。稿件在推特賬戶上播發後,這座城市過去和現在形成的鮮明對比成了很多社交賬戶感興趣的話題。
周年報道讓曆史照亮未來
在紀念日當天,我們播發了“唐山全城緬懷”的新聞現場稿,雖然文字不多,但是記者在采寫時也頗費了一番周章,如何将複雜的情感舉重若輕地融入當天的現場特寫,讓受衆既感受到當天的動人氛圍又不過于刻意,是擺在記者面前的一道需要破解的問題。我們後來決定采用“鏡頭式”的平行視角,通過小切口,先将記者自己觀察到的若幹細節放在稿件的前端,因為讀者首先想要了解的一定是“此次此刻的唐山是什麼樣子”。為了回應這種疑問,我們清晨6點就來到廣場上進行采風,将自己觀察到的關于唐山地震的人和事一一記錄下來,無論是廣場上的簽字條幅,還是曾經支援過唐山的老兵。圍繞着這些人先進行一些現場的描述再深入挖掘他們的故事可以将讀者不知不覺地引領進我們想要講述的故事中。
在當天的特寫稿中,涉及到兩個地點:唐山地震紀念碑廣場、地震紀念牆。尤其是紀念牆,每年紀念日唐山人大量聚集于此,緬懷親人。這裡有豐富的新聞素材,既可以捕捉到動人的現場情節、挖掘新的感人故事,也可以對唐山人40年來對地震、對中國發展40年的感悟進行集中采訪。我們在那裡遇到了大量的特殊群體:地震孤兒、創造生命奇迹的截癱患者、抗震老兵、重組家庭,這些人物身上背負着大地震給他們帶來的苦難,但他們身上折射出的生命光輝卻無限地放大了生命和人性的偉大意義。行文中,我們選取了幾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介紹他們的同時也講述他們和地震的故事,讓受衆通過現在了解過去,通過今人緬懷逝者,更通過苦難來感悟幸福。
在采訪過程中,與我們交談的多位年輕人很令人印象深刻。對于很多90後年輕人來說,發生在40年前的地震已經十分遙遠。但作為唐山人,這些年輕人在談論地震時,依舊充滿敬畏。尤其是“抗震精神”在這部分年輕人中确實有所傳承。稿件中,我們選取了一位地震牆服務志願者,通過他來體現新一代年輕人對地震、對災難的認識。回顧這次報道,我們覺得講述過去從不是為了簡單告訴人們過去發生了什麼,而是通過曆史來預判未來。稿件的最後以年輕人作為結尾,體現了“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這一主題的最終指向。
對比新華社和外媒報道,我們覺得做好周年紀念報道的關鍵還是要有紮實的采訪,這樣不僅有當天的新聞由頭,也能呈現出稿件的曆史視角和現實意義。事實上,新華社這次對唐山地震進行的多篇報道涉及到很多領域,比如自然科學、感恩文化、國家發展、城市變化等等角度都是人們關心關注的話題,涵蓋的範圍比較廣泛。2014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寫新西蘭城市克賴斯特徹奇的震後重生,但由頭并不是周年紀念,而是這座城市位居2014年度全球必去50座城市的第二名,那則報道也成為社交媒體賬戶上的熱帖,文章筆觸活潑,城市也很令人向往,由此想到,我們的周年紀念報道采寫不妨也更多面向未來。在采訪中,我們深深感到災難受害者一遍遍回憶創傷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下一個十年很快也會到來,我們真心期望所有的采訪對象對過往的痛苦能擁有一顆“會唱歌的心”,而這座城市也有更輝煌的未來!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