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外媒體合作傳播中國故事的叙事策略

中外媒體合作傳播中國故事的叙事策略

時間:2024-11-06 08:53:48

合作傳播成為新時代中國媒體探索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和效果的重要模式。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國際傳播項目《亞媒看中國》正是合作傳播的一次有益嘗試。該項目策劃制作周期長達一年半,共邀請了包括日本、俄羅斯、印度、老撾、巴基斯坦、菲律賓、尼泊爾、柬埔寨、越南共九個亞太地區國家的十家主流媒體來華,進行了八個科技領域的聯合采訪報道,講述“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

一、叙事題材:中外媒體共商共議選題

《亞媒看中國》的選題圍繞“智造”展開,以講述中國的科技創新發展為核心,共涉及人工智能、港珠澳大橋、電商、高鐵、移動互聯、智能機器人、大飛機、特高壓八個領域。這些領域不僅是中國“彎道超車”取得亮眼成績的領域,也是很多亞洲發展中國家亟需發展的領域,甚至是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感興趣借鑒的領域。“要‘講好中國故事’,就應該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風範巧妙地融合到‘中國故事’中。”①這些“彎道超車”的領域,首先展現了中國在新時代的奮鬥與發展;此外,其中蘊含的中國精神、中國特色對于外媒而言也具有很高的新聞價值。

《亞媒看中國》在策劃之初就以落地為先導,因此在選題設計上強調需結合亞媒的興趣和需求。在報道前,央視與亞媒進行了多次溝通和電話會議,亞媒記者通過央視提供的參考選題結合本國的需要和本國觀衆的興趣來确定選題。從亞媒記者選擇的結果看,選題與本國的關聯性成為重要的選擇依據。參與拍攝的外方記者在訪談和問卷調查中大都談到了本次拍攝主題的選取給他們帶來的興趣和吸引,認為精挑細選的話題新穎創新、緊扣熱點,是受衆關注的焦點,同時,中國領先的科技與發展也給了他們本人很好的學習機會。采訪拍攝港珠澳大橋的柬埔寨記者蘇西麗潑潑(SoSreyPov)說,她希望了解這座大橋對于中國當地居民的生活出行究竟有怎樣的意義,也希望可以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經驗介紹給柬埔寨的受衆。尼泊爾記者碩帕(ShobhaShrestha)在北京和上海等地體驗了移動支付軟件的使用,她表示,這一主題與尼泊爾有很強的關聯性,這些便捷的技術應該被引入他們國家。日本作為發達國家,其網購與物流體系卻不如中國的成熟,日本記者井上波非常好奇“中國如何滿足日益增長的網購與包裹快速送達的需求”,因此他們對電商網購主題非常感興趣。又例如,兩家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和塔斯社都選擇了大飛機這一話題進行報道,重要原因是關注中俄合研的寬體客機C929。

對象國媒體對新聞價值的判斷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對象國公衆的信息需求。過去在對外傳播中,我們想講的不一定是對方想聽的,這樣的供需矛盾常常引起對信息的忽視,甚至引發沖突式的解讀,讓傳播效果事與願違。而與外媒記者共同選擇選題,則更好地滿足了信息的需求,有利于幫助我們跨越地域與文化的障礙,更好地了解對象國受衆,以達到對外傳播中信息供需和諧的關系,而不是僅為單向主觀的信息推送。

二、叙事視角:立體多面展現科技領域

1.外媒出鏡記者

外媒出鏡記者是最核心的叙事主視角。在《亞媒看中國》的拍攝中,節目組借鑒了真人秀的拍攝手法,強調拍攝外媒記者對中國科技發展創新成就的親身體驗,記錄出鏡記者的所見、所思、所感。出鏡記者在片中的視角是典型的第一人稱限知性視角。“這種叙事視角具有個人化特點,符合人們日常的認知習慣,會給叙述營造出一種真實的效果,産生動感和形象感。”②

以外媒記者做為主視角,首先是實現了“借嘴說話”,免去了中方自吹自擂之嫌。第二,體驗式的視角增強了節目的真實感和說服力。“越接近現場,就越接近真實”,出鏡記者零距離來到一線新聞現場,了解準确的一手信息,真真切切實現“眼見為實”,也讓觀衆以“零距離”投入到新聞現場,增強觀衆觀看的帶入感,獲得“在場”的心理感受。

