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華文化在東南亞華族社會的傳承與發展淺析

中華文化在東南亞華族社會的傳承與發展淺析

時間:2024-11-06 09:08:21

一、問題與挑戰

東南亞是中華文化向外傳播與發展最為廣泛和密集的區域。曆史上,當地華族社會以家庭為日常媒介和以社會組織為核心的傳播機制如華文教育、華人社團、華文報紙,将中華文化在東南亞華族社會綿延不息傳承下來。然而,随着數百年來東南亞及華族社會的變遷與發展,當前華族社會的中華傳統文化無論在内部傳承機制還是在外部環境上,均面臨着一系列的挑戰。

首先,從東南亞華族社會内部來看,問題之一是華族社會文化斷層的出現。“文化斷層”指随着東南亞華族社會的代際更替,東南亞華人在中華文化的傳承鍊條上出現斷裂,主要表現為中華文化傳統在土生華人社會的衰退乃至消失。華語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透過當前東南亞華文教育的狀況以及華族子弟華語水平的低下,中華傳統文化的失落與衰微由此可管窺一斑。

在印度尼西亞,由于蘇哈托執政(1966-1998)的32年間采取排斥華文華校及中華文化的政策,緻使如今40歲以下的絕大多數華人不能使用華語。在新加坡,根據2013年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新加坡華裔兒童使用中文的頻率有下降趨勢,在家中與父母用中文溝通的幼兒僅占40%,大部分兒童用英語與兄弟姐妹及同伴溝通,所接觸的華文讀物、卡通節目和電腦遊戲的時間也遠不及英語的多。①

在語言偏好方面,新加坡華族學生對于華語的喜歡度僅為38.9%,認為華語最有用的華族學生僅有13.7%,而認為英語最有用的華族學生則高達67.67%。②在泰國、菲律賓、緬甸等國家,由于華族人口比例的相對較小,以及所居國對華人與華文教育強有力的同化與壓迫政策,緻使當地土生華人絕大多數都不能以華語交流。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地區唯一保留了完整華語教育體系的國家,但近年來由于教育政策的偏頗,越來越多的華裔學生轉學或不報讀華文小學,而是選擇就讀私立小學或國際學校,③究其原因,文化斷層的出現固然與上世紀以來西方文化對東南亞華族社會的沖擊有關,但20世紀後半期東南亞各國壓迫和同化華人移民的政策導向,以及華僑社會自身的代際繁衍并向華族社會的過渡演變,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系。

問題之二是中華文化在東南亞華族社會的運作與傳承機制有待完善。目前,海外華人社會的“三寶”——華人社團、華文學校、華文媒體是東南亞華族社會傳承中華文化的主要機制,但體制自身建設的不完善使東南亞華族社會的“三寶”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出現了乏力、不穩定的局面。

在華人社團,一方面随着東南亞華族社會的代際更替,多數土生華人不熱衷參與社團事務,使社團出現後繼乏人、名存實亡的狀态。如在馬來西亞,全國近9000家華人社團,三分之一都處于冬眠狀态。④在華文教育方面,由于師資短缺,硬件設施落後,教材版本不一,無法适應當地國情,以及學校财務管理不當等,嚴重阻滞了東南亞國家華校的發展。如印尼至少需要30,000名中文教師,而目前隻有大約4000人在從事各種華文教育,且師資老化,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教師占到65%,且不少老師隻有當地初中學曆。在華文媒體方面,盡管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部分華文媒體在當地主流社會存在一定影響力,但就東南亞總體而言,華文媒體仍然薄弱,傳播力有限,讀者多局限于老年移民和新移民,鮮少觸及土生華人群體;在傳播渠道和形式上也缺乏創新,多以傳統報刊為主等。

除了華社内部存在的問題之外,東南亞華族社會在傳承中華文化傳統上也面臨着來自外部環境的挑戰。

第一,因容易受到移居國大環境以及移居國與母國政治外交關系的影響而帶有天生的脆弱性。緬甸、印尼将近30年華校華報的缺失,新加坡華語使用人群的嚴重萎縮,菲律賓、泰國華族社會的本土化等,無不與移居國的政治環境、國家政策導向以及其與中國外交關系的疏離息息相關。在國與國日益緊密聯系的今天,東南亞華族社會雖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表現出了一定的韌性和自主性,但終究無法脫離東南亞這一外部大的生存環境。2013年馬來西亞政府頒布的《2013-2015年教育發展大藍圖》,規定所有幼兒園必須采用教育部學前教育課程并最終以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大幅度增加華族小學馬來語教學時間等等,這一教育政策的偏頗使得馬來西亞華族小學正在逐步被邊緣化,華族報考華文科目的人數也在逐年遞減;在菲律賓,2013年中菲關系的緊張緻使本已定好的一些中菲教育交流計劃被迫取消,這些事實都表明華族社會以及中華文化在東南亞的生存、傳播與發展所具有的天生脆弱性。

