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班底,中國管理——為使内容傳播更符合國際化要求,适應互聯網年輕化趨勢,“第六聲”大膽嘗試,讓部分外籍員工直接參與新聞策劃和報道制作,各方面表現出色的老外還可擔任編輯總監。用人方式的突破,增強了對外籍員工的吸引力。“第六聲”員工隊伍來自七個國家,吸引了原《華爾街日報》《赫芬頓郵報》等媒體的資深媒體人,也有畢業于哈佛、牛津等國際知名院校新聞專業的年輕人。外籍員工既熟悉海外英語讀者需求,對了解中國文化、讨論中國議題也抱有很大熱情。他們的經驗為制作西方讀者能接受的中國内容提供了基礎保障。
剛性底線,柔性溝通——在堅持輿論導向管理的前提下,“第六聲”根據自身特色,确定了采編要求、采編流程等剛性制度。實行總編輯負責制,由澎湃新聞編輯部負責人出任總編輯,嚴格把控新聞的嚴肅性、客觀性、真實性。為提高在國際輿論場中的競争力,“第六聲”注重發揮外籍員工的橋梁作用,在日常采編中尊重他們的建議和意見,同時,對一些有損我國際形象的題材、用詞、論述方法、報道信源,堅決不予使用。經過八個月的融合運作,目前管理層與外籍員工間基本已能相互理解,做到題材取舍、内容來源、具體描述、主觀評論在力求符合西方讀者習慣的基礎上,也符合“第六聲”的内容導向要求。
中國故事,國際講述——外籍人士講中國故事,帶來的不僅是國際化語言,更有新鮮視角。例如,中印題材報道是曾供職于《華爾街日報》的愛爾蘭籍員工ColumMurphy的興趣,這一專長在“第六聲”有了用武之地,2016年8月,他連續推出三篇與印度作家的對話系列:《對話安奴拉格·維斯瓦納什:〈在中國發現印度〉》《對話沙美智:上海的帕西人》《對話阿米塔夫·高希:〈精神大錯亂〉》。經由外籍人士筆端,傳遞他們對中國的感受,無論是對中印兩國人民的比較,對“有故事”的上海的熱愛,還是對中國政府在環保方面所作努力的肯定,因其視角客觀、觀點平實而更具說服力。“第六聲”有一批特約外籍撰稿人,多為專業人士中的中國通,既有城市規劃專家、高校教師,也有動畫導演、外交官。他們多從專業角度切入,以平視眼光審視中國問題。其報道題材涉獵廣泛,難免會觸碰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但關注角度并未呈現“有色眼鏡”的明顯偏向。有别于不少互聯網新媒體在内容上的低俗化、淺表化、碎片化傾向,“第六聲”引導外籍人士對中國社會近距離觀察、深入思考。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外籍人士的觀點或發生争鳴。譬如,中國記者撰寫的《美國人為何不會青睐〈西遊記〉改編劇》,得出“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将成為中美合拍片《西遊記》無法跨越的鴻溝”的結論;而美國編劇顧問Kira-AnnePelican的《西遊記:為國外觀衆制作的中國史詩大片》一文卻針鋒相對:《西遊記》的叙事方式契合人類共通心理,因而能為國際觀衆接受。觀點争鳴塑造了“第六聲”包容并蓄的形象。
一方來聲,八方回響——創建之初,“第六聲”選擇從中國觀察家群體切入,通過社交媒體逐步擴大影響力。經過八個月的試運行,國際新聞機構與新聞同行已然開始傾聽這一來自中國的新鮮聲音。《紐約時報》深度剖析了“第六聲”測試版上線一事。報道說,“在瞬息萬變的新聞市場,澎湃新聞是新媒體的成功故事”,“如今,澎湃新聞的領導層将目光投向别處”。CNN、《華爾街日報》等國際知名媒體均對“第六聲”的創建予以密切關注。美聯社與BBC撰稿人MatthewKnight高度贊揚“第六聲”的圖集欄目。同時,“第六聲”業已成為外媒報道中國的信源,美國的彭博社、《赫芬頓郵報》《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英國的《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獨立報》,法國的《解放報》等均曾引用“第六聲”報道。
責編: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