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香港浸會大學碩士研究生
城市國際形象是國際社會對這一城市的政治文明、經濟建設、社會風尚,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形成的綜合的主觀印象。打造良好的城市國際形象對城市自身發展大有裨益,也是塑造本國國際形象的有力途徑①。北京定位為世界城市,上海和廣州定位為國際大都市。它們作為中國三大重要的一線城市,有條件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特大城市群。若能在對外傳播中形成合力,将有助于對外彰顯我國的綜合實力。
北京以2008年舉行的奧運會,向全世界展現了其曆史悠久而活力四射的城市魅力。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是中國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近年來,其在對外傳播方面力度較大,啟用劉翔、姚明和郎朗等作為城市形象代言人,推出了系列城市形象宣傳片。2010年世博會的盛大場面、APEC會議的召開、F1大賽的舉辦、上海自貿區的設立,以及環球影城和迪士尼的落戶,強化了上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形象。廣州是華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化大都市,憑借“中國南大門”的地理優勢,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2010年亞運會的舉辦讓廣州進一步意識到對外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廣州積極打造海上絲路名片,擴大與海上絲路城市和友城的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國際品牌。
城市形象是國家形象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境外人士對中國的認知受對中國城市印象的影響。北上廣的對外商務與文化交流活動頻繁,近年來緊鑼密鼓地加快對外國際城市形象建設的步伐。有關探讨如何構建這三大城市形象的研究成果豐富,但鮮有對它們的國際形象作橫向對比,并據此分析三大城市在對外傳播中如何形成合力的科研成果。再者,人們往往借助大衆傳播媒介獲取境外城市的信息,但媒體報道經過媒體工作者的二次加工,其轉述的内容和傾向性影響着讀者對這一地區的認知。為此,本文選取《衛報》《華盛頓郵報》和《悉尼先驅晨報》等主流大報官網上的報道作為研究對象,就近年來上述三家西方主流媒體官網對北上廣的報道進行梳理,探讨這三大城市在對外傳播實踐中的現狀與問題,以期完善我國區域對外傳播體系。
研究發現
三大報官網在研究時段(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8日)内刊登有關北上廣的報道共328篇,聚焦于下述内容(見表1):
1.對各城市的報道率
北京與上海在三大報官網上的見報率差距不大(37.2%和33.5%),但廣州的外媒關注度略低(29.3%)。
2.對各城市各個維度的報道狀态
三大報重點報道北京的環境和政治、上海的經濟和體育,以及廣州的體育和“其他”兩個維度。這符合三大城市的發展定位。北京在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空氣質量已威脅到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在2013年,污染成為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重點讨論的議題;政治闆塊中的“Beijing”出現頻率很高,但它不是一個城市的概念,更多地指代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國政府和國家政治體制。上海緻力于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标;在“十二五”期間,着力打造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亞洲乃至國際體育活動中心②。随着2010年亞運會的閉幕,廣州體育事業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多項國際賽事的東道主③。在廣州和上海的“其他”維度,話題涉及面廣,如上海的醫療與教育制度、美食文化;廣州的社會治安問題。這說明中國大城市居民在生活與教育等方面的現狀對外媒具有吸引力。
