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研究是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國際輿論研究不僅要把握國際輿論的現狀,還需要發現國際輿論形成及其社會影響的規律。學者的研究不僅要有現實意義,還要對重大社會問題的認識、理解、闡釋,對學術領域的理論發展與問題探索有所貢獻。因此,國際輿論研究需要運用社會科學方法對國際社會相關重大國際問題的意見集合開展實證觀察,運用内容分析、問卷調查、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研究國際輿論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及其與國際輿論不同方面的關系,進而形成有文獻價值的知識。以社會科學方法研究國際輿論,不僅有利于揭示國際輿論形成與發展的規律,而且有利于在國際輿論研究領域參與國際同行間的交流,以具有國際水準的研究成果融入國際學界,提升中國學術界的國際影響力。本文從傳播學視角出發,讨論如何以知識貢獻為目标,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對國際輿論開展系統的實證研究。
一、國際輿論的定義及研究對象
輿論指的是社會群體對于重要公共事務通過大衆傳播渠道所表達意見的集合。國際輿論,是指國際社會對于重要事務通過國際傳播渠道所表達意見的集合,主要體現為國際主流媒體對于國際重要問題發表的新聞報道、觀點和意見。随着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國際主流媒體之外的其他信息傳播渠道對重要國際問題的關注與讨論也引人矚目,各類信息、觀點和意見經過網絡媒體廣泛傳播,成為國際輿論的一部分。國際輿論的主體從國際主流媒體擴展到網絡媒體。國際輿論還體現為對重要國際問題各方面信息和意見經過充分披露和讨論後逐步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識。
從國際輿論的定義出發,國際輿論的研究對象應包括:一是媒體發布的關于重要國際問題的新聞報道、觀點和意見。國際主流媒體是國際輿論承載的主體之一,主要指有相當國際影響力的大衆媒體,包括報紙和電視。這些媒體現在也利用互聯網發布新聞信息。國際媒體報道值得探索的問題包括:哪些國際問題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不同國家的媒體對于同一國際問題報道的視角、觀點和意見有何異同?同一媒體在不同時期對特定國際問題報道的視角、觀點和意見有何異同?國際媒體對中國在重要國際議題中的表現和對中國在處理各類重大國際問題做法的态度與評價等都是國際輿論研究的重點内容。二是社會群體通過不同渠道發布的信息以及表達的觀點和意見。20世紀90年代以前,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掌控着國際輿論的主要話語傳播渠道。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興起和發展使不同的社會群體擁有了發布信息與表達對國際問題觀點和意見的平台和渠道,這些信息、觀點和意見還能夠在互聯網平台上實現全球傳播,有時比媒體信息更為引人矚目。但是國際輿論研究對上述兩方面的考察還隻是有關輿論現狀的描述。描述性研究能夠揭示國際輿論的狀态,但是無法揭示國際輿論産生與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影響作用的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國際輿論的形成與發展,對國際輿論發展規律的揭示與知識貢獻相對有限。
研究國際輿論,除了要關注國際輿論的現狀以及輿論本身的發展進程,更要深入了解國際輿論形成與發展的影響因素,探究哪些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因素影響了媒體和社會群體對國際問題的信息傳播以及觀點和意見。對國際輿論形成與發展有揭示作用、對輿論研究有知識貢獻以及對國際傳播實踐有理論指導意義的是有關國際輿論的說明性(explanatory)研究,即揭示國際輿論形成與發展過程中重要因素及其互動關系的研究。因此,國際輿論研究不僅要通過考察媒體和社會群體對于國際問題的信息傳播活動以及觀點、意見來描述和把握國際輿論的現狀,更要努力探索輿論發展過程中重要因素對輿論産生與發展的影響作用,并由此發現國際輿論形成和發展的規律。因此,除了了解與把握國際輿論的現狀,國際輿論研究更應該着力于以下方面:
一是國際輿論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重要因素的影響作用及其規律。國際輿論研究要逐步探索和測試國際輿論形成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影響因素。社會政治與文化環境、相關問題的特性、信息發布者政治與文化特性、信息發布渠道特性與效率等都可能對國際輿論的形成與發展帶來影響,在國際輿論形成過程中互動并推動國際輿論的發展。
