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分析這部與衆不同的西方紀錄片的叙事方式與話語策略,并解讀其中的傳播意圖,揭示紀錄片所呈現的中國形象及所面臨的國際輿論态勢,探究他者視角下對于一種新中國觀的塑造,為提升中國話語的國際傳播影響力提供啟示性的思考。
一、影像叙事
雖然該紀錄片的片名有“标題黨”嫌疑,似乎“題文不符”,但它卻擊中了人們對中美關系發展中諸多不确定因素的痛點和擔憂。整片分為四個部分,時長約110分鐘。
如紀錄片開篇所述,要“打破沉默”,讓人們知道“不再重演戰争悲劇的迫切含義”。“美國政府說中國對美國的強勢是個威脅,但誰是真正的威脅呢?”帶着問題,導演身兼出鏡記者,走訪了馬紹爾群島、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采訪了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以及許多經曆、見證和反對戰争的普通人。
紀錄片開頭,首先展現了諸多西方媒體通過南海等問題的報道來渲染“中國是全世界的敵人”的刻闆印象和雙重标準。此時話鋒一轉:西方媒體選擇性地呈現,沒有告訴大家中國早就處在美國軍事基地的包圍圈中。
在第一部分,紀錄片講述了“馬紹爾群島的秘密”,揭示美國針對中國的核武器是如何試驗出來的,通過史實影像揭露美國在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頻頻進行核試驗,徹底摧毀了當地人的家園。皮爾格登島采訪了幸存居民,他們因核試驗家破人亡,身體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當地的美國官員宣稱美國非常關心這些當地民衆的利益,正在盡全力幫助他們走出貧困,但紀錄片卻用真實的影像叙事揭穿了上述謊言。
第二部分,紀錄片把視角轉到“主角”之一——中國,以上海為代表講述中國的飛速發展,分析美國總把中國視為敵人的曆史淵源和原因。片中用大量的史實講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于中國人的恐懼其實由來已久,而且根源并非西方媒體渲染的“意識形态”問題那麼簡單,更多還是因為他們害怕中國會搶走他們的“利益”。張維為等中國學者在片中出鏡接受采訪,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話題給予了理性客觀的回答。
紀錄片在第三部分用他者視角聚焦日本、韓國民衆對美軍在自己國家設立軍事基地的控訴與鬥争,片中通過個案訪談講述那些努力反抗美國霸權、阻止戰争到來的普通人的故事。
第四部分來到美國,采訪了幾位美國軍事專家及相關官員,他們均表現了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再次渲染了“中國威脅論”,把美國一貫延續着的霸權野心和冷戰思維展現得淋漓盡緻。片中展示了遍布世界各地的美軍基地,以示日韓民衆和馬紹爾島民正承受的巨大苦難在世界範圍内有增無減。
片尾集中展現飽受美國軍事基地威脅的平民的照片,畫龍點睛,呼應片頭的意圖——揭穿謊言,明辨是非,喚醒沉默。導演向世界發問:“如果我們認識到另外一個超級力量的存在,那就是我們,全世界的平凡人,就像在沖繩、濟州島、馬紹爾群島、中國、美國的人們一樣,用公開的表達傳遞一個警告:我們還能沉默嗎?”
