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兩會報道中如何發揮外籍記者的作用

兩會報道中如何發揮外籍記者的作用

時間:2024-11-06 09:04:51

新華社外籍記者麗麗在錄制出鏡節目每年中國的兩會都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今年的兩會,意義尤其重大。對中國的發展而言,2018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年份。這一年,既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還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對于國内外媒體來說,兩會最大的特點是各類重要新聞信息密集發布。中國現在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經濟體,中國各種對内對外政策對世界都具有重大影響。西方媒體希望通過兩會觀察中國各項政策和經濟發展走向,為海外受衆提供他們所關心的信息。

而對于國内媒體來說,如何向海外受衆報道兩會,如何通過兩會“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所有中國主流媒體需要思考的問題。今年新華網絡電視(新華社CNC)兩會對外報道的一大亮點就是通過兩位外籍記者的視角來報道兩會中海外受衆所關注的問題。

報道亮點

新華社CNC今年兩會派出兩名外籍記者參與前期選題和會中報道。其中一大亮點是情景短視頻洋記者看兩會系列。主要包括:“給中國政府答卷‘話’重點”“中國外交聚焦點”“‘百米通道’折射中國民主新風”“習近平和代表委員聊了啥”等。這個系列的短視頻是通過兩名參會的外籍記者自己的視角報道兩會期間國外民衆所關注的問題。

在“給中國政府答卷‘話’重點”中,新華社CNC的外籍記者麗麗·沃斯帶着觀衆進入人民大會堂的兩會現場,體驗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後現場記者的工作狀态。同時,通過自己對報告的解讀,提煉出廣大民衆和海外受衆所關注的點:如經濟發展、治理污染、“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以及改善民生等。而“中國外交聚焦點”這個短視頻是以外籍記者肖海和CNC主播以對話的形式,切入王毅外長記者會的亮點。同時,外籍記者在對話中,提到作為西方人所關注的中國外交方面的問題,如中美關系、中俄關系、“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的國際責任等等。在“習近平和代表委員聊了啥”這個短視頻中,肖海從兩會報道記者的角度,梳理習近平主席在參加政協和人大代表團組讨論會時與委員和代表的交流以及提到的思想觀點,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向西方受衆展現中國政治制度的民主性。

同時,洋記者看兩會系列報道采用短視頻這一新媒體的傳播形式,迎合了當今受衆接受信息的習慣。随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用戶越來越偏向于在短時間内獲取有價值的内容,而短視頻恰好符合移動互聯網的即時性、時間碎片化、高效的特性。洋記者看兩會系列視頻每個視頻的時長都在五分鐘左右,節奏快、信息集中,适合在移動客戶端和海外社交媒體廣播。

傳播優勢

充分利用外國人的視角。在叙事方法上,新華社CNC為外籍記者打造的短視頻産品,将記者采訪報道的“他者視角”,轉化為外籍記者本身的“自我視角”,充分發揮其參與兩會報道的主觀能動性。比如,CNC的外籍記者麗麗·沃斯參與拍攝了洋記者看兩會短視頻系列。作為一個生活在中國的英國人,她對中國的政治了解不多。但通過參與兩會報道,她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報道中,用自己的語言和角度闡述海外受衆所關心的問題。這對外籍記者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就對外報道而言,外籍記者擁有天然的對外傳播優勢,會主動将自己觀察到的人和事物、現象和觀點,以更貼近西方受衆話語習慣的方式表達呈現出來。對于國外受衆來說,外籍記者的出現會有效避免外在形象的差異以及中西話語的隔閡,從而提升對外傳播的效果。

多數海外受衆由于缺乏獲得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的直接渠道,以及長期受到西方媒體對中國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的單方面刻闆叙述的影響,可能會對中國的政治問題存在各種偏見。而兩會對外報道正是一個對外宣傳中國形象、讓海外受衆更好地了解中國政治和社會的良好契機。對于很多西方受衆來說,中國的兩會可能就是一個走過場的會議。在洋記者看兩會短視頻系列關于“習近平和代表委員聊了啥”的短片中,外籍記者肖海通過自己的視角,用西方觀衆能理解和接受的語言介紹習近平主席與兩會委員和代表開會讨論國計民生的場景,使觀衆了解中國的兩會是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會議。同時,他還采訪了一些團組的代表,了解他們對領導人、國家政治體制和社會的看法,通過他們的聲音,讓海外受衆更深刻地了解中國的政治和社會。

新華社外籍記者肖海采訪人大代表傳播效果

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渠道廣泛、更新速率快等優勢在現代傳媒産業中逐漸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新媒體也為中國媒體打破西方主流媒體對國際話語渠道壟斷、提升自身國際傳播競争力提供了發展機遇。目前國内主流媒體正借助新媒體“走出去”。新華社從2009年開始進駐包括臉書、優兔、推特等海外社交媒體平台和網站。

新華社CNC所制作的兩會短視頻系列正是在新媒體語境下“講中國故事”的新嘗試。洋記者看兩會系列報道通過在新華社中英文客戶端、網站以及海外社交媒體上發布,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并實現了與海内外受衆的互動。據統計,洋記者看兩會系列報道中的“給中國政府答卷‘話’重點”以及“習近平和代表委員聊了啥”這兩個短視頻在中英文客戶端發布24小時後的點擊量達到近百萬,在海外社交媒體的點擊量也達到十萬以上。

但是,從發布後的點擊量和關注度來看,國外受衆的關注度明顯低于國内受衆。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華社作為中國官方媒體,在利用新媒體對外傳播的過程中,民間傳播交流的元素不足,很多海外受衆仍然認為中國兩會報道是官方宣傳,對其缺乏興趣。西方主流社會對中國政治和文化的偏見根深蒂固,這種情況短時間内很難改變。國内主流媒體需要不斷摸索,找到有效的與西方主流社會交流的方式。新華社CNC在兩會期間所制作的洋記者看兩會短視頻系列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

但是在摸索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其中之一是由于意識形态、政治體制以及社會文化的差異,新華社CNC的兩位外籍記者在報道兩會時,或多或少對報道的内容和形式産生疑惑和異議。在制作“習近平和代表委員聊了啥”這個短視頻時,外籍記者肖海對整個腳本的框架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不應該由他直接報道習近平在會見委員代表時提出了哪些觀點,這種形式對他來說是一種政治宣傳。肖海建議應該通過采訪代表委員,借他們的嘴說出這些話。兩位外籍記者都認為他們應該做的是向受衆呈現事實、提供信息。所以,在對外宣傳中如何用好外籍記者,為中國在國際上樹立正面積極的形象也是國内主流媒體需要考慮的問題。(作者供圖)

責編:吳奇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