第二,面臨全球化的挑戰。随着20世紀後半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西方文化價值觀念對東南亞社會造成了強烈的沖擊與擠壓,也對東南亞華族社會對本族文化的認同形成了威脅,一些地方文化傳統,如方言、華族節日慶典正在逐步被取代。即使得以保留,也基本演變成一種獲取商業利益的手段或一種象征性的符号,文化傳統本身所蘊涵的一些價值理念正在逐步喪失。如在馬來西亞,華人每年都在隆重慶祝農曆春節,但多數人不懂得新年活動背後的文化内涵;年輕一代華裔懂得方言的人數目前已經少于47%,也有少于40%的華裔青年不了解自己的籍貫。⑤在印尼,一些華人的宗教儀式已經變成供外國人旅遊參觀的景點與活動。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東南亞地區造成了一股強大的輻射效應,表現之一是東南亞華語教育熱的興起。然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興起的華語教育,其背後的功利化目的卻是顯而易見的。如對于在泰國興起的學習華語熱,一位在泰國的中國官員就曾指出:中國是推動泰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懂華文的大學畢業生不僅較容易找到好工作,而且工資一般可高出兩三千铢。在這種情況下,華文教育的重心更多地轉向于華語教學,華文教育的文化内涵遭到了削弱與剝離。在新加坡,政府在華語教育政策方面更加強化華語的工具性和商業性,例如華語教育重聽說、輕讀寫,取消華文為必修科,取消華文與升學挂鈎等措施。印尼随着20世紀90年代與中國的複交和經貿往來的日益頻繁,在華語人才方面出現了極大缺口,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放寬抑制華文的政策,興起了一股華文教育熱。可見,在全球化的沖擊和各地政府因勢利導的政策導向下,華文教育的發展與其傳承中華文化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偏離,但不可否認,其在客觀上仍有益于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

二、發展與趨勢

随着世界政治經濟新興格局的出現,尤其是中國經濟在世界的崛起以及近30年來海外華人社會結構的巨大變遷,東南亞華族社會在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方面表現出三大主要趨勢:

第一,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本土文化的交織、融合與創新。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曆史充分表明了中華文化的深厚性、柔韌性和包容性。早期華人移民将中華文化帶到東南亞,經過與本土文化長期的互動、碰撞與融合,在曆史上形成了既根植中華傳統又具當地特色的土生華人文化,如馬來西亞的(Baba),印度尼西亞的帕拉納坎(Peranakan)、菲律賓的美斯蒂索(Chinesemestizo)、越南的明鄉人以及緬甸的桂家等等。但這些土生華人文化多不具備自身完整的價值體系,主要以器物文化和民間風俗為主要表現形式。如今,東南亞華人作為當地的一個民族——華族在東南亞落地生根幾百年,已經完全融入到東南亞各國的曆史發展軌迹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華族文化,具備了一套較強的自身發展體系、模式和獨立性。主要體現在語言、風俗、宗教、價值觀等中華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有機融合,如印尼華人宗教的教義、建築、儀式等多方面都吸納了印尼社會的文化特色。如今的華族文化已經成為東南亞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質上根源于中華文化,但在語言習俗、價值取向等方面又與中華文化大有不同,并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的創新,如具有南洋風格的新加坡式的華族舞蹈,馬來西亞華人在中華傳統表演藝術上創造的高樁舞獅和二十四節令鼓等等。

第二,“再華化”現象的出現。“再華化”指“新生代華人重新審視他們的身份和文化認同,在保持和維系自身政治認同(效忠于出生國/居住國)的大前提下,對自己的華人族群身份感到自豪和驕傲,對中華文化和語言的熱情日漸高漲,并将與祖籍國的文化、經濟和社會聯系視為一項對自己和居住國的發展有利的因素。”⑥“再華化”的主要表現是華裔公開推崇中華文化以及自己的華人族群身分,并同中國積極建立各種類型的聯系。以印尼為例,在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中,僅有240萬即全國總人口的1.2%承認自己的族群身份為華人,而到了2010年,這一比重卻增加至3.7%,即880萬承認自己為華人。⑦2000年之後,印尼成立了1000多個華人社團,以此來強化華族身份、文化及與中國的聯系。此外,目前印尼的三語(印尼語、華語和英語)學校有40多個,學生人數也在呈不斷上升趨勢。以三語小學為例,20世紀末21世紀初小學建校初期隻有995人,而到2013年已達到了8033人。不僅印尼如此,近年來菲律賓、泰國的數位政要也都公開承認自己的華人背景、身份或與中國的聯系。由泰國政府支持、泰國華人建立的首家中文電視台——泰國中文電視台(TCTV),節目以中文會話、泰文字幕為主播出,同時也有以泰文會話、中文字幕或潮州話、客家話等地方方言播出的節目,成為東南亞唯一以中、泰兩國語言播放的電視媒體。⑧