三大報官網對三個城市報道的呈現狀态除與城市本身的定位與發展有關,還受報刊自身定位、目标受衆與傾向性等方面的影響。《衛報》對中國的環境報道總量最多,政治題材最少。該報關注北京霧霾天氣引發的社會問題,如威脅當地居民身體健康,旅遊人數驟降,服務行業低迷,農作物減産導緻經濟不振;牽連到朝鮮和韓國等地理位置相鄰的國家,成為中國與他國國際關系發展的絆腳石(37篇)。上海的環境問題也主要是霧霾天氣。與之相比,廣州的環境問題報道不突出(僅4篇)。《衛報》還聚焦發生在上海與廣州的體育賽事。該報對北京和上海的報道量基本持平(42%和37%),廣州最少(21%)。
《華盛頓郵報》突出政治議題,環境報道量最少。該報密切關注北京的政治動态,如人權問題,以及中央政府對香港“雨傘革命”的态度,預測中國當局對南海争端的處理方式與中國的民主進程。受香港局勢的影響,該報亦提到鄰近香港的廣州(4篇);但廣州的出現是以香港為依托,并非報道的對象,對廣州的國際形象未能産生實質性作用。在體育維度上,該報聚焦2014年的上海大師賽(ShanghaiMasters)(17篇),主要報道位居世界排名前列的選手戰績和戰況,選手為歐美國家所壟斷;但上海僅作為主辦地而被提及,有關中國參與的比賽項目和中國選手的表現在報道中被忽視。該報對北京和上海的報道量也基本持平(39%和34%),廣州最少(27%)。
《悉尼先驅晨報》突出對體育和經濟等維度的報道。廣州的體育賽事備受關注(共30篇),這得益于恒大俱樂部的國際影響力,有26篇與足球賽事有關;在足球賽事新聞标題的使用上,“Guangzhou”成為“GuangzhouEvergrande(廣州恒大)”的代名詞。該報對北上廣經濟維度的報道聚焦以下内容:澳新銀行廣州落戶、東航與澳航合作,滬指大幅上漲,以及貿易政策動向等。《悉尼先驅晨報》對廣州的報道首次超過北京和上海,這跟廣州與悉尼在地理位置上的距離比北京和上海近有關。
3.對各城市的報道态度
三大報官網對北上廣的報道态度總體上趨向中立,持負面态度的報道所占比例最低。其中,政治、體育與“其他”等三個維度主要呈中立态度;環境維度以負面報道為主。
《衛報》對北上廣的報道态度略傾向于負面,但負面、正面與中性報道總量差距不大(36%,30%和34%)。該報集中關注環境、體育和文化等三個維度。北京以負面報道居多,主要源自環境問題;上海以中性報道為主,主要體現在體育維度;廣州的正面報道和中立報道基本持平,大部分題材鎖定在體育與文化兩個維度。
《華盛頓郵報》對三所城市的報道态度以中立為主(53%),重點關注政治和體育等維度。北京以中性(主要在體育維度)和負面(主要在政治維度)報道居多。上海以中立的體育報道為主。廣州的正面和中性報道量基本持平,文化、體育和旅遊等三個維度皆呈正面态度,其政治層面的報道态度為中立。但該報對三個城市的旅遊維度皆持正面态度。
《悉尼先驅晨報》對三所城市的報道态度也以中立為主(占49%)。該報的興奮點在于體育和經濟兩個維度,分别持中立與正面态度。北京以中性的文化報道居多,上海以正面的經濟報道為主。該報對廣州主要持中立态度(超過63%),大部分題材屬于體育維度。
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結論與建議:
第一,外媒對我國北上廣的報道趨于客觀。
三大主流外媒官網近三年來對中國的報道趨于客觀,以中性報道為主基調,改變了以往慣用的負面為主的報道傾向。正面報道集中在經濟、文化與旅遊等三個維度。在經濟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被認為是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救世主與助推器;在文化與旅遊方面,外媒認為三大城市曆史文化底蘊深厚,豐富的文化與旅遊資源得到了合理的開發與建設,也加大了教育投入,科學文化發展水平正快速前進。但當涉及政治與環境等敏感議題時,報道态度變得消極、尖銳,試圖把中國國内的政治氣氛描繪成“專制的(authoritarian)”或“僵化的(rigid)”。鑒于中國與英、美、澳三國相異的政治體制,外媒對中國政治層面的批判不會改變。三大報對環境維度所持的負面态度是北京與上海嚴峻的環境污染的真實寫照。但個别報道将環境題材政治化,認為北京PM2.5居高不下是政府無能、失責所緻④。三大報皆重視挖掘北上廣的體育題材,這源于它們近年來是衆多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的承辦地。雖然三所城市在報道中主要作為賽事的承辦方被提及,但這對于提升城市境外認知度仍有幫助。受媒體定位差異的影響,不同媒體對各大城市的關注點也有所不同。《衛報》偏愛報道中國的環境問題;《華盛頓郵報》以中國的政治動态為報道重點,緊盯中國的人權與民主法治進程;《悉尼先驅晨報》以經濟和體育報道見長。
