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跨文化視角下中國人的家庭認同及其符号表征

跨文化視角下中國人的家庭認同及其符号表征

時間:2024-11-06 09:51:32

一、由BBC紀錄片《中國春節》引出的跨文化思考

對于中國人而言,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家庭親情得以深化與延續的儀式。春節的民俗、春節的意義作為一種文化基因已經編織進了每一個中國人的生命經緯裡。對于世界上其他的文化族群而言,春節是一個曆史悠久的節日,是全球六分之一的人群共同享有的節日。在曆史發展的長河中,春節不僅屬于中國,在日本、朝鮮、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海外華人華僑的心目中,春節同樣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從曆史進程來看,盡管慶祝春節的形式多種多樣,但依托于現代傳播技術和交通科技的發展,世界各地的春節儀式越來越具有相互融合的趨勢。同時,伴随着中國進一步的全面崛起,春節已然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符号表征。

2016年2月14日-16日,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以下簡稱《中國春節》)在BBC二頻道播出。面對春節這樣具有獨特地域性的文化符号,來自其他文化群落的觀衆也對中國人的喜慶與熱鬧感同身受。這不禁令人驚奇:《中國春節》是如何實現這種跨越文化的連結和共感的呢?

紀錄片《中國春節》從外部的視角出發,使我們熟悉的傳統節日在片中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我們也得以在其中重新審視春節這個古老而又新鮮的節日,感受團聚、家庭、和諧這些春節帶給人們的最樸素的情感基礎和紐帶。作為文化傳播巨頭,BBC的《中國春節》是怎樣通過選擇中國文化符号進而構建了家庭元素,又是怎樣通過這些文化符号塑造了中國的家庭認同的呢?本文嘗試進行探讨。

二、家庭認同與節日符号建構的論說

語言學家羅曼·雅各布森認為每個信息都是由符号構成的。符号是人們共同約定用來指稱一定對象的标志物。它将無形的文化涵義轉換為實在的對象,為擁有同一文化背景的人群創造、建構和傳達了特定的涵義。符号的客觀性本身使其擁有固有的表面意義。在特定的文化中,符号往往被賦予深層的文化涵義,并且在信息與文化的傳播和流傳過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符号在社會文化中顯現出的重要地位,符号在跨文化傳播中體現出的相似和差異性的研究有效地促進了文化間的理解和交流。

家庭是人類所有社會體制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存在具有普世特點。金(E.Y.Kim)認為,家庭是所存最重要的社會群體,它為人們将來在社會中扮演各種角色做了鋪墊。通過家庭,我們開始了解基于個人、團體的身份意義。①與西方文化相比,家庭在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具有極為關鍵的地位。宗族和家庭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在中國人的價值觀念中已經延續了千年,每個人都從這根深蒂固的曆史觀中獲得對自己身份的強烈認同感。桑頓認為(在中國)家庭被看作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個體的利益被放在大家庭的利益之後。由此引出了葛學溥(Daniel.H.Kulp)在研究中國華南的鄉村生活之後創造的一個新詞:家族主義(Familism)②。這種家庭主義的機制實際上就是一種家庭認同,家族至上的價值觀念就是家族主義,它型塑了傳統社會中人們的家庭認同。家族主義是中國人的中心價值,即以家族至上作為導引家族成員思想、感情和行為的最高準則,作為最高的價值尺度。而這一原則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執行,是因為中國盛行“家族主義”,而不是個人主義。而當能夠彰顯中國家族認同符号與場景同時呈現的時候,家族符号表征就顯得尤為重要。

符号學的創始人皮爾斯(Pierce)把符号分為圖像符号、指索符号和象征符号三大類。③由于這一分類體現了符号的不同表征方式,因而最有價值、最為實用,影響也非常深遠。本文将借助皮爾斯對符号的分類,對《中國春節》中體現的家庭元素進行整理和重新歸納,分析不同形态的家庭符号是如何與家庭認同聯系起來,并建立、強化家庭認同。在這個基礎上,本文将重點探讨透過這部紀錄片的視角,中國的家庭認同和符号間的關系是如何被展現的,這種呈現手法是否符合傳統的認知和文化,并提出以下三個問題:一是《中國春節》中展現了哪些中國傳統的家庭符号元素;二是如何通過這些家庭符号體現了家庭認同感;三是與中國傳統對于家庭的刻畫(表現形式)相比,BBC的表現方法有何不同?

