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對外傳播“孫中山文化”的有益嘗試

對外傳播“孫中山文化”的有益嘗試

時間:2024-11-06 09:43:00

2016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為緬懷偉人中山先生,傳播和弘揚孫中山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促進對外文化交流,中山市政協、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在2016年7月到12月以孫中山文化為載體開展了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巡演活動,分别在馬來西亞、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公演,掀起了一股孫中山文化熱潮,為增進兩岸同胞以及海内外中華兒女的團結,凝聚振興中華和實現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共同力量,做出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策劃初衷:凝聚華人華僑,開展對外交流

孫中山精神是凝聚中華民族感情、團結海外華僑華人的重要紐帶之一。作為偉人故裡,中山市在2007年率先提出了“孫中山文化”概念,積極挖掘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以孫中山文化為載體,凝聚華人華僑,緻力把中山市建設成海峽兩岸、海外華僑華人、國際交流的平台,建設成為全球華僑華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2011年7月,時任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的詩人丘樹宏創作的《孫中山——獻給偉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組歌在《人民日報》《南方日報》和海外報刊發表後受到廣泛好評,并得到了廣東省委宣傳部的高度重視,将其列為廣東省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點文藝項目,撥出專項資金,并組織廣東省内一流的作曲家進行譜曲,協調廣州交響樂團演奏、排練打造作品,以現代多媒體手段,融合音詩畫多種藝術形式,表現孫中山的思想、精神和文化。2011年11月8日,《孫中山》在廣州成功首演。随後,《孫中山》走向國内外舞台,先後在廣州、中山、北京、吉隆坡演出,得到社會各界和海内外華僑華人的高度評價,成為宣傳孫中山文化、凝聚華人華僑、增進兩岸關系的有效載體。

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中山市政協主席丘樹宏在2016年1月提出聯合有關方面開展《孫中山》海外巡演活動,讓孫中山精神和文化從廣東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該設想得到中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正式列入中山市2016年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孫中山》巡演由此擔當起廣東省文化“走出去”戰略重任。

從2016年7月30日起,《孫中山》展開海外巡演。9月16日晚,由香港蔡冠深基金會與中山市政協共同呈獻的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暨國慶音樂會,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這是《孫中山》首度走進香港并和《黃河大合唱》同場演出,好評如潮。全國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新華集團主席、中山鄉親蔡冠深博士表示,中山先生不但是革命家,也是現代化建設理論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孫中山》通過交響組歌的形式來表現孫中山思想、文化、建國方略等,觀衆可以聽音樂,又可以看表演,讓孫中山先生的思想更加容易被年輕人接受,這種創意新穎獨特。“華僑是革命之母”。馬來西亞是支持孫中山革命、籌款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繼2012年8月在吉隆坡首演之後,2016年11月20日《孫中山》海外巡演第二次在吉隆坡上演,為馬來西亞人民和廣大華人華僑再次獻上文化厚禮。馬來西亞各界近2000名觀衆感受了這一藝術巨制的魅力,台上台下互相呼應,精彩的演出受到了當地華人華僑的熱烈歡迎。12月18日晚,在台北孫中山紀念館,近2000名台灣觀衆觀看了《孫中山》的精彩演出。此次赴台北演出最大的亮點是參與演出的台灣藝術團體都是大學、中學和小學的學生,他們都表示通過演出對偉人孫中山先生有了更深刻更生動的認識,心靈得到了一次升華和洗禮。海基會原董事長、現任三三會會長江丙坤先生對演出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兩岸聯接最重要的還是文化,孫中山先生的思想、文化和學說是兩岸的共有資産,也是兩岸聯接的重要平台,孫中山的理想“天下為公”“兩岸和平”是今後兩岸繼續共同追求的目标。

