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淺析新時代習近平對外人文交流戰略

淺析新時代習近平對外人文交流戰略

時間:2024-11-06 09:06:51

近期,中央電視台熱播的政論片《大國外交》以宏大的視野、精緻的細節深刻地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了推進國家發展、增進民族福祉、促進社會進步的家國情懷、赤膽忠心、價值旨歸。其第一集《大道之行》開篇道,五年來,習近平主席出訪28次,行程高達57萬公裡,累計出訪193天,足迹遍布五大洲的56個國家和地區。①高頻的出訪活動在國際上掀起了陣陣中外人文交流的旋風,浸潤着中外合作夥伴關系,鞏固和擴大着中國的“朋友圈”。新時代習近平對外人文交流戰略也在這一場場的人文交流活動中逐漸走向成熟,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我國對外人文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

一、戰略目标:提升中華文化軟實力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縱覽世界曆史,一個民族的崛起或複興,常常與其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複興息息相關。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②習近平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系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③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争中赢得主動的迫切需要。對外人文交流有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和國家形象,從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中國文化強國建設,維護中國國家利益。

對外人文交流是提高我國國際話語權的有效途徑,事關我國的國際話語權。在當今世界文化競争的百花園中,誰掌握了國際話語權的主導權,誰也就獲得了在國際利益關系博弈中的優勢地位。反之,就會受制于人,失語挨罵。當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國際話語格局中,仍然相對弱勢,有時甚至被西方話語霸權圍攻,深陷無語或失語的尴尬處境。習近平明确指出,“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

對外人文交流是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渠道,國家形象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國際社會對該國的認同程度和該國的國際生存空間。中國要為自己的和平發展赢得利好的國際政治生态,就必須在國際上塑造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習近平指出,當前應努力對外展示“曆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發展的文明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④。

二、戰略話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基于當前國際社會的時代背景、融合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習近平提出了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的對外話語體系。習近平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曆史和現實交彙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⑤合作是各國必然的選擇,各國應在共同發展中尋求各方利益的“交融點”,形成“國際正能量”,以攜手應對國際社會中存在的風險和挑戰。

在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體定位之下,習近平提出:“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赢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⑥面向未來,人類日益成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文化交流、人文合作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的辯證關系日益清晰深刻。習近平指出:“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隻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麼‘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⑦人類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今天的世界是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的結果。推進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交融、互學互鑒,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各國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置于人類命運共同體定位下的文化交流、文化外交必然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

三、戰略定力:堅定文化自信

弘揚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文化自信的文化基因。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諸多主旨演講中始終充滿着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元素。“習式”語言之魅力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源于習近平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熟知和自信。習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⑧同時,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先進文化思想,為當今國際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價值遵循。

凝練和升華當代社會主義文化,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在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社會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國家治理、社會治理的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開辟了全新的範式。習近平指出:“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⑨因此,要在融合中外先進文化理念的基礎上,打造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向世界貢獻更多切實适合國際治理需求的中國方案,“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思想,更加鮮明地提出中國主張”,以豐富對外話語體系中的當代中國文化内涵。

認知和融合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真正做到“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多樣性的世界文明是人類社會曆史實踐的産物。習近平強調,“不同文明沒有優劣之分,隻有特色之别”⑩,表達了要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互鑒發展的深刻思想。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金字塔是一塊塊石頭壘成的”“偉業非一日之功”等中外名言表達心志。這些看似順手拈來的名言警句、古語詩詞,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人類多元文明的尊重,也是習近平對中國智慧的最好“代言”。

四、戰略平台:現代傳媒體系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傳媒體系在國内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大。它們不僅跨越了各民族文化傳播的地域阻隔,更成為了世界多元文化交織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較量的重要陣地。誰主導了互聯網這個文化新戰場,誰就能赢得世界文化傳播的主動權。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離不開對互聯網以及其他現代傳媒技術的廣泛使用。11

習近平高度重視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傳播中國文化,明确提出了要“拓展對外傳播平台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于國際交流和傳播的方方面面”的新要求、新主張。習近平提出,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撐、内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内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12。面對“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社會動員能力強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和即時通信工具用戶的快速增長”的現實,習近平強調,“要發揮好新興媒體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13,“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14,努力使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成為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展示中國風貌的全新平台。