從外媒記者的視角來體驗,對于中國觀衆也是一種“陌生化”的觀感。如移動支付等技術,對于中國觀衆而言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但當看到尼泊爾記者在體驗微信支付的快捷與方便時,中國觀衆才能真正了解其他國家對于中國移動支付發展水平的看法,也就真正了解了中國科技迅猛發展惠及億萬百姓的巨大變化。在播後的問卷調查中,一名中國觀衆在收看柬埔寨記者采訪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的片段時,寫道:“亞媒記者向中國工程師豎起大拇指的那一刻,打動的是無數中國觀衆。将亞媒記者的體驗展現給中國觀衆,也能增強中國觀衆的民族自豪感與内在凝聚力。”

2.中方技術專家

作為主視角的補充,中方技術專家的視角則更接近于一種全知性的視角。當然全知并不意味着真正意義的全知全能,而是在特定科技領域下的相對全知。在片中,技術專家這一視角所承擔的主要作用是向外媒記者解釋生活現象背後的科技原理及發展狀況等。限知視角給觀衆帶來的感覺是真實和感染力;而全知視角的特點則在于客觀和權威。經統計,《亞媒看中國》系列片中接受采訪的技術專家共有40名,每集平均有五名專家出鏡。特高壓一片中出鏡專家最多,20分鐘片長裡共有九名專家出鏡。受訪專家中很多都是核心技術專家,如港珠澳大橋的總工程師、阿裡雲“雙十一”項目負責人、C919首飛機長等。以往外媒記者獲得采訪這些專家的機會非常難得。這次外媒記者不僅能夠參與采訪,而且是在核心現場接觸一手新聞事實,獲取更專業角度下的中國科技發展情況概覽。

全知性視角跳脫出時空外的特點,讓《亞媒看中國》系列片得以從全方位的時空角度來描繪科技發展現狀,以全景式的掃描塑造更廣闊的視野。專家之口既講述了發展背後的曲折與艱辛,讓故事更為豐滿,也對未來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進行了展望。如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講述了他和同事們為準備海底沉管對接而付出的三年努力;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與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楊光提出,到了未來的5G時代,中國希望引領全球的發展。這也彌補了外媒記者作為限知性視角隻能報道其在當下時空中體驗的缺點,提供了更多的全面信息。

3.普通中國民衆

普通民衆這一視角大多是自身故事的講述。如網購一片中,講述了普通民衆董陽自己網購的故事;高鐵報道中,講述了乘客鄒濤乘坐高鐵出行的故事等。個體故事的呈現,是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成果的一個生活化的細節注腳,更全面地呈現出科技改變生活的中國社會面貌。

民衆和外媒記者在片中同為科技發展的體驗者視角,但記者的視角更像是一種掠影浮光的短期嘗試,民衆則是體現了技術長期浸潤下的生活改變。外媒記者視角更多強調技術的“新”與“奇”,而民衆的視角則更顯得自然,也展現了長期發展下,科技是如何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現出一個更加多元、感性的中國。

來自民衆的個體視角由于貼近生活,往往顯得更加親切,更具有人情味。如網購一片中受訪者董陽的叙述:“不用出門,在家裡的電腦上,我幾乎可以買到我想買到的任何東西,再也不用開着車奔波在去商場的路上了。”這些貼近生活的語言将網購對生活的改變簡明地勾勒出來,人們更少去商場,因為在家購物更加方便。尤其是在對外傳播時,單談抽象的技術很難讓外國受衆感受到技術發展與自己生活的相關性,而講述對生活的影響則更容易引起共鳴。民衆視角的另一個特征則在于其語言的“接地氣”。這與專家視角剛好形成一定程度的互補。專家話語的專業性是科技報道中的一大挑戰。“接地氣”、通俗化的語言利于記者的采訪,同樣也讓外國受衆更容易接受到信息。

三、叙事線索:從生活細節追問科技故事

《亞媒看中國》系列片是對外媒出鏡記者的采訪過程進行真人秀式的全程記錄,其叙事線索則是記者在探訪新聞現場時所不斷産生的問題。

例如,日本東京廣播公司(TBS)記者提到,在日本,網購配送問題是一大挑戰。日本的網購人群比中國少得多,但包裹不能得到妥善處理的情況卻時有發生。記者選擇網購這一選題進行采訪,主要就是出于想要了解中國是如何解決網購中物流配送這一問題。而這一個問題細化到采訪過程中則成了無數個小問題:快遞分揀如何完成,配送的“最後一公裡”如何實現,快遞員人手不足怎麼辦,如果配送時出現糾紛如何處理。為解答這些問題,叙述的時間、空間不斷地跳躍,串起一個個新聞現場,最終構成了片子的邏輯主線,進而從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現了科技領域的全貌。