二是國際輿論對社會的影響。國際輿論不僅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作為國際社會互動與發展的産物,其本身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因。國際輿論的形成與發展會帶來重要的社會變動。國際輿論一經形成可能會影響各國民衆有關國際問題的觀念、态度和行為,包括影響各國民衆對國際關系的認識、國際事務參與态度以及對外交往方式的理解與認同;社會群體對重大國際問題的認知以及相關的社會行為;還可能推動政府對相關國際問題的理解和決策。
二、國際輿論研究方法
研究國際輿論的内容、成因和影響,以及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和互動,需要運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來進行實證考察,收集國際輿論形成和發展各個環節的系統的實證數據,并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客觀分析,這樣基于科學系統的實證考察獲得的研究結果經過逐步積累成為有關國際輿論的規律性認識,不僅可以為國家的國際傳播策略提供實證依據,還可以成為有學術價值的專業文獻。社會科學方法的特點是,運用嚴格設計的信息采集方法,通過對所研究對象的系統考察,回答目前還沒有結論的關于研究對象的重要問題。國際輿論研究面臨許多重要問題,社會科學方法為解開國際輿論研究領域的謎團提供了有效工具。研究國際輿論,主要可以采用兩種研究方法:内容分析與問卷調查。
(一)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對作為研究對象的信息内容進行客觀系統的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廣泛地應用于分析有一定數量的文本信息。運用恰當設計的内容分析方案,可以考察國際輿論的基本狀況,也可以導入與内容有關的外部與内部因素,展開對所确定要素與國際輿論不同方面的關系性分析,以揭示與國際輿論現狀相關的重要因素及其影響作用。
1.媒體内容展現的國際輿論研究
目前國内采用内容分析研究國際輿論,多數是通過對所研究内容的編碼來解讀國際媒體有關某個國際事件報道的關鍵信息,得出有關國際媒體報道重點或者傾向的結論。例如郭小平①
通過對《紐約時報》涉及中國的氣候變化報道的内容分析,探索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環境報道所蘊含的形象建構。這類采用内容分析解讀國際媒體信息的研究,雖然不失為用社會科學方法探索媒體報道,但是研究結果與發現局限于對研究對象相對單純的描述。
内容分析不僅要回答研究對象是什麼的問題,還要回答為什麼國際輿論會如此展現等深入問題。圍繞為什麼會産生相關國際輿論,内容分析要揭示國際輿論的内涵、與輿論産生和發展有關的外部與内部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如何發揮作用。例如上述《紐約時報》有關中國氣候變化報道的内容分析,如果研究方案能顧及相關性分析,将《紐約時報》中的中國環境形象和各國主流媒體有關中國環境形象的報道做進一步對比研究,即不同媒體體制與新聞報道的關系,并且引入和相關主題有關的其他重要外部因素,例如國際關系、國際貿易、地域距離等,進而分析這些外部因素與報道特征的關系,就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在不同地區的環境形象是否因為媒體體制不同而産生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在多大程度上與主要外部因素相關。
采用内容分析研究國際輿論,首先要有能探索媒體内容内涵的設計(scheme)。内容分析設定的變量要與研究需要回答的問題一緻,研究項目提出的研究問題不能隻是有關媒體内容的基本信息,内容分析的研究問題必須具有研究項目的唯一性,同時因其理論特性和相關性分析為本領域貢獻具有知識價值的文獻。例如,有關國際媒體對世界氣候變化報道的内容分析,報告媒體對特定國際問題的報道中關注的具體方面隻涉及内容的基本信息,未必能構成有創見的研究問題。如果研究者在考察有關世界氣候報道的過程中,不僅關注報道涉及了哪些具體領域,而且關注氣候變化涉及領域與報道中突出的人類不同社會活動的關聯,以及氣候變化重要層面與報道中涉及的人們的有意識環保行動和社會有計劃的環境治理活動的關系,内容分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入揭示媒體報道的内涵,并産生有一定理論意義和知識價值的成果。