五、戰略力量:青年人才

青年是對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青年人才的對外人文交流種下中外友好的青春種子。習近平指出:“要讓13億人的每一份子都成為傳播中華美德、中華文化的主體”,強調“要促進青年等的友好交流,增進人民了解和友誼。”15通過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增強中國對外人文交流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為世界的長久和諧埋下青春友誼的種子。

青年中的代表性群體是對外人文交流的中流砥柱。統戰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力量,夯實中外友好的青年戰線,是開展對外人文交流的關鍵所在。這些人員主要包括留學人員、新媒體中的代表人士等年輕一代。青年留學人員“既有國内成長經曆又有海外生活體驗,既有廣泛的國内外人際關系又有豐富的不同文化交流經驗”,許多外國人通過他們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希望廣大留學人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内引外聯、牽線搭橋,當好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間大使”16。新媒體時代,諸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迅速崛起改變了整個社會的信息傳播方式。青年在當前以新媒體為介質、以社交為渠道的信息傳播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加強和改善對于新媒體從業人員特别是其中的代表人士的統戰工作,建立常态的線上線下聯系,讓他們展現正能量,發揮積極的對外人文交流價值。

六、戰略實踐:以元首外交為主線的獨具魅力的“習式”人文交流

五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對外人文交流展開了波瀾壯闊的曆史征程,對外人文交流的廣度、寬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譜寫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輝煌史詩。“習式”人文交流彰顯了中國領導人開闊的文化視野、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堅定的文化自信,也讓世界醉心于中華文化之美,領略到文明互鑒之妙。

第一,積極開展與各國的雙邊人文交流。在外事訪問或接待來訪中,習近平都安排有人文交流活動或不經意間展現人文交流精神。如,習近平2013年訪問俄羅斯時安排了同俄漢學家和學習漢語的青年交流,強調“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來工程”,推動了“中國儒學與俄羅斯文明對話”國際學術論壇的成功舉辦。又如,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不系領帶的會晤”、與美國現總統特朗普在美國海湖莊園與中國故宮的會晤,都展示了人文交流的細節。還如,習近平身着中式禮服出席荷蘭國宴,以和平、可親、文明的“獅子”比喻當代中國,善用古今中外的經典名句闡述觀點。再如,習近平參與“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漢語橋”“孔子學院”等中國人文交流品牌的有關活動,促進相關人文交流協議的簽署,深化中國與亞非拉等國的互信互助情懷。

第二,大力借助各種場合開展多邊人文交流。習近平善用多邊機制,積極闡述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的中國價值理念,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2015年在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的主題演講時表示:“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尊重各種文明,平等相待,互學互鑒,兼收并蓄,推動人類文明實現創造性發展。”172016年G20杭州峰會時向與會賓客介紹“人間天堂”的人文曆史,觀賞《最憶是杭州》的文藝晚會。

第三,重點推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習近平在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講話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努力将“‘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18圍繞“一帶一路”藍圖,我國正在與國際社會建立多層次的人文交流合作機制,開辟更多的人文交流渠道。既推動彼此間的教育合作,擴大互派留學生規模,提升合作辦學水平,也在文化、體育、衛生領域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務實項目,開發曆史文化遺産,聯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遊産品和遺産保護。“一帶一路”是一項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底蘊的國際倡議,充分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本文系2016年度北京市教工委“揚帆計劃”資助課題、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課題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越崎青年學者”資助課題,項目編号分别為:JGWXJCYF201622、BFSUSKJD-17002和800015Z1136)

「注釋」

①《大國外交》,中央電視台CCTV1政論片,2017年8月28日。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0-41頁。

③劉奇葆:《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光明日報》,2014年5月22日。

④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2頁。

⑤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2頁。

⑥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73頁。

⑦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59頁。

⑧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頁。

⑨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頁。

⑩習近平:《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在博鳌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黨建》,2015年第4期。

11曾祥明:《論中國特色文化外交的理論自覺、戰略原則與實踐路徑》,《社會主義研究》,2016年第4期。

12習近平:《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人民網,2014年8月18日。

13同④。

1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頁。

15同⑨。

1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0頁。

17習近平:《攜手構建合作共赢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國投資》,2015年第11期。

18習近平:《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新華網,2017年5月14日。

責編:朱靜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