傳播效果:用“中山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孫中山在海外華人華僑中的認同度很高,也是兩岸共同尊崇的偉人。以孫中山文化為載體進行對外宣傳,有助于走出一直以來将孫中山純政治符号化的僵化認識和誤區,回到其應有的人文本原。這有利于促進兩岸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建設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園。《孫中山》每一次登台都引發了中國觀衆和華人華僑的情感共鳴,是不同膚色觀衆對中國文化的欣賞和認同,體現了孫中山文化的自信。《孫中山》巡演效果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讓海内外觀衆領略了孫中山的思想、精神、文化與人格的大氣磅礴之美,呈現了其穿透曆史的恢弘感召力。《孫中山》不僅填補了孫中山文藝題材的空白,更是“講好中山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鮮活和成功的例證。

二是探索了文化外宣之路,也是中山市政協拓展公共外交實踐的新嘗試、新探索。《孫中山》選擇最代表西方藝術的交響樂形式,演繹的是孫中山的思想、精神、文化與人格,傳遞了真實的中山形象,同時也弘揚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海内外觀衆樂于接受。《孫中山》以中山指引,文化築路,音樂搭橋,讓世界喜歡中國聲音、聽懂中山故事、中國故事,接受中國文化,通過文化交流的形式加強與華僑華人的聯系,為人民政協在海外開展公共外交積累了寶貴經驗。中山市政協主席、《孫中山》總策劃、總編導、總撰稿人丘樹宏表示,《孫中山》在華僑最集中的吉隆坡兩度演出,使孫中山先生再次“回到”了華僑中間。中馬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葉嘯表示,整場演出太棒了,大家都感受到孫中山永不言敗的精神。馬來西亞國會議員何國忠說,用文化和藝術的形式将孫中山的思想和事迹表達出來,對馬來西亞人民和廣大華人華僑來說有着特别的意義,這種形式超越了國籍、超越了時空,感覺十分親切,在促進馬中關系良好發展中起到了積極作用。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說,雖然孫中山已經離世逾90年,但他留給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精神财富應該永遠被繼承和發揚。他說,這場演出在吉隆坡上演意義非凡,既是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和緬懷,也是對馬來西亞華人對中國革命巨大貢獻的認同與緻謝,希望馬中兩國友誼永固長存。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參贊龔春森也稱“節目非常好,非常有意義。晚會在中馬之間的文化界、文藝界、學術界搭建了一座橋梁,加深了對孫中山的理解。對不了解孫中山的年輕人,也是心靈上的震撼,有一種穿透力。”承辦單位馬中藝術協會會長、贊助單位完美(中國)集團董事長古潤金表示:“孫中山精神是凝聚中華民族感情,團結海外華僑、華人的重要紐帶,大力弘揚孫中山精神是全球華僑、華人的心聲。馬來西亞是孫中山先生早年活動的重要地方,孫中山先生在此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産,而馬來西亞的華僑華人也為支持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做出了特殊貢獻。因此,《孫中山》的巡演來到吉隆坡,更具有多重特别的意義。”

三是體現了中山偉人故裡為國家擔當的文化自覺,展現了一個城市的光榮與夢想和自信。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國家和地區的軟實力。孫中山文化是全球華人世界中的一條重要精神文化紐帶,是謀求兩岸共同發展、追求文化共識的最大公約數之一,以開放為思想底色的孫中山文化,更容易赢得情感共鳴、文化認同。在文化建設上,偉人故裡通過《孫中山》用“中山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也告訴世界,要敢為天下先,要敢于夢想,隻有這樣,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講述好中山故事、中國故事,向世界傳遞城市的光榮與夢想。

四是一部作品引發一股孫中山文化熱。《孫中山》作為第一個以“孫中山精神”為主題的大型交響組歌作品,其在藝術上的創新,近幾年受到廣泛關注,也帶動了一系列相關題材作品的創作。尤其是在2016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各地紛紛推出一系列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文藝作品,引發一股“孫中山文化熱”。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奮鬥。”無論在海内外,無論跨越多久的時空,通過各種藝術表現形式演繹“緬懷孫中山,共築中國夢”,就是對偉人最好的緬懷,對曆史最好的傳承,對未來最好的憧憬與追求。《孫中山》無疑在這方面做出了有益而成功的探索,提供了對外文化傳播的範例。

責編:吳奇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