同時也應看到,《即将到來的對華戰争》終究是一部西方視角的紀錄片,在110分鐘的時間内無法對中美關系的全貌進行展現,更沒有對中國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有深入準确的把握,在對待中國發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貧富差距現象、對待違反中國憲法法律行為的評價等方面,依然存在以偏概全和不客觀的成分。
二、話語策略
對于《即将到來的對華戰争》這部紀錄片,我們沒有必要過度預設或揣測拍片者的動機和立場,但作為一部用影像叙事的紀錄片,其所體現出的兩種典型的話語策略值得探析。
1.個體叙事與全球話語交織表達
“話語不僅僅反映和描述社會實體與社會關系,話語還建造或構成社會實體與社會關系;不同的話語以不同的方式構建各種至關重要的實體,并以不同的方式将人們置于社會主體的地位。”①具體到紀錄片這種傳播樣态,影像叙事的話語變化與事物關系的建構、核心意涵的表達緊密相連,用什麼樣的話語策略組織紀錄片的影像呈現,在一定程度上也蘊含了作者的立場和态度。
這部紀錄片聚焦的是中美關系,但在第一和第三部分,總計一半以上的内容都在展現第三方的故事。叙事切口小,總體介紹完恐怖的核試驗後,呈現若幹當事人的個人史陳述,有早年喪子的母親、能源領域官員、參與試驗的科學家,以及來自“海蜇嬰兒”(畸形兒)無聲的控訴。影片通過一個個故事和個案訪談,講述了馬紹爾群島、日本沖繩等地的民衆飽受美國軍事基地的摧殘,通過對比島民受到的核試驗苦難與施害者的冷眼旁觀,鮮活地展現美國的霸權。
一邊是微觀個體的生命叙事,一邊是宏觀世界的格局變遷,兩者交織呈現,穿插叙述,以個人的命運改變去反觀世界格局的變化,給人以震撼。這種話語策略的好處在于,讓宏大的國際議題變得清晰可感,讓創作者所要傳達的意圖在一段段個人史的叙事中細膩呈現,通過“大”與“小”的勾連,去檢視并揭開被遮蔽的隐藏在宏觀話語中的實實在在的個體表達,如此,“有助于在偶然的、差異的、個别的、多樣化的社會現象中把握人類曆史運行中的某些規則性和普遍性的機制”。②
2.采訪講述與事實畫面混剪交鋒
視覺影像具有高度的戲劇化功能,特别是在用于政治傳播時,遠比其他手段更能夠輕易喚起不同人的各類情感。為了更充分地展現事件和觀點交鋒,讓情節更加跌宕起伏,吸引受衆關注,這部紀錄片生産者采用了一種“沖突驅動叙事”(conflict-drivennarrative)的話語方式,其所體現的是對矛盾沖突戲劇感的渴望,并有意識地追逐矛盾與交鋒。
紀錄片的第四部分借美國國會、軍方、政府等官員之口,将民主外衣下的欺騙和冷戰的思維方式充分體現,揭示了美國部分決策層,是如何思考、如何看待中國的。每段訪談後配以事實論據,及時“打臉”。特别是在關于美國軍事基地的問題,紀錄片把若幹段采訪混剪,形成争論交鋒的節奏。
供職于美國國防小組的官員接受采訪稱:“美國的軍事基地不在中國南海,也不在菲律賓,美國撤出了菲律賓……”皮爾格立即回應:“但是美國又回到了菲律賓。”随後接入CCTVNEWS(現已成立CGTN)的新聞片播報:“菲方和美方已經宣布,美國士兵将會輪番駐紮在菲律賓的五個地方。”
同時,這部紀錄片在訪談部分努力通過對觀點和事實的客觀呈現,達到印證駁斥的效果。通過影像話語的呈現和叙事策略,對事件主體之間所外露和隐含的“關系”進行接合,盡可能多地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議題解釋框架。
片中在展現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同期聲“美國承諾尋求無核武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後,緊跟着呈現美國專家的駁斥:“他(奧巴馬)不僅花費萬億美元用以現代化美軍的核武庫,還用導彈防禦系統包圍俄羅斯和中國。在這種氛圍下,根絕核武器根本不可能。”随後的畫面中,氫彈爆炸産生的蘑菇雲緩緩升起,與之相伴的卻是悅耳的基督教聖歌。
從觀點與事實的矛盾交鋒,到畫面與聲音的強烈反差,無需過多解說的語言,在影像叙事過程中,呈現即是一種言說,帶給觀衆的是被西方媒體所謂的主流話語所遮蔽的真知,這種話語方式勝過一味辯論和灌輸。
三、他者視角下的新中國觀
他者視角一方面容易帶來偏見,另一方面卻能夠更好地傳遞出一種來自第三方的公正。這部紀錄片采用他者視角,傳達的一些觀念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新安全觀等有相似相通之處,有意無意地建構和呈現了一種新的中國觀。這也是這部紀錄片在西方受衆群受歡迎、在中國社交媒體獲得好評的原因。
1.以西方視角駁斥“中國威脅論”
“面對中國的塊頭不斷長大,有些人開始擔心,也有一些人總是戴着有色眼鏡看中國,認為中國發展起來了必然是一種‘威脅’,甚至把中國描繪成一個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國就要攝取世界的靈魂。”③在一些心懷傲慢與偏見的西方主流媒體的多年渲染下,很多西方民衆在“中國威脅論”的謬誤中形成了刻闆印象。在以往,中國在國際社會屢次駁斥西方關于“中國威脅論”的論調,以澄清質疑、表明立場。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國家領導人每到一國出訪,都會不厭其煩地在國際舞台講述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文化傳統、曆史故事,駁斥“中國威脅論”,向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傳達善意,打消其他國家的顧慮。
