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碰撞與融合:陳逸飛為中美文化交流所作的貢獻

碰撞與融合:陳逸飛為中美文化交流所作的貢獻

時間:2024-11-06 09:09:52

文化的價值在于交流。中美之間由于文化的不同導緻兩個國家在過去發生了不少誤解與沖突。文化交流是消除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矛盾最有效的方法。當下,随着全球化進程所帶來的新形态和格局變化,中國渴望了解世界,同時,中國文化希望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與重視。作為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畫家陳逸飛,在上個世紀80年代走出國門,在大洋彼岸求學、傳播中國文化,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一、文化壁壘與求生技巧

文化壁壘(culturalbarrier),是東西方人所秉持的價值觀和對事物的認知度不同造成的溝壑。中美之間的文化差異性顯而易見,“中國與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态和社會制度,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跨文化交流中最難以繞過的深層障礙,就是不同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态的矛盾和挑戰。”①上個世紀後半葉,當改革的浪潮拍岸而至,陳逸飛與許許多多的中國留學生一樣,懷着對未來的期許來到美國,他所觸碰的問題首先是怎樣突破美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固有看法,讓美國人也能夠通過他的繪畫作品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中國繪畫與西洋繪畫存在很大差異,它融儒道釋三種哲學思想為一體,講究繪畫的空靈與韻味,這與西洋繪畫的寫實求真截然不同。“儒道釋三家殊途同歸,無論是由自然而人化,還是由人而自然化,最終都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出發,中國傳統文化顯示出巨大的優勢。”②畫匠與藝術家隻一牆之隔,固守傳統意識的為“愣子”;一味追求繪畫技法的為“呆子”,隻有給繪畫賦予雙重精神内涵的人,把中西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的人,才能夠突破西方文化的藩籬,将中國文化的精髓和要義傳遞給對方,從而突破文化的壁壘,為兩種文化架起溝通的橋梁。

陳逸飛出國留學先是就讀于美國紐約城市大學亨特學院,後經申請獲得美術專業獎學金,完成了研究生課程學習。陳逸飛當年生活拮據,在學費和生活費的雙重壓力下,在曼哈頓街頭獻過藝,為遊客寫生作畫,後被介紹到羅耶藝術修複與裝裱公司靠打工修畫維持生計。

美國不乏世界頂級的藝術家,如:阿爾伯特•比爾斯塔特(AlbertBierstadt)、傑瑞米·裡普金(Jeremylipking)、約翰·辛格爾·薩金特(JohnsingerSargent)等人,在龐大的藝術大師的繪畫美學體系中,美國人審美習俗已經固化難易,他們在繪畫中對于人物主題的強調、對風景景深的透視與光感等原則十分講究,與中國繪畫講究意境、重神似而輕具象是有所區别的。

中美之間文化差異由來已久。美國文化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種感覺使他們不願意親耳聆聽異域文化的聲音。“冷戰結束的今天,美國仍然沒有放棄在全球确立思想文化的霸權企圖”。③中國油畫的出路在哪裡,中國文化如何在紛繁複雜的繪畫流派中找準自己的位置,這個難題一直是陳逸飛在美國求學時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投石問路是一種明智的選擇。1981年陳逸飛的個人畫展首次在紐約哈默畫廊舉行,繪畫内容為養育他的江南水鄉周莊,這種沒有人物主題作為創作線索,僅以景物與中國鄉情為内容的繪畫,是否能夠引起美國觀衆的興趣,陳逸飛本人并沒有把握。但是,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陳逸飛紮實的專業功底和靈巧的油畫着色給人的視覺沖擊不可小觑。“陳逸飛向西方油畫學習,深得其中要義,具有很高超的藝術技法,但他又區别于西方任何油畫家,具有鮮明的個性和藝術風範。”④陳逸飛繪畫展出現在美國哈默藝術畫廊,畫中雅緻與别樣的東方文化情結,吸引了不少看客,不過當年并沒有引起轟動。兩年後,畫家再次在美國華盛頓的科克倫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他的油畫《橋》被聯合國選作首日封。另一幅油畫《雙橋》由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哈默收藏,後來哈默訪華時将此畫作為禮品送給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同志。中國周莊因陳逸飛的油畫《橋》而聞名于世,這幅畫有其深刻的思想含義,其一是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其二用橋代表腳下的路徑,一旦上橋就不再回頭。為此,陳逸飛不僅要突破美國文化的藩籬,以繪畫藝術赢得主流媒體的關注,而且他決心把中美之間文化交流做實。中國油畫技法源于西洋繪畫,但是,陳逸飛絕非照本宣科,他畫作中的中國文化元素相當濃烈,寂寞的小橋、粗糙的石闆路、靜靜的流水、甯靜的街道等等,處處彰顯東方文化的韻律與美感。《紐約時報》在評論他的畫風時這樣說道:“陳氏畫風融合了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叫人想起歐洲大師的名字,其畫面出現很多中國的古老石橋和運河,傳遞出和平的訊息。”⑤陳逸飛油畫之美還不僅限于此,他的西藏組畫、周莊系列、古典侍女、西洋樂手等,兼容中西,将中國江南人的細膩構思與西洋油畫中的深刻精神内核融合在一起,表現出一個東方人獨具韻律的美學風範。