“再華化”現象固然與所在國的社會氛圍密切相關,如國家政治環境的改變、多元文化政策的推行,但又離不開中國經濟崛起這一時代背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帶動了東南亞地區的經濟增長。據相關報導,中國GDP增長每放慢一個百分點,印度尼西亞的經濟就會出現0.5個百分點的下滑。⑨目前,中國與東盟建成自由貿易區,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再華化”的出現體現了中國崛起這一事實在東南亞及當地華族社會所産生的強大輻射效應。

第三,新移民成為中華文化在東南亞地區傳播發展的新動力。随着中國-東南亞關系的改善和密切,一部分中國人開始以各種方式移居到東南亞各國。迄今,東南亞的中國新移民人數估計有400萬,占到了該地區華人總數的12%。新移民的大量湧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東南亞華族社會以缺乏教育背景的老移民和以受當地教育為主的土生華人為主的人口結構。新移民中不乏有在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他們為中華文化在東南亞華族社會的傳承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力量。如近十年來約有100多萬中國新移民進入緬甸,主要集中在緬甸北部地區,他們不僅改變了當地的人口結構,而且使中華文化在該地區的影響也穩步增長。如在緬甸的曼德勒市中心,“中式建築随處可見,中國風俗習慣開始在當地流行,中國人的節日甚至出現在當地城市的文化活動中,緊挨着華人寺廟的就是中國人擁有的購物中心,與中國移民通婚的緬甸婦女也日漸增多”。⑩新移民的湧入也在不斷改變和興盛着東南亞國家的華文媒體。泰國華文報紙為了迎合新移民的需求,不僅在排版印刷方面将昔日的豎排、從右到左改成了橫排、從左到右,而且在内容方面更注重了中華文化的弘揚與傳播,如開辟“曆史與文化”“教與學”“學唱中文歌”等版面,并逐字标注漢語拼音。11新加坡的華文媒體也因新移民的到來而銷量大增,華文電視台的收視率也不斷升高。

結語

綜上所述,中華文化傳統在東南亞華族社會的傳播與發展既有獨立性和開放性,也有依存性和受制性。首先,東南亞華族社會幾百年的發展史已經證明,中華文化已經在海外生根成長,即使在挫折時期,其依舊以各種方式保存下來。如馬來西亞華人通過對華文教育權利的長期奮争來保留中華文化,新加坡通過政治途徑和華語的推行使中華文化免于衰落,而印尼則借助宗教的傳播使中華文化之火延續不熄。同時,中華文化的開放性和兼容性又使其在東南亞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汲取了當地文化的營養,經過實踐、融合與發展,最終形成了東南亞頗具特色的華族文化。其次,中華文化在東南亞華族社會的傳播與發展最終受到三個要素、兩種關系和一個格局的影響和制約。三個要素即東南亞華人所在國社會的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以及東南亞華族社會的發展;兩種關系是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關系、華族社會與所在國主流社會的關系;一個格局即是世界政治經濟發展格局。總之,推動中華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與發展,華僑華人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依托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廣泛的跨國網絡,發揮其文化傳播主體和客體的雙重角色,華僑華人必将成為中國與東南亞之間進行文化傳播和溝通的重要載體和橋梁。

(本文系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華人社區中華文化傳承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号:16ZDA220)

「注釋」

①陳秋華:《新加坡華族兒童用華語頻率下降》,《聯合早報》(新加坡)2013年9月16日第5版。

②陳玉清,黃明:《新加坡雙語教育與華人語言習慣和态度的變遷》,載《集美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③《華裔學生不讀華小引擔憂大馬華教人士籲華社關注》,http://news.163/13/1018/11/9BFDGC9A00014JB6.html。

④《馬來西亞華人社團近9000個1/3處于“冬眠狀态”》,暨南大學圖書館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編《僑情簡報》2013年第6期。

⑤《大馬官員:華裔說好華語不足夠應提升文化底蘊》,《光明日報》(馬來西亞)2014年1月14日第4版。

⑥劉宏:《未來5-10年海外僑情發展趨勢與僑務對策:總論》,載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政策法規司編《未來5-10年海外僑情發展趨勢與僑務對策》,2011年版第4頁。

⑦ZakirHussain,“ChineseIndonesiansComeFullCircle”,JakartaPost,June8,2012.

⑧羅欽文:《泰國首家“中文電視台”将于18日開播》,http://news.sina.cn/c/2005-12-12/10257686803s.shtml。

⑨BenBland,“IndonesiaForcedtoReadjustasChinaBoomSlows”,FinancialTimes,August3,2013.

⑩代帆:《東南亞的中國新移民及其影響》,載《東南亞研究》2011年第2期。

11羅欽文:《曼谷随筆:追随時代潮流泰國華文傳媒滌蕩新風》,http://news.sina.cn/o/2004-05-28/09562651812s.shtml。

責編:譚震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