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至25日,筆者全程參與了“絲路中俄”中國行,在行進式采訪中創新思路,積極尋找絲綢之路上的中國故事,通過普通人的不普通故事,反映“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生根和早期收獲,獲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好故事需要“慧眼”
“絲路中俄”中國行活動,旨在對“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周年來的落實情況進行報道。它的獨特之處在于,這是“中俄媒體交流年”的國家級重要活動,是中俄兩國主流媒體記者的聯合采訪。俄方參加媒體包括近年來聲名鵲起的“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和“今日俄羅斯”電視台,以及俄政府機關報《俄羅斯報》。
在為期兩周時間裡,筆者與包括十多名俄羅斯記者在内的聯合采訪團一道,走訪了西安、敦煌、蘭州、烏魯木齊等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重要城市。“絲路中俄”的主要目的,是就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等發展現狀、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俄合作等話題進行深度采訪。
有過行進式報道經曆的記者都知道,這種活動的采寫并不容易:行程密集且多是浮光掠影,對采訪對象的采訪也往往無法深入。特别是此次“絲路中俄”組織方主要從俄方記者的需求出發安排行程,采訪過程中還要解決翻譯問題,因此跟采訪對象的實際交流時間很有限。早在出發前,新華社對外部領導就特意提醒說,應該重點做好外宣報道,挖掘鮮活有趣的細節和故事。
回顧整個報道,筆者的主要着力點和努力方向,也正是關注普通的人、鮮活的事和更多的細節。這裡既需要合理運用當地政府和企業在大面上的介紹性和宣傳性材料,也要善于用發現的眼睛去尋找和挖掘有意義、有意思的人和事。
在西安,誕生不久的中俄絲路創新園似乎還看不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成果,但通過采訪,筆者發現,這裡不僅有入駐一年多就實現上市的大型民營企業國聯質檢,還有渴望在此掘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年輕創業者,比如剛剛從英國留學回來緻力于母嬰産品電商經營的本地年輕人。
為了更好地突出中俄合作元素,筆者尋找到了采訪團沒有接觸到的“白桦林”公司及其負責人劉洪濤,這是一家從事俄羅斯食品進口的電商公司,計劃短期内入駐創新園。有了這些鮮活的素材,也便有了《特寫:中俄絲路創新園創業忙》一稿。稿件在新華社對外中文、客戶端、新華網、俄羅斯VK社交平台均獲得廣泛采用。
通過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發現和挖掘,我在采訪過程中還陸續采寫了外國留學生的絲路故事等一系列稿件。還有“蘭州号”國際貨運班列司機和調度員的樸實無華、新疆國際大巴紮商戶們艱難中的堅持、賣畫籌建陽關博物館的藝術家的執着……這些活生生的人,才是新絲路建設的真正推動者,他們的故事是最值得書寫的。但平凡中的力量,反而常常讓人覺得訴諸筆端的蒼白和無力。或許,如果能有更充足的時間接觸和采寫,我能把他們的故事表達得更完整、更動人。
在相同中求不同
“絲路中俄”中國行和其他行進式報道活動類似,記者的采訪行程和采訪對象基本一樣。此次采訪團既有外國媒體,也有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人民網、中國日報社等中國媒體,如何在挖掘絲路故事時體現本媒體的不同,是筆者在采訪過程中一直思考的問題。
筆者認為,要在相同中求新、求特色,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加強構思,選擇不同的角度切入;提升高度,強化對主題的提煉和升華;合理取舍,對材料進行整合和運用;豐富表現形式,采取不同的寫作體裁和手法;拉伸采訪,拓展報道深度。