内容分析需要采集有關研究對象的基本信息,例如新聞報道的信息源,報道引用的信息源對于有關的問題的态度等,但是采集這些信息不是為了單純報告媒體采用了哪些信息來源,以及這些信息源對于所報道問題的基本态度。這些基本信息應該服務于對媒體報道内容更加深入的發掘,以及對于媒體報道與社會影響因素之間關系的更深入的揭示。例如,在國際媒體對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相關報道中,新聞标題以及本文顯示的報道的态度都可以成為内容分析所采集的基本信息。這些态度可以為确認國際媒體新聞報道的視角(newsframe)提供線索。綜合信息來源及其對相關問題态度的基本信息,還可以了解國際媒體對特定國際問題的報道内容和意見是否公平和平衡。與媒體特征、國家利益、國際關系等因素相交叉,又可以構成回答重要因素與報道内容的相關性分析,獲得有理論意義的重要發現。
采用内容分析來解讀國際媒體對于重大國際問題的報道和由此産生的國際輿論,還需要遵循嚴格的研究規範。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方法,需要相當數量的報道才能對内容開展有意義的統計分析。确定了内容分析的具體研究對象和時間跨度後,可以根據報道總量和研究方案來确定分析全部内容或者通過随機抽樣選取部分樣本進行分析。
2.其他信息平台的國際輿論内容研究
除了媒體以外,社會民衆和群體可以通過其他信息平台發布信息,特别是基于互聯網的論壇和社交媒體平台,表達他們對特定國際問題的觀點和意見。與傳統媒體相比,在這些信息平台上傳播的信息、觀點和意見有更廣泛的受衆,更高的傳播效率。作為國際輿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響日益擴展。對這部分通過網絡信息平台傳播的國際輿論展開内容分析,基本前提與原則與對國際媒體的内容分析一樣。例如,對研究對象的選擇和内容時間跨度的确定要充分說明理由。如果用傳統方法開展有限範圍的内容分析,對内容的抽樣要遵循随機抽樣原則。除此之外要充分考慮網絡媒體信息傳播的特性。例如網絡平台的内容龐雜,網絡信息呈現碎片化,因此對網絡平台上國際輿論的研究需要根據研究對象的特征設計專門的抽樣與分析方法,使研究樣本既包含相關的海量内容,又整合不同信息平台相關主題的信息。例如采用大數據獲取信息的方法,可以實現對網絡行為實時追蹤,對海量信息實施定向數據采集。由于計算機技術的幫助,不僅信息範圍較少受到限制,而且能有效把握信息特性,②收集到從傳統媒體與采用傳統内容分析方法都難以獲取的有關國際輿論的獨有信息。
對網絡平台信息所體現的國際輿論開展内容分析,同樣不能停留在對于信息特征的介紹與描述。研究設計應該融入傳播内容與傳播者特性、社會環境的關系性分析,開展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證研究。對信息平台上的國際輿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探索輿論形成與發展規律的關系性分析:1)信息發布者和交流參與者特性與傳播内容的關系。與傳統媒體不同,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信息平台上發布信息,發表觀點和意見,通過對網絡平台國際問題意見發布者身份的确認,可以了解社會成員與群體對國際輿論形成的參與作用。2)有關重大國際事件的時間進程、事件特性和社會群體關注的問題與對特定國際問題的觀點和态度的關系。3)信息發布者與讨論參與者所處地域和所附着的利益與不同層次的社會成員和社會群體觀點和态度的關系。4)網絡交流的互動特性以及交流平台的技術特性與信息傳播與觀點發表節律和表達充分性的關系。這類關系性分析的可能性非常廣闊,可以基于不同的理論視角,其價值與可行性取決于充分的理論闡釋和邏輯論證。通過對信息彙合和分流的關系性分析,不僅可以了解社會成員和社會群體對特定國際問題的觀點和看法,還可以通過對信息傳播參與者以及社會群體屬性和他們發表觀點的交叉分析,了解網絡平台國際輿論如何形成,受何種因素影響,其形成和發展規律在何種程度上不同于國際媒體。
(二)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的對象主要是不同社會群體的成員,包括普通民衆和社會精英,他們是有關重要國際事件與問題的信息發布者、信息接受者以及各類讨論的參與者。采用嚴格設計的問卷調查,可以探索輿論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環境影響與社會不同階層人員的參與作用,國際輿論形成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社會因素與人的因素,以及國際輿論對人與其他社會機構的影響。