二、陳逸飛繪畫美學的精神訴求

一種文化的風行必定有其自身的特色,這種特色與文化人所秉持的審美思想、生活經曆、生活閱曆和對藝術的理解直接相連。“血管裡流淌着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液,這是本質,不管經曆過什麼,都改變不了這顆中國心。”⑥

陳逸飛生在一個舊式的文化家庭,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從小受母親的影響,喜歡教堂優雅的管風琴和牆壁上繪制的玻璃彩畫。音樂是陳逸飛除繪畫之外的另一大嗜好,盡管沒有時間去操持樂器,但對于巴赫、莫紮特、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的一些名曲十分熟悉,這也是他不斷在繪畫中重複着樂手主題的一大原因。陳逸飛繪畫作品的美學價值一直是藝術理論界探讨的學術問題。

(一)心物交融、物我兩忘

中國繪畫傳統注重寫意,這種空靈的美感源自畫家精神世界的表達,寫意是中國繪畫與西洋繪畫的本質區别。陳逸飛在紐約亨特學院上學期間,秉持中國傳統文化的繪畫思想,他的筆端流露出寂靜、空靈的美感效應。油畫《故鄉的回憶》以橋為主題,整個畫面空無一人,唯有破舊的茅屋和不太規整的石闆路。陳逸飛創作這些看似單調的油畫,僅僅想用一種真實的生活體驗去表現内心的感受,無意間卻觸碰了中國繪畫美學的最高境界,即:心物交融、物我兩忘。中國繪畫用色單一、構圖簡潔,畫中多留下詩韻般的空白,給人以回味和遐想。從實景到畫面,從精确到抽象,這個省略的抽象過程并非西方純粹的抽象,它是在具象性的基礎上所産生的言簡意赅的審美效應。陳逸飛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精心描摹他的那些靜靜的橋,注重水鄉周莊那座雙子橋的每一個細節和情調,給觀衆營造出一種難于言表的審美意境,也正是這種對藝術的執着,才使他成為獨樹一幟的藝術家。“意境是思想感情、想象力和對象的結合,把對象提高到藝術的境界。”⑦

1983年,陳逸飛從亨特學院畢業,哈默成為他的經紀人,他買下陳逸飛12幅油畫作為個人收藏,他感覺這個中國畫家非同一般。畫家的筆下,不僅有對故鄉周莊的思念之情,也有對西洋樂手的精心描繪。不放棄東方文化的本質,還能兼顧西方文化的元素,正是中國學術界所推崇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精神。心物交融最後達到物我兩忘,是陳逸飛畫面美感的一個顯著特征,他作品中的人物雖然絢麗但并不躁動,風景多姿多彩也在甯靜與優雅之間,用唐代張的繪畫理論衡量,可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簡言之,就是畫的盡管是物象,表現的卻是心聲。陳逸飛的繪畫意境正在于此。

(二)纖柔溫婉、不拘一格

陳逸飛侍女繪畫的美感,源自對于他母親的感恩之情。母親對他除有養育之恩外,還有給他的藝術滋養。陳逸飛從小就很喜歡他母親範雅芳,範雅芳不是一般的女性,她深谙西洋文化,尤其對西洋繪畫和音樂情有獨鐘。陳逸飛每次跟母親去教堂,都會聽母親講一些關于宗教繪畫的故事,這些故事被畫在教堂的彩色玻璃上面,伴随着教堂管風琴的樂音,更是使牆上的繪畫人物栩栩如生。據陳逸飛回憶,母親在他成長的生活細節和藝術專業選擇上,都一直精心呵護,直至他成才。也正是這種原因,陳逸飛在刻畫畫中的女性時,總是抱着一種敬畏之情。他筆下的女性溫婉沉郁,優美得體。查遍畫家的侍女主題作品,還沒有發現一張誘發人原始性沖動的低劣趣味之作。畫中的女性高雅淨潔,雍容而又不俗氣。油畫《罂粟花》表現了一個女子獨處時的寂寞感受,《黃金歲月》反映出舊上海家庭搓麻将的場面。每幅畫的細節均處理得當,恰到好處。陳逸飛作品中的女性有一種高貴的意趣蘊含其間,他刻意表現的中國婦女那種矜持且内斂的情态,正是西方繪畫中所缺少的文化元素。“讓世界了解和喜歡中國文化的傳統的特質,确認中華文化的民族特性和國家文化的身份認同”⑧是藝術家終身追求的目标之一。陳逸飛在美國畢業後一直留在紐約,在哈默畫廊舉辦過六次個人畫展。1985年進軍華盛頓,緊接着,陳逸飛在美國新英格蘭現代藝術中心、史密斯藝術博物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等多地舉辦油畫個人展,這給此時對外開放的中國添加了一扇對外傳達中國文化的窗口。1991年,陳逸飛的油畫《浔陽遺韻》在香港拍下137萬港元的天價,創下當年内地畫家拍賣之最。