在西安和蘭州,采訪團接觸到了在當地學習漢語、藝術、中醫的外國留學生。從他們身上,筆者看到了他們不斷追尋絲路藝術、學習漢語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堅持不懈。實際上,古絲綢之路既是商貿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如今這些外國留學生沿着父輩的足迹來到中國進行學習和交流,将對未來商貿和文化合作産生深遠影響。
有了這一構思,作者有目的地細緻采訪了七八名外國留學生,并對素材進行取舍整合,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三位留學生的故事,寫就《沿着絲綢之路開啟新探索——外國留學生的絲路夢想》一稿。作者希望通過此稿揭示這一人群眼中的古絲綢之路和他們對新絲路的人生願景。正如俄羅斯記者所言,中俄和絲路合作不僅體現在高層交流,更紮根于民間外交。
在拟定小标題時,筆者也費了一番心思,分别以“中國國畫的行家”“沿着父輩的足迹”“藝術家還是導遊”為題。此稿中、俄文分别播發後,在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網、俄VK社交平台均獲得大量點擊和轉發。
再比如《特寫:新疆國際大巴紮人氣漸旺》一稿的寫作,同樣也反映出合理構思和凝練主題的重要性。在短短兩小時内,作者采訪了八九位各民族商戶并敏感地發現,這個享有“烏魯木齊名片”美譽的大巴紮一改以往蕭條的景象,重新聚集人氣。商戶們也普遍反映經營情況比前兩年好多了。作者多年前曾在新疆工作過近一年時間,兩年前還在參加另一個絲路采訪團時參觀過大巴紮,當時的印象是國内外遊客擔憂新疆安全形勢不敢來此旅遊,因而大巴紮極為冷清。在摸清情況之後,作者綜合運用對商戶的采訪素材,通過商戶的訴說和大巴紮管理方提供的數據,反映出大巴紮重新煥發生機,由此凸顯新疆社會的穩定與祥和。
其他媒體的獨特視角也值得學習,比如《中國日報》記者采寫的組稿《西安的“港”》《甘肅的“方”》《新疆的“親”》角度新穎;再比如“今日俄羅斯”通訊社播發的《中國農民如何成為城裡人?》十分契合外國讀者的興趣點。
幾點體會
筆者參加“絲路中俄”的兩周時間内,對如何更好地完成行進式報道有了更深的體會。
首先,行進式報道行程緊密,記者常常有疲于奔命、束手束腳的感覺。實際上,運用新技術創新采訪方式,可以有效延伸采訪長度和深度。比如,筆者就通過記下對方電話和微信的方式,在車上、賓館進行延伸采訪,獲得了許多獨家采訪資料。對中歐班列機車司機和調度員、外國留學生、陽關博物館館長等人的采訪,就是在非面對面的情況補充完成的。
其次,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更合理安排運用時間。在行進的路上,做到硬新聞随寫随發。盡管行進式報道時間緊張,但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在行車路途中及時采寫短消息,并為深度故事稿件整理素材。到了晚上集中寫稿時,成稿速度将會大大提升。筆者的13篇中文稿、17篇俄文稿就是在緊張的時間中硬“擠”出來的。
再次,宜“軟”“硬”結合。在重點挖掘絲路故事的同時,作者積極尋找硬新聞,對《甘肅計劃加強與俄羅斯合作》《蘭州新區将建博物館陳列俄知名藝術家作品》、還有“長安号”“蘭州号”班列運行最新數據等及時播發。一路走去,筆者感受到了陝西、甘肅、新疆分别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黃金段、核心區的決心和舉措,筆者曾擔心讀者對新絲路建設興趣不大,但僅《陝西:不斷拓展向西開放通道打造絲路新起點》一稿在新華社客戶端就獲得超過150萬浏覽量,由此可見讀者對“一帶一路”的關注。
最後,要在增加傳播效果上下功夫。記者為稿件提供了超過150張配圖,不論是在新華社客戶端播發的稿件,還是俄文大廣播在新華網的展示,都及時配發獨家照片,稿件因此被大量點贊、熱評和轉發,還被俄羅斯塔斯社、哈薩克斯坦實業報、吉爾吉斯國家通訊社、俄貝加爾财經網等外媒紛紛采用。據不完全統計,在VK平台的點贊和評論超出平均值的15%-20%。
這次聯合采訪活動是筆者跟國内外同行的學習之旅。同樣的采訪,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寫法,可以讓筆者近距離地感受俄羅斯媒體的興趣點,以及他們如何向受衆傳遞信息。他們對新聞的敏感,特别是“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攝制組的敬業精神令人感佩。
責編:吳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