這些對于現實細節的追問,也讓節目能夠從細節入手來講述背後的更宏大的科技發展故事。如果節目中僅展示對科技成果的體驗,則帶來的始終隻有表層的感官刺激,而不能深刻挖掘科技成就背後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以問題作為線索,最終實現了時間和空間的串聯,表層和深層的串聯,也增強了該片的趣味性、可看性和連貫性。

此外,外媒記者所提出的問題,往往比中國媒體人的預設問題更貼近外國受衆的心理。尤其是科技新聞需要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必須要了解受衆的普遍知識背景和文化觀念,才能闡明問題。

四、叙事手法:中國故事結合國際視角

1.畫面:國家底色

在大飛機一集中,當俄羅斯記者向觀衆解說大飛機時,背景為在車間懸挂的中國國旗。而接受記者采訪的C919客機首飛機長的制服胸前也有明顯的中國國旗徽章。類似的,在移動互聯一集中,作為尼泊爾記者直播地點的長城,也是典型中國意象的代表之一。

在《亞媒看中國》系列片中,國旗、長城、鳥巢、人民大會堂、中國地圖等象征“中國”的視覺意象的反複出現,都在不斷提醒觀衆“中國”的在場。對這些國家符号的反複運用,構造了一個國家意志的宏大語境,并将片中展現的所有發展成果都置于其中。

2.鏡頭:凸顯外媒

《亞媒看中國》強調從外媒的角度看中國。在鏡頭使用上,同樣出現凸顯外媒主體性的特征。

其一是對外媒記者大量使用特寫鏡頭。特寫這種鏡頭的特點在于使主體占畫面中的絕大部分,從而排除畫面中的背景、環境等要素,使觀衆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體。在《亞媒看中國》中,特寫鏡頭多用于描述出鏡記者在體驗科技成果時的情感體驗。在RT記者體驗C919鐵鳥試驗台一集中,采用了長時間對記者的面部特寫鏡頭來進行細緻的表情描摹,以捕捉外媒記者的情感反應和表情變化。對外媒記者的大量特寫鏡頭是對記者地位的一種放大與凸顯,是為了強調“亞媒”看中國的主體性。記者既是新聞的記錄者,也是新聞的主體。

其二是部分工作情景的入畫。在港珠澳大橋一集中,其中一個鏡頭是柬埔寨記者在乘船前往人工島時出現了暈船嘔吐反應,中方工作人員為其遞水。這樣的鏡頭在傳統的電視節目中更偏向用于制作幕後的花絮,而非新聞報道中應出現的鏡頭。除此之外,《亞媒看中國》中還有大量類似的鏡頭,将外媒攝制團隊的工作情景拍攝入畫。這種前台和後台的融合,使得觀衆不僅将目光集中于前台的新聞現場,也将目光投射到後台的外媒團隊。

這些對外媒角色主體性的凸顯,強調了“借嘴說話”的發聲方式,弱化了自我宣傳的色彩,更凸顯了片子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3.情節:直面問題

在對外傳播中我們不能一味講正面新聞,也需要回應在中國發展中國際社會所關注的一些問題。

日本東京廣播公司着重關注了中國網購“如何打假”。假貨是中國網購事業現實發展中客觀存在的一個問題,國際上一些媒體也給中國貼上了“山寨大國”的标簽。但中國政府與企業為打擊假貨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卻往往被忽視。如果在網購這一選題中回避假貨這一話題,隻講述中國在銷售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那隻會将輿論場交給對方,繼續助長國際輿論對中國産品質量的疑慮。

面對所謂“假貨大國”這一先入為主的标簽,我們更應該主動講述,與這些質疑的聲音進行對話,真誠展現中國的事實發展情況。

當然,不止是講述科技發展中的問題,也要告知國際社會中國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國所面臨的問題不一定隻是中國所獨有的問題,也可能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通過展示問題,以對話讨論的姿态,向世界分享我們克服問題的途徑,這樣展現出來的就是一個真實、自信、負責的中國形象。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習近平總書記的大國傳播與公共外交思想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号:15AXW005)

「注釋」

①劉浩田:《新世紀電視紀錄片塑造國家形象策略與方法研究》,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②張超:《“出場”的叙事:出鏡記者的叙事視角初探》,《編輯之友》2016年第5期。

責編:譚震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