三、中美文化從互怼到互信發展的過程

文化的交流和互信是國家友好往來的一大基石,中美兩國同屬于世界性的大國,又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加強雙方的互信、協調彼此的行動、處理國際上的矛盾與沖突至關重要。2015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出席華盛頓州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會舉行的歡迎宴會并發表演講時指出:“同美方一道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實現雙方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國外交政策優先方向。我們願同美方加深對彼此戰略走向、發展道路的了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閡,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防止戰略誤解誤判。”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價值觀的異同,中美之間在諸多國際事務上存在分歧。“中美在諸多問題上的分歧,主要是雙方的國家利益沖突面的體現,同時體現在文化和價值取向深層次上的差異。”⑨

作為站在文化傳播最前沿的文化界人士和藝術家,擔當着國家文化交流與對話的使命。陳逸飛作為畫界的知名人士,對于中美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首先,他以獨特的藝術手法和表現視角,使不少美國畫家看到一個東方藝術家對藝術的真情,對藝術之美的向往與執着追求,看到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的區别。中國繪畫注重物象内心世界的刻畫,所謂的“内畫風格,外展美容”的美學原理在他侍女油畫系列中淋漓盡緻地展示了出來。其次,陳逸飛傳遞的是一種懷舊思緒,一種對于中美之間過去曾有過的親密交往的向往。

中美最早的深層次交往始于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作為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上海,留在了許多美國人舊時的記憶中。20世紀50年代的向蘇聯看齊和之後的“文化大革命”,阻斷了中美之間的交流。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和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沖破23年兩國關系的冷戰堅冰達成中美戰略和解,并最終在1979年1月實現兩國關系的正常化。1979年,鄧小平應邀與美國總統卡特會面,宴會中,美國文化部門請美國鄉村歌手約翰·丹佛給鄧小平演唱鄉村歌曲《鄉村路帶我回家》。後來,約翰·丹佛隻身一人到中國遊覽,他在上海憶起了他的父輩經常講述的上海故事,并且專門為上海之行寫下一首歌曲《上海微風》,以期表達中美人民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之意。

陳逸飛繪畫藝術作品中有上海舊時那種沉郁的基色——昏暗的光影和精巧的構圖,這些都是美國畫界喜歡的文化元素,也是陳逸飛作為異鄉人所表達的中國情懷。在美國,陳逸飛從艱難的繪畫處境,到完全自信的狀态,把他具有濃烈的中國文化元素的繪畫帶到了美國,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到非同凡響的中國和卓爾不群的他。其實,陳逸飛個人文化交流的成功過程,也是中美文化從互怼到互信的一個轉變過程,這個過程由老一代革命家毛澤東開啟,由幾代國家領導人發揚光大。一個務實的中國和一個着眼經濟利益和實用主義的美國,應不會因為文化的錯位和誤讀給兩國人民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2005年,陳逸飛因胃出血撒手人寰。雖然他人已離去,但他在美國所留下的蘊含着豐富中國文化元素的油畫,卻永遠留在了美國,成為中美之間文化友好往來的一根紐帶。

「注釋」

①崔婷:《全球化與當代中國跨文化交流》,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頁。

②彭吉象主編:《中國藝術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83頁。

③孫家正:《文化境界——與中外友人對話錄》,文彙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頁。

④楊長勳:《視覺人生——陳逸飛傳》,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頁。

⑤龔雲表,陳逸鳴:《青年陳逸飛》,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75頁。

⑥楊長勳:《視覺人生——陳逸飛傳》,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頁。

⑦中國畫研究院編:《李可染論藝術》,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頁。

⑧張西平:《中國藝術跨文化走出去研究總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第64頁。

⑨張宇權:《中美文化外交比較研究》,時事出版社2013年版,第166頁。

責編:吳奇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