針對民衆和社會精英展開問卷調查服務于國際輿論研究的兩個方面:1)了解與把握體現為社會成員與社會群體對國際問題的觀點和态度所形成的國際輿論;2)探索由媒體報道和社會成員與群體表達觀點和意見所形成的國際輿論對于民衆和社會精英的影響。這兩方面的研究都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獲取信息,進而把握社會成員和社會群體在國際輿論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以及國際輿論對民衆與社會精英的影響。
問卷調查已經突破了電話調查和面對面訪問的傳統做法限制,進入互聯網調查時代。雖然互聯網調查在随機抽樣、樣本的代表性以及對于調查對象的了解與把握方面存在難以突破的局限性,但是基于互聯網平台的問卷調查,突破了傳統問卷調查的地域限制,可以收集各個國家和地區民衆對于特定國際問題觀點與看法的信息,其調查範圍和完成效率是傳統電話調查難以比拟的,尤其在國際輿論研究領域,有着更為明顯的優勢。
關于了解與把握體現為社會成員與社會群體對國際問題的觀點和态度所形成的國際輿論,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對以下方面進行考察:1)對重要國際問題的看法和對有争議問題的态度;2)對重要國際事務通過不同傳播渠道的公共表達以及關注重點;3)對重要國際問題的社會參與,例如除了表達對氣候問題的關注外,調查對象是否參加相關的環保組織并宣揚環保理念等;4)關于國際問題的其他行為,例如采取相應的環保行為應對氣候變化。除了民衆有關國際議題的公共表達和社會參與行為以外,研究者對比分析民衆和社會精英問卷調查和媒體内容分析的結果,揭示媒體報道和民衆觀點與态度差異,還可以進一步探索國際輿論産生與變化的動因。
對國際輿論及對輿論參與方(媒體、社會群體和民衆)的研究不能僅限于描述調查對象有關重大國際問題的觀念與行為,還應考察社會和個人因素如何與由媒體報道與互聯網信息構成的國際輿論相互影響,以及由此帶來的人的觀念與行為以及所感知社會形态的變化。例如研究者可以探讨民衆階層、媒體接觸習慣與有關重大國際問題的觀點行為的關系,了解社會階層因素和媒體報道對公衆觀點行為的影響。問卷調查還能幫助揭示民衆的社會認知能力和公共表達意願與對重要國際問題的社會參與的關系。此外還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從社會存在的不同層面探索國際輿論的影響因素,例如社會成員與群體所感知的宏觀層面的政治社會制度和文化曆史因素,中觀層面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因素以及微觀層面的個人心理與個性因素與特定國際問題相關的觀點和看法的關系,揭示輿論形成和發展的人文與社會影響因素。
問卷調查的另一項任務是探索由媒體報道和社會成員與群體表達觀點和意見所形成的國際輿論對于民衆和社會精英的影響。媒體無所不在,人的日常生活也包含大量網絡信息傳播活動。網絡信息的高效傳播也使社會公衆更關注重大國際問題。媒體對重大國際問題的看法與态度,社會成員通過網絡平台對重大國際問題表達的意見與态度,以及由這些信息形成的有關重大問題的集合意見每時每刻都在影響社會公衆。國際輿論形成與傳播過程中輿論的哪些方面,何種方式的表達,對哪些問題的突出強調,以及輿論所傳播的重大問題涉及的利益對公衆的态度和行為産生了何種影響?這方面的研究同時揭示媒體信息的傳播效果,是驗證媒體傳播效果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國際輿論對公衆以及社會群體觀念與行為的影響的研究,有着非常廣闊的探索與發展的領域。因為對這個領域的重要現象的了解還很少,揭示國際輿論産生與發展過程中重要因素的關系以及輿論對民衆和社會精英不同方面的影響,闡釋國際輿論形成和發展規律的研究成果,很可能成為輿論研究領域有重要知識價值的文獻。
三、結論和展望:做有文獻價值和國際影響力的國際輿論研究
國際輿論研究是傳播學的一個重要領域。國際輿論研究不能依靠主觀經驗進行推斷,也不能滿足于對輿論現狀的描述,而需要運用多種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構成國際輿論的媒體内容和通過網絡平台傳播的社會群體意見開展系統的實證觀察,對國際輿論形成的影響因素、發展過程中重要因素的互動,以及國際輿論對社會和個人觀念與行為的影響等重要的課題開展深入的創新性探索,揭示國際輿論形成與發展的前因後果和基本規律。隻有如此,研究成果才能為輿論研究提供具有國際水準、有知識與文獻價值的實證論據,成為國際學者對相關課題深入研究的基礎與前提,對于擴展和完善有關國際輿論的理論有所貢獻,并進而提升我國國際輿論研究的國際影響。
「注釋」
1.郭小平:《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環境形象建構——以〈紐約時報〉“氣候變化”風險報道(2000-2009)為例》,《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年第4期。
2.曾凡斌:《大數據應用于輿論研究的現狀與反思》,《現代傳播》2017年第2期。
責編:吳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