第二,三大城市在對外傳播中要找出軟肋,有的放矢地改善國際社會對本城市的認知。
北京的環境污染問題是短闆,已演變成世界性議題,外媒指責性聲音接連不斷,該城市在經濟、文化、體育、旅遊等存在的魅力已被負面的環境和政治報道所埋沒。因此,北京國際形象構建工程的當務之急是改善與加強其在環境層面的傳播力度。北京在政治上代表着“中國”,中央政府在國際外交活動中應加強塑造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對中國乃至全球環境問題的解決采取積極主動的态度,争取外媒在環境層面的正面報道。雄厚的文體事業實力增強了上海在國際經濟娛樂領域的影響力。外媒對上海經濟和體育層面的重視,突顯了上海在全球經濟與金融,以及文化與體育方面的優勢。因此,上海在國際形象的對外傳播中可主打經濟牌,加大經濟文化領域的對外交流,以此形成對文化、體育、旅遊和“其他”等維度的傳播輻射力。與之相比,廣州的政治經濟競争力較低,國際知名度存在較大差距,外媒對其關注還未成為常态。但随着恒大集團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與後亞運時代的體育繁榮,廣州的見報率将日漸增多。若能“揚長避短”,結合較為淡薄的政治氛圍與獨有的粵語文化,大力發展人文體育,廣州也能構建出一個自由、活躍的國際城市形象。
第三,三大城市強強聯合,通過城市體育外交途徑打造城市國際名片。
城市體育外交泛指地方政府為了該城市或地區的利益,在國際舞台上以申辦國際競技體育賽事為契機,配合該城市乃至國家的總體外交,參與全球競争與合作,促進城市對外合作交流的過程。一方面,國際體育賽事是世界性的盛會,受到本土媒體與境外媒體的密切關注,有助于造勢構建正面的城市國際輿論環境。另一方面,體育是真正的“世界語”,能協助解決城市形象對外傳播中遇到的跨文化或跨語言的障礙,赢得境外受衆的認同感。三大報對北上廣在體育維度上體現出的熱情,有力地證明了體育外交是塑造城市境外形象的利器。因此,建議三大城市繼續承辦大型的國際體育賽事,共同發揮體育外交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的優勢,向世界展現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即将體育賽事融入國際形象構建工程,借助重大體育新聞事件設置媒體議程,宣揚人文關懷、城市精神與地方特色,從側面反映其社會穩定、經濟發達與文化繁榮等正面現象。
第四,三大城市優勢互補,構建合力。塑造整體國家形象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工程,需要從多個維度考量,不能片面地依賴體育外交的傳播效果。如上所述,外媒對北京、上海、廣州的報道重點各不相同。北京是政治中心,中華民族的地區代表;上海是經濟中心,正憑借智慧創新、文化多元等特質逐漸展露出“先鋒城市”的地位;廣州具有獨特的粵語文化,個性鮮明,同時恒大足球俱樂部作為體育界的領頭羊也成為對外形象建設的窗口。三大城市在對外傳播中若能将這些優勢有機結合,并彰顯共有的形象和氣質,必能形成強大的合力。
總之,城市是國家肌體的細胞,國家形象是由城市的個體形象疊加而成,城市形象直接影響着國家形象。北上廣的城市綜合實力超群,在對外傳播中要彰顯獨特的核心競争力,同時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對外傳播大格局,這對構建積極、正面的中國國家形象大有裨益。
(本研究是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二五”規劃項目“新媒體外交平台上‘美麗廣州’對外城市形象傳播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移動互聯網社會中國自然災難信息傳播策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項目編号分别為:14Q04和15YJC860013)
「注釋」
①範紅:《國家形象的多維塑造與立體傳播策略》,《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②2008年後上海每年舉辦以F1大獎賽(中國站)、上海ATP1000大師賽、世界斯諾克上海大師賽、田徑鑽石聯賽、彙豐高爾夫賽和上海國際馬拉松賽等賽事為核心的國際性體育賽事。
③在2014年舉行的ATP國際網球挑戰賽和國際高爾夫挑戰賽。
④《衛報》2013年1月22日題為China'sairpollutionresultsfromuncheckedgovernment:formerofficial的報道。
責編:吳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