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構建對外傳播話語的原則:字面與實際意義相統一

構建對外傳播話語的原則:字面與實際意義相統一

時間:2024-11-06 09:24:55

崔長青外交學院教授

張碧竹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先進文化的引領,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崛起的前提。中國必須有自己的話語,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黩武,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①話語權指行為主體價值的影響力,話語權不是強制性的“硬權力”,而是在話語得到廣泛認同後産生的自願服從和追随的“軟權力”,其實質是一種權力關系,具體表現為話語的建構權、解釋權、掌控權。本文在系統分析西方價值觀的局限性基礎上,提出對外傳播話語的原則:字面意義與實際意義相統一,以構建中國價值,表達中國精神。

一、西方價值觀:話語與現實意義不符

文化價值觀是人類生活的指南針。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的矛盾是現實問題,人與宇宙的矛盾是虛無的問題,解決這些人生問題都離不開價值觀。向往美好生活是人類的共同心願,然而研究發現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與其定義相去甚遠。

“真正的曆史……是自己和他者的統一體……理解按其本性是效果曆史事件”②。理解是有“前見”的,是時代與曆史的映射。例如用“處女地”來描寫美洲大陸,就悄然掩蓋了屠殺印第安人的事實,殖民者并沒有把印第安人視為平等的人。以傳播自由為名,販賣黑奴,踐踏人權,追求100%至300%的高額利潤,使非洲總共約失去5000萬以上的人口:16世紀販賣黑奴900,000人,17世紀販賣黑奴2,750,000人,18世紀販賣黑奴7,000,000人,19世紀販賣黑奴4,000,000人。③在印第安人與黑奴的屍骨上是找不到平等的。

民主的起家史實質是殖民掠奪:自由背後是被奴役,人權背後是資本權。美國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驅逐華人,禁止華人入籍。直到2012年國會才通過緻歉決議。對于受歧視的華工而言,無民主可言④。

18、19世紀,英國打着自由旗号進行殖民掠奪:1800年對華輸入鴉片2000箱,1820年對華輸入鴉片5147箱,1824年對華輸入鴉片12,639箱,1834年對華輸入鴉片21,785箱,1837年對華輸入鴉片39,000箱,1856年對華輸入鴉片56,000箱。⑤販賣黑奴至少還想讓黑奴活,而鴉片貿易直接摧毀肉體、毒害靈魂。1840到1949年間,帝國主義來華掠奪,中華民族所遭受苦難實屬罕見。以“普世價值”為幌子,以戰争侵略為手段,早就背離了民主的本義。

無論從曆史還是從現實看,民主一直是少數富人的特權。美國上層占有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财富,而其民主也隻為處于金字塔尖的1%的人服務⑥。1789年法國發表《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法語中的l’HommeetduCitoyen,指男性白種人,不包括婦女、有色人、窮人;1791年,法國婦女奧林匹·德古吉(OlympedeGouges)起草了《女人與女性公民權利宣言》,被送上斷頭台。1688年,英國規定農民擁有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田産才有選舉權;1867年規定年收入5英鎊有選舉權,城市中租用不帶家具住房在12個月内付租金達到10英鎊的也有選舉權;到1918年,英國30歲以上的婦女才有選舉權。1791年,法國隻有25%的少數有财産并納稅的“積極公民”才有選舉權;直到1944年,法國婦女才獲得選舉權。1787年,美國憲法仍允許奴隸貿易⑦。“其實曆史并不屬于我們,而是我們隸屬于曆史……我們在我們所生活的家庭、社會和國家中理解了自己”⑧。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的自救行動更讓其他經濟體看清了美元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的巨大風險與隐患:從2008年11月至2012年9月的近四年間,美聯儲先後宣布三輪量寬政策,實際是通過印鈔,使美元彙率不斷下跌,由此把危機轉嫁給世界其他經濟體,讓别人為它的債務埋單。而受這種負面溢出效應影響最深的,就是金融體系相對脆弱、對美元過度依賴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民主幾乎淪為貶義詞:democraticfailure(民主失敗)、democraticbreakdown(民主崩潰)、democraticdestruction(民主毀滅)、democraticdeterioration(民主惡化)、democraticdecline(民主衰落)。一些人缺乏曆史視角,理解字面化、簡單化,誤認為理念上的民主就是現實,是涵蓋一切人的理念,無論貧富、男女、人種,他們到了該醒醒的時候了。

二、西方價值觀輸入後引發難民潮

近年來西方大肆進行意識形态滲透,推銷其價值觀,謀求利益最大化。1990年3月,布什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指出,美國要在全球“扶植民主制度”,19902003年,民主投資增長了5倍⑨。西方直接插手了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吉爾吉斯坦的“郁金香革命”、中東與北非的“茉莉花革命”。