鑒于皮爾斯符号三分法的抽象性,依照此體系給符号分類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概念重疊和邊界模糊的現象。鑒于這三個概念不存在優劣和輕重之排序,這種不同分類的差異并不會對本文所探究的主題産生影響,因此本文将不會進一步探讨同一符号不同分類的細微差别。按照皮爾斯的描述,圖像符号具有相似性,并且與其所表征的對象存在拓撲性。④這種說法指出了圖像符号和其表征對象在外觀上的直觀聯系。在BBC的這部紀錄片中,家庭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出現在文化的背景中,而文化是抽象的、主觀的,因此,以“家庭”為表征對象的圖像符号出現頻率并不高,較有代表性的是在紀錄片的第一集《歸鄉(migration)》中出現的“全家福”。

BBC紀錄片《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截屏指索符号通過直指、代指或暗示的方式來表明與其表征對象的因果和臨近關系。皮爾斯這樣解釋道,日晷或鐘表表示了時間,輕輕地敲門同樣是種指引……任何有指向性的事物都屬于指索符号。指索符号通常是一個确定的與時空相關聯的實物或事件。在《中國春節》中,最明顯的指索符号便是紀錄片的主題——中國新年(的時間)。此外,通向家的旅程(《歸鄉》)、團圓飯(《歸鄉》)等也是指索符号。

象征符号有其任意性,其形體與符号對象之間沒有相似性或因果相承的關系。象征符号建立在社會約定的基礎上,賦予符号本身不同的含義。用什麼樣的符号來表征什麼事物,僅僅建立在一定社會團體任意約定的基礎之上,為團體成員認可和使用。例如語言就是典型的象征符号,語言的産生是任意的,是特定族群内部的約定。一些抽象的概念、情感等,沒有可觸的實體,因此也多用象征符号來表征。在人類符号交換活動中,對象征符号的運用最為廣泛和普遍。在《中國春節》中也出現了大量的象征符号。中國河北省民俗活動“打樹花”的傳承人所用的羊皮衣體現着其家族技藝的傳承和延續;人們年夜飯桌上常見的魚類抒發着家庭成員對富足和豐裕的期盼;餃子制作完成後擺成圓形預示着團圓等等,這些出現在片中的家庭元素都是典型的象征符号。

三、發現與讨論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它的日期本是一個平淡的時間元素,但由于被賦予了特殊的事件,從而具有了不同尋常的符号意義,一提到春節,就會與“家”“團圓”這樣的字眼聯系起來。由古至今,漂泊四海的遊子不管路途多麼遙遠艱辛,人們都會在春節這一天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春節這一節日及其體現的習俗和價值是有曆史和社會基礎的,是不可忽視的文化象征和文化精神,早已成為中國人心中維系着個人和家庭的紐帶。在《中國春節》第一集《歸鄉》中,廣東省的“摩托大軍”在惡劣的天氣下長途跋涉,隻為回到家中,在除夕夜與家人一起圍坐在桌前,吃一頓象征團圓的年夜飯,這也正是辛勤打工和艱苦旅途的意義。

“年夜飯”是一年中的最後一餐,也是春節中最為重要的儀式。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一起,共憶往事和暢想未來,互相表達感激和願景,使家庭成員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這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也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正如紀錄片第一集《歸鄉》中所展現的,到了春節,生活在現代城市中的家庭停下現代的生活方式,秉承傳統的習俗,沉浸在傳統之中,沿襲着中國人千百年來的過年習俗,與家人共度時光。在這裡,符号的含義本身已經被弱化了,重要的是符号傳遞的文化意義,使個人感到強烈的家庭認同感,即個人作為家庭成員的身份以及個人與家庭之間的紐帶。

在中國,許多春節習俗是與家庭密不可分的。除前文提到的過除夕夜與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外,還有大量與家庭相關的符号,如《歸鄉》描述的采購裝飾品裝飾家居、春節前打掃房間,寓意趕走黴運,迎接新年;《團聚》展示了餃子的形狀類似古代中國的貨币元寶,體現祈求家庭富足的心願。餃子制作完畢後要擺成圓形,預示着團圓;在《團聚》中,畫面闡釋了在酒桌上敬酒、祝詞要遵循長幼輩分的禮儀。從《歡慶》中可以看到,年夜飯過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的習俗等等。