這部紀錄片從西方視角展現了真實的世界格局,颠覆了西方社會中存在的傳統中國觀,所傳達的主要觀點正是在駁斥“中國威脅論”,呼籲西方社會和主流媒體學會“換位思考”,共同應對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并點出核戰争的危害性,給世人敲響警鐘。
紀錄片以西方視角駁斥“中國威脅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中國話語的認同,也啟示中國應該更好地利用政治話語智慧參與國際對話。當前,中國在國際話語舞台上亮點頻現,蘊含着豐富國際關系實踐的政治話語開始參與全球議題設置。中國對外交往逐漸從自說自話到國際對話,從自己說話到“借嘴說話”,展示出由“問題導向”轉向“話語權導向”的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态。唯有主動,才能讓更多的國際人士實現對中國的話語認同。
2.同理心關照下的“命運共同體”
這部紀錄片的核心是中美關系,可四個部分中的兩個部分都在講述其他國家因美國軍事基地所遭受的傷害。創作者充分利用同理心,打破輿論對于可能發生戰争的緘默,讓旁觀者“卷入”,達到喚起民衆千千萬的效果。
紀錄片通過展現他國普通民衆的遭遇,傳達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處于戰争陰影中的信号,呼籲人們為避免戰争發生做出更多努力,讓不同曆史文化、不同國情、不同社會制度的民衆相互理解、真誠相待,設身處地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片中利用同理心,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貫穿始終。事實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領導人在不同國際場合多次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反映中國對當今世界的看法,反映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系,在國際舞台上有力傳遞了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的美好願景。
不同的話語體系都承載着一定的思想價值觀念,一種話語傳播力的實現與影響力的增加歸根到底是思想觀念、價值認同的實現。這啟示我國在對外傳播過程中,需要找準國際共通的理念觀點,着力對中國大力倡導的諸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進行全面闡釋,将它們所蘊含的話語特質和實踐特質講清楚。闡釋不是自說自話,而是用它來更深刻、更清晰地解釋世界局勢,深度回應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以實現中國話語與西方話語的有效“接合”。
四、結語
不可否認,哪怕是再客觀的他者視角,在影像呈現方面也會有不客觀的成分,這部紀錄片第二部分關于中國内容的展現依然沒有跳出以偏概全的窠臼。在講述中國發展時,紀錄片展示了上海一家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狀況,以體現中國發展的快速和不平衡。拿上海的現代化建設和進城務工人員的生活狀況作對比,便稱中國是一個“階級社會”,突出反映了紀錄片創作者對中國曆史、國情、發展問題的不了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片面認知。中西話語的分層和割裂成為阻礙彼此理解交流的壁壘和屏障。
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提醒中國,在對外傳播的過程中,一些話語表達會因不同受衆的習慣性接受而在某些情況下減效或失效。以諸如“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為代表的詞彙是當前中國最鮮明的政治話語,包含着豐富的政治意涵,也蘊含着中國曆史傳統的鮮明特質。然而這些話語在傳播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編碼者多維度的闡釋,再加上解碼者以偏概全的慣性思維,往往會被一些西方人尤其是西方媒體曲解甚至惡意解讀為“霸權夢”,渲染“中國威脅論”,嚴重影響中國政治聲譽和國家形象。
舊修辭學的關鍵是“規勸”,強調有意地進行設計,而新修辭學的關鍵是“認同”,話語的傳播不能是抽象的,而應是具象的、有載體的、寓于議題的。因此中國的對外傳播不僅要在理性上說服受衆,還要力求從多維度尋求更新的符合西方社會民間話語體系的修辭框架和傳播策略去感染受衆,實現受衆内心的認同。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提升中國政治話語體系的國際影響力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号:15ZDA042)
「注釋」
①[英]諾曼·費爾克拉夫:《話語與社會變遷》,殷曉蓉譯,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頁。
②趙福生:《福柯微觀政治哲學研究》,黑龍江大學出版社、中央編譯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9頁。
③習近平:《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人民日報》2014年3月29日第2版。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