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改進亞投行對外報道的幾點思考

改進亞投行對外報道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4-11-06 09:05:51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在世界媒體面前表現出一貫的自信風度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成立于2015年12月25日,2016年1月16日正式開業運營,法定股本為1000億美元,是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旨在滿足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的資金需求,亞投行成員從亞洲拓展至全球,從開業時的57個成員增至84個。

自正式開業運營以來,亞投行已在12個成員國開展了24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項目貸款總額42億美元,撬動了200多億美元的公共和私營部門資金。2017年6月至7月,亞投行先後獲得了國際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穆迪、标準普爾及惠譽的AAA信用評級,10月還獲得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零風險權重的認定。

作為一個誕生于中國、服務于世界的國際組織,亞投行應成為我國外宣工作的一大新亮點。綜合調研國内外關于亞投行的報道,筆者認為,當前關于亞投行的報道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改進。

從金立群一人發聲提升到信源多極

縱觀兩年來的報道,亞投行行長金立群積極回應多家媒體采訪,其接受外國媒體采訪頻率可以說是國内部級幹部之首,其回答的問題涉及亞投行事業發展、國家形象、投資範圍、國際挑戰與業務戰略。金立群常年舌戰各國外國記者:他與《華爾街日報》記者吉密歐(JamilAnderlini)一起去慶豐包子鋪吃包子,暢談他人生成長的故事;在《中國日報》組織的與亞洲新聞聯盟成員媒體總編輯座談中,他高屋建瓴地回應他們對亞投行的質疑;在采訪中他以流利的英語服人,更以他作為外交家的姿态服人。

然而,比較國内媒體與國外媒體對金立群的報道可見,國内媒體關于金立群的發言雖——披露,但相關報道卻未積極采用西方媒體推崇的“信源多極”(multisource)的手段,也就是說回應金立群的聲音偏少。往往是金立群一人發聲,相關亞投行合作國機構的回應,雖然也曾見諸各媒體平台,但總體而言聲音非常微弱。

經輿情調研,央視曾經采訪過英中貿易協會主席詹姆斯·沙勳勳爵(LordSassoon),《中國日報》曾采訪過中國問題專家庫恩(RobertL.Kuhn),菲律賓《問詢報》網站總編輯約翰·内裡(JohnNery)等,詢問其對亞投行傑出貢獻的認識,但對其發言的報道卻不夠詳實、充分、集中。其他一些媒體往往僅僅援引有關金立群本人或“相關負責人”對亞投行的新聞進行報道,與外電相比,國内援引海外智庫、專家、機構、外交官、商界談對亞投行的認識的情況還不太多。

衆所周知,樹立形象不能依靠“自說自話”,如果外宣媒體僅僅援引來自中國的專家、學者觀點,則更顯微弱,觀點并不能夠在西方深入人心。筆者建議國内媒體多組織對亞投行合作國、合作夥伴、項目受益國、海外智庫等方面的系列報道。建議将外電中曾給予亞投行正面贊譽的英中貿易協會主席詹姆斯·沙勳勳爵,日本央行行長、前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菲律賓《問詢報》網站總編輯約翰·内裡,中國問題專家庫恩等重點人物列入為專家智庫,積極加強聯系,不斷收集其觀點,在合适的時機請其發聲,改善當前亞投行報道中金立群“一人獨舞”的現狀,多方解讀亞投行發展動态,更好地樹立我國在亞投行的正面形象。

從積極回應質疑到正面引導輿論

根據輿情分析,外媒關于亞投行的質疑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認為亞投行就是“一帶一路”,是中國的外交工具和中國向國外輸出産能的工具等等。泰國《民族報》總編輯素提差·阮(SuthichaiYoon)甚至在《中國日報》組織的亞洲新聞聯盟成員媒體總編輯與金立群的專門會面中,直接質問金立群如何改變亞投行的形象定位,認為亞投行始終是中國的,不是世界的。

金立群有時援引外國名言給予回應,在回應中有時給予正面解釋,有時利用事實說話,然而,單方面靠他個人回答質疑,還遠不足以改進“西強我弱”的輿論态勢。

亞投行已成立兩年,項目全球開花。然而,截至目前,輿情分析顯示,我國還沒有任何一家媒體實地采訪過受益于亞投行資金支持的項目,而以往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均與媒體記者合作,對相關項目進行報道。

随着相關項目的展開,正面引導輿論、建立話語權還要進一步依靠外宣媒體做好議題設置,缜密構思、精心策劃。建議外宣記者吸收我國其他援外項目、“一帶一路”報道的經驗,學習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經驗,兵分多路、主動出擊,積極深挖受益于亞投行投資的項目進展情況,實地進行全媒體報道、考察,集中安排一批“講好中國故事”的采訪活動。雖然很多項目還沒有全面展開,但對項目開始前期、初期的基礎素材的積累也十分必要,比如對項目國當地民衆進行實地采訪時,如果從當前的“滿目瘡痍”或“一片空白”的現實基礎開始積累新聞素材,就更有利于完成好今後對于經過亞投行資金扶持後項目成果的報道,是打好“持久戰”、有的放矢地做好正面輿論引導的基礎。

專業人士指出:亞投行官方英文網站比創立初期更為成熟、完備外宣媒體與亞投行進一步形成合力

自亞投行建立之日起,筆者便經常訪問其英文網站。網站建立初期,其英文服務功能等并不能與真正國際組織網站同日而語,甚至出現一些明顯的不适于閱讀的設計疏漏。近幾個月以來,亞投行英文網站改版,其内容設置、頁面設計均顯著提高,作為一個國際組織英文網站的服務功能也有良好展現,亞投行媒介傳播團隊工作已顯著改善。

曾有媒體記者在亞投行建立初期訪問亞投行媒介宣傳部門,受訪者為一些曾經在财政部工作的職員,對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了解還有一定不足。筆者近期在其英文網站上注意到,亞投行現正持續招募媒介專員,具體要求為:TheCommunicationsOfficermustbeabletoturnthosestoriesintocompellingcontentthatresonatewithbothinternalandexternalaudiences.(媒介專員需要能夠把亞投行信息轉變為強有力的能夠使國内外讀者産生共鳴的内容),據此可見,亞投行已經在提升對其宣傳人員的業務水平要求。

亞投行在與媒體形成合力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經筆者調研,亞投行在新聞發布方面還單方面以發布會或者英文網站為平台,而且尚未正式開設臉書和推特賬号(其中臉書有一個名為AIIB的賬号,近幾年僅僅于2015年發布過兩條中文消息,無法确切證實為亞投行官方開設)。而其他國際組織已通過官方社交媒體賬号進行新聞發布和互動傳播。相比之下,亞投行宣傳存在顯著不足。另外,在針對不同國家的分衆傳播方面做得也不太到位。建議亞投行盡快成立相關團隊,提升作為國際組織的實際傳播能力。

再如,有國内外宣媒體反映,曾經主動上門與亞投行相關媒介部門接觸,希望與之合作展開一些全媒體、多平台、論壇等項目,亞投行以沒有經費而拒絕。建議亞投行借鑒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與我國國内的一些機構的合作方式,例如,這兩家國際機構不是劃撥專門經費,而是巧妙靈活安排企業與媒體合作,積極報道兩家國際機構在國内的資金資助項目等。

筆者建議亞投行媒介宣傳部門廣泛調研同類國際機構的報道策略,與外宣媒體、公關公司、海外智庫集思廣益、形成合力,在全媒體、多平台展開更多有針對性的專題策劃合作,以改變當前亞投行外宣報道形式單一、與其他國際組織存在差距的局面。(作者供圖)

責編:吳奇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