符号所承載的民族意識是鮮明深刻的,無形地影響着該民族的文化心理和集體行為,對該民族的曆史和文化發生潛在和持久的作用。這些家庭符号千百年來在春節這個文化背景中在個體的家庭中不斷地出現和重複,早已在中國人的認知中根深蒂固。不僅強調了家庭在中國社會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加深了每個中國人的家庭認同。

在該紀錄片的第三集《歡慶》中,“打樹花”——中國河北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以其美輪美奂的表演和效果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這位打樹花大師表演時,沒有穿任何防護服,僅靠祖父留下來的羊皮衣以及草帽一次又一次向世人展現這項驚奇的火花藝術。打樹花這項精巧的技藝已由薛家代代傳承上百年,使其成為了家族身份的一部分。“打樹花”這項民俗活動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知名度的提高,漸漸使之成為其家族精神和家族文化的一部分,賦予家庭中的個體自豪感。那件祖傳的羊皮衣也早已不僅是一件簡陋的防護服,它承載着“打樹花”這一家族的文化和榮耀,不僅是象征家族和祖輩的符号,也不斷創造出新的家族文化。個體通過符号與家庭聯結和互動,形成自我認同和民族認同,也使家族身份得到傳承和延續。

這部紀錄片對中國春節和中國家庭團聚的建構是一次成功的跨文化傳播。它不僅觸動了中國人内心對家庭的向往與認同,更深入中國人節慶上的“時間”與民俗上的“空間”,以“紮根”的方式塑造了一個平和、安甯、情濃、自在的中國人的春節。這也是該系列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在中國迅速走紅的情感因素。紀錄片的制作者以“文化移情”的手法,在中國人的“集體主義”“曆史取向”和“敬畏祖先”的價值觀基礎上,利用西方人所持有的“個人主義”視角,充分勾勒出了個體、家庭和整個社會在春節這個時空節點上的共鳴,這種共鳴就是通過儀式來建構的關于“家”的認同的過程。

紀錄片《中國春節》之所以能夠受到廣泛好評,正是因為其抓住了節日文化的普遍意義與中國春節的文化特色元素的共同點,從文化融合的角度構建了一個屬于不同文化背景中個體所能夠理解、甚至認同的人、家和社會融合的社會符号事件。制作者又巧妙地将西方觀衆喜聞樂見的個體關懷與中國人所追求的和諧理念進一步融合,以三個節日場景的轉移,最終形成了通過符号來表征人性共性和社會美好的願景。

本系列紀錄片對中國文化“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作為中華民族心目中最為重大的節日,春節是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在實現中國國家軟實力提升的過程中,如何将中國節日文化推向國際,如何向海外公衆傳播中國節日文化是一個需要統籌處理的問題。聖誕節、萬聖節等西方節日傳入中國後格外受到年輕群體的推崇,同理,中國春節文化的海外傳播也必須有确定的傳播主體與接受對象。有了特定的受衆群體後,将傳統節日文化以恰當的傳播形式和内容,通過可行的渠道傳播,最終将會形成中國特色的節日傳播模式。(作者供圖)

(本文為2016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跨文化視角下的BBC中國主題紀錄片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号:201610290148X)

「注釋」

①E.Y.Kim(2001),TheYinandYangofAmericanCulture,Yarmouth,ME:InterculturalPress,p.159.

②(美)丹尼爾·哈裡森·葛學溥:《華南的鄉村生活——廣東鳳凰村的家族主義社會學研究》(周大鳴譯),知識産權出版社2006年版,此處直接引自周大鳴對《華南鄉村生活》的譯者序。

③Peirce(1903MS),“NomenclatureandDivisionsofTriadicRelations,asFarasTheyAreDetermined”,underothertitlesinCollectedPapers(CP)v.2,paragraphs233–72.

④Peirce,CharlesS.,Buchler,Justus(ed.)(1955).ThePhilosophicalWritingsofPeirce,NewYork:Dover.p109.

責編:吳奇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