一些陷入困境的國家誤信并引入西方價值觀後,社會癱瘓、民不聊生、引發内戰,淪為犧牲品。國民流離失所,或在颠沛流離中喪生。人身基本安全都無法保證,自己做主參政議政更無從談起。

世界上的國家可分為:1)自食其力型,生産力高,日子就好一些;生産力低,日子就差一些;2)靠别國援助型;3)靠暴力逼迫而不勞而獲型,通過壟斷國際結算貨币,收取“鑄币稅”獲利。

“西方在冷戰後支撐世界的領域都失去信心:即市場、民主、大國權力……雖然美國可以摧毀敵國,卻無法戰後維穩……而整個中東陷入暴力無政府狀态⑩。”

陷入西方“普世價值”陷阱,主要是被其字面光環吸引,追求美好生活無可厚非,但西方價值觀落地生根後卻變了味,開出苦澀的戰争果實。百姓淪為難民,或被剝奪了生命權。并非理想有誤,而是理想與現實相去甚遠,某些大國打着民主幌子,利用人們的善良謀求霸權。民主被炒作,最終淪為引發動亂、挑動内戰與維護霸權的工具。

三、民主、自由、人權=“選舉”?

“民主的價值是正确的,但是民主制無法兌現這些價值……民主光給投票權是不夠的,還需要收獲實在的成果,然而目前民主制卻做不到11。”美國政體日見腐朽,政黨分歧尖銳,越來越無法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而是給利益集團過度話語權,未能體現美國公民意志12。2016年1月16日,亞利桑那州發生汽車追尾事故,被撞人是中國女留學生,後被32歲的霍莉·戴維斯槍殺。一些人的持槍自由,是以另一些人被槍殺為代價。槍支泛濫、濫殺無辜屢屢發生,死于槍擊的年平均在3萬人以上13。對此,曆屆總統都無能為力,因為槍支協會财力雄厚,可以有效影響法律14。

事實上,公衆對政府政策幾乎沒有影響15。這種重投票、輕參政的民主形同虛設。英國人自以為是自由的,他們大錯特錯了。他們隻有在選舉時是自由的,一旦選完後,他們就是奴隸。民主成為愚弄百姓的光環與謊言16。美國參議員和大多數衆議員赴任時都屬于1%的跟班,靠頂尖1%的錢留任,他們明白如果把1%的伺候好,卸任時會得到犒賞”17;“公衆終于明白,原來民主厚顔無恥地欺騙了他們……那些玫瑰色的甜言蜜語霧般消散”18。

真理具有唯一性,其對立面是謬誤。那麼有觀點認為:西方話語盡管與現實不符,不是也照樣傳播出去了,而且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一時一地看可能如此,數百年來列強通過戰争、殖民、劃分勢力範圍奪取利益與話語霸權,從工業革命以來占領了科技制高點,其影響力不可能一夜之間消失殆盡。再者,人們追尋真理的道路是曲折漸進的,正如英國思想家培根所說:“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于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那些牛糞一樣的謬誤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19

從曆史上看,在中國人選擇了定居的農業時,歐洲選擇了征服、擴張。早期希臘文明是在邁錫尼(Mycenae)文明和米珞斯(Minos)文明基礎上建立的。希臘文化是侵略擴張文化,每個城邦都盡量向外殖民,聯系的向心力是利益。遠程商業活動、殖民組織、交通網成為歐洲發展史上的傳統。雅典憑借海軍優勢,聯合地中海東部其他希臘城邦,成立提洛同盟。作為盟主,脅迫其他城邦提供人力物力。中國曆史上愛好和平,這與西方的攻擊性、擴張性有很大區别。中國的農業社會使人民固守鄉土,缺乏好勇尚武的動機,也不經常遷移,更談不上武裝掠奪。西方長期繼承了戰鬥部落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基因,不斷擴張,這與中國的安定與内斂形成了強烈反差。

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征服他人的民族,中國的目的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提高中國話語的國際影響力,加強中華文化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從鮮活的中國實踐中提煉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在理論上表達出中國崛起的新思想,這是中國話語建構的當務之急。

四、構建對外傳播話語的原則:話語定義與實質的統一

詞語的使用反映了曆史進程,也改變了曆史進程,始終與政治社會利益和合法性問題緊緊相聯20,科學隻有通過概念,自己的生命才可以成為有機的體系21。話語本質是由經濟關系決定,不同的經濟關系蘊含不同的話語,話語的基本功能是協調利益關系。中國話語獨辟蹊徑,倡導全人類的“和諧話語”,強調國家利益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的辯證統一,用實際行動履行了話語定義與實質的統一。

中國已經完成“一帶一路”倡議規劃并着力實施,以亞洲為中心、西聯歐洲和非洲、東跨拉美,對接沿線國家發展戰略,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已同30多國簽署合作協議,成效初顯。中國作為貢獻全球經濟增量三分之一的主引擎地位突出。中國與美國在核不擴散、氣候變化、網絡安全方面擴大合作。與俄羅斯保持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加強政治互信,在能源、航空、航天、高鐵等方面加強合作。南海局勢保持總體穩定,中國—東盟自貿協定談判完成,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合作進程開啟,互聯互通取得重要進展;上合組織規模擴大,中國與中亞及外高加索國家在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背景下尋求進一步合作;中印互信增強,中巴經濟走廊路線圖進一步落實,孟中印緬經濟合作初見成效;提升了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推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

中國全面展現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參與制定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入聯合國維和待命機制并組建8000人維和待命部隊,免除對最不發達國家債務,承擔聯合國會費和維和攤款分别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未來5年為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在全球和地區問題上,宣布建立200億元人民币的“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22。人民币正式進入特别提款權(SDR)貨币籃子,是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曆史性變化的反映,無疑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入籃”SDR使人民币成為IMF180多個成員國官方使用貨币;将會促使國際社會更多購買人民币資産,人民币将逐步成為國際儲備貨币、直接投資貨币和貿易結算貨币,結合亞投行、金磚國家銀行及絲路基金,中國在國際金融方面的話語與行為,不僅惠及中國民衆,也将會惠及世界。這些都是中國為國際治理所付出的努力的體現。

中國在以上諸多方面的坦誠積極的态度與立場、互利共赢的行動與舉措,赢來了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與贊許,國家形象進一步提升,反映了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願,為進一步構建話語定義與實質相統一的中國對外傳播話語,擴大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話語影響力奠定了基礎。

對外傳播的和諧話語是具有感召力的話語,它建立在平等互利、互信合作的基礎上,強調以協商方式解決争端,摒棄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具有求同存異、以禮相待、誠實守信的特點。話語貴在真實,在國際上實事求是講真話,倡導合作共赢,可以避免話語淪為抽象符号。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國商量着辦,才能建立合理公正話語體系。同某些動辄以軍艦航母相威脅,以經濟制裁為手段的霸權話語截然不同的是,中國話語體系言行一緻、協商守信、追求和諧,充滿正義和力量,其對世界的影響必定更加深遠,更具可持續性。

「注釋」

1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5年10月15日。

2[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哲學诠釋學的基本特征》(上),洪漢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版,第387頁

3本書編寫組,《西式民主怎麼了》,學習出版社2015年版,第14頁。

4張維為:《澄清關于“自由、民主、人權”的認知盲點》,《人民日報》2014年7月17日。

5本書編寫組:《西式民主怎麼了》,學習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頁。

6愛德華·盧斯:《美國民主隻為1%的人服務》,《聯合早報》2014年4月6日。

7辛向陽:《從西方殖民史看它們的自由民主人權》,《北京日報》2014年8月25日。

8[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哲學诠釋學的基本特征(上)》,洪漢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版,第357頁。

9本書編寫組:《西式民主怎麼了》,學習出版社2015年版,第62-64頁。

10[美]吉迪恩·拉赫曼:《西方已失去智力上的自信》,《參考消息》(原載英國《金融時報》)2015年1月8日。

11[英]托尼·布萊爾:《民主已死?——真正的民主體制不僅僅是賦予民衆投票權》,《參考消息》,2015年1月1日。

12本刊編寫組:《西式民主怎麼了》,學習出版社2015年版,第186頁-212頁。

13http://news.youth.cn/jsxw/201601/t20160119_7540021.htm.

14http://www.guancha.cn/EricZuesse/2015_08_12_330283.shtml

15本刊編寫組:《西式民主怎麼了》,學習出版社2015年版,第213頁-238頁。

16鄧純東、賀新元:《夢醒西式民主》,《光明日報》2014年11月28日。

17楊軍、季豔玲:《為什麼西方憲政民主頻遭質疑》,《參考消息》2014年11月22日。

18米博華:《警惕西式民主陷阱》,《人民日報》2014年6月9日。

19李傑:《經典名人名言》,哈爾濱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頁。

20[英]雷蒙·威廉斯,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詞彙》,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版,第8頁。

21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上卷)》(賀麟、王玫興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35頁。

22http://www.bjqx.org.cn/qxweb/n244